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墨西哥行迹 - 犹卡坦半岛的玛雅之旅(3) |
[游记]墨西哥行迹 - 犹卡坦半岛的玛雅之旅(3) |
2008-02-01cncn.com |
1/19日,晴,今天的玛雅之旅包括了图伦(TULUM)和科巴(COBA) 早7点,就从无法忍受的疼痛中醒来,肩膀几乎不能动了。我看看那堆被我压得东倒西歪的鸭绒枕头,恨恨地咬了咬牙。我讨厌这种软枕头,它们总是给“高枕才能无忧”的我,带来无尽的麻烦,只是,这一次,麻烦大了。 打开窗帘,灼热的阳光肆无忌惮地直射进来,不敢相信,这还是早晨,却已然是骄阳似火。酒店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海鸟,中空的轴线,是电梯间和天井,底楼是大堂和一个小酒吧。客房在翅膀上。酒店两面临水,一面是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一面42平方英里的盐水湖(NICHUPTE LAGOON),所有房间,均为海景。楼高只有9层。两个翅膀环抱的,是希尔顿引以为傲的无数的泳池和水道,把整个酒店,直通入海。傍海的酒吧,餐厅,均有茅草蓬做顶,木桩做柱,错落有致地散在水中。酒店的主楼,与海岸近在咫尺,侧面,还有些低矮的小别墅。靠湖的那面,隔着那条唯一的公路307国道,过去就是希尔顿另一傲人的资产-世界级锦标赛规格的高尔夫球场。整个酒店,绵延千米,17KM的路标正对酒店大门。 海浪,惊天骇地地拥上沙滩,碧绿而透彻的海水,在银白的沙滩上,变成白白的泡沫,然后回归大海,混浸于迎头赶上的又一轮新浪,翻腾,撞击,永无休止地往复。我能转动的,只有眼球。这的确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这个早晨,就在我忍着剧痛,靠在窗前的发呆中,度过。 退房的时候,就在酒店的前台,以1美金兑10。60比索的汇率换了些美金,拿着钱,退房上路,只有9点半钟。第一件事就是加油。在加油站出了个小插曲。墨西哥和新泽西洲一样,不用自己加油,在新洲是不给小费的,但在墨西哥,我还是给了。那个加油站的大叔,很规矩,油表是清了0的。加满,用了211比索,我给了他250,他找了我40回来,我就给了他10块的小费。为了他的规矩吧。 然后我在加油站,就是7-11店里,拿了一大一小两瓶水,外加一瓶冻咖啡,样子很像美国的星巴达克,都没有标价。收银员说4个美金,我给了她100比索,她找了我60回来。鬼使神差地我要了收据,我并没有看那收据,那个收银的小姑娘,迅速地打开了收银箱,又拿了6块比索的硬币给我,这时,我再看收据,竟然是33。1比索。我困惑地再看看小姑娘,她竟然满目坦然。 泰国和墨西哥的7-11店,都给了我很坏的印象。问题不在於东西贵了还是便宜了,而是,你不喜欢被骗的感觉。诚信可以让人活得简单而快乐。我不想用堤防的心理去走路,去数钞票,虽然我不富有,但也不至於要去在意无意中的几块钱的误差。我只是,很不喜欢被欺骗的感觉。而且,我更讨厌,滥用了信任与被信任。 从此,我不会再相信7-11店。在美国,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连锁店。我没有在美国境内用过7-11店,然而,听到的说法是开WAWA的,开一家赚一家,开7-11的,开一家赔一家。是不是如此,7-11都搬到了国外?而在没有信用约束的国家里,他们就能长久了吗? 我要去的第一站,只要一路沿307号公路向南,要穿过机场。至此,我才算搞清楚,酒店在机场以北,而我要去的地方在机场以南一百二十公里远。 在307号公路上,加油站几乎每隔十几二十公里就有一个。但在后面走的180号公路上,就远没有这么频繁了,大概要相聚上百公里直到有一个大点儿的城市才会有。 这一天,一切都超乎预料的顺利。一个半小时之后,我已经进了图伦地区。