天然圣水镜泊胡 ——镜泊湖游记之一 牡丹江笔会期间,参观游览镜泊湖,是我们大家最感兴趣的一项日程。 镜泊湖位于牡丹江上游,宁安县境内,是全中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镜泊湖旅游风景区,包括百里长湖镜泊湖,火山口原始森林,地下熔岩洞,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等,以其壮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而著称于世,是盛夏避暑之最佳境地。 清晨,我们乘车从牡丹江市出发,开往镜泊湖。沿途花草繁茂,风光旖旎。路旁一株株绿油油的小树,从山石缝中钻了出来,活泼欢快地摇曳在晨风中,自我满足自我炫耀地很是夸张,但也很是招人喜爱。 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人们初上路时的激情与新奇感已逐渐降温,喧嚣的车厢里沉寂下来,人便有些昏昏欲睡。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睁眼发现,汽车正行驶在深灰色类似气泡状的麻石路上。 据说,这是在大约一百多万年前,镜泊湖火山群爆发,熔岩喷涌,顺流而下,壅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大面积的火山玄武岩地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熔岩流淌的姿态——石波纹,仿佛还在眼前流淌着一样。远看,嵯峨起伏的石龙熔岩,犹如汹涌澎湃的石海,粗犷豪迈,辽阔深沉。近看,大大小小嶙峋的怪石,好似潜伏着的雄狮猛兽,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远方的来客。 进入镜泊湖水域,我们便换乘了游船。 这艘大型游船,装饰的十分豪华漂亮。但在这不加修饰的自然山水中,反而显得有点儿煞风景。倒不如一叶扁舟或一小竹排,更富情趣和诗意。可在当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要寻找这种古诗词中的意境,似乎已成为一个很遥远的梦幻了。 游船行驶在波平如镜的湖水中,仿佛是滑行在淡青色的丝绸上,船头激起的一层层洁白浪花,晶莹剔透,船体划开的一道道银色弧线,闪烁不定。船过之处,水中丹青骤然碎裂,波光跳荡,涟漪泛起,可待船身轻轻擦过,水中那些残鳞败甲般的零散碎片,简直就象变魔术一样,转瞬间又重新拼凑组合起来。回望船尾,依旧是铺展着一幅幅完美无缺的立体山水画。 抬头仰望高空,两岸峭立的青峰,把天空夹峙的仿佛是一条宝石蓝色的锻带,曼妙地舒展在青山绿水之间。几朵游移的白云,棉絮般轻盈地飘逸着,看得直让人晕眩。 湖岸上,峰岭叠翠,奇秀无比,倒映在悠然的碧水中,丽影波动,扑朔迷离。正可谓,群峰倒映山浮水,船在青山顶上行。 我们心醉神迷地在这条连绵不断的风景线上漂游,转过一山又一山,饶过一水又一水,眼前景物大同小异,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左饶右转,风景依然,山连水,水连山,弯弯曲曲套连环,真正是,山外青山湖外湖,人在山水画中游,山重水复似无路,青山碧水又一程。 这百里之遥的长湖,如同一幅巨大的山水画长卷,随着游船的推移,一点点在我们面前展开,带给人们一路流泻的风景和不尽的惬意。 至此,游人方可领略出,镜泊湖独特幽美的风姿。它不象浩淼的太湖那样苍茫廖远,也不象浩瀚的洞庭湖那样一望无际,而是呈s形曲线,蜿蜒长达45公里,总面积约为95平方公里。镜泊湖水是流动着的活水,直接注入牡丹江,水色青碧,南浅北深,平如明镜,港湾众多,纵使是天高云淡,也不能一目了然。这就是镜泊湖,它的独特风韵和魅力,也许就是这含而不露的清幽意境。 天然古朴的镜泊湖,没有一座庙宇塔寺等人造景观,与其说是旅游胜地,倒不如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自然保护区。 镜泊湖的主要景点,有白石砬子,大孤山、小孤山、珍珠门、道士山、吊水楼等。 镜泊湖吊水楼大瀑布,湖水从二十多米高的平顶崖上倾泻而下,如同一挂巨幅的水晶珠帘凭空垂落,条条长链,闪闪银光。潭底,飞珠溅玉,烟雾升腾,金鸣玉振,空谷回应。 瀑布前立有一方刻石,上书“中国第一瀑布”几个大字,见后不觉令人愕然。相较而言,“黄果树”、“壶口”,甚至“庐山”瀑布,都远比“吊水楼”名气大。说实在话,没来镜泊湖之前,这“吊水楼”我都没听说过,很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为什么这里的瀑布竟然堂而皇之地号称“中国第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