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扬州四日 - 游出新意逛扬州

[游记]扬州四日 - 游出新意逛扬州

2008-06-06cncn.com

序一

竞争激烈,压力空前。-- 遂有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之世相。

旅游,动辄坐飞机、乘动车、走高速。 -- 唉,旅游岂能一味讲求速度?

旅游,动辄住宾馆、乘豪华大巴、吃山珍海味。 -- 唉,旅游岂能老是讲究豪华?

上个月,去了一趟扬州。欲反其道而行之。

读以下游记,朋友,您是否觉得这是一种原味旅游、生态旅游?

序二

今天,6 5日。-- 一个月之前的今日,骑鹤上扬州。本来,此篇游记本该早已完成,不会久拖。512日下午中华大地一片颤抖,心情涂炭!读写照样进行,一旦击键写游记,文思干涸,思路关闭。今天,总算完成哉。-- 一篇迟到的游记哟。

序三

欲欣赏图片者,请去我的博客串门 - http://blog.sina.com.cn/rgmao181898,请在“查博主文章”一栏中输入“扬州三轮车”的字样。很方便哟!

第一日(200855,晴)

案牍劳顿,眼乏神疲,久静思动。

55 - 58,抓住“烟花三月”之尾,有扬州行。

扬州,去过两趟。此行,想玩出点新意。

创新,兴国之策;创新,治学之本;创新,亦旅游之魂也。

住星级宾馆、吃宾馆饭菜、在宾馆沐浴;走马观花,逛瘦西湖、个园、何园、平山堂……,乃从众游法;如此“下扬州”,留有遗憾。 -- 如入北京的“老舍茶馆”,手里端的是雀巢,耳里听的是管弦。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玩出新意,须沉下去,静下心,品出味,游出神!

感谢携程网!4号,在“有问必答”栏内,发了帖子,询问:

哪位能告知,价格在100 - 150元之间,离富春茶社近,能体验扬州市井气息的旅站或旅店。千谢!

不出两个小时,见回音:

1/ 绿杨旅社,百年老店,历史悠久,就是旧了些,附近吃饭的地方不少。

2/ 绿杨旅社电话:0514-87341590。该江苏省级文物,位于国庆路小巷内。蒋介石、陈毅、邓颖超、孙科、郁达夫都曾下榻于此。住宿不贵。住在这里是因为要体会世态,而且老富春,小觉林和共和春等百年餐馆,步行可及。

抄起电话,电绿杨旅社。一位刘姓服务员告知,绿杨已有新装修的标房,有独立卫生间。价格130/日。经过bargain120元成交。她还告诉我:出了汽车西站,一定要到对面,上8路公交车,直达绿杨。

5号晨748分,D406次动车组离沪,9时抵镇江。出站左拐,即入长途汽车客运中心。购得去扬州的车票(14.50元;1元保险费可免),持票上车,5分钟后客满,车发扬州。

1995年全家游扬州,先到镇江,汽车摆渡过长江,劳顿费时,如今车过润扬大桥,天堑通途,浩荡大江,映入眼帘,镇江到扬州,40分钟间!

【附带说明:从上海到扬州,别乘火车,火车要绕道南京,走了不少冤枉路哟!】

8路车“绿杨旅社”站下车,拐入老巷“新胜街”,23号便是。

巷深店老,气息古朴。旅社店堂内,嵌于墙上的一块汉白玉的石碑十分抢眼。上书:

绿杨旅社始于清末,是古城扬州最早的旅社,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建筑结构古朴典雅,木结构的房间和地板、回形走路楼梯、临街观望阳台、通天舞池,是昔日达官富贵,盐商等有钱之人休息娱乐的场所。建国前,国共两党要员陈毅、邓颖超、孙科和著名文学家郁达夫、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来扬州的下榻之处。现仍保留其原貌风格。

旧,则陋、则丑 - 有人这么认为。在我看来,旧,则朴、则雅、则灵也。

一扇扇门户,目击过多少旅人的匆匆进出,

一格格窗棂,逸出过多少旅客的喜怒哀乐!

置身如此“旧境”,浮躁骤逝,浅薄不再!

旅社门庭里,有“通天舞池”!以今天之标准视之,陋则陋矣。可是,在旧时的扬州,这可是一个“引领时尚之地”。

静观,名流的舞姿翩跹若仙于舞池。 -- 你仿佛能见。

侧耳,西洋的乐曲缕缕不绝于耳畔。 -- 你仿佛可闻。

富春茶社,步行可及。兴冲冲去用午餐。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期望过高,必然失望!

