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之行] |
[游记][上海之行] |
2007-07-18 yculblog.com |
上海人被人说“小气”,也许想体验一下这种“小气”,最好来淮海西路、兴国路一带的洋房(交大徐汇校区后面)。当我走进一个挂着“诊所”牌子的门口一步时候,就有一个阿叔把我当贼似的喝住,问我干嘛。知道是照相的之后,说在门口照就是了,不好进去。我纳闷:难道这诊所专医街坊,不能让新病人进去? 上汽集团的保安更加直接拒绝进去,我注意到他们是有手提电脑的。 某个蔬菜店,蔬菜像化妆品一样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然而正值买菜高峰的早晨却没有一个人光顾。当我掏出相机向拍照的一刹那,老板娘就问:想拍照啊?只能不好意思地收回了相机。看来可以得出个结论,蔬菜店仅仅对熟客开放。推广至前面的诊所,洋房区里的人生的病居然能够养活他。 类似的店铺还有很多。比如一些坚持手工裁剪的店铺,没有顾客的时候,老板娘就坐在摆满各式纽扣的柜台后面,看着太阳升降。 可以看出,这一带的市民对自己的私域空间守护得无比小心,稍有风吹草动就调动全体神经。可是他们有公域的概念吗?如果有的话,为什么他们可以在围墙内空间绝对充足之情况下堂而皇之地将被子衣服晒到马路上(虽然旧式上海楼房没有阳台,但里面的院子其实足够宽敞)?为什么他们将围墙以外的空间仍然当作私有领地?为什么他们一方面高度担心私有领地被侵入,另一方面又把围墙修得足够矮,以至可以引起过路人或者邻居的羡慕嫉妒?看来上海的确移植自西洋,同是长江下游人,皖南的徽商和苏南的巨贾们谨小慎微地把财富藏在高头墙内,至少如此的话,公私界限十分分明。 如今已不再是旧时代,土地至少暂时不能私有。而小洋房区的土著门或者新租客,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仍然做着两难的堡主之梦,而且常常把梦做出围墙以外。 也许,这里永远不是外人应该来的地方;也许,这里拒绝开放社会。 醒目的红色“旗舰”砖楼,底层是中国银行 某画廊的窗台,很有心思 法国梧桐夹道 晾衫晒被 衫晒到了人行道上 上汽总部,前身为意大利领馆 牛奶车和床单 紧闭的铁门,炫耀的洋楼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