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 昨天3月21號是日本的國民假日﹐日本的春分﹐秋分(9月23日)雖然按陽曆算﹐都是放假的。我就20號請假一天﹐可以連著有4天休息。間中去日本東北的宮城縣轉了一圈。從仙臺出發﹐到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然後繼續北上去氣仙沼(日本最大的魚翅產地)。這次去的都是沿海之地﹐北地的海鮮細膩美味﹐其實也是主要去吃。 第一天坐新幹線從東京到仙臺﹐直接租了一輛車先開到松島﹐不過十幾公里的路程﹐松島的主要景觀是附在海面的幾個小島﹐有觀覽船可以坐著欣賞這些小島﹐可惜當天風實在是太大﹐很多小小的游船都不願出航﹐我就拍了幾張照片﹐沖到小店裡去吃炭烤海鮮﹐點了生蠔﹐響螺和墨魚﹐響螺和墨魚都是先煮一下﹐然後在細微的炭火上把表面烤焦﹐所以不至于太老。最好吃的是生蠔﹐松島是生蠔的產地﹐而且一年四季都有供應﹐當然是現在冬季比較肥美。烤完的生蠔上面無須加任何佐料﹐鮮甜得無以論比﹐那塊大大的閉殼肌是越咀嚼﹐越不捨得下嚥。肚子裡有了點東西打底之後﹐繼續上路﹐從仙臺到氣仙沼﹐途中要經過石卷和鹽釜﹐都是以壽司聞名的沿海小鎮﹐鹽釜的壽司店所佔人口比例﹐居然是日本全國最高的。我手頭上有一本名叫壽司海道的小冊子﹐就是介紹石卷﹐鹽釜﹐氣仙沼的壽司店。經過各方面的比較﹐我們決定到石卷的一家小壽司店吃中飯。這家店真小呀﹐只有2張桌子﹐和壽司吧臺前幾個位子﹐就老夫妻2人加兒子﹐老頭負責捏﹐老太送﹐兒子在裡面切魚﹐煮湯。店裡還有個小小電視﹐正播中午的娛樂八卦節目。老夫妻相當親切﹐不時還聊幾句。我點了中午的套餐﹐到底是海邊剛抓上來的魚新鮮﹐每塊都帶著光澤﹐入口即化﹐送的湯也是拿蝦頭熬制的清湯﹐表面浮著一層略帶綠色的蝦腦﹐應證了最簡單﹐即是最美味這句話。 吃完壽司繼續開車到氣仙沼﹐今晚的旅館就在這裡的海邊﹐位於國家公園內﹐每個房間都能看得到海景。晚飯約在6點﹐先開車到週圍轉了一轉﹐氣仙沼是日本最大的魚翅產地﹐其他還有金槍魚﹐海膽﹐鮑魚之類。這裡晒乾的魚翅大部份都出口到中國﹐特別是香港。當地也可以看到好多魚翅產品﹐有魚翅壽司﹐魚翅湯﹐生吃魚翅﹐我還買了一盒魚翅餅乾﹐打算拿回辦公室給大家嘗鮮。 當天的晚飯是重頭戲﹐桌上有一大盤生魚片﹐比較稀奇的有鯊魚心臟﹐有一種叫HOYA的海產﹐長得有點像菠蘿﹐還有一種叫ocean sunfish的﹐其他是一些比較普通的金槍魚﹐章魚﹐扇貝﹐甜蝦之類。 主食是海鮮釜飯﹐一人一個小小鐵鍋裡面是加了各種海鮮煮成的飯﹐煮的時候是加了海鮮高湯﹐而不是水﹐下面還有一層鍋巴。桌上另外有個小爐子﹐上面架了一個扁扁的瓷器砂鍋﹐裡面就只有一隻活扇貝﹐沒有任何佐料或水﹐旅館的人幫我們點燃爐子裡的小小固體燃料﹐說等燃盡之後就可以吃了﹐而且不需任何調料。另外還有一些醬湯﹐蔬菜之類。我另點了一個炭烤鮑魚﹐等小小炭爐支好之後﹐巴掌大的活鮑魚就上了刑場﹐一開始被烤得扭啊扭﹐實在是不忍心看它掙扎啊。這頓飯吃得滿足無比﹐鮑魚就不用說了﹐扇貝悶燒之後﹐產生了大 量的鮮汁﹐拌到飯裡簡直可以吃個三大碗。 第二天早晨起了個早﹐因為要去參觀魚市﹐早飯是最簡單的日式早餐﹐米飯加烤魚加一些蔬菜﹐醬湯。7點到了魚市已經是接近尾聲﹐只剩下一點小魚了﹐本來想看的鯊魚﹐金槍魚都沒有看到。只好到旁邊的海鮮市場去溜噠。魚市只供一般人參觀﹐在那裡購買的都是餐廳或者魚店。旁邊的海鮮市場才是一般人購買的地方。海鮮市場內買了點魚干之類的零食之後﹐開車﹐然後爬山去看海邊的岩石﹐氣仙沼附近的海邊有大量的大理石﹐經過常年海水衝擊﹐有些奇奇怪怪的樣子﹐具體情況請參看照片。 爬山爬得肚子餓﹐回到氣仙沼繼續吃壽司﹐這次是一家老店﹐壽司飯都是用一種大的鐵鍋蒸出來﹐的確是特別好吃﹐表面有韌勁﹐但是裡面松軟。發現東北的壽司﹐魚片下面的那個飯糰要比東京這裡的大﹐為啥哩﹖是不是哪裡的東北人都實在﹖壽司店裡的師傅為了回答我的疑問﹐拿了幾張漫畫書的複印給我﹐敢情這家店還上過漫畫﹐標題那裡赫然寫著捏壽司技術指導﹕店名。 看了裡面的內容﹐原來不同與東京這裡注重飯粒之間的距離﹐東北這裡的壽司﹐在捏飯糰的時候﹐是先捏成扁一點的﹐然後兩邊一合﹐不要合緊﹐等於當中就有了一條中空的隧道﹐所以口感好。但是小小的飯糰要捏到那個地步﹐起碼得好幾年的練習。看了之後我留心咬了半個壽司﹐發現當中真的是空的。佩服呀﹐佩服。 吃完中飯之後﹐繼續開車看海景﹐爬山﹐在回仙臺的途中﹐忍不住又到松島吃了炭烤海鮮。 最後在仙臺車站﹐買了海鮮便當帶上新幹線﹐日本的車站便當稱為驛弁﹐種類豐富﹐都有不同地區的特色﹐是每次旅行必嘗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