-- 叹富春茶社,不能幸免此规律。

一个套餐,含“汤包”等五六个包子,皮硬馅粗,虽然腹中空空,仍嚼不出什么美味,索价高达23元。与周围食客交流,皆呼:上当,仅此一次而已!

食毕离店,回眸那装潢考究,赞词满壁店堂,真为这爿老店可惜。

静卧绿杨,无车马喧;午休,却难以入睡。

也许,绿杨簇拥着太多的故事;也许,是刚才服务员一句话 -- 不经意间,她说:你的隔壁,住过郁达夫。

躺于床,心不宁。

郁达夫,你的人生碎片,始上演于眼前,始盘桓于脑际。

哎!是何因素,决定了人们千差万别的命运?

答案多多 -- 性格、际遇、勤奋、情商、智商、家庭背景等等。

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宏观。人云:时势造英雄。其实,个人命运又何尝不受制于“时势”呢?

时势造人物!

20世纪初,西方的新文化、新思潮(主要是崇尚人性,颂扬爱情)浩浩荡荡传入我国,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激烈碰撞,因而,20 -30年代的文人(多为出身富豪、率先接受了西方教育和思想者)自然而然地成了时代的弄潮儿。这批文人,多缠绵曲折的婚姻故事,多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仅引领着新文化运动,而且还以其生活实践引领着追求人性自由,爱情自由的思潮。他们在婚姻问题上置世俗不顾,冲破婚姻樊笼,历尽浪漫,遍尝磨难。其代表人物就有浪漫诗人 -- 郁达夫和徐志摩。

1926年,郁达夫艳遇王映霞,一见钟情,遂置妻室及亲友的强烈反对于不顾,穷追不舍。19276月,梦想成真。郁、王两人在杭州举行了订婚仪式,诗人柳亚子到场赠诗祝贺。诗中的“富春江上神仙侣”,传诵一时。

“美女,不属于一个男人”当今社会的一句流行语。其实,美女多事,自古皆然。美人王映霞,上演红杏出墙,只是迟早的事!

恋爱的狂热浪漫,与生活的琐碎平庸,如冰炭不相容。

婚后一日,郁达夫外出旅游,入庙抽签,抽得“下下签”一枚。签诗云“鸣鸠已占凤凰巢”。此言,令郁达夫顿感有雷轰顶!

热恋中的诗人曾经给王美人王写过一首诗:

朝来风色暗高楼,

偕隐名山誓白头。

好事只愁天妒我,

为君先买五湖舟。

“天妒我”三字,不幸言中,化为了婚后现实。两人苦心营造的杭州“风雨茅庐”,成了名符其实的“风雨茅庐”。郁王争吵度日,泪水拌饭!

诗人辞世,年仅49岁!美人坯子王映霞活到了92岁(1999年在沪去世)。

断断续续的忆旧、丝丝缕缕的思绪、短短长长的叹息。-- 构成了午休。

下午先游园 -- 晚清第一园 (何园);再是参观 -- 朱自清故居。

回廊楼台,小池假山,皆藏故事;深巷故居,旧屋庭院,皆有逸闻。

扬州市安乐巷27号,建于清代的扬州传统小四合院 -- 朱自清(1898-1948年)故居。

正厅有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背后是一幅“荷塘月色”图。

从门楼往里看,六扇古色古香的雕花屏门,显得非常古朴庄重。薄砖细瓦构建的门堂、开井、厢房,清漆打造的窗栏、案几、条桌、厨柜、大床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朱自清家庭生活的场景。

故居陈列着朱自清当年用的部分手稿,弯腰细览,可闻夏夜荷塘清香,可见浦口车站背影!

从深巷简舍走出的朱自清先生,在清华教书时,常挂在嘴上的是一句“我是扬州人”。先生对此间的深情,可见一斑!

-- 躺在绿杨,想到了 -- “时势造人物”。

-- 走出故居,想到了 个人的情感生活也未必受制于“时势”呀!

朱自清就是一例。他,一个情感世界丰富的文人,是一个情感生活的幸运儿!

