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哥德堡印象(一)

[游记]哥德堡印象(一)

2008-06-12cncn.com

哥德堡印象(一)

到了斯德哥尔摩,自然也想到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转转。

哥德堡(Goteborg)坐落在瑞典的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位于哥塔河出海口,与丹麦北端相望,距离斯德哥尔摩大约600公里。终年不冻的哥德堡港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第一大海港,也是瑞典与西欧通商的主要港口。作为北欧交通航运的枢纽,以哥德堡为中心30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瑞典、丹麦、挪威三国50%的工业。作为世界重要港口之一,哥德堡港如今有450多条航线通往世界各个港口。

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的交通方便,直达火车只需要4个多小时的时间。两地间的火车班次很频繁,平均每个小时都有一班。火车票可以通过网上预定,越早订越便宜,临时买票要300多克朗,要是能够一个月前订,只要100多就可以拿到。火车票也分几个等级,最便宜的就是没订位子的票了,这个等级的票只可以坐最后两节车厢。实际上,不是假日的时候,火车上空位极多,根本坐不满。火车站月台是随便进的,车厢门口也没人检票,只是开车以后才有人来查票。

原来以为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没想中途发生了个小插曲。在距离哥德堡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小站,广播中用瑞典语广播了一通,火车就不走了,乘客们都开始下车。问了问,才知道,原来是前方车站有意外,要控制流量,这趟车不去哥德堡了。会有其它车辆送我们去哥德堡。既然说是有其它车辆送我们去,那就等着吧。

坐在车站上的横排座椅上,阳光晒得我暖洋洋的,我竟打起瞌睡来。一会工夫,和我同时下车乘客都被新的面孔代替了。这下子我有点慌了,赶紧通过地下通道跑到站长办公室去问,原来是我犯困的时候,车站上通知了去哥德堡的列车,刚才下车的乘客都坐那趟车走了。见到我很着急,站长叫我不要急,通过电脑,她查到几分钟以后有另一趟车去哥德堡,马上用电脑给我出了另一张票,我一路小跑跑回站台,正好赶上了那列去哥德堡的列车。通过这件事,我觉得瑞典人做事情还挺通情达理的。

出了车站,第一件事是去找哥德堡的游客中心,游客中心就在火车站对面的哥德堡最大的购物中心Nordstan里面,里面有免费地图,有工作人员解答你的问题,还可以预定酒店和旅游套餐。工作人员挺尽职,不但给了我地图,还详细在地图上标明了我所订酒店的位置。到了酒店才知道,原来酒店也有免费地图提供。

哥德堡的面积比斯德哥尔摩小多了,从火车站走到我订的酒店走路也就10分钟时间。由于城区面积不大,哥德堡的出租汽车数量跟斯德哥尔摩更没法比,很多地方见不到它的踪影。哥德堡酒店的价格也便宜不少,三星小酒店包早餐,比我在斯德哥尔摩住的船屋还便宜。哥德堡没有地铁,但有轨电车很发达,13条线路,几乎覆盖了哥德堡所有的重要地区。一日通票只要60克朗。虽然买了通票,但大多数的地方我都是步行到达的。

著名的国王门大道(Kungsportsavenyn)也叫林荫大道(Avenyn)。这条有100多年历史的街道,是哥德堡的最著名的街道。这条大道中间走电车,两边走汽车。同香港港岛的街道有点相似。大道两旁的树木并不高,但修剪得十分整齐,正好衬托出街道两旁原样保存下来的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林荫大道两旁的楼房大都是三层,酒店,商店、餐馆、酒吧和露天咖啡厅密布,大道两旁还有欧洲城市不可缺少的运河、花园、喷泉和雕塑,不少市民和游人坐在路边喝着咖啡聊天,让人感受到一种欧洲城市特有的悠闲。这条大道连接哥塔广场和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两个哥德堡的重要广场,是哥德堡人世代聚集的地方。在当地人心中,林荫大道就是他们的香榭丽舍大道。

林荫大道的南部终点是哥塔广场(Götaplatsen),这个广场是哥德堡的文化中心。广场中心有一个喷水池,池子中上矗立者瑞典雕刻家米勒斯制作的希腊海神波赛冬(Poseidon)的巨大雕像,这个雕像是在1931年建成的,是哥德堡城海洋时代权力标志。男性海神虽不英俊,但躯体十分壮硕,右手紧握一条刚捉到的大鱼,左手则托着一个大大的贝壳。大鱼的口中和贝壳中都流出涓涓的清泉,好像不断的向人们提醒着,哥德堡是个海洋的城市。