途中,经过那个被誉为坎昆地区的浮潜圣地的XMA-HA。看到无数的旅游大巴,把人带进去,那之中,没有我。虽然,我喜欢浮潜,但这次没有这个时间。 那个遗址就在307号公路上,一看到图伦(TULUM)的标识,就几乎同时看到了那个遗址的标识,不要错过就行了。 而我,错过了。刚一错过就发现了去科巴(COBA)的路标,这倒是我下一站的路标。过了这个路口,就进了图伦城,道路两边都是小店,还有银行,那无比亲切的汇丰银行,豁然而立。我想去换多些钱,却发现里面人山人海,只好作罢。 继续前行几条街,那个遗址的标识就消失了,我意识到可能错过了,果然,掉头回来就发现最后看到的那个遗址标识下面,有个不很明显的箭头,我已经到了。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虽然是有人看管收费40比索的停车场,停满了大旅游车和比我的车高级得多的小车,我还是把所有贵重物品,包括电脑和大小两部相机,一大瓶水,护照钱包手机钥匙等都背在了身上,去爬遗址。 停车场就有一个信息服务站,里面有几位讲英文的工作人员,热心地给前来问讯的游客讲解路线。我从那里拿到了地图,并了解到里面有穿梭的敞篷小火车可以直接把游客拉到入口,如果走的话,应该是八百米远。小火车票是20比索。5分钟一班车,等车的时候,可以看广场上的墨西哥人的杂技表演。 据资料记载,图伦(TULUM)始建于十世纪,鼎盛于十四世纪,没落于十六世纪。属玛雅文化后古典期的重要遗址,座落于犹卡坦半岛东北部,雄居于加勒比海的悬崖边,也是唯一座落于海边的玛雅遗址。这里曾经是座宗教城市,至今保存尚好,古城虽小,东西墙长165公尺,南北长385公尺,围墙却高达5公尺,墙身厚达6公尺。据说早于1200年前就有人居住,悬崖上还有燎望塔和望塔楼,抵御过多次外族的入侵和海盗的骚扰。当中有超过60栋石建筑,最著名的,是屹立于12公尺悬崖之上的古城大神殿(EL CASTILLO)。如果你一进门就奔了它去,很可能就错过了西北角的那一圈,最好按照地图走。每一处的精华,都需要你去自己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至于感受,当然会因人而异。 如果想游泳,这里有楼梯可以下到下面的海滩,那里有尽情亲吻着海水的老老少少,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海水是一样冲刷过你的每寸肌肤,无痕也无迹。然而,你的记忆,会有无比快乐和纯净的一个段落,永存。 从楼梯上俯视,两边的悬崖正好围出脚下的一个弧形的天然浴场,沙滩白而细,海水绿而透明,远看,可以隐约可见林立的楼群,应该是度假的酒店或者TIME SHARE的公寓。更多的,是加勒比海遍地开花的茅草屋。近看,就只有看着你就想往下跳的海水和沙滩。美,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在图伦遗址里,除了那些遗迹,还有大大小小的蜥蜴。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大的蜥蜴。身长应该有一米多,而且,它仿佛生来就是给人观赏的一样,雄居在一处石阶上,透过那个门栏,抬着高傲的头,翘着修长的尾巴,用突兀的小眼睛,丝毫没有畏缩地和你对焦,竟然,我的耐性还不如它。我都已经卡卡了无数张底片了,它还是纹丝不动。我起初怀疑它是死是活。然后我动了,它也开始缓慢地移动了。这时,我才可以确定,它是活的,而且,是成了精的,有着处事不惊的从容的一只老蜥蜴。几乎所有去过图伦的人,都提到过这只大晰蜴,也所有的人,都成了它眼前的过客。惊讶,好奇,困惑,然后感叹着离去。只有它,一直在那儿,见证着时间的流失,人世的变迁,和我们经过时的行色匆忙。 都说墨西哥人是懒散的人种,凡事都不惊不慌,不紧不慢,这里的生灵,仿佛都感染了同样的气息,让我徒然间觉得,自己的来去匆匆,显得可笑。 