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 喀纳斯 西线 白哈巴 双湖自然保护区(8.26)

[游记]西藏 喀纳斯 西线 白哈巴 双湖自然保护区(8.26)

2007-09-20cncn.com

D1826

来到乌鲁木齐后,领略了交河故城的干裂、南山牧场的润绿,终究停不下奔赴喀纳斯的步伐,登上10小时车程的地际夜班车。

D2

凌晨抵达布尔津,同班车的2GG 4MM包车前往喧闹的嘉登峪走东线了,而我通过小白羊老板王志飞定了哈巴河县到白哈巴的班车(22元好便宜)开始我的西线之旅。

告别了人极好、极朴实的王老板和他漂亮的红顶别墅,我搭出租车从布尔津来到哈巴河县城(15元拼车)。如果你在布尔津有空隙的话应该先去办理边境通行证,因为这里的机关午休时间是130430。容易错过400的班车。开往白哈巴村的司售是四川夫妻档,男司机69年就来新疆了,他说去年当地人都抱怨车位不够,被游客挤占了,而今年快过完夏季了还不见去年20%的游客。温州财团修建了嘉登峪方向的平坦大道和旅游基地,垄断了旅游收入和游客。

我选择了前排就坐,当然是有利有弊,地球人都知道前稳后颠,尤其在土路上行进。可你得忍受哈萨克老妈妈和你共挤俩人座,根据她的三围,你只能坐三分之一;还要忍受小板凳上醉酒哈萨克小伙子无意的拍打,同时有不同的重物压迫到你的双腿。

车在干燥的土石路上行进,平均时速不超过20公里,窗外只有稀疏的草丛,让我感觉这不象旅游而是混在哈萨克中赶路。直到三小时后翻越了两座高山进入森林地带才觉绿意盎然。任意游走的羊群多换成了牛群、马群,还有几峰骆驼点缀(它们是牧民迁徙驮重物的)。山通体的绿,白桦林一簇一簇的,松林就连成片。身边的哈萨克换了许多,他们打个呼哨,司机停下来车来就即刻消失在畜群出没的地方。老妈妈也下车了,好像忍不住旅途劳累,随便找个毡房(牧民的家)借宿去了,我喊她老妈妈,“mama”真是无界的语言,不通汉语的她笑开了花。

车行4小时来到铁烈克镇,大多是全木屋的建筑,边防检查站设在木桥边。湍急的河水两旁是碧绿的松林,检查外地旅客的边境通行证,同时收取60元白哈巴门票。一车人除了我竟然还有两个游客,一个日本人一个北京的陪同,被拒绝通过(狗日的和狗日的汉奸)。耽误了40分钟才出发,转过山脚,预先下车涉水绕过来的非非(非游客,非本地人),一路和司售聊着家常话,直到终点前消失在茫茫林海中,我由衷的佩服他们遍布在各个角落的开拓精神(都是有孙辈儿的人了还来到杳无人烟的边境挖冬虫夏草)。

沿着陡峭的盘山土路,经过6小时的颠簸,擦肩而过边防哨所,进入了白哈巴,我住进了团结招待所,30元一个床位照样独处一室,10元一盘的拌面就是我在山里三餐的标准内容了。

D3

实际上白哈巴不仅是蒙古族图瓦人的村落,也住着一半哈萨克族人,站在村北的山上有中国移动通讯塔的地方,可以俯视整个村落,它有两条街,一条石子路排列着个把住宿、餐厅,和商亭,另一条土路就根本没有商业气息了,除中午时分有来自喀纳斯的旅游巴士的几十分钟的短暂造访,整个村落就归于宁静了,阳光下,时有阴云飘来,转眼即过,只有暂时属于我的牧场、畜群、木屋、围栏、炊烟和不通汉语的人们。(电 和自来水是肯定没有的)

身为森林警察的店老板介绍说,他家一座木屋要60方木材,砍伐近百颗树,现在树木被禁止砍伐,村中全是旧木屋了,纯粹由原木搭建(无金属连接件),凸显古朴气息。有驴友自合木骑马到喀纳斯后来到白哈巴,道出合木与白哈巴木屋的不同,前者是电锯新木屋,规划有序;而白哈巴是真正的原生态的斧砍木屋。