正对着大道是哥德堡艺术博物馆(Konstmuseet)是哥德堡最有名的博物馆,里面藏有15世纪到20世纪很多北欧艺术家的名画,还有毕加索、莫奈、梵高等大师的作品。艺术馆里还有个哈苏摄影廊,定期的展出摄影作品。由于艺术博物馆的位置比较高,站在博物馆高大的台阶上,视野极其开阔,整个林荫大道的美景尽收眼底。哥塔广场周围还有艺术画廊(Konsthallen)、音乐厅(Konserthuset)、市立剧院(Stadsteatern)和市立图书馆(Stadsbibilioteket)等重要建筑和很多雕塑。在艺术画廊外边,安放着哈苏照相机创始人的雕像。广场和周围的建筑都是1923年为举办世博会而建的。市立剧院前边咖啡廊的花岗岩柱子是由一男一女两个人形雕塑构成的,看起来颇为新颖。夜晚时分,哥塔广场亮起灯,灯光衬托下的艺术博物馆高大的门廊显得更加动人。

我从哥塔广场沿着林荫大道向北走,没多远,拐进路西的一条街叫做瓦萨街(Vasagatan)的南北街道,这条街道虽然没有林荫大道宽,但一样有着漂亮的林荫道,街道两旁的的建筑看起来都有了年头,比林荫大道上建筑的高大好多。很多石头建筑还是巴洛克风格,十分的漂亮。打听以后才知道,19世纪中叶这里是哥德堡富裕的中产阶级居住的地方。瓦萨街路南边还有个设计艺术博物馆,门口还有两只中国的石狮子,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再往前走就见到了哥德堡大学。

从哥德堡大学拐弯,经过瓦萨公园,在Engelbrektsgatan街边,矗立着瓦萨大教堂(Vasakyrkan),这个教堂有近100年的历史,是哥德堡最早采用新歌特风格的教堂。整个教堂是用当地出产的花岗岩建成,显得十分坚固。教堂外边不显宏伟,但里面空间很大。教堂钟楼外形有点像著名的马斯特户格教堂。

瓦萨街上有一段路两旁有很多咖啡店,一些咖啡店还设在简陋的地下室里,在路边喝咖啡的也以年轻人居多。这条街附近就是哥德堡大学和其它学院,加上这里的咖啡比其它地方便宜一点点,瓦萨街于是成为了大学生们喝咖啡的热门地点。路边自行车停了一大片,很多都是中国产的,让人猛一看好像是在国内。

150多年历史的国王门广场(Kungsportsplatsen)就在林荫大道的国王门大桥(Kungsportsbron)旁边,这广场离我住的地方不远,是我多次经过的地方。这个广场建于1852年,得名于国王门。200多年以前,哥德堡老城是一个布防严密的城市,城市四周城墙前面有宽宽的护城河,还有三个城堡。国王门是哥德堡老城三个城门中一个,城门一带还修建了防御要塞。现在的运河圈出的区域,就是近200多年前哥德堡老城区的范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国王门和要塞早在1839年就已拆掉。但国王门这个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国王门广场上有一座1904年建造的查理6世国王的骑马雕像,广场周围布满酒吧和咖啡店,这是哥德堡城里很热闹的地方。国王门大桥南侧,有一座白色的德国式建筑,这就是有150年历史的老歌剧院(Stora Teatern),现在是变成了会议中心。


(国王门广场)

国王门广场边上有个室内集市(Saluhallen),是哥德堡最大的集市,这个室内集市已有100多年历史,集市外边有售卖鲜花的摊档,集市里面有几十个摊位,售卖海鲜、肉类、蔬菜、水果及各种食品调料,品种不亚于斯德哥尔摩的著名集市,集市里也有食档和咖啡店。在这个集市旁边,运河的国王门大桥下边,就是有名的帕当桥底游观光船(Paddan)的出发地点。