绕场一周需要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凭海临风,却可以很长很长。如果心里没事,很容易发个呆,一晃就是一个下午。然而,我心里有事。一个半小时后,我离开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科巴(COBA)。 有着明确的路标,虽不多,但足够你确定方向。中间没有间隔和护栏,但路足够宽敞,有边道可以从容错车,限速在80-100公里之间变换。我仿佛终於可以从花花绿绿的车流中区分出的士和警车,超速的本能从这条路,开始恢复。 40公里,半个小时,我进入COBA地区。在那个修路的环岛,所有的标识都奇迹般地消失了,地面被挖得乱七八糟。我也不知道我该往哪里走。从里程上看,我已经到了,应该要下主路才对。直行是主路,唯一能选择的就只有左边一条路,那起初很让我怀疑我是不是在逆行。路很狭窄,而且只有迎头过来的车,没有人和我同方向。也没有迎头过来的车给我警告,我想我应该是对的吧,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里程,我在这条路上走不超过5公里,如果没有标识,我就掉头。好在,只有两公里远,我就进了一个小村子,还是依然没有标识,但路边有一对貌似游客的西方人在找吃饭的地方,我停车问路,他们说西班牙语,但勉强我们能让彼此明白,我在找遗址。他们用手指着意思是在前面。这个答案,于我,已经够了。 继续走,我看到有游客把车停在路边,在公路下面的沼泽里,围观两个墨西哥小孩儿。这附近应该有两个湖,一个小的是科巴(COBA)湖,另一个大的是MACANXOC湖。我问一个上来的人,大家在看什么?是红鹤吗?他说不是,是鳄鱼。 好吧,虽然我对鳄鱼不很感兴趣,佛洲鳄鱼成灾,南美洲也到处都是,我也不属於喜欢鳄鱼的那类,但让我来看看墨西哥的鳄鱼吧。 那两个小孩子,原来是用棍子搅动着水,好让鳄鱼动起来,把脑袋和眼睛露出浑浊的水面给游客拍照,以索取些小费。我也顺便卡卡了几张。那两个孩子,竟然没有问我收费的意思。 从湖边爬上来,继续赶路,一分钟的功夫,就到了科巴,照样是停车费40比索,门票48比索。和图伦一样,只是停车场要简陋得多,游客也少了很多。 我照例全副武装地上路,但我错误地以为买票的时候可以拿到一张里面的地图,或者会像图伦一样有个信息服务站能拿到地图,所以没有带自己从网络上打印出来的地图。然而,我只拿到了一张门票,就进了门。 据资料记载,科巴(COBA)较图伦和奇琴伊查(CHICHEN ITZA)的历史都要久远,可追溯到公元300年,到约公元900年不知何故地被遗弃,曾经是附近面积最大的玛雅遗址,鼎盛时期占地估计达50平方公里,人口过4万。由于地处偏僻,直到二十世纪后期才被发现,估计约有六千座建筑物,现今被挖掘出来的,只有5%。最高的大金字塔(NOHOCH MUL)高42米,也只有一面完好,可供攀爬。爬上那个金字塔,几乎就成了来过科巴,最好的见证。 一进门,就有租单车的,一部车30比索。的士,确切地说,是单车骑士,睬车的人在后,车蓬在前,一车可坐两大一小的样子,游客大概都只有两人一车,但当地人,我明明看到五人一车,三大两小,体积还都不小,一个抱着一个的。看得我眼直,我有些同情那个车夫。的士的费用是65比索。 我没有雇的士,也没有租单车,这一次,我想走了,因为沿途会有风景。那些挖掘出来的石碑,被很好地保存着。 里面的路,起初是只有一条路,然后就七岔八岔弄不清楚方向了,连箭头都是不明所以然的,尤其,我没有地图。也许是疏路同归吧,一路走过,连看带停,我自然是扫荡般寸土不放,半个小时之后,竟然也站在了大金字塔下面。 看着人们往上爬手脚并用居多,往下挪坐着下来居多,最优雅的也得倒退着往下爬,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尊容上去和下来,但可以肯定,我得上。 喘了口气,喝了口水,正了下包,肩膀再一次传递给我刺骨般的疼痛。但我的脚步,已经迈向了那个大金字塔。120级台阶,会有多难? 