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洛”字访京都 京都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西部,始建于794年,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京都划分以“洛”字,分为“洛中、洛西、洛北、洛东、洛南”。“洛”即洛阳,取“一国之都、一邦之中心”之意。京都特点是寺院神社众多。 洛中人物: 洛中即有千年古刹如东、西本愿寺、京都御所等,也有西式建筑如京都车站、京都塔等。 亲鸶上人(1173~1262):日本佛教势力最庞大的两个支派——净土真宗与日莲宗,都是亲鸶上人创始的,地位至尊。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信徒,主要原因是他主张和尚吃荤并结婚。虽为其他教派所不容,但受到一般民众的普遍支持。时至今日,不论是东本愿寺还是西本愿寺,依旧香火鼎盛。 东本愿寺是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的大本营。站在乌丸通大道上向东本愿寺望去,最能体会到它的豪壮气派。现在人们看到的建筑物是女信徒们断发结绳搬动巨大木材而建成的东本愿寺,御影堂里面供奉着亲鸶上人。 德川家康(1542~1616):德川幕府初代将军。1600年著名的“关原之战”中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大胜西军,实掌天下大权。1603年出任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后人们形容重要转折时常用“关原之战”。 二条城是历史更迭的重要舞台最初是1603年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建造的别院,打算取得天下后上京时小住用的。在与丰臣秀吉决战的几场战役中,德川家康都由此出发。1626年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为了迎接水尾天皇出巡暂住而扩大整修,不过之后却未有天皇暂住,反而发生火灾、雷击事件。日本历史中的明治维新也在这里展开。 空海(774~835):日本著名僧侣,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佛法并将佛教引入日本,创立了真言宗。空海在日本文化上也有不朽的贡献,借用中文的草书创造了日文的平假名;据说茶叶也是由他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东寺凝聚着空海大师的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遗产之一,始建于日本迁都京都的794年,为平定民心,当时京都最重要的朱雀大街南端、罗城门的东西两端各兴建一寺,取名为东寺和西寺。如今西寺和罗城门都已破败,而东寺则日见兴盛。主要原因是弘法大师空海的贡献。东寺的五重塔不仅高度是日本第一,也是坐火车进入京都时,最先跃入眼帘的建筑物。再加上晚上的灯光照明,五重塔成为游客瞩目的景点。 洛西人物: 洛西聚集了世界闻名的寺庙。从7世纪到12世纪,一直是王公贵族及上级武士钟爱的兼具山庄别墅、娱乐休闲功能的寺院。 足利义满(1358~1408):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室町初期正值日本历史的南北朝时代,足利义满结束了75年的分裂割据,重新统一了日本。因此,他在朝时是室町时代的全盛期。他喜欢华丽耀眼的文化和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