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广州到阳朔——遇龙河漂流及漓江上的鱼鹰捕鱼(已加相))

[游记]从广州到阳朔——遇龙河漂流及漓江上的鱼鹰捕鱼(已加相))

2008-05-22cncn.com

200859日星期五

下班坐公车到火车站,在真功夫解决了晚餐问题,然后登上了晚上750分开出的T38列车。列车在黑夜中前进,睡意朦胧中感觉到列车经过韶关、衡阳等几个站。

2008510日星期六

7点钟左右到桂林站。走出站台在车站不远的一条小路旁边吃了早饭,2两米粉3块钱,再点了油条和粥。埋单两个人九块钱。早餐后坐2路车到行程的第一个景点,象山公园,三个站就到了。下车一直往前走,依稀从岸边绿树缝隙中窥见象鼻山的轮廓。沿路有人兜售游船的门票,没理会。见以前功略上说可以坐竹排进去,怎么不见人过来推销?只好老老实实的买门票进去,门票25/人。 进去之后发现象鼻山背面的堤岸加高了,而且很多地方装了栏杆。以后大家想逃票恐怕也不容易了。而且我们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在到达前几天,桂林地区普降暴雨,江河发大水,漓江水流湍急,竹排不能过江,当晚阳朔的印象刘三姐也停演了,这是后话。到了象鼻山也就在正面拍一下到此一游之类的照片,再绕到象鼻的背面近距离观察。漓江的水真的是涨了,以前象鼻中间可以跨过的陆地现在都是湍急的河水,可能由于发大水的原因,河水黄且浑浊,江面风很大。兴幸没有坐上竹排,不然现在就要在江上担惊受怕。我们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就离开象鼻公园。准备坐58路去桂林行程的第二站七星公园。为什么去七星公园,原因很简单就是七星公园我们两人都没有去过。58路车是免费车,但要等半个小时,的士司机说5块钱载我们去。上车,司机很卖力推销独秀峰、银子岩等景点,不为所动。到七星公园买了岩洞套票68/人,先进岩洞参观。七星岩可能是开发时间比较久的缘故(据导游介绍是上世纪50年代开发),里面岩洞氧化比较严重,石钟乳和石笋上都是一层晦涩的颜色,没有那种晶莹通透的感觉。对于从溶洞旅游资源同样丰富的广东来的游客,七星岩的溶洞可以说没有吸引力(个人见解)。七星公园的唯一亮点可能就是骆驼山,同样拍完到此一游的照片后决定离开。时间到了早上1130,坐10号公交车去汽车站准备出发到阳朔。桂林公交车车资是1.2/人,我们两个人每次都是投2.5元。在汽车站旁边随便找了一间快餐,老婆点了3两马肉粉,10/人。感觉还没有早餐吃的桂林米粉来的新鲜和地道。看来车站附近不是美食所在地。吃完买了两张往阳朔车票15/人,上车坐到了后排,车子有一大半是老外。车站往阳朔的班车15分钟一班,中途不上客。到阳朔的车程大概是70分钟。

我们在阳朔没有预订住宿,我是喜欢清净的人,因此不准备住在西街。看着外观可以,店外写着“有房”的客栈我们就上去看房和问价,几个客栈下来我们对行情就了解个大概:普通标间五六十块,带阳台的七八十块,江边带阳台的一百。经过综合比较,我们在滨江路和碧翠路交界的“华萃”住下。房间设施一般,墙面有点陈旧,但是靠阳台的床上抬头就看见碧莲峰,走出阳台又可以看见漓江,一举两得。