《荷塘月色》中曾写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的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棉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其中的“妻”,乃朱自清在18岁那年,由父母包办所娶的武钟谦。虽是父母包办,但两人的感情却也恩爱有加。她陪伴了朱自清12年,生育了6个子女。 1929年,朱自清来到清华后第四年,朱妻因患肺病不治而亡。

武钟谦去世后,朱自清心情郁闷,几个朋友劝朱自清续弦,皆遭拒。朱自清甚至写出了“此生应寂寞”的诗句。

不过,朱自清不善料理生活,前妻又留下六个儿女,留在扬州无人照料。最后,他接受了友人的三劝,决定再续婚姻。1931年,朱自清与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的陈竹隐结婚,在他的一生中又经历了一次美满的情感历程。

走出朱自清故居所在的小巷,给亲友发送以下七言:

月色溶溶映池塘,

背影踽踽断寸肠,

文思汩汩伴哀思,

巨擘故里藏深巷。

第二日(200856,晴)

上午9时后,入瘦西湖,下午4时后,依依离去。足足“玩”了7个多小时!

游客平均游园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这7个小时,如何“玩”的?

二十四桥侧的熙春台,面瘦西湖,接二十四桥,此乃瘦西湖之“眼”也。

熙春台之二楼有推窗望湖的茶室(每位20元,供应茶水及糖点等),茶室内古筝悠悠,扬州女演奏在侧!

如此好的去处,居然茶客寥寥,让我诧异。看楼下,一队队游客,跟着举旗的小导游,匆匆而来,又急急而去,顶着太阳,走马观花,走路超过了欣赏,辛苦超过了享受。

熙春台,成了我游览瘦西湖的“据点”。去年,我写了《我这样玩转杭州》,其中一条即“玩有据点”,在携程网发表之后,点击率已逾10000,旅游不可无“据点”,有了据点,你才能告别匆匆,充分审美。

在茶室(据点内)度过了3个多小时。除了聆听古筝演奏外,主要是“读”。

一读《南方周末》(51出版),此报不像《新民晚报》、《东方早报》和《青年报》,不宜浏览,需精心细读;

二读《古都的秋》(郁达夫著);初夏时分,满目翠绿,读这样的句子: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哟!

7个小时里,每隔约摸1个小时,下楼一次,我这样玩景:

-- 环二十四桥漫步,为二十四桥从不同视角拍摄了10多幅照片,欲遴选一幅最满意的“标准像”;

-- 钻入竹林,观赏破土而出的春笋,细看摇曳鲜嫩的新竹;

-- 来到“观芍厅”,观赏和拍摄正值盛期的各色芍药花;

-- 寻找一片湖畔浓荫,打一套太极,松弛身心;

-- 走访散落于楼台亭阁上的精彩楹联。

文化元素的介入,把审美愉悦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熙春台大门外两侧,就有一幅楹联 --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胜地”二字,指熙春台?指瘦西湖?还是指二十四桥?只缘模糊,其所指就更泛,其意境则更美!

一个“水”字,乃瘦西湖之水,美在无须明说;

一个“桥”字,乃二十四桥也,妙在不必点明;

“一色”文采不俗,巧借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

“箫”意境清新,巧挪于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联宏观落笔胜地据淮南。“据淮南”三字,高屋建瓴!

此联微观着眼扁舟过桥下。“过桥下”三字,动感十足!

后购得《瘦西湖楹联》一书,方知此联作者寻常之辈,乃婺源才子江峰青也。江西婺源进士,曾任嘉善县令。此君好吟诗,善制联。

琼花,扬州市花,刚刚谢幕!不必为琼花的凋零而遗憾。春末夏初,红英将尽时,芍药怒放日!

“观芍亭”(距离熙春台仅一箭之遥)的四周,芍药娇艳,鲜花铺地!

“观芍亭”上有一联:

繁华及春媚;

红药当阶翻。

比起熙春台的楹联,此联差矣。

牡丹与芍药,历来被古人称为“花中二绝”,此外,“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之说, “立如芍药,坐如牡丹”之喻,也经常在章回小说中。后者用来形容美人之坐卧。

文人墨客,多有咏芍药之名诗。其中最著名的有: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 北宋·诗人秦观《春日》

芍药承春宠,

何曾羡牡丹。

-- 唐·王贞白

如此精彩的“素材”,为“观芍亭”新制一联不愁哟。

款步花丛,文思如涌,如此赏花,别具趣味。坐于瘦西湖畔,眼观“观芍亭”,自拟楹联两副:

(一)

春宠正承不知恩,

花相有情含春泪。

(二)

红英将尽春有宠,

花王有知暗嫉相。

熙春台附近,楹联叠现,美联处处,佳句不断。留下印象的楹联尚有:

风声度竹有琴韵,

月影写梅无墨痕。

地点:游客服务中心

小析:此联对仗之工整,自不必说,其中的一个“度”字,一个“写”字,令人咀嚼生津也。

江波蘸绿岸堪染,

山色迎人秀可餐。

地点:听鹂馆外

小析:上下联押运,其中一个“蘸”字,神来之笔哟!