帕当桥底游观光船,是哥德堡的传统旅游项目,也是很多欧洲人喜欢参加的旅游项目之一。夏天第一班船是十点半钟,刚过10点,码头上就排起了队。一艘船大约有80个位子,小学生坐船还要穿上救生衣。船上讲解的语言是瑞典语和英语。平底游船沿着古老的运河前行,一路上穿越大约20座桥梁,有的桥洞很低,要低头弯腰才可以通过,讲解员的风趣的解说和夸张的动作,给游人平添了几分“紧张”。一路上,游人不但可以欣赏17世纪古老运河,沿途还可以把哥德堡众多的历史建筑、公园和广场尽收眼中。观光船继续往前,驶出哥塔运河,进入哥塔河宽阔的水面,我见到了哥德堡港口区、造船厂、巨大的起重机、渔码头、水上船只博物馆、哥德堡歌剧院、去丹麦的客运码头和繁荣的开发区北艾尔夫河岸(Norra Älvstranden)。游船全程大约需要40-50分钟,这个游船项目对想快速观赏哥德堡景色而又不想走路的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哥德堡大教堂(Gustavii Domkyrka),离林荫大道不远,这个大教堂最早是在1633年建成,但是遭遇了两次大火,两次重建,现在这一座是在1816年重建的。教堂里很多装饰都是金色的,圣台下边有两个金色的带翅膀的天使十分漂亮。大教堂的男孩合唱团在此地颇有名气,很多国家的合唱团都来这个教堂进行过交流。大教堂是哥德堡市民聚集的地方,瑞典的女外长被暗杀和亚洲海啸以后,人们都到这里来为死难者祈祷。大教堂虽然与西欧的主教堂的规模没法比,但作为哥德堡市的主教堂,这里仍是游客的必到之地。

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Gustaf Adolfs Torg)也在林荫大道上,这个广场是哥德堡的市中心广场。也是哥德堡的行政和政治中心。广场中间竖立着哥德堡市创建者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f Adolfs)的雕像,雕像中的国王,用手指着脚下的土地,好象在说,“就在这里,我要建一个哥德堡城”。


(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左边是老市政厅旁边是法院,后面是德国教堂,右边黄色的是新市政厅)

广场上的建筑都是三层,所有的建筑都是历史建筑。北边靠近林荫大道的白色建筑建于1849年,以前曾经是商品交易所(Börsen),现在是市政府举行仪式的地方。挨在一起的一栋建筑是新市政厅(Stadshuset),建于1759年。与新市政厅连在一起的是原高院法官的住宅,现在是哥德堡市政府办公楼。广场西边的建筑是原来是老市政厅(Rådhuset),建于1672年,现在是市议会和市府办公的地方。老市政厅旁边就是的最高法院(Rådhusets tillbyggnad),建于1936年。广场东边的马路斜对面,就是哥德堡最大的购物中心Nordstan。南边就是运河。这个广场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的赛格尔广场,是人民表达自己意愿的地方。

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对面就是Brunnsparken广场。这个广场位于Norra Hamngatan Södra Hamngatan两条最古老的街道中间,就在哥德堡最大的的购物中心Nordstan前边。这个广场是哥德堡所有电车和几乎所有汽车的换乘处,是哥德堡市的重要交通中转枢纽。广场西边马路对面,有一面通向运河的台阶,台阶两侧有两头狮子镇守,这就是有名的狮子台阶(Lejontrappan)。天气温暖时,台阶上经常坐满晒太阳的市民和游客。


(狮子台阶)

在这个广场的西边,有一个中间有雕像的喷泉,三层喷泉顶端的雕像有一个法国名字叫做La SemeuseLa Semeuse意思是播种女神,法国出的欧元硬币上也有这个图案。这个雕像不算大,但制作得非常精美。天气温暖的时候,喷泉周围总是坐着很多休闲的市民。这座喷泉是1883721日由雕塑家Per Hasselberg制作的,已经有125年的历史。

在这里说几句题外话,瑞典人有一种有意思的古老习惯,他们不光要庆祝生日,还要庆祝人名日(Name Day)。每个人的名字在日历上都会有相应出现的一天,每个人都知道他的人名日是几月几号。也就是说,所有叫做Fredrik的男孩,都会在718日庆祝他的人名日;而所有叫做Sara的女孩也都会在719号庆祝她的人名日。在人名日那天,日历上出现姓名的人会接到朋友们的祝福,可能还会收到小礼物,很多人通常在这一天一起吃餐饭或举行一个晚会以示庆祝。

人名日的根据是人名年历,瑞典的人名年历早在1901年就被瑞典科学院认可,并在1972年有了官方版本。2001年,瑞典科学院、出版商及其相关人士决定采用最新的人名年历,并决定15年更新一次。在这本年历中,每天平均会出现两个名字。721日播种女神雕塑完工的那天正好轮到Johanna这个名字,所以哥德堡人也把这个播种女神叫做Johanna in Brunnsparken。实际上这个习惯,在北欧和东欧的很多地方都在盛行,这个习惯最早源于教会纪念圣人和先驱的习惯,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后来慢慢的扩展到了平民。