放下行李到江边溜达一圈,有妇人上来推销竹筏,一看时间还早,才下午33.0,于是同意用50块钱的价格,逆流到金子山再顺流飘回行程40分钟。掌筏的是个60多岁的船工,他说退休前是桂林到阳朔开船的船工,老人家一边开船一边介绍,到景点就把马达关小,讲解一番。这次的漂流算是初到阳朔和漓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了。下午的漓江水流很急,但是已经没有我们上午见到的浑浊了。老人在路上不忘推销他的DIY航线:早上6点钟出发,到福利,中途看到太阳在水天一色升起的景色,然后原路返回,开价140,不知哪位朋友试过?我说如果需要晚上再联系,记下老人的电话。第二天一早我散步,见到老人在街上溜达,他问我还去不去,我笑着拒绝了,这是题外话。水上的行程很快结束了,老人的竹筏的状况和驾驶技术还是挺好的(这是我跟后面徒步漓江在冷水摊坐的那个竹排比较得出的结论,请看后叙)。

漂流回来回客栈洗完澡就去找吃的。在芙蓉路上看到一家彭大姐啤酒鱼对面是陈大姐啤酒鱼,根据在外地吃饭,哪里人多就在哪里吃的“揾食原则”,选择彭大姐。点了一条2斤的啤酒鱼,一碟荔蒲扣肉和一份苦马菜。鱼是毛骨鱼40/斤,在厨房里看一下,那里鱼可能就是斑鱼,鳒鱼之内的。点菜的小姐问我们吃不吃辣,我们说不辣,她说微辣可以一点都不辣不好吃,同意。简单点评一下:啤酒鱼煮法就是放啤酒炒,做出的鱼肉嫩,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什么过人之处。起码同样的价格在广州吃到的鱼也不差,荔蒲的香芋的确挺香挺粉,广东本地的芋头比不上。结帐120元整。饭后回客栈打听,刘三姐今晚因为发大水停演,只能订明天的票,再向老板打听漂流的事,老板说遇龙河今天也因为发大水而禁止漂流,估计明天可以恢复,我们还了解到遇龙河在54日开始恢复漂流全程。我们让老板订了遇龙河的全程漂流,老板说全程是240,这是三年前的价钱,政府统一定价,不二价。老板联系好筏工接我们。刘三姐的门票140包接送,由于停演了一天,又是星期六星期天可能看的人多,我们就提早预订了第一场的门票。在西街上瞎逛了一圈后,回客栈休息。