静坐听鹂馆,凝望瘦西湖,看画舫来往,遂给友人发了短信如下:

莫道扬州西湖瘦,

小别三月杜牧桥,

湖波蘸绿画舫稠,

熙春有台门泊舟。

10分钟后,手机一声啾,北京友人回复道:湖波蘸绿一句写得好。

我旋即应道:“蘸绿”二字借自瘦西湖畔的一对楹联:江波蘸绿岸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

楹联,汉语特有的艺术形式,江南园林,不可无太湖假山石,楼台亭阁,不可无楹联也。

西方文化所无也!曾经陪同美国友人游西湖,在杭州的“湖心亭”小岛多楹联,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是:

疑是玉人临镜坐,恍从银汉泛搓来!

曾经借题发挥,给美国友人细讲此联之妙,并信手拈来,讲了文化元素与审美愉悦的关系。让美国友人长了见识,扬眉吐气哟!

(注:在我的“我这样玩转杭州”一文中对此联有详解。)

试想,当你游览一地,过若干年,残留在你的记忆中的,除了景致,还有一幅楹联。比如,游览了在苏堤尽头的岳庙。那里的点点滴滴,将和下面一幅楹联同存记忆,那是怎样的一种美!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哦,扯远了!该打住了。

一位服务小姐,在我离席时,用扬州话说:

你这位老先生真会玩,像你这样游瘦西湖,才是真玩呢!

我趁机幽它一默:

谁让你们的门票这么贵呢,花费了90元!也要玩出本钱哦!

闻之,几位演奏古筝的扬州美女,大笑不止。

附带说明:

1/ 扬州-上海之特快788次,也不过是65元讷!

2/ 今年29日我游此园,享受淡季门票 60

读完此文,也许,你会生疑 哪儿用午餐呀?对了,杭州的茶室都有午餐供应,熙春台茶楼没有。我的午餐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一碗(有备而来哟)也。因为,晚餐将去“福满楼”品尝两个扬州经典名肴大煮干丝和蟹粉狮子头。

朋友,你若去瘦西湖,千万别走马看花。不妨下马,登熙春台,并以二楼的茶室为“据点”,好好消受一日,玩出本钱来!

都说人生苦短,多少人步履匆匆,却不知!

-- 出得大门,回望瘦西湖,我想。

第三日(200857,晴)

早餐,不去近在咫尺的富春茶社。

巷口的小摊。吃一碗拌面,喝一碗豆浆,居然嚼出葱香,喝出豆香。胃里留有较大余地,走路带劲,做事带劲,思维也带劲。

广州早茶,此生最恨。宾馆,餐厅,小车推来几十种油腻腻,花哨哨的点心!-- 健康吗?绿色吗?难怪广州人长相矮小。这是否跟如此早餐存在一定内在之关联哟?-- 我痴想。

小巷初醒,别具诗意。

一道道,斜光射地,那是晨曦,预示着又一个初夏的响晴日;

一声声,叫卖不绝,那是小贩,沿巷兜售沾露滴水的豆角和蔬菜;

一圈圈,青烟升起,那是煤炉,燃烧的干柴正“染红”一只煤饼;

一块块,“足艺”迎面,那是店牌,邀客入内享受足浴(洗脚)。

自南朝以来,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自唐朝以来,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之说。

以上两说,流行至今,因为它们在暗示:扬州,海内享乐之都也。

餐毕,出旅社门左拐,出了 “新胜街”,再右拐,沿小巷前行10分钟,便是“萃园桥”(菜场)。

巷子老旧,居民不富,他们如何居家享受?-- 要了解这一点,菜场,不能不去咯。

-- 青壳的咸鸭蛋,九毛一个,可谓便宜!蛋体不如上海市场上的那么大。听出外乡人的口音,店铺老板跟我说:

这些咸鸭蛋,是正宗的生态鸭蛋。这里的鸭子,一不吃激素饲料,二不填食,而且,腌制的时间大有讲究,长则咸苦,短则无味。

-- 翠园桥还有服装摊位。轻而易举,我买到了一件牛仔面料的背心。大小合身,做工精致,价廉物美。数了一下,前面一共有大小口袋12个之多,摊主跟我说:

你细心,又粗心。你翻过来看看,里面还藏着两个暗袋呢!口袋不是12个,而是14个!暗袋放贵重物品,既安全,又方便。再看看,这背心的做工,要多细致就有多细致呢!