从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西北角落往里走,在邮政街(Postgatan)的一个宽阔院子里,就可见到哥德堡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Kronhuset & Kronhusbodarna Kronhuset是指院子里的主建筑 这座巨大的二层荷兰式的尖顶建筑,在正面和侧面的尖顶部分却另有三层窗户,不知道只是为了通风还是采光用的。这座最早作为仓库的建筑开建于1640年,完成于1653年,以前的名字叫做皇冠仓库,因为这座仓库存放的是皇家的军用物资。1660年哥德堡议会在古斯塔夫阿道夫的领导下,还在这座房子的一楼举行过会议。后来这里曾经当过历史博物馆。据说现在里面是一些瑞典工匠以18世纪的工艺,现场制作工艺品的作坊。古老院落里的侧面单层建筑叫做KronhusbodarnaKronhusbodarna建于18世纪,这排红顶的黄色建筑现在是工艺品和纪念品商店,院落里还有露天咖啡座,可供应茶点和午餐。


(皇冠仓库)

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西边,就是著名的德国教堂(Christinae Church),这座教堂建最早建于1648年,于1748年重建。教堂为德裔瑞典商人所拥有,并以Christina女王名字命名。至今里面还会举行一些德语的仪式。最著名的就是她的钟楼上42个吊鈡4个小时一次的悦耳钟声。在斯德哥尔摩也有一个德国教堂,也是4个小时敲钟一次。看来德国历史上对北欧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紧挨着德国教堂的就是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大厦(Ostindiska huset),这座建于1750年的楼房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东印度公司的总部,也是东印度公司的仓库和拍卖地点。重修过的高大的门廊和拍卖大厅印证着这个公司当年的辉煌。250多年前,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从远东归来,货物就是通过旁边运河,运到这里进行拍卖的。东印度公司是瑞典当时从事对华贸易的主要公司,经营的品种主要是来着中国的茶叶,瓷器,银器和丝绸等。

(瑞典东印度公司大厦)

当时欧洲的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苏格兰、丹麦和葡萄牙等国家也都有东印度公司,其中以英国的与荷兰的最为有名,也是成立得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瑞典的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完全是受了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赚取的巨大利润所吸引。17316月,瑞典东印度公司获得在好望角海峡以南地区所有港口经营贸易的特别许可,也就是获得了对远东(主要是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专营权。当美国爆发独立战争之后,战争使得英国、荷兰和法国三家最大的竞争对手,全身投入战事之中。此时瑞典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向整个欧洲供应低价买进的茶叶的物资,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一时间财源滚滚而来。

成立没有多久的瑞典东印度公司赚取的利润,很快在当时瑞典全国国民总收入中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拿沉船哥德堡号装载的货物为例,在这艘货轮沉没之前,船员们尽力抢救出了30%的货物,这些货物拍卖之后,已经足够弥补这艘货轮漫长旅途的各种开支和船员的工资,并且还赚取了14%的纯利。可见当时对华商品贸易的利润率之高,当时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在欧洲可都是不折不扣的抢手货。

瑞典东印度公司在它存在的70多年间,共航行远东130多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广州为目的地的,可见当年对华贸易的蓬勃。哥德堡也在这段时间里,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小镇发展城瑞典的第二大城市,这不能说是与对华贸易的原始积累没有关系。在哥德堡确实流传着「当年和中国做生意使哥德堡富裕起来」的说法。

东印度公司倒闭以后,这座建筑被政府接管,现在这里是哥德堡市政博物馆(Stadsmuseum),博物馆里有文化,历史等几部分的固定展览,展品中10世纪的维京沉船Äskekärrsskeppet号的残骸挺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里对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历史有很详尽描述,展品中有大量中国制造的精细的陶瓷等物品,甚至还有清朝官员的画像,英文介绍中广州一词也无数次的出现,看来哥德堡的历史同中国的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就连博物馆里的介绍也承认:当年中国风格、中国品位对当时瑞典装饰、建筑、园艺等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可以对东印度公司早期对华贸易的情况,对中古时代、维京时期和近代哥德堡的发展有个大概的了解。

更多照片请看:

http://photo.163.com/photos/annnl/156105092/

http://photo.163.com/photos/annnl/156411577/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0776/3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