2008511日星期天。

起了一个早看表早上610,草草洗脸刷牙。背起相机准备到江边逛逛拍照。客栈老板指引可以去碧莲峰看看,上面有个望江亭和石刻带字。早上8点前不收门票,8点后门票30块。免费景点岂能放过,从客栈出发五分钟就到了入口。果然不用买票。望江亭实际是一个观景平台,据说周总理当年也登上这里看漓江风光,石刻带字是黄羲之后人所作,表达漓江边上桂林阳朔一衣带水的关系。山上还有道观、石刻拓片的制作场地等。转头下山汇合老婆吃个早饭,约了筏工730在客栈等。筏工姓陈,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点到。陈师傅穿着很朴素,脸上晒的黑黑的,是遇龙村的村民。我们跟他一起坐车出发前往金龙桥码头。坐的是往金宝的中巴,陈师傅说往金宝的车有三条线路,所以上车前要问清楚到不到码头,车资5/人。车子出收费站往白沙方向走,在遇龙村的路口左转直奔码头,车程40分钟。自己骑车沿公路走大概是60分钟,沿农田田埂走时间还要长一倍,陈师傅说。中途陈师傅接了个电话,说他儿子接了客人已经开始漂流了,他的筏子停在遇龙桥下,还没有撑上金龙桥码头。陈师傅说竹筏要两个人才能抬上一道坝子,现在没有办法只能少漂金龙桥到遇龙桥之间的一小段。我看过功略知道金龙桥和遇龙桥相隔也就二三百米的事,也就不介意。陈师傅在码头办了手续领了通行证,带我们往下游遇龙桥码头走。金龙桥码头现在是吵吵嚷嚷的,很多旅游团队在这里开始漂流。筏子不够,还要排队等筏子。旅游团的筏子有两种,一种是坐67个人的大筏子,这种筏子不能冲坝子,只能在到第一个坝子之前折返,中间安排一个少数民族打扮的导游小姐对对山歌,总行程不过五六百米,另一种也是坐两人的小筏,在遇龙桥下面一个坝子返还,冲两道坝子,中间安排打水仗,旅游团队的这两种漂流费用不比我们漂全程便宜,这种属于旅游团加游项目,团友做了水鱼,肥了地陪和领队。看到这段拥挤的河道我不觉还庆幸不用跟这群傻蛋挤在一起。陈师傅领我们走在遇龙村的田间,他看到我老婆对路边的枇杷很好奇,还专门绕到他家院子的枇杷树下,上树为我们摘了一些枇杷,他说这些是野枇杷,比较酸,当地人不吃。九点一刻,我们到遇龙桥码头登船,陈师傅特意为我们逆流撑了一小段,他说这样离远一点可以清楚拍到遇龙桥。陈师傅跟我们说全程要漂过28道坝子,慢的话漂五个小时,快的话也要四个多小时。旅程开始了,过了两道坝子,旅游团的竹筏绝迹了,河中就我们一个筏子很安逸很宁静的感觉。陈师傅话不多,但是到了主要景点都会主动跟我们介绍,从他口中我也知道了一些遇龙河漂流的来历,还有一些遇龙河漂流经营的一些斗争经历:遇龙河漂流最早始于七八年前,几个深圳、广州的摄影发烧友在采风过程中到了遇龙河,看见当地人使用竹筏作为交通工具,于是萌生了顺河漂流的想法,并且在漂流过程中创作了很多摄影作品,于是遇龙河漂流的大名就传开了,各地驴友纷纷而至。陈师傅说当地筏工漂流赚钱的黄金机遇在0203年,当时市场也没有统一价格,甚至有客人给出现在3倍、4倍的价钱,到了周末、黄金周等日子简直是一筏难求。后来开始有旅游团参加漂流,漂流的市场越来越大,于是政府觉得有利可图就开始插手遇龙河漂流项目,本来规范市场,统一管理这是好事,遇龙河漂流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后面可能是因为利润分配的问题,当地农民的撑筏积极性降低,游客减少,05年开始最先进驻的管理公司经营亏本,于是放松了对遇龙河漂流管理。这样漂流又恢复到了由筏工定价的原始的经营状态,筏工积极性提高了,遇龙河又热闹起来。当地政府按照与民争利的原则,看到有利可图,以安全整顿为由重新掌握对遇龙河的控制。但是沿线各村镇利益冲突,导致漂流断断续续,有时可以漂,有时不能漂,有时又只能分段漂,这样一来游客无所适从,游客数量锐减。筏工生计受到很大影响,筏工曾经抗议,但是受到黑恶势力的打压。今年初新的管理公司进场整顿,再次统一经营,54号开始才恢复了全程漂流,陈师傅告诉我,在他印象中,我是今年的完成全程漂流的第五个。为什么漂全程的人少?主要因为按照政府这个定价筏工赚的太少了没人愿意干, 240块钱撑一天,政府抽了一百几十的头,到了下游大榕树得请车把筏子拉回上游码头,1个筏子要50块钱,筏工一天只赚1百块左右。但是如果只撑个半程或者更短,挣的钱不会比撑全程少,而且活轻、自在。筏工都乐意撑个半程,半程价钱是140150