来扬州前,曾与女儿去沪上著名的“星光摄影器材城”购买背心,那儿背心的索价在150 – 350元之间,且式样时髦而不实用,结果,空手而返。这里的背心,索价25元!

-- 行不远,见一卖河虾的老者。我惊诧于他的一盆一锅 -- 盆里有水,养着河虾,活蹦乱跳;锅里盛着水煮过的河虾,色泽红润。

我问,你怎么既卖鲜活的,又卖煮熟的?老者跟我说了一下的话:

他答,你有所不知,死河虾,没了鲜味。我来菜场前,把将死未死的河虾放在锅里煮一下,再搁点盐,就能保鲜!-- 你尝尝。

说着,他递给我一只虾,放入口中,细嚼,果然一个鲜字!

翠园桥,拥塞却不嘈杂,食品琳琅却不紊乱。

杭州自诩“休闲之都” -- CCTV的广告。

扬州,你遗风犹存,是否是“享受之都”?

洗脚,上海已雅称为“足浴”,孰料,扬州人竟称之为“足艺”!

一爿爿“足艺”小店,深藏于穷街陋巷。外地游客一般不会来此,享受此“足艺”的,多为附近居民。

上海足浴喜挂“扬州”招牌!今天欲体验一下“足艺”与“足浴”之异之同。

其按摩点,往往切中穴位,享受微麻,微涨,微烫的感觉,非上海有也;走出“足艺”店铺,步履轻捷,脚底生风的感觉,亦非上海有也。

“足艺”让客人躺于床,而上海则多让客人歇于椅;

足浴的水温大有讲究,而且,足艺的适应症较广泛,适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皮肤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甚至对于长期低头工作容易患颈椎病的患者,也可以经常足浴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萍萍足艺”给了我了我以上的感受和知识。

店主还告诉我,一家德国公司想引进扬州足艺,还说此项服务在德国一定会广受欢迎!

将信将疑的我,回沪上网,果然此说不虚。

黑格尔说,存在即道理。“足艺”小铺,遍布扬州深巷,且能顽强“存在”,至少能说明-- 客源丰沛也。

扬州,你把“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生活的精致得以折射,生活的质量得以提升。

现代的扬州人,数典而不忘祖,且发扬光大!

洗脚,洗浴和餐饮,被成为足艺,浴艺和餐艺,并不为过也,因为 ,其内涵已大大超越洁身和果腹至之底线!

扬州每年举办一次“飞龙杯浴业技师技能大赛”,这也许是全国的唯一?

午休之后,去一巷之隔的“美丽华桑拿休闲浴室”。

为我擦背者,飞龙杯大赛擦背组获得者胡道迎师傅也。擦背,亦称“搓背”、“搓澡”,洁身而已,岂有它哉?此念差矣!擦背尚能活血通经,尚能让你享受按摩,尚能让你享受惬心!

哎,擦了一辈子的背,没有过这样的享受。谢谢你! - 25分钟的享受之后,我对胡师傅说。

接着,便是扦脚和指压又是一番享受!

享受之后,我始疑沪上那些牌挂“扬头”者,有几家正宗?

到账台结账,电脑打印的账单上显示:擦背10元;扦脚5元;指压20元!

望着账单,我始疑沪上浴业收费的利润是否合理?

是夜,躺歇于“绿杨”,睡得喷香。

我始疑这是否跟足艺、浴艺有关?

滴嗒嗒,滴嗒嗒,滴嗒嗒……

滴嗒嗒,滴嗒嗒,滴嗒嗒……

拂晓。窗外,雨声淅沥。居高楼而久不闻雨声了!

