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毛泽东故居游记之从韶山冲到滴水洞韶山游记攻略 |
[游记]毛泽东故居游记之从韶山冲到滴水洞韶山游记攻略 |
2008-06-10 yiqilai.com.cn |
九月的江南,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车行在长沙通往湘潭的公路上,路旁群山逶迤,霏霏细雨使片片树林和稻田变得更加郁郁葱葱,绿树环绕着的农家小楼不时从车窗外闪过,偶有白鹅红掌戏水于莲下的荷塘。车到韶山,云未开,雨已止。 沿着毛主席当年走过的条石铺路,走进山青水秀的韶山冲。主席故居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座落在韶山冲南岸的上屋场,坐南面北,背依长满桂树、木梓树的小山,面临清水游鱼、绿叶红荷的南岸塘和荷花塘,隔塘北望松、桦林立的像鼻山。望着堂屋里的方桌、板櫈和神龛,后堂屋中的水桶,厨房内的大水缸和碗柜,横屋里的方桌,还有毛主席睡过的床,用过的书桌、石磨、水车和晒谷大木耙,走近主席幼时读书的学堂、戏水的池塘,默默地感受着一代伟人留存的信息。共和国的缔造者,正是从这里出发,走向长沙,走向安源,走向井岗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京,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成功之路! 背依南岳72峰中的第71峰—韶峰,松柏环绕中的毛泽东铜像,西朝东南,“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沿右侧九层台阶走上,在主席铜像前献上花篮,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鞠躬致敬后,沿中间的八级台阶下来。这里只有在主席12月26日生日、9月9日祭日和大年初一的三天,才可鸣炮、烧纸进行拜祭。据说在这三天里,每天要由30台拖拉机往外运送燃过的鞭炮,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主席的爱戴之情。上世纪的1993年,由南京晨光机器厂制造的高6米、重3.7吨的主席铜像运抵韶山,12月20日上午10:30,*** 同志为毛泽东铜像揭幕时,天空中呈现出日月同辉的奇异景象达八分钟之久,就连春季花开的红杜鹃,也竟相开放,将个冬日里的韶山尽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 ***同志挥笔题词:“花伴人意开,天随人意变”。在毛泽东图书馆,我看到一幅翻转过来的韶山地图,地图的轮廓与中国地图惊人地相似,韶山冲的位置几乎等同于北京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难怪清代举人戴烔在乾隆二年《韶山毛氏旅谱.一修序》中曾经写道:“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 品尝过毛家饭庄的红烧肉,午后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雨后的滴水洞,风光更加绮丽。滴水洞不是洞,而是一座三面环山的谷地,因谷深青幽,形似山洞,山上的泉水从岩石上滴下,故名“滴水洞”。沿顺山势修建的整洁柏油路前行,左侧是碧波荡漾的韶山水库,右侧崖壁上镶嵌着名人恭录的毛主席诗词碑刻,滴水洞别墅楼,在绿树掩映下渐露青砖灰瓦、流檐飞角。该工程建于1960年,竣工于1962年,时称“二O三”工程,除具办公、会客、会议、休息之用外,还备有一条百米长的防空洞,洞内石壁坚硬,两端有厚重的铁门与外界隔绝,能防震、防毒、防核爆。这个被毛泽东自称为“西方的一个山洞”的别墅楼,是新中国最昂贵的“小茅屋”,时价200余万人民币,可谓造价不菲。一号楼现已对外开放,主席当年使用过的大办公桌上,笔、砚俱全,特制的宽床厚封不动地摆在素雅洁静的卧室里。实用、简洁,没有一丝豪华,呈现出一个伟人的高尚情怀。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9%9F%B6%E5%B1%B1%E6%B8%B8%E8%AE%B0%E4%B9%8B%E5%8F%82%E8%A7%82%E5%AF%8C%E6%9C%89%E9%9C%87%E6%86%BE%E5%8A%9B%E7%9A%84%E9%9F%B65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