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年后的小樽运河(二)

[游记]十年后的小樽运河(二)

2008-05-22    soufun.com

运河被填埋之后
尽管这一运动如火如荼地热烈展开,市政府还是坚持强硬的态度,运河的南半边已被填埋了一大半,道道临港线也于1986年4月开始通车。运河保存运动面临分裂,且以不幸的结局告终。
但是回顾这一段过程,小樽运河保存运动也并非完全失败。道道临港线计划最早的剖面图(1966年的方案)路宽40米,原来运河只留下10米宽,两侧为三线的车道,且紧逼运河边缘,可说非常煞风景。1980年,计划变更,剩余的运河宽度增加了一倍,约为20米,运河周围为较低的石板散步道,且散步道也不是在面海的那一边,而是从市区非常容易进入、傍山的这边。全长1120米的散步道在三个地方立有雕像,还设置了四个小型画廊,恰好成为观光客最适当的拍照地点。这些工程是建设省运用“地标道路建设事业”第一年的补助金而建的。
60个真正的煤气路灯灯火微明,加上点点海鸥驻足的情景,已经传闻全国,成为小樽风景的代表。
如果没有运河保存运动就不会有这样的景色。虽然峰山富美认为现在的运河已经是条没有生活感的运河,因而不持肯定的看法,不过却也认为这是一种折中的处理方式,并非糟糕到必须完全否定的地步。
由市政府所发行的各种手册之中,几乎都没有运河保存运动的记载。不过运河填埋之后,市政府一贯采取的强硬姿态也慢慢发生变化,无疑地,他们也想把市内残存的历史性建筑物加以活用,积极地来进行社区营造工作。
一开始是由北海道知事提案成立由官方、民间和学界共同参与的“小樽活化委员会”;其中成员共15人,包括保存派、开发派双方。成为一个超越保存、开发的对立而可以相互沟通的场所。我们也不难想象,可能会有人批评,这是坚决主张保存派转变成骑墙派的开始。然而,双方能够坦开胸襟对话绝对不是一件坏事。社区营造也由此进入另一个新阶段。
“小樽活化委员会”从1984年11月设置以来,直到1987年2月最后的报告书《水景21》编成提出为止,总共开过将近30次的会。
在运河问题发生之后,目前新当选的现任市长新谷昌明,坚持运河北边470米应该保持原状,且其宽度应该维持40米,还要兴建护岸和散步道。
此外,除了整理出历史性建筑物名单,讲求保存措施外,为了推动整体性的景观整建,并于1983年制定《小樽市历史性建筑物及景观地区保全条例》。又于1992年全面修订,成为今日所施行的《发扬小樽历史暨自然之社区营造景观条例》,同时也在市公所中新设都市设计科。
在1992年的条例当中,为了登录及指定历史性建筑物,作为“点”的保存,除了采取两阶段的制度之外,还考虑就景观形成地区进行“面”的保存。为此特别将特殊景观形成地区细分为:据点式景观形成地区、重要眺望景观地区、历史性景观地区、新都市景观形成地区、港湾景观形成地区等,使它们能够以发挥个别地区特色的方式加以保存,可以说规定得非常详细。
1986年最早划定的有小樽运河周边地区(6.8公顷)和色内大通·绿山手地区(3.8公顷)两地共计4个景点。到了1994年,界町本通地区(11.08公顷)和入船七叉路地区(3.3公顷)也划入,结果四个地区共计24.9公顷的范围被划为特别景观形成地区。
另一方面,市民团体也从运动的混乱中超脱,早在1985年10月,便高揭起前述“小樽再生论坛”的旗帜。
到了今天,在港都庆典担任领导者的中心人物中一夫,也将心力投注在宝贵的无形民俗文化财“松前神乐”的保存传承之上。
而过去的青年三剑客,现在则成为活动的中坚,他们加入函馆、川越及横滨等历史城市的再生计划,已获得坚实的成果,并且又将活动范围延伸到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设计等方面。

直接面临的观光问题
受到全国注目的小樽运河保存运动结束之后,靠着后续的街屋整建工作,小樽一跃成为大受欢迎的观光胜地。每年来访的观光客数目,1985年为270万人,1990年已超过300万人,两年后的1992年,更突破了500万人,呈现急剧的增长。
运河的宽度变窄,周围的石造仓库数目也减少了。过去的运动人士认为非常人工化,不具真实感;但是很多来访的人却认为这里非常诗情画意。运河对面的仓库已经改建成名为“小樽仓库No.1”的小酒店,为了要一尝当地新名产“小樽啤酒”的滋味,每天都出现大排长龙的盛况。仓库的夜间照明也非常美丽。这种历史性建筑物转用的实例,在1988年之后的五年间,光是运河周围就增加了29个之多[1]。
运河南边,入船道下面的七叉路一带,是小樽运河整建之前的中心所在,最近也有人将洋馆转用为音乐盒工艺店或大型玻璃工房,使得这里又重新恢复为人群聚集的据点。
处身在这样急剧的变化之中,小樽市民本身或许也深感困扰。到处都有人说,对于“浮萍式”的观光应该提高警觉;变得清澈以后的运河,跟以前比较起来,也的确缺乏生活感。1994年第17届举办过后,港都庆典宣布就此落幕停办,因为整个活动让人感觉似乎已经陷入“到此一游的纪念品式观光”了[2]。
但是,变化也未必都是不好的,像过去常常加诸小樽的“夕阳都市”说法,最近便很久不曾听说过了。因为像这样一个众所向往的处所,理应不再是让人感受不到远景的地方。
小樽今后还会继续变化。累积点点滴滴的改善,这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1995年“小樽传统街屋研习会”的宣言“小樽社区营造运动·第二章——走向明天”,所要传达的是,社区营造是一个没有终结的故事,新生的作者即将揭开第二章的新序幕。
“小樽运河保存协会”前会长,也是“小樽再生论坛”现任顾问的峰山富美在一次座谈中说到自己的感想:“真正的故乡是自己的心之所在、要生活于其中,就近地去保护它。”[1]——绝不是只在“遥远的地方寄予思念”而已。
峰山富美因此把自己与小樽运河息息相关的二十余年历史写成了一本书,取名为《生活在这里——与小樽运河在一起》(北海道新闻社出版局,1995年)。
书名的标题不再是“保护”或“爱”这样的语句,而是要人们去和小樽运河“在一起”;将保存运动的故事通通写在书里面,也不是要去批评谁,而是要像自然地拥抱一样,和小樽运河“在一起”,生活在这里——这是作者以最适当的言辞所表达出的人生观,也可以说是社区营造的思想结晶。
在落居之地圆满地生活,度过一生——这是身为一个人所面临的人生课题,社区营造运动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表征。 

转自:http://blog.soufun.com/12017391/1149676/articledetail.htm7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