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学生时期的历史和地理教科书上,我就知道了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要冲的马六甲海峡(Straits of Malacca),如今真的来到了马六甲,我的心中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兴奋。 马六甲州位于马来半岛西南部,面对马六甲海峡,有1658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白天日照充沛,气候炎热,夜晚凉爽并时常下雨。年均气温在23℃~33℃之间,空气湿度常常超过82.3%,年均降雨量为3218毫米。 马六甲的经济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约10%。特别是旅游业、私人投资企业和制造业发展很快。当人们来到马来西亚的时候,决不能错过到有600年历史和多彩文化的马六甲。因为“在历史名城马六甲旅游,就意味着在马来西旅游”。 在1396年有一位离乡背井的苏门答腊岛(现为印度尼西亚属地)王子名叫帕兰斯瓦拉来到马六甲。一天,他外出狩猎,坐在一棵树下休息,他的猎狗围住了一头走投无路的灰褐色白唇鹿。这头鹿子勇敢精明地踢中了一条猎狗的鼻子使它附入山谷,王子被白唇鹿的勇气所震憾,认为这是一个吉光。于是决定,将他的苏丹皇朝建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并且以他坐在下面休息的马六甲树命名这个地方。随后,他成为第一位马来亚王子并信奉穆斯林。因此,伊斯兰教成为马来西亚官方法定的宗教。 到15世纪末期,马六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同时,也是航海运输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阿拉伯、葡萄牙、荷兰、英国等会聚的地方。黄金、丝绸、茶叶、鸦片、烟叶、香料、香水和无数的其它物品和自然资源都在这里进行贸易和交换。葡萄牙人于1511年首先统治了这个地方,随后荷兰、英国分别于1641年和1824年先后统治这个地方。每一个殖民统治者都留下了它们的历史遗迹,并把这种历史遗迹与新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交融在一起。1957年8月31日,马六甲与其它12个州赢得独立,组成了马来西亚。文化与种族的历史熔炉。对马六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历史的进程,马六甲成了拥有神奇的多元文化——马来、中国、印度、不列颠和葡萄牙文化的城市。在古老的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开始的地方,也是所有的事情都可能产生的地方。 2007年8月8日下午,我与我的同伴从新加坡乘大巴出发,经横贯马来半岛(Peninsular Malaysia)的南北高速公路,途经连接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跨海大桥、途径公路两旁大片的棕榈园,经2个小时的行程来到马六甲市,住进了大洲酒店,随即拿出随身携带的英文地图和马六甲旅游指南(Tourism Melacca Guide),了解有关情况。 先后游览了圣比得教堂、基督教堂(建于1753年)、圣保罗教堂、圣约翰碉堡、福摩沙炮台、葡萄牙广场、三保山、三保庙、汉丽宝井、青云亭、娘惹文化博物馆、伊斯兰教博物馆、马利蒂姆博物馆以及主要市区,对马六甲的名胜古迹有了更加直观清楚的认识。 印象最深的是游览马六甲皇朝故宫(Malacca’s Sultanate Palace,也称马六甲苏丹皇宫)。皇朝故宫位于圣保罗教堂山下,气势辉宏、面积很大,建筑形式古朴典雅。皇宫外亭台楼榭、喷泉花草、热带植物随处可见;皇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为维护皇宫的神圣与庄严,游客进入皇宫内的展厅之前,将领到一个装鞋的塑料带,然后脱鞋进入各展厅参观。入乡随俗,只有按规定将鞋脱下,赤着脚,拎着鞋游览皇宫。 皇宫分为三层,为木质结构建筑。宫内各厅室分别介绍了马六甲苏丹王朝的历史起源、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宫廷礼仪、婚姻习俗、生活风俗、对外交流等。并陈列了重要的历史文物,系统地介绍了马六甲皇朝的变迁发展。特别是在对外交流部分,有一个展厅用英文和马来文介绍了马六甲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指出:“中国明朝初期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大帝国,国力强盛,海运发达。明成祖时期曾派Yin Ching(英青)到马六甲,并赠送了丝绸、黄金饰品和其它贵重物品给苏丹,并邀请马六甲苏丹访问中国。