到了夏棠一段,逆流而上的筏子又多了起来。漂完所谓的半程即旧县用了大概2小时,再漂了一段就上岸吃饭。点了土鸡、炒蛋和小白菜,土鸡是点完之后烧水现宰,加野菇、八角等香料炒,味道不错,野葱鸡蛋很香,看来在乡村的地方野葱炒蛋是必吃的菜,广州的鸡蛋吃起来没有这么香。陈师傅吃完了,我夫妻两人还在狼吞虎咽,直到把最后一个鸡肉吃光。途中遇到两个漂全程的筏子也在这里停留,一个香港人和当地导游,还有一对夫妇,他们说要到月亮山吃月亮妈妈的午饭,我想,漂到下游也要两三点了,那里的午饭真有这么好吃吗?呵呵。两个筏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吃。饭饱后继续漂流,过了朝阳码头后沿路开始多了卖烧烤,汽水之类的竹筏,很煞风景。也不知过了多少道坝子,开始接近下游,看到月亮山了,过了月亮山就是工农桥,桥下一大帮人在打水仗。上岸谢过陈师傅,并给了竹筏钱。大榕树就在上岸处不远,有人过来兜售门票,18块钱门票卖15块钱,一看时间接近三点,这时阳光正猛烈,想想榕树也没有什么看头,广东大把,小鸟天堂应该也比这大吧,于是拦车回阳朔,2.5/人。回到客栈洗澡小睡一会。由于看印象刘三姐的车在640来接,于是530就出去吃饭。也懒得找,就在昨晚吃饭的对面陈大姐啤酒鱼吃,由于中午吃太饱了,老婆说吃清淡一点。点了炒田螺、南瓜花酿汤和爆炒田鸡。田螺个头大,但没有养干净,带泥,味道比不上广州大排挡的水平。爆炒田鸡还可以。吃完散步一小会,回客栈有旅行社的小面包来接,再到百乐来接上两个客人就往印象刘三姐的表演场地出发。到达后,将我们交给导游,导游再集中等齐客人然后才去拿票,估计演出的票被几个旅行社垄断,各个客栈旅馆只是中介将客人卖给旅行社。由于我们这名导游的名单下面人没有很早到齐,一直等到演出快开始我们才可以进场。每个人过了第二到门才从导游手中拿到票。中间租了一个望远镜,押金100,租金10。我们买的普通票坐的是双号座第34行,印象刘三姐观看的座位很难说孰好孰劣,坐的前面的观众可能更好的看到演员的表情动作,但由于场面宏大,想看到整个表演场景范围包括表演时最后一排的撑过的竹筏和更完整的山水背景估计可能要25行往后才行,总之我看到座位最后一排(山顶位)就是带凉棚和桌子的贵宾席。不过坐后面想看清演员的服装和表情就非得靠望远镜了(估计10行往后都要望远镜才能看到江中心的舞台)。简单点评一下:印象刘三姐场面大,演员多(据说有600个),灯光、服装华丽,山水舞台是它的特色,中间配乐和插曲也不错,但主题欠奉。提醒大家一点看演出必备驱蚊药水。表演一个小时左右,散场人山人海,原来当天加演一场,赚翻了。坐包车回阳朔,在西街下车,一路逛回客栈,结束一日游玩。

