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百老汇,百老汇(上) |
[游记]百老汇,百老汇(上) |
2007-08-05cncn.com |
百老汇,百老汇(上) --洋浅的纽约之五 纽约城里的街道,除了下城之外, 都是横平竖直, 跟棋盘一样。 只有这百老汇, 是歪歪斜斜的一条大路。 它从曼哈顿下城东南尖上的河边码头, 穿过繁华的闹市和安静的住宅, 通过摩天大厦和夹道林荫,直达西北纽约州广袤的腹地。有了它, 四四方方的城市建筑显现了几分活力, 规规矩矩的都市交通增加了几许变化, 对万千大众来说, 这条街道上汇集的五光十色歌舞表演,给他们早九晚五的平凡生活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百老汇, 其实就是宽街的意思。 不知道是谁的生花妙笔, 把一条平常不过的路名, 翻译成了举世无二的花花大道。 其实, 宽大的路, 世界各国都有。 英美城镇里同此名的街道更是多。 但纽约的百老汇之所以能独步环宇, 是因为它是剧院一条街。 说剧院一条街也不准确, 事实上,百老汇的剧院多集中在四五十街那一段。 而整个百老汇, 长达近三百个街区, 要从头到尾走一下, 大概得花一个整天。如果要比较, 相当与从北京南面的永定门走到西北的颐和园, 或者是从上海的外滩一直走到西郊动物园。 (百老汇) 当然, 这百老汇大街大放异彩, 还是随着现代美国的发展。美国经济的成功, 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作为经济中心的纽约, 也随之成为文化的中心。 要说中心, 这百老汇也有个中心, 那就是与42街, 七大道交叉的时报广场。 这时报广场, 有人译作时代广场。 就是每当新年之夜, 我们看到发亮的大苹果从天而降的那个广场。 按说, 这时报广场真没有什么广场的样子, 它不过是斜街百老汇造成的街道不规则交叉, 就这稍微宽大一点儿的地方居然也能在新年夜挤上个五十万人众, 你还真得佩服美国人节约用地的精神。 好了, 既然这百老汇是南北走向, 那就让我们以时报广场为中心, 先南后北地来这么走上一趟。说走上一趟, 不是说说而已, 我那天是真和一个从加州来的朋友从百老汇最南端的炮台公园开始, 目的地是一百一十六街的哥伦比亚大学, 我们还没有傻到真要走完所有的三百条街。 所谓炮台公园里的炮台其实是曼哈顿岛尖上的一座堡垒, 名叫克林顿堡。 它挟控两江, 面对海湾, 自然形势十分险要。 可惜的是美国除了最近的911恐怖攻击之外, 立国两百多年来从来没有遭受过入侵, 所以这炮台也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现在的炮台公园除了这炮台之外, 还包括周围的绿地, 二战和韩战纪念碑, 去自由神像和爱丽斯岛的轮渡码头等等。从这里往上走, 先经过纽约海关, 然后就进入了百老汇。 这百老汇的街口有那座代表纽约金融业的华尔牛雕塑, 是来纽约旅游者的最爱之一。 这雕塑本来在华尔街里面, 正对着纽约证卷交易所, 后来被搬到这里, 大概是为了打知名度。 从这里过去一直到华尔街, 都是楼高价昂的华尔街公司。 我曾在百老汇25号的标准普尔顶楼上受人招待,饭后再上它的塔楼眺望, 可以看见上纽约湾的部分和自由神像。 是所谓百万景观。 ![]() (华尔牛, ZT) 再望上走, 会经过联邦办公大楼, 中国人所熟知的移民局就在里面。 想当初为了办身份, 起早贪黑来拿号排队。 好在那时还没有反恐, 排队的人可以在室内大厅等候。 现在不管冬夏晴雨都得一律排在室外, 因为进门要安检。 工作人员的态度比以前恶劣了好多, 看来基地还真厉害, 起码把美国人表面礼貌的假面具给打掉了不少。 过了联邦办公大楼就到了纽约市市政厅了。 这市政厅只是一座二层楼房, 看起来很一般。 跟现在中国各城市的党政大楼根本无法相比, 看着有点儿寒酸。 但如果你就此以为美国人比较节俭, 不讲排场, 那你就上当了。市政厅旁边的一座多功用大楼可是气派得很, 还有许多市政办公楼座落在其它地方。 因此, 中国人有了钱, 盖点儿房子, 百年大计, 是应该的, 起码比都贪污了好。 坐在宽明敞亮的地方办公, 官员的心胸也开阔明亮, 就好象以前的衙门上都要有一块正大光明的匾额。