1403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到马六甲,并带来了丝绸、茶叶、珍珠、火药等到马六甲进行贸易……”。看到上述文字以及实物介绍,使人感慨万千。早在600年前,强大的中国已令世界倍感钦佩和敬畏。中国人比欧洲海上列强早100多年来到马六甲(注:马来西亚人至今仍把毗邻马六甲海峡和马来半岛东北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包括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文苹、印度尼西亚和东帝汶所辖海域按国际惯例称为“South China Sea”,即南中国海并印在各种文字的地图上。),只是后来明清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关起门来当皇帝”,导致国运日衰,被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大门,割地赔款,沦为半殖民地,以至百年沧桑……。令人高兴的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文化在马六甲有较大影响,在总人口中不仅有近30%为华裔马来西亚人(Chinese Malaysian),而且有许多关于中国的历史遗迹。如纪念郑和到马六甲的三保山、三保庙,纪念中国明朝公主汉丽宝与马六甲苏丹通婚的汉丽宝井等。 汉丽保井又称三保井,建于1459年。它是由马六甲苏丹满速沙(Mansor shal,1458~1477年在位)为来自中国的公主,也是其妻子的汉丽宝而掘。传说谁喝了汉丽宝井水,将来都会再回到马六甲。当然,西亚、印度和西欧诸国在马六甲也有不同程度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宗教并存的情况下,将伊斯兰教列为法定宗教,说明穆斯林在多方面影响较大。 马六甲有从多的热带动植物。椰子、榴莲、芒果、菠罗蜜、木瓜、杨桃、山竹、红毛丹等水果比比皆是;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高大古树,各种果树、马六甲树和奇特的植物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和游人的好奇。但我印象更深的却是下面几件事件: 参观位于马六甲河出海口的马利蒂姆博物馆。该馆实际上是一艘巨大的木帆船,介绍早期葡萄牙殖民者到马六甲的经历。眼观河岸,正准备上船,非常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约30米远的河岸边,突然爬上来一条长约70~80厘米的小“鳄鱼”。只见它小脑袋、粗身子、长尾巴,四只有力的爪子沿着河岸边的水泥堤岸,摇摇摆摆的向前爬去。爬行了约50米,听见后面游人的脚步声后,又灵巧地将身子滑入了水里。真令人难以置信! 随后,在靠近基督教堂的河边,再次见到5、6只长约1.5~2米,脑袋较小、体形粗大、尾巴长、长着四只有力的爪子,皮肤粗糙,在水中缓慢游动的动物。是凶猛的肉食动物鳄鱼吗?带着疑惑并询问当地马来人才知道,这是一种体形巨大的Lizard(蜥蜴),既能上岸,也能在水中生活。它们与鳄鱼在体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脑袋较小,没有坚硬的牙齿。游人们对在水中漫游的蜥蜴深感兴趣。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认为:蜥蜴能上岸、能入水,有能力,是吉祥动物,不能捕食。 在河边以及海滩边,还看到一些在水面漫游觅食的热带鱼。特别是有一种鱼,长约15~20厘米,头略大,体形像泥鳅,背上长着象小翅膀一样能伸缩的部位。它们伏在岸边,每当人们走近的时候,就突然跃入水中,再从水中快速游出,摆着身子爬上离游人较远的岸边,盯着游人。当地人称这种鱼为跳跳鱼(Jump fish)。 中午退潮了,在海鲜城附近的海岸边和海边洼地里,成千上万只跳跳鱼都裸露在大片低洼的海滩上。它们在泥浆里缓缓地爬行、争斗、追逐,真是海滩奇观。每当有人走近或欲抓它们的时候,又迅速钻进已有的泥浆洞里,逃入夭夭。傍晚涨潮的时候,它们又全部进入了水里。马来人认为这种鱼能入水,能上岸,能钻洞,抓不住(“You Can’t Catch them. They can jump and they can in to the holes”),是吉祥鱼,故不能吃。 马六甲鸟类较多,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乌鸦。每天清晨,在马六甲河岸两边的树上,成百上千只乌鸦“呱!呱!呱!呱!……”地叫着,飞起来时黑压压的一片,颇为壮观。但当地人并不喜欢,认为乌鸦不是吉祥鸟。 马六甲之行结束了,但这个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地理位置重要,多种族融合,动植物种类繁多,居东南亚中心地带的美丽城市却一直在我脑海中荧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