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本游记四 |
[游记]日本游记四 |
2008-06-10 blogcn.com |
4月26日我们在宾馆用过早餐后,继续游览东京。宾馆的用早餐处就在大堂休息处,几个小圆桌,配些椅子,很简单。因为东京地价很高,建筑用地是很紧凑的。早点分西式和日式二种,自助的随意吃。日式的是酱汤(类似于豆腐花,口味有点怪)配饭团,饭团有好几种。西式的是咖啡、果汁配羊角包或豆沙包,是现烤的很好吃,我们团里有个女人一下子吃了7个,看得面包师和女招待目瞪口呆。 这天上午游览皇宫外苑、二重桥、浅草寺,下午去秋叶原电器街和台场购物。
路上我看到了日本表演民粹--能剧和歌舞伎(真正的表演不黄的)的场馆,也就是剧院。车上拍的。 皇宫外苑、二重桥 · 皇宫,也就是历史上的江户城。是日本天皇及家庭成员居住的地方,地处东京都中心千代田区的高地上,现在,占地总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十五世纪中叶,京都室町幕府的太田道灌将军用有壕有桥有堡的”曲轮式筑城法”,在草原和大海相连的武藏野修筑军事要塞,到十六世纪时,德川家康将军(统治日本二百多年的最后一代幕府开创者)在要塞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构筑双重城壕的江户城。他曾征用数百艘大型驳船,将巨石从遥远的伊豆诸岛开凿成形后再海运到江户,每艘船只能承载两块,一个月只能往返两趟;前后持续了五十年,直到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终于建成了南北约四公里,东西约五、六公里,外壕周围十六公里的江户城。现今,外壕虽巳填平,但是用巨大石垣垒成的内壕和城墙,仍然保持着三百年前历史的原貌,仍然彰现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皇宫
舒缓的春风摇曳着堤岸上的垂柳,我凝视着那一排排被历史的风雨渲染得苔痕斑剥的巨石:三百年前这些用大量的人力和简陋的工具,一块一块地堆垒在护城河中的巨石,从伊豆到江户,不知凝固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与血泪
我们走到清澈的护城河边,河岸一溜绛褚色花岗石堤坎上,围着昭和年间设置的黑色铁跚栏,左傍,在巨石砌成的壕上,架有一座造型庄重肃穆的双跨双孔拱式铁桥,这就是全日本皆知的皇宫正门------”二重桥”,缓缓的桥拱将皇宫外苑和内苑连接起来。二重桥头,有一个穿制服的徒手门卫,制止游人登桥或踏上堤坎。间或,也会有日本老人对着皇宫弯腰作辑;看得出,尽管天皇没有执政,但在日本老一辈的心目中,仍然据有崇敬的位置。
中间靠右白色绿顶的是警卫岗亭。这天警卫开恩,让我们近距离看。
城墙上还建有白壁灰顶的封闭式的城楼。据说是德川家康特地将京都著名的”伏见橹”城阁移建于此,坚实的城楼雄踞在壁垒森严的内壕上,显示着德川幕府统治了日本二、三百年来的历史沧桑。城墙的构筑不同于古代中国城垣的梯形,它的外舷呈抛物状的弧形;也不见中国城墙上明显的垛口(后耒,我在参观与德川同时代的丰臣秀吉的大阪城时才发现:整石开凿的斗形箭孔,全都排列在顶端下50公分处,隐蔽性更强。)象海轮集装箱般大的巨石堆砌的城垣,扎在深深的护城河水中;这样的”曲轮式筑城”真是古代易守难攻的坚固城堡。
我站在二重桥边,眺望大墙深院中的皇宫,但见高深广袤的层层绿荫丛中,只显出一栋绿瓦、白墙、黑柱的纯日本式宫殿一角。据说,是天皇举行礼仪活动的”松之阁”;从明治天皇由京都迁都东京以来,代代天皇一直居住在江户城堡内的”吹上御苑”,几百年来,那儿,从幕府时代起就是历代幕府将军生活的庭院,如今更是古树参天、浓荫蔽日,花卉茂盛、灌木丛密、从昭和年代起就放养着好几十种野鸟,偶而,锦鸡还会飞到外苑的草坪上
我和老妈的合照
二重桥景色
漂亮的垂柳,清澈的河水,幽幽的倒影,美哉。
背对皇宫远望,离外苑广场稍远的前方是一遍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据说最老的红砖瓦建的"东京站"就被挤在这些大厦的空隙里,宽阔的大草坪旁边的道路上车流如梭。古城新厦浓缩在这儿的景象代表性地象征着日本现代与历史文化的契合。
美丽的樱花
以上都是皇宫外苑周围的开放式公园
路上拍的东京电视塔。 楠木正成武士像
楠木正成,南北朝时代武将,1294—1336年在世。所谓“武士道”精神的典范。 1335年12月底,叛将足利尊氏率领大军西上,京师震惊。楠木正成率领扼守。足利尊氏的先锋与正成军遭遇,在宇治桥上战斗五昼夜,结果正成败退,足利尊氏长驱人京。延元元年(1336)1月尊氏攻陷京都,后醍醐天皇逃至督山,皇宫烧毁。正值此时,东征军及奥州军从关东赶到,与新田义贞和楠木正成等将领会合,打败尊氏军。接着正成和义贞又在摄津国兵库击败尊氏军,尊氏和直义不得不逃往九州。
浅草寺 浅草寺------在见惯了名刹宝寺的中国人眼里只是很一般的寺庙,然而,这却是东京最古老的寺庙,追本溯源,已有一千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专门供奉观音菩薩的寺院。虽然名震史册,其”院落”却”淹没”在现代化的楼群脚下,著名的浅草寺也不例外。从德川幕府到明治时期,以浅草寺为中心的”浅草公园”,庙宇牌坊、规模宏大,市井百图、妙趣横生,类似于老北京的天桥。所以,在东京人的心目中,”浅草”,永远是庶民的乐园。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重建50周年。
在经历了关东地震、东京轰炸、城市扩建之后,现在,浅草寺的主要建筑只剩下一门一殿一塔以及一些僧侣厢房。是否古迹,无从而知。进入一段店铺林立的小街就能看见浅草寺的“金龙山”大门,门中央悬挂着一个直径达三米的红底黑字的长园灯笼,上书两个肥厚的琥珀体汉字------”雷门”;正面摭掩的门厢、左右塑有两尊巨象,右为风神,左为雷神,因此也称作”风雷神门”。据说,两位’尊神”的头,是一百四十二年前寺僧从大火中抢救出来的历史珍贵文物。
浅草寺的大殿 进入雷门不远,左侧有一个净水亭,(日本的寺庙神舍都有这种水亭)亭中的两层方斗不断涌出清水,拜访的人用细长把的竹筒舀出清水,净手,漱嘴,以示拜佛手洁心诚;也有说,用佛门清水净手,能消灾祈福。所以,游人们都争相尝试,常常聚着一大堆人,比烧香拜佛的人还多。左右空地都设有不锈钢方柱托着的电炉盘,供信徒燃香上贡。正中有一段称为”仲见世”的古老铺石路面,是参拜”观音堂”的心诚之路。石阶上的”观音堂”门坎前,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阵阵烟雾缭绕、处处人头攒动,有双手合十、闭目祈祷的、有恭身拈香、念念有词的------总之,对佛的敬仰都很虔诚;佛教是日本的”国教”,其情其景,可想而知。
浅草寺的主塔 “观音堂”的西南面,耸立着一座三层楼高、檐大身瘦的日本式五重塔;
|
转自:http://chenping23.blogcn.com/diary,15907348.shtml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