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赣南闽西的红黄蓝之旅(龙岩长汀永定篇) |
[游记]赣南闽西的红黄蓝之旅(龙岩长汀永定篇) |
2008-01-20cncn.com |
(上接赣州篇) 参观完叶坪也就结束了江西的行程,10点15分启程前往福建长汀,长汀紧邻江西,11点钟就已到达县城,看过瞿秋白就义地之后,就来到了不多远的汀州书院,这里原为汀州历代考试的场所,试院内栽有两颗唐代的柏树,因为庭院不大,所以很难拍出全景。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并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以也是一块红色之地。穿过大堂后面的长廊,最里面的一间简舍门口挂着“瞿秋白同志被囚处”,这里是关押瞿秋白的地方。 参观完这两个景点就吃午饭了,当然少不了闻名遐迩的“和田鸡”,大快朵颐之后来到宾馆放置行李,在这里江西导游和福建导游进行了交接,此后的路程将由福建徐导带队。重出宾馆就开始了长汀之旅。 我们先后参观了辛耕别墅(原系民国时期长汀商会会长卢泽林的别墅。 长汀是闽西的一个古城,长汀在唐朝时候就建城了。沿着汀江的古城墙就是唐、宋时代修筑的,葱郁的大树须根爬满了老城墙。三元阁正门的墙上挂满了长长的枝叶,城门口的墙脚下一边坐着老头一边坐着老太,正在悠闲的晒着太阳。这里的街巷有宽有窄,古老的朝天门宽仅三米左右,汽车过不了,所以摩托车在这里大显身手。汀江的水看上去不深,滩涂上的水草摇曳,还有几个妇女在江中洗濯衣物。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1938年曾说过,“中国最美的山城有两个,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时过境迁,是女作家说过了头还是鲜花已遭蹂躏。更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汀江,多美的名字。汀江,多么令人期待的名字。汀江,你可以没有古旧的城墙,你可以没有石拱桥,你可以没有成片的老房子,可是汀江,你该有清亮的水,你该有浓绿的村,你该有能望得到黛青的远山。” 长汀的景点全部看完了,赣闽之旅的红色部分结束了,就以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作为游走红色故都的感受吧:“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土分地真忙。”当晚住在长汀,一夜无话。 第四天 振成楼号称土楼王子,建于1912年,分内外两圈,外圈楼四层,每层48间,内圈楼两层30个间房间,二层的廊道有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介绍说是进口后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楼内有一厅、二井、三门。厅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 出了振成楼,搭乘预定的电瓶车去洪坑村的其他土楼,最先到的是福裕楼,它是振成楼设计者的父辈三兄弟于1880年兴建的,楼前有三扇大门,中间大门进出主屋,左右各一扇门进出横屋。围墙里面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可互相连同的三大单元。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在横向上主楼和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福裕楼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 就在大家探究振成楼和福裕楼的辈分血缘关系的时候,我径直穿过小桥,来到了对面的如升楼,一位老外正架着一台高炮筒在拍照。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土圆楼,所以美其名曰袖珍土楼,楼建于公元1901年,因为占地不大,所以是单圈结构,但上下却共有三层,楼内天井呈圆形,中间也没有厅堂。站在天井中央环顾四周,我顿时想起一句成语:井底之蛙,抬头仰望,我不就像那只青蛙吗? 出了如升楼,看见大伙儿慢悠悠的朝奎聚楼走去,我一阵小跑来到了福裕楼边上的光裕楼,光裕楼建于1775年,距今约230年。进门就见厅堂门框的横梁上刻着“大夫第”三个字,回来查资料得知此楼是洪坑村最早、最完整的正形土楼,楼主迁进此宅后人才辈出,功名显达。清朝期间,有大夫9人、进士4人、秀才40余人、武秀才2人。楼为三层建筑,显得比较破旧杂乱,母鸡在门厅后的供台上漫散踱步。所以别称古朴方楼。 出了光裕楼,加快脚步正好赶上团友一起进入奎聚楼,奎聚楼也是一座方楼,因为在主楼前建有高低层次的挑檐建筑,仰视的话颇有点布达拉宫的气势,所以号称宫殿式土楼。奎聚楼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 出了奎聚楼,也就结束了洪坑村土楼群的参观,乘电瓶车来到村口时是15点20分,看看时间还来得及,就同导游和驾驶员商量去高头镇参观高北土楼群,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后,就立马驱车前往高北。 高北土楼群有一座被冠以土楼之王美称的承启楼,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历时半个世纪,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让人叹为观止。 15点35分到达承启楼,一进门,哇,好大。承启楼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有四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共两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走过三圈房门才来到中间的祖堂,画漆斑驳的横匾尽显岁月的沧桑,“世德书香”、“兄弟选魁”让人想到此屋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土楼导游吟诵了一首顺口溜:“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爬上外圈的最高一层绕行一周后我又自由活动了,独自来到了世泽楼。 世泽楼紧挨着承启楼,两楼一圆一方,屋檐的边缘紧靠在一起又互不侵犯,只露出一线天空,真可谓 “一线天”。世泽楼是方形土楼,四周一圈的楼房高四层,因为只有一圈,所以中间的天井很大,天井里建有四栋单层平房,将天井的走道分割成田字形。 世泽搂再过去就是五云楼,五云楼也是一座方型土楼,该楼距今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是高北土楼群中最古老的土楼。高北土楼大多为江氏后代居住,江氏祖先于元代中期从龙岩上杭县迁至高北,明嘉靖年间始建“五云楼”,后因楼内人口过于密集,于明崇祯年间开始建承启楼。十八年后承启楼建设完工。上世纪五十年代建“世泽楼”,后于六十年代又建“侨福楼”等一批土楼。从而形成了今天的高北土楼群。 走进五云楼,眼前的景象只能用两个字描写:衰落。残垣断壁在夕阳下显得特别凄凉,楼倾斜得很厉害,四周的柱子用一排排木桩斜撑着,屋顶上的瓦片稀稀落落,四周的门窗也已残缺不全,楼板都已老化,有宽宽的缝,踩上去软软的,我也就没有上楼一探究竟。五云楼结构样式同世泽楼差不多,高也是四层,中间是个大天井,天井里有位老妇在水井内打水,她微笑着朝我说着听不懂的话,我只能点头致意。回眸老屋,只有那在祖堂上用红纸贴的“百岁堂”横匾和在大门上用红纸贴的“元老土楼”对联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它过去的辉煌。 出了五云楼赶快回头走,正好赶上大部队一起进了侨福楼。楼主是位白发老先生,他见有客来临,便热情地介绍起来。侨福楼建于1962年,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每年建一层,3年建成。侨福楼是单圈圆楼,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厅堂向天井内院凸出。侨福楼外有一圈围墙包围着,围墙上设有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楼主指着厅堂墙上挂着的一幅照片说:“这几位是我大哥大嫂。他们的11个儿子、媳妇、女儿都是博士。现在都在国外。”他还带了参观楼内的厨房等设施,最后则拿出自己写的字幅推销起来,原先充满热情的好问者见状轰的一声立马散去。 此时已经16点半,至此黄色的土楼之旅全部结束,看了诸多的土楼,有点审美疲劳,不过遗憾的是没能发现一处观景台可以登高俯瞰,那像飞碟一样的一个个圆圈只能在照片上欣赏了。接着乘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后,到达了我们今晚的住宿地龙岩,住宿在市区西部罗龙西路上的山水大酒店。 第五天 (下接厦门篇)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047/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