躺着,听着,想起年轻时居住平房的日子;

躺着,听着,想起了一生中在风雨中跋涉前行的片断;

躺着,听着,想起了“留着残荷听雨声”的诗句。

躺着,听着,想起了几年前翻译郁达夫的著名短文《古都的秋》的旧事。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是《古都的秋》中的一段。

这段文字,弥漫着曲折、朦胧而隐饰的美,折射了一个文人细谨博雅的内心。其曲折的文笔,奔突的文思,竟发端于扫帚在地上留下的丝纹落寞二字,所含之美,足以咀嚼一个时辰呢。

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不太好懂,有点艰涩。由此可以推想,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并非纯粹写景,更多的,更重要的,是借景抒情,抒发对人生的些许感伤,也许可以追溯到他和王美人的那些刻骨铭心的爱。

最后,我将以上一段翻译成了:

After a street cleaner has done the sweeping in the shade of the treesyou will discover trail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which look so fine and leisured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begins to creep up on me. The same depth of implication is found in the ancient saying that one single fallen leaf from the phoenix tree drops a broad hint of the approaching of autumn.

躺着,听着,觉得译憾犹在 -- “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把握不准,译得不好哦!

-- 咦,郁达夫不就住在隔壁吗?

-- 我披衣起身。

-- 笃笃笃……(我敲了几记隔壁的门)

-- 笃笃笃……

-- 真的有人在敲门!哟,我差点儿又要入梦了!

我穿好衣服,打开房门。哦,原来是翠园桥杂货店的店主,他答应我今早送货(20只新煮的咸鸭蛋)上门。

-- 我把你要的咸蛋送来了,你要我送20只,这里正好20个,你点一下。

-- 哦,谢谢!你真早。

-- 打扰你了吧。对不起。咸蛋还是热的呢!不信,你摸摸。

-- 我一边付钱,一边致谢。

第四日(200858,雨阴)

打道回府日。

Y788次列车回沪,1225分开车。(车票在去扬州之前就购买)

晨,雨如注。举伞,步行6分钟去共和春(百年老店)用早餐。

共和春的面条不敌镇江的“锅盖面”哟。面条里居然放了酱油,甚至还有面条与馄饨同碗的“馄饨面”!询问同桌的扬州人,他们皆说如此好吃。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口味!

回绿杨,CCTV正直播奥运圣火登珠峰。

2008,似乎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冰雪、台湾、西藏、圣火、疾病、火车,还有高涨的物价、失调的CPI与工资、动荡的股市、天价的楼市……

身居斗室,居然心忧天下起来!

奥运,你来了。此时的到来,真有点尴尬,却又正是时候。2008的奥运,带给中国的已经超过了她原本的意义。

火炬登顶,如此顺利,始料未及也。

感谢奥运,赞美奥运。-- 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火炬登上世界第五极的那一刻,在绿杨,这个百年老店,为祖国如此祈祷!

火炬登顶,窗外雨声渐息。

走出绿杨,拐入国庆路,过“富春茶社”,又过“菜根香”。

唉,百年老店们,你们好!

唉,祖国的百年,有点不堪回首!

此生欣逢改革开放的30年!30年,是这么一天一天过来的呀。祖国已经强大,可是,又面临太多的问题!

走着,想着。

想着,走着。

当时,哪里会想到,四天之后 -- 2008512日下午228……

10分钟光景,就来到了国庆路和文昌路的路口。

这是一个新旧交汇的路口。国庆路,参天梧桐,路面狭窄,老店毗邻,在骄傲地昭示它的沧桑。而文昌路则是通衢大道,路宽楼高,满目绿化!

大型联华超市,坐落在国庆路和文昌路口。

绿杨的服务员介绍,在这里二楼的扬州特产最多、最好、最便宜。

在“菜根香”吃过一餐晚饭。那儿的师傅跟我介绍,1949年开国大典的国宴上,毛泽东亲点了淮扬菜作为开国第一菜,从那时起淮扬菜就被称为“共和国第一菜”。

家人在电话中点名的扬州特产有:牛皮糖、酱菜、各色茶点……

哎!酱菜,这个寻常不过的小菜,居然也以扬州产为最好!此刻,突然想起了“菜根香”那位师傅的一句话:淮扬菜出名,就出在用最普通的材料,烩制出最可口的美味。

下午127分,车过南京长江大桥,发送以下短信如下:

深巷百年坐绿杨,名流鱼贯把身栖,

晨食汤包皮包水,暮入瑶池水包皮。

万贯缠腰下扬州,小城自古负盛名,

遗风缕缕撩人面,洗浴吃喝皆称艺!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0422/2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