黑颈白腹灰背的小雀如麻雀一样常见,谁家的牛犊溜进我们的院子,推都推不动。木屋旁的红松有三四百年了,只是乌鸦群赖在上面不走。(小提示;方便应该早晨去,那时候苍蝇还没有上班)

D4

今天进行白哈巴-那仁牧场--双湖和喀纳斯湖-林场休息站――白哈巴 的三天骑行(一个向导,两匹马共750元)。为了避开如王府井一样热闹的喀纳斯湖景区,我选择了双湖自然保护区(当然费些周折,但是没有门票和强制车费了)白哈巴到那仁牧场有石子路48公里,但我们的翻山马道更近些。

马儿的穿越能力让我折服,石崖陡坡30度,没膝溪流30m宽,顺利通过,就是过树林的时候不太考虑我的高度。一望无际的牧场与森林交错呈现,翻过一座丘陵同样景色又被复制在眼前,怪异的云朵悬在蓝天。61岁的哈萨克向导啊艾(大叔的意思)颇受牧民尊敬,两次停歇在松林白桦旁的牧民家,都受到热情款待(免费),坐在木屋或毡房中,酸奶、奶茶、馕、羊脂和不知名的奶制品铺满一桌,当然要备些小礼品,我发烟。反正也听不懂哈萨克语,环视房内除了小桌仅有一席站室内面子一半的炕,一堆被子,一个炉子,几把暖壶是奶茶必用的,一架子锅碗瓢盆的餐具,还有一台不会出声的老式大收音机,一贫如洗的感觉。但是他们拥有的数百只羊,数十匹马价值50万呢。

被美景刺激67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那仁牧场,一弯碧水(雪水融化)贯穿这27公里的狭长山谷草原(gps显示海拔1380m)。养育了数以万计的牛、马和骆驼。这里没有提供住宿餐饮的地方,借宿到跑运输的那泽尔汗大哥家(晚餐+住宿+早餐50元)。他告诉我 “那仁”是暖和的意思,开车带我走访了大半个牧场。出生不久的马驹、羊羔、牛犊和幼骆驼最吸引人,纯朴的哈萨克人不通汉语,带着微笑倚靠在自家木栏杆旁。

D5

要翻越3座山才能抵达双湖,审美疲劳了,道路更加险峻,多是穿越森林,更加关注骑术本身。最爱过的是涉水鹅卵石浅滩,最恐怖的是三、四十米宽的黑色泥泽。如台阶一般的老松根系突出地面混合着沼泽,逼的马儿如踏起盛装舞步,奋力攀爬。轰然倒掉的大树横亘马道,是天然屏障,马儿迈过时触及马腹。荆棘丛生的石崖接近40度,是观赏双湖的绝佳位置。在我们拼命催马登上后,连老道的向导也要牵马退下来。

双湖又叫姊妹湖,象对眼睛侧目着喀纳斯湖。(这个保护区是不对外开放的),遥望被开发的象北京王府井一样喧闹的喀纳斯湖,此刻在双湖的衬托下格外宁静。歇足在山顶牧民的简陋木屋里,端起奶茶,透过木围栏可以看倒整个湖面,这房产真价值连城啊。

返程时至暮色,我偷懒搭吉普车返回了白哈巴,颠死我臀部了,向导阿艾象个佛爷稳坐马鞍,天生的啊。(小提示,如果你不准备买长筒马靴穿就去骑马的话,最好带上护膝,护腰也时不错的选择)

D6

一路上没有一个同类(旅行者),寂寞让我的景色如此美丽。有一队同乡人住进白哈巴的团结招待所,这些从拥挤的北京来的6个人,拥挤在一辆越野车里,依然使用拥挤的思维――不同陌生人说话。从喀纳斯满载游客的巴士的到来,打破了白哈巴的宁静,不过仅仅20分钟就被催赶上车返程了。村中人们都在抱怨大喀纳斯旅游的管理方式,垄断害死人啊。盼着10月的到来,这里会金黄遍野,可惜那时候我在北京了。


(白哈巴村落)


(遥望 双湖 )


(远处是 喀纳斯湖 )


(我住的白哈巴 木屋)


(美丽 牧场)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5615/22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