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本料理基础知识介绍

[游记]日本料理基础知识介绍

2008-05-22    163.com

日本料理即“和食”,起源于日本列岛,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和食以清淡著称,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

19世纪后半期以后才开始普及。它是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煮,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作成的调味料一起食用。日本古代就有这种进食的习惯,农民将鱼肉、蔬菜放入地坑上的锅上,大家边煮边吃。

675年,受佛教的影响,天武天皇颁布了不准食用牛、马、狗、猴、鸡等的禁令,日本人很少食肉的习惯持续了千余年。直到江户时代,日本仍不宰杀家禽、家畜,但狩猎场烹调的野味还是可以吃的。明治维新后,从欧美引进了食肉的习惯,并迅速在全国普及。

吃饭时一般使用木质的筷子,日本的筷子比中国的短,男的22公分,女的21公分。

日本人每逢喜事时,常吃红豆饭和带头尾的鲷鱼。糯米中加入红豆一起蒸,作成红豆饭,红豆的颜色会将糯米染红,而红色象征火和太阳的颜色,也是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的颜色。而鲷鱼的鱼身鲜红,所以成为吉祥的象征。

15%~16%)用量可观。1994年,日本酒类的消费约为1000万千公升,生产量为934万千公升,其中啤酒占76%、日本酒占11%、烈性酒占7%。日本人经常在下班后和客户、同事或上司一起喝酒,以增进人际关系。

在日本可以品尝到各种世界名菜,但为了适合日本人的口味,大多数有点日本化。东京是国际烹调的橱窗。在日本最普遍的外国饭菜就是中华料理,由华人经营的饭店相当多。此外,韩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料理,也很受欢迎。

1960年增加了10多倍,而大米的销售量却比20多年前减少1/3,而且还在下降。速冻食品受到主妇们的青睬,饺子、锅贴、包子、面类等中华料理也在日本走俏。

四大料理:

1.怀石料理

2.卓袱料理

中国式的料理,其特色是客人围著一张桌子,坐的是靠背椅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子上。这种料理是起源於中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於盛行於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边进食,一边将鱼翅清汤及其他菜肴摆上桌。

3.茶会料理

室町时代(十四世纪)盛行茶道,於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初初开始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其後,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 茶会料理尽量在场地和人工方面节约,主食只用三器──饭碗、汤碗和小碟子。间中还有汤、梅干、水果,有时还会送上二、三味山珍海味,最後是茶。

4.本膳料理

属红白喜事所用的仪式料理。一般分三菜一汤、五菜二汤、七菜三汤。烹调时注重色、香、味的调和。亦会做成一定图型 以示吉利。 用膳时也讲究规矩,例如:用左手拿著左边的碗,用右手把盖放左边。反之则用右手揭盖。先用双手捧??起饭碗,放下右手,右手拿筷。每吃两口饭,就要放一下碗,然後双手捧起汤碗,喝两口再放下碗。之後一样方式,契两口饭再夹一次菜。

日本寿司介绍

一、从快餐到高级菜

关于寿司的名称、形状和味道等,正像外国人所知道的那样,爱吃的不爱吃另当别论,凡是来过日本的人或是对日本有兴趣的人,大概都会从书本上或从别人的谈话中对寿司有所了解:寿司就是把金枪鱼或是鲣鱼等切成一口能吃下去的小簿片,然后用手把它攥在米饭团的上面……

而事实上寿司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地把它说清楚。实际上我们现在对寿司的认识已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日本人也有很多误解之处。

现在我们一提到寿司,马上就会联想到加醋的米饭团上放新鲜的鱼暇之类的海鲜,蘸着酱油和绿芥茉吃的一种食品。其实在日本各地寿司的种类很多,其形状大多数都与上述寿司形状完全不一样。例如:三重县伊势地区有被称为"手捏寿司"的家乡饭。这种寿司是把金枪鱼切成一定大小的块,然后和紫菜及加醋米饭拌在一起吃。这种寿司没有什么特定的形状,也不用手把米饭攥成米饭团。而平时我们说的寿司是指"攥寿司"。实际上,除攥寿司之外,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寿司。但是我们还是先来谈谈攥寿司。

追溯攥寿司的来源,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其历史渊源并不久远,在江户时代的延宝年间(1673年至1680年),京都的医生松本善甫把各种海鲜用醋泡上一夜,然后和米饭攥在一起吃。可以说这是当时对食物保鲜的一种新的尝试。在那之后经过了一百五十年,住在江户城的一位名叫华屋与兵卫的人于文政六年(1823年)简化了寿司的做法和吃法,把米饭和用醋泡过的海鲜攥在一起,把它命名为"与兵卫寿司",公开出售。这就是现在的攥寿司的原型,这种说法早已成为定论。在东京及近郊不少地方可以看到挂着"华屋与兵卫"字号的日式餐馆连锁店,其名称即来源于此。这也就是说,现在在日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攥寿司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一百五十多年。(在那之前所说的寿司时并不是指这种攥寿司,而是指一种腌制食品"熟(驯)寿司"。)

下面再谈谈绿芥末。寿司原来是一种倾向于甜味的食品,所以绿芥末与寿司饭团一起食用的历史也很浅。原来的想法是利用芥末的辛辣来保持寿司材料的新鲜程度。

至于寿司的材料,从今天的常识来看,也没有长远的历史渊源。在攥司寿出现时,当时只有鱼肉为白色的鱼作材料。据说,使用红色的金枪鱼作寿司,始于江户幕府时代晚期的安政年间(1854年至1859年)。用金枪鱼的肥肉部分作寿司始于大正时代;进入昭和时代以后,海胆酱和鲑鱼子也成了作寿司的常用材料。寿司的"寿"字本来是"醋",日语的发音都是"su"。还有,寿司原来是写成"鮨(su shi)的,意思是用醋泡过的鱼肉。原来的真正的寿司主要是以"斑鰶鱼"和"青花鱼"等为材料的。

现在,寿司成了高级饭菜的代名词,可是,最初寿司是小摊上的一种"小吃",也可以说是日式"快餐"。甚至到了现在,寿司店的厨房和食堂仍没有隔开,寿司师傅就在站在柜台里当着客人的面用手攥寿司。有的寿司店在柜台上方有像屋檐的样子的装饰物,保留着江户时代寿司摊的遗风。

想吃寿司,不一定非要去寿司店。可以让店里的人把订的寿司送到家中享用。这时,可以看到盛寿司的器具或寿司饭盒里有绿叶作装饰。过去我也只把它当做一种装饰而已。可是通过这次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寿司店为让送货人便于了解寿司应该送往何处而放的标致。在江户时代识字的人还不多,用文字写明送往何处是一件困难的事。而用绿叶剪成对方家纹的样子便可以一目了然。

转自:http://hjsly0129.blog.163.com/blog/static/195488692007118812237015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