2008512日星期一。

七点多起床,收拾好包裹,退房,并在客栈寄存了一个行囊,吃了个螺蛳粉,味道挺好。八点多坐上了去杨堤的中巴,8/人。车程接近一个小时,到达徒步起点,买票16/人,包两次过渡。购票后马上验票上渡船,过渡到对岸后,徒步的旅程正式开始。杨堤~兴坪徒步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从坐游轮游漓江,游船航行速度快,美景未及欣赏便擦肩而过,有时各种奇峰异石因为远近和角度问题在船上也不能尽览,所以最美的风景只有靠双脚去量度,想看就看想停就停。只要沿着漓江走,不用担心迷路。如果遇到岔路附近的村民也会热心指点。沿途民风淳朴,一支矿泉水2块,一个雪糕也是23块,凉粉1块。一个多小时后走到浪石渡口。边走边拍照,尼康D80的电池真的值得表扬,这次外出拍了400多张照片,用了22gsd卡也不用充电,强。看来以后出门三四天的外拍根本不用带备用电和充电器。不知不觉过了吃午饭时间,刚好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幸好出发前买了面包,将就一下啃完这些干粮。其实沿路还是有吃饭的地方,但具体服务和价钱如何就不清楚了。途中有一段路需要涉水而过,水深及膝,我们穿沙滩鞋轻松趟过,几个老外和学生得脱了布鞋小心翼翼摸索过去,过了岸又要擦干脚,看来选对装备也很重要,呵呵。走走停停,一路走到九马画山、冷水渡时已经两点多了,在渡头的士多店喝水,吃个雪糕再休息一下。老婆说走不动了,没办法,坐个竹排准备漂到大河背村今晚住宿的地方。上了筏子开始觉得有点后悔,这个筏子有点残旧,而且它包裹在筏子前头用来遮挡筏子底下溅水的帆布只有一丁点。下午的这个时候,漓江的游船结队返航,船队走过河道掀起了近一尺的浪,把小竹筏往旁边挤,而且由于前面包裹帆布的面积太小,水又从筏子底下溅上来,搞的衣服湿了一大片。途中筏工还介绍一两个景点,我已无心欣赏,只希望早点结束这段危险的旅程。大家下次去要吸取教训,要先看好筏子的状况再上船。筏子在惊涛骇浪中很快到了20块钱背景的小洲,船家靠岸,我们等上小洲拍照一番,然后他送我们到大河背村。其实大河背离那个小沙洲也就二三十米的事,船工干脆关了马达撑过去。上岸打电话小陈让他来接。大河背其实就是漓江上的一个沙洲,一面连着陆地,其他三面环水,对面就是兴坪镇,漓江就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小陈的家起名叫沙洲绿,刚装修不久、空调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等都很新净,房子前面是一小果园,我住房间阳台可以看到螺蛳峰,环境一流。这个晚上,小陈家开了3间房,除了我们占了一间之外,另外两间是两个独自来阳朔的广州女孩的。真佩服她们的勇气,一个人也敢来这么偏僻的小岛上。这也验证了其中一个女孩子说的,阳朔就像广州的后花园,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她已经第五次来阳朔了。晚场吃了小陈妈妈做的饭,鸡、南瓜苗和煎蛋。我们约了晚上830看鱼鹰捕鱼。鱼鹰捕鱼现在纯粹是一个旅游表演节目了。

鱼鹰(鸬鹚?)表演其实是当地的渔民开着小渔船行走漓江上,渔船连带着观赏者坐的竹筏,渔船前面再点一盏很亮的灯,腿被绑着的鱼鹰被驱赶着在船头边游边捕鱼。鱼鹰脖子下面有一个囊,可以装下好几条鱼,它有个特性就是捕到鱼后不会马上吃掉,而是把鱼暂时存放在囊中,人们就是利用鱼鹰这个特性用绳子把鱼鹰这个储物囊的下部扎起来,等到鱼鹰想把鱼吃到肚子里时,整个吞咽的动作无法完成,渔获就全部归渔民了。边欣赏边跟渔民聊起来,他说现在由于污染、下游修筑了水库大鱼不能回到上游产卵等原因,漓江的鱼越来越少,靠这种方法打鱼过活根本不可能,甚至连鱼鹰自己也吃不饱,每天渔民还得买鱼喂它们。几年前当地渔民就打算把鱼鹰统统卖掉不再坚守这个行业了,但是后来经中央台采访后,当地政府为了保留这道漓江上的风景,决定年补贴当地渔民几千块钱,同时将鱼鹰捕鱼开发成一项旅游观光项目以赚取额外收入。因此现在这种原始的捕鱼技巧才保存下来。当时渔民还介绍现在桂林~阳朔这一带经人工饲养和培训的鱼鹰数量在一百只左右,兴坪集中了3040只。由于渔民的下一代大都外出打工,没人肯坚守这个老本行,因此这项技艺恐怕离失传不远了。渔民还提到其实漓江上其实还存在少量的野生鱼鹰,但是跟人工培育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野生鱼鹰是在早上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捕鱼的。这家渔民共有九只鱼鹰,表演的鱼鹰有四只脖子是扎了绳子,其余五只没有扎。渔民说把不能把所有的鱼鹰脖子都扎起来,因为只有看到其他同伴吃到鱼,那些被扎了脖子的鱼鹰才会更卖力捉鱼,如果全部扎起来,那就没有肯抓鱼的啦。当脖子被扎的鱼鹰捕了五六条鱼后,渔民就用竹竿把鱼鹰接到船上,轻轻翘开下颚,手沿着鱼鹰脖子往上一捋,鱼鹰就一股脑把鱼全部吐在竹箩里。渔民偶尔也会捡一条小鱼奖励一下它。这晚十来二十分钟鱼鹰抓了大概一小筐鱼,数了下有将近20条小鱼。渔民说这趟渔获算不错了,早一点时间他给外国人表演了一趟,总共才抓了几条。我们这场是今晚最后一趟表演,再渔船返航途中,他也就把所有鱼鹰脖子上的束缚解除,让它们自己在江上捉鱼吃个够。整个表演持续了40分钟左右,我们从码头上岸,在星光和手电的指引下回到客栈。晚上收到短信,得到四川发生地震的消息,向家里人报了平安。这一夜,漓江很静、村庄很静。