一口气上了一半,我有了中暑般的感觉,平衡的技巧在我不是问题,但体力却是大问题。索性在一块石阶上坐了下来,补充水。 烈日当头,下午两点,仍然属於顶着日头爬金字塔脑袋进水才会干的那伙里的。休息了一下,继续往上爬。 到顶应该也就一眨眼的事儿,我的状态,到了最糟糕的阶段。肩膀像满是针扎着般的痛,心脏开始不负重负地狂跳,头上冒着虚汗,脚下打着颤。我跌坐在一块太阳照不到的石头上,调整呼吸,饮水,尽量不动。时间就在那里静止,从那些继续努力着上下蠕动的人影里,忘却着自己的痛。远处的两个湖,臃懒地躺在大片的热带雨林中。原来,都不大。放到相机里,竟然只是个小水泡。 感觉好些了,我开始很优雅地一步一把磴地走了下来。回头去看,那个所谓的大金字塔,很渺小的样子,之后的游人,前仆后继地上下着。算是给自己的奖赏,我让人帮我拍了一张照片。脸色苍白。 回程的路,我依然用走,只是走得很缓慢,唯恐剧烈的动作,会让肩上的痛,加剧。 我对於问路,不报希望。然而,出乎意料,停车场的守门员,竟然可以说英文的单词,至少我连蒙带猜,能理解他说的,走回去2公里,然后左转,就可以去奇琴伊查了。我脑袋中打着转,恍然间醒悟,那应该就是要回到那个环岛,修路的地方,走直行的那条主路。 回到那条所谓的主路,地形变成了两边都是高耸的灌木,不见人烟,不见任何标识,也没有边道,连中间的分界线都不明朗,错车的时候大家都本能地压向两边的树丛,当然也没有限速。开这种路,于我不成问题。我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到底是不是我要走的路。方向大概是对的,但我的方向感一向都很差,没有母亲在旁边指点,我只能看出早晨和晚上,太阳绝对在西或者在东时的方向。其余时间,一概找不到北。 我是看着路标走路的那种人。我给自己再一次下了一个指令,如果坚持走20公里,还没有任何路标,我就只能掉头了。然后,我在绝望之前,终於看到了去维拉都理德(VALLADOLID)的路标,这个小镇,成了我来来往往最重要的坐标。它几乎是来往于坎昆和梅瑞达之间的毕竟之地,正好在两点之间。半个小时之后,进入这个西班牙时期的殖民小镇前,就有了去奇琴伊查的标识,收费的180D要先转掉,然后不收费的180,要穿过维拉都理德小镇。看看时间还早,我决定进小镇去看看,然后走不收费的公路过去,反正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看看沿途的风景。 我其实并没有停留,几乎是一路沿着那个180的路标穿过了小镇,在经过的时候,用小相机拍了些街景,回头一看,基本都是废片。 沿途验证了老墨是有理由偷渡到美国去种草莓。那种在美国被列为最艰苦的工作而缺乏劳动力的地方,异常慷慨地接受着墨西哥的偷渡客,据说种上三年的草莓就可以拿到美国绿卡不知道真假。 沿途所见的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可以用艰苦来形容,房子仿佛土坯居多,穿着破烂,装饰简陋。但,一个物质如此贫乏的国家,交规却比泱泱大国的中国规矩得多。基本上按照国际惯例,出城的路,都能维持在100公里以上的时速无障碍,入城就降到了30左右,由无穷多的限速坡来控制车速。很合理。 如果说在美国,我开车算很野的,在英国,我开车算比较正常的,在中国,我开车算极面的,那么,在墨西哥的犹卡坦地区,我开车就算比较野的了。应该说,在墨西哥的犹卡坦地区开车,是很容易的事情。这的确不同于我对墨西哥城的印象,那里的人开车之野,无章无法,和中国有得一拼。 5点45分,我到了奇琴伊查。确认了当晚的灯光秀(Sonido y Luz)是7点开始,就赶去先把行李扔到酒店。 酒店的停车场,竟然铺天盖地的飞鸟,鸣叫声震耳欲聋。我问前台,有清静的房间吗?这些鸟,什么时候睡觉,又什么时候醒来?前台是个很和善的老墨,用不流利的英文告诉我,那些鸟啊,大概晚上10点就会睡了,然后早晨6点会叫我起床,我听了差点儿晕倒。不敢想像第二天早晨被那些鸣叫声吵醒的痛苦。 