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 政府盖大房子不能说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市政厅, ZT) 同时, 因为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很多, 有段时间成了贩卖毒品的天下。 你一经过, 就有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老黑对你坚定地叫道, 死摸客,死摸客(Smoke)。 抽草吸毒的意思。 告别了市政厅, 再走上一小段, 就到了中国城, 唐人街了。 百老汇这一段的唐人街其实是唐人街的外围, 所以是一些越南人朝鲜人在这里打着中国人的名号做生意。 如果看似东方人的面孔而对你讲很蹩脚的英文, 一定不会是中国人。 这些人做了坏事, 就说他们是中国人, 稍有得意, 便大吹越南和朝鲜是世上最伟大的国家, 最成功的文明, 令人作呕。 看看时间, 才走了一个半钟头。 天黑走到哥大应该没有问题。 但现在问题来了, 虽然是上午十点半, 那么在不在唐人街吃午饭呢? 如果吃, 饭点还未到, 不吃, 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前面的中餐会又贵又难吃的了。 讨论的结果当然是吃, 而后果则是严重地影响了我们行军的速度。 这就离苏荷不远了。 这一段的百老汇, 原来相当破败。 八十年代初, 一座临街的楼房不会超过十万, 现在则要千万。 用痞子蔡的话来说,可惜我当时没有十万, 所以现在也就没有千万。 如今的百老汇, 景象可不一般, 商店里摩肩接踵, 店堂外车水马龙。 叫卖声, 还价声, 手机声, 音乐声, 此起彼伏。可算是“高声低声大小声, 声声不入耳; 黑人白人黄种人, 人人闹哄哄”。 此情此景, 很有点儿象中国。 苏荷往上,百老汇就慢慢地沉静下来,这一段的住宅多过商号, 也就相对安静些。 说相对安静, 是因为在四五十街那一带成为纽约的商业中心以前, 这里曾是纽约的商业中心。因为纽约的商业中心是由下而上慢慢往上发展的。 从23街那一幢称为扁熨斗的大楼, 就可以想见当年的辉煌。 这是一座很奇特的建筑,因为百老汇与第五大道的交汇, 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夹角, 建筑师因地制宜, 设计出这么一座造形奇特的楼宇。 这也说明当时这里地价很贵, 否则那些大保险商也不会把总部设在这里。当年, 这百老汇可能是美国大公司总部最多的一条街, 许多大公司都把总部设在这条街上, 这是身份的象征, 就象现在的中国公司都想把总部设在长安街上一样。 (熨斗大楼, ZT) 走到这里, 我们右边是帝国大厦, 左边是梅西百货公司。 再往西去则是宾州火车站和麦迪逊广场花园, 尼克球队的大本营, 爱好兰球的朋友都知道的。 往上, 则接近有名的四十二街, 时报广场,百老汇的精华地段了。 奇怪的是, 我们一路走, 竟没查觉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个奇怪的人开始跟随着我们。 这人是个中年白人, 不修边幅, 步履不稳, 眼神闪烁。 当他发觉我们注意到他时, 赶紧把目光挪开。 这倒奇怪, 我们两个大老爷们有啥好看的, 可你不知道, 这纽约疯子不少, 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看你不顺眼, 把你往马路上一推, 车撞了你白撞。 可是在他没做什么之前,你不能叫警察, 或者自己上去骂他一顿。不能无故怀疑, 不能大街上看人不顺眼就上去责问。 况且, 这还是异国他乡, 要是真开骂, 说不定咱俩人还骂不赢人家一个。 正好, 那边有家星巴克, 走累了, 坐下来歇歇脚, 看那烂人还跟不跟进来。 (四十二街, 时报广场的夜晚。 ZT) 什么叫中国人也可以? 难道去那种地方还要由你挑选。 本想不理他, 但又打算多坐一会儿, 便说, 我是有家的人, 他是单身, 指指朋友。 于是他便向朋友进攻。 朋友故意逗他说, 在什么地方啊? 他说是在八大道那边, 不远。 朋友不屑地说, 八大道那边有什么好地方啊, 不去不去, 比我们那边差远了。 他问什么地方, 朋友说是加州。 谁知道他竟说, 你们那边都是从墨西哥来的, 不行, 我们这边是真正的欧洲姑娘, 金发。 啊!?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2188/2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