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月的陕北(11):最后的匈奴 |
[游记]十月的陕北(11):最后的匈奴 |
2007-10-30cncn.com |
10月6日 榆林——靖边(统万城)——镰刀湾 (宿镰刀湾) 从邮局出来,便去了汽车站,上了从榆林到靖边的车。从榆林到靖边,据说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我却很惊讶,因为那不是我想象中的沙漠。虽然看到的是大片裸露的黄土地,但是也稀稀拉拉一望无际的长满了野草和零星的大树。我想,这大概真的是“治沙典范”的样子吧。虽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沙漠,但并不失望,因为看到了生态环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糟糕。 功略里讲的没有错,靖边是个有几分怪诞的城市,据说是因为近几年的石油开采惹出了不少是非。街道上混杂着各式车辆,看似破烂无序,但高档宾馆很多,价格高的吓人,宾馆的服务员翻着白眼,拒绝还价。于是我们决定看过统万城之后继续前行,而不在靖边住宿了。是的,我们要去的是统万城,这个处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匈奴“废都”白城子。我期待着去目睹、去感受它的苍凉。 面包车从靖边城区,沿着沙漠中的柏油路,开往统万城。沿途的沙漠中的灌木和大树开始披上秋天的颜色,美得无法用言语描述。如果真的还能再来,我更愿意徒步走过这一段。
同伴说,新疆的秋色比这具渲染力。我想,新疆我是一定要去的。 到了,这个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只有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房子看守着,向来访者售票。买了票进去,看不到那些秋天的树了,看到是那传说中的、历经千年风雨的断壁残垣。
沿着残存的城墙走去,在满目苍茫的寂寥中回想曾经繁荣的都城、硝烟战火中的潮起潮落,无边的遐想。
要感受这样的苍凉,不得不温习一下地理和历史。 毛乌素沙漠 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之间的鄂尔多斯高原中心,是中国第五大沙漠。毛乌素沙漠面积大约4.22万平方公里,以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链为主,有黄河支流无定河、窟野河等河流穿过。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据考证,古时这里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历史上沙进人退,因此这里曾流传着“榆林三迁”的故事。 匈奴 自公元前4世纪开始在中国北方活动。在战国以前,北中国曾经出现过鬼方、戎、狄等氏族部落,他们同西周的灭亡有直接关系。这些部落之间常年打打杀杀,争夺人口、牲畜和牧场,并不时南下中原骚扰抢掠。天生的凶悍,使得这些战争往往异常残酷和血腥。与此同时,长期的弱肉强食使得这些游牧民族有的消失,有的被兼并,有的则变得更加强大,并逐渐形成部落联盟。最强大的联盟当中就有匈奴。 赫连勃勃 匈奴的末代单于、大夏国的开国皇帝、白城子的缔造者赫连勃勃,算起来是冒顿单于的后代,不过,他的原名却叫刘屈孑。说来话长。西汉初年著名的“白登之围”使汉高祖刘邦晓得了匈奴的厉害,以后便实行和亲政策,把女儿嫁给冒顿单于,以此换取暂时的太平。冒顿以后,子孙都跟随母亲姓了刘姓,虽然他们仍旧是剽悍的匈奴。 白城子 公元413年,白城子开始修建,十万劳工昼夜施工。监工是赫连勃勃属下一名异常凶残的大臣叱干阿利。相传在筑城的时候,每筑一段城墙就用铁锥扎一扎,扎不进去有奖,扎进去就杀工匠,拆了重筑并且把人也筑到城墙里去。白城子是用三合土建造的,因此整座城呈白色并且坚固异常,这种三合土在现代建筑中仍然大量使用。今天只需亲手试探一下残留的城墙那裸露着的白色脊背,就知道白城子的坚固名不虚传。数以千计的劳工生命为代价筑成的白城子,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修建的最完整、最雄伟的都城,却似乎注定了多灾多难。据史料记载,这座城的最高统治者赫连勃勃曾时常手持弓箭高坐在城楼上,看谁不顺眼就亲手射杀以此取乐,就连那些重要的大臣也难逃厄运。公元425年,连年征战、生活放荡的赫连勃勃病死在白城子,终年45岁。北魏随即趁火打劫,于公元427年攻破白城子,从城中获取的马匹达30万之多。奢华的宫殿令北魏太武帝目瞪口呆,他当时说:“奢侈到这种程度,怎能不亡国呢?” 从统万城出来,看到红柳河边的迷人秋色,不禁停下脚步。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8517/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