HOTEL CHICHEN ITZA是此行最差的一家酒店,价格却并不便宜,旺季能有房间据说已经不错了。前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只剩两间空房,231和232,一间靠厨房,一间临街,两间房门对门,问我要哪间,还热心地带我去看房。我选了临街的。照例给了前台10比索的小费,谢他带我看房,他竟然来了热情,告诉我晚上奇琴伊查有灯看,然后问我要不要导游什么的。 谢绝了前台的热心推荐,我冲回房间,打量着装饰得古香古色的房间,吸着严重的漂白水的味道,皱着眉,检查了下床铺,发现不很干净。但也是没得选择的事情,只能随遇而安。好在房间里的那两只吊灯,像我记忆中《红灯记》里的信号灯,很古朴的味道,看着也很容易进入发呆的状态。 匆匆洗漱了一下,收拾出门去赶夜间的秀。说是7点开始,6点半放人,却7点一刻才开始放人。我先买了当晚的票50比索,被告之第二天要补48比索换成全天的票就可以了。应该说墨西哥式的思维,很符合逻辑。停车倒是出奇的便宜,只要10比索。 我刚把三角架支好,就有工作人员过来用很标准的英文说不能用。叹了口气,只能收了,据说在美国呆傻了的人,大多我这样。如果没有明文规定,就会为所欲为,一旦有规定,基本会循规蹈矩。看来拍夜景是没戏了三角架也白扛了。 45分钟的SHOW,配合着灯光,音乐的效果,遗址的兴衰被用一种磁性的声音阴阳顿措,刚柔结合,高低起伏地诉说出来,我再一次强烈地认同那种关于语言的定义,西班牙语的确是情人间用的语言。虽然你听不懂,但却仿如天籁。我突然觉得,如果有人用西班牙语求婚,估计我即便听不懂,也会点头的。而转成英文,就真成了商人的用语,没了丝毫的激情和浪漫可言了。我又开始动了要去学西班牙语的念头。 回到酒店,问过前台,镇上还有什么餐馆开门吗?前台说,本酒店的餐馆就开,而且是镇上有名的餐馆。我还是不饿,但我知道必须强迫自己吃些东西,不然我会倒下的。 这一天,我只在早晨的时候胡乱塞了一包从美国带来的豆干,那瓶从7-11买来的不苦也不甜淡如水的剧难喝的咖啡,还有,一大瓶水,然后就什么都没有吃过了。可是,我竟然没有丝毫饿的感觉。我只有痛的感觉。痛还在肩上。 餐牌上最贵的一道菜是鱼,95比索,鸡或者牛的FAJITA,都是75比索。我忘了墨西哥不会做牛肉了,要了牛的,结果牛肉老到如柴。裹着配料的豆泥和绿色的菜泥,看不出原料,但我怀疑和仙人掌有关,三张小薄饼下肚,我也算进了一餐正式的晚餐。我的肠胃,仿佛失去了知觉,既不饱也不饿,没有任何的感觉。 酒店旁边旁边,有个叫XOOX的便利店,类似7-11,从那里,我补充了些水和早餐需要的东西。 回到房间洗洗涮涮,然后整理照片,午夜的时候入眠。我应该是睡着过的,然而,凌晨3点,我竟然醒了。不是被鸟儿叫醒的,而是,莫明其妙地失眠了。 我终於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了那种痛苦,困,却睡不着。记得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过这样的状态,我理解不了,但现在,我终於理解了。 打开电脑,我开始浏览头天拍的照片,发现满意的极少。 前晚吃的饼终於起了作用,我开始疯狂地感觉到了饥饿。翻箱倒柜,把所有能吃的都找出来,不过一个ENERGY BAR,几颗巧克力,两板口香糖还有一包豆干。我把豆干和ENERGY BAR全吃了。早晨的时候,鸟儿破例没有叫,街上也不吵,我再次睡着了。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这部分的照片:http://sweetisland.com/travel.asp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475/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