2008513日星期二。

早上睡了个自然醒,早餐是稀饭加2个荷包蛋,向小陈的妈妈问了路,决定要登上兴坪老寨山。过渡需1块钱,不需要买票,你在上岸时候直接把钱放在驾驶员前面的桌子就是了。老寨山就在渡口的右面,山下还有英文地图,是个不用门票的景点。山不高,两三百米吧,但是有一段比较陡。陈妈妈说一般30分钟可以爬上去,我可是用了45分钟。老寨山不能只爬到山顶的友好亭就算,一定要再七八米,爬到最顶端无线电基站下。只有在最上面这个平台你才可以鸟瞰整个大河背村和大半个兴坪镇,清楚看到漓江在你脚下转了个弯。这一刻真有点飘飘然的成功感。下山、过渡,回到客栈在十一点左右,上网浏览了一下网站,发现这次地震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们的总理已经在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工作了。中午饭还是吃鸡,不过昨天是炖着吃今天是炒着吃,还点了黄骨鱼滚汤。中午休息一会,结帐。在三点多离开了大河背村,坐上了返回阳朔的中巴。费用5.5/人,半个小时就到了。在阳朔找了一间甜品店,顺便点了一点点心和饮料,坐下来看书发呆。时间一晃又到了吃晚饭时间,到一间名字好像叫“香港茶餐厅”的地方吃饭,点了烧鸡、油菜和白饭。烧鸡60块一只,感觉比广州帽锋山的烧鸡差远了,一种被“揾笨”的感觉。吃完饭在西街上把该买的手信都买了,回到华萃把寄存的包裹取回,跟老板商量一下给20块钱开个房间轮流洗了一个热水澡,再把行李整理一下,到阳朔汽车站坐上桂林~广州的大巴。车票170元,在2150分开车,车早到了几分钟。车是南方高速45座大巴,但座椅经过改造,整车33个位置,一行3张座椅,座椅对于不太胖的人显得宽敞。一路顺畅,但不幸的是在八步~信都这一段粤桂边界上竟然塞了4个多小时,从14日凌晨2点一直塞到天亮6点多,司机说这是近两个月来最倒霉的一天。我14日上班的计划落空,只好在车上打电话给头,再多请一天的假。141312分终于回到广州温暖的家。


(漓江上的鱼鹰)


(兴坪老寨山上俯瞰)


(遇龙河上的风光1)


(遇龙河上的风光2)


(徒步漓江的起点——杨堤)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9771/2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