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个落弟书生的天国梦

[游记]一个落弟书生的天国梦

2008-07-13cncn.com
如果不读一读太平天国的有历史或洪秀全的传记,来到花都官禄布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广东小村,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别忘了,洪秀全52岁的人生中有三个本命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想想这洪氏37年的官禄布人生与他1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联系,就会觉得这里值得你留连回味。他在这里耕读教书,写下《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思想杰作,他因此而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杰出而仅有的思想家。有人说这里风水好,注定了要出皇帝的,我从来不信这个。洪秀全的反清思想首先来源于他屡试不弟的刺激,更来源于清末生民倒悬的社会现实。中国近代思想和革命的策源地在广东而不会发生在内地各省,因为这里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开放的唯一港口,广东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已是以对外开放经济发达领军全国,物质决定意识,新的思想产生在广东就不足为奇。据说洪的思想武器来源于梁发写的一本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还没有读懂,就已大悟,把这舶来品加以改造,变成了拜上帝教,用这种思想武器武装了广西的一万贫民,加上各地逃荒来的客家人,居然聚成三万之众,成为金田起义的主力,可见时势造英雄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洪秀全故居的六间平房是平常的,在今天看来简直有点简陋,一床一桌一椅,洪秀全白天种田教书,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下完成他对人生的思考。洪秀全故居还有一个值得称奇并与洪秀全还有点直接关联的就是那棵他亲手种植的龙眼树,被雷劈成几株不枝繁叶茂,斯人已去它还活到如今。还有就是屋前一个池塘与远处的丫山所形成的倒影,使洪的故居形成了两大美景,如果在夏天,在龙眼树下坐坐,再到书房阁前看看丫山倒影,倒是一种快意人生。想当年洪秀全也没有这样的情致,池塘只是洪洗濯农具的地方,龙眼树则可在盛夏为佐餐之食,洪的生活现实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洪秀全的前半生一贫如洗,他只是到过广州,他的思想也只是半懂不懂的拿来主义,他前半生的经历太简单。在官禄布这样一个小村眺望中国未来是危险的。如果洪秀全能走得更远在金田起义之前走过南京走过上海,太平天国的结局可能会改写。
37岁默默无闻的乡村生活,洪却完成了从一个无知农民到农民运动思想家的历程,虽然他的思想有点邪教的味道,历代农民起义最初的宣传武器都是宗教,而且这些宗教都只是盛极一时,随着农民起义的失败再也没有生长的土壤,洪的宗教也不例外。洪在这个小村子也完成了从一个热衷于朝廷科举的书生,到萌生他的帝王梦,到最后付诸行动。当他第二次到广西紫荆山地区时,他欣喜若狂地发现冯云山已发展了两千教众,并且有了石达开、杨秀清、萧朝贵这些骨干,洪秀全的脚步从此走出官禄布,开始他纵横天下,开创新朝的辉煌人生。
但是农家子弟的步伐走得不会很远,他虽然站在时代的浪尖上,但是对于中国社会的浊流,却无法控制。洪的结局应了那句“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的古话。洪的失败大部分原因都是归究于农民思想的局限性,一开始就充满了帝王享乐思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也未能成功,再一次印证了农民不是代表那个时代的阶级。洪的革命使中国减少了一亿人口,中国的经济从金融体系开始全面崩溃,洪却过着三宫六院封建帝王的生活,他的帝王梦真的实现了,可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永远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他在历史上注定是个有争议的人,历史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无论怎么说,洪秀全都是花都的骄傲,广东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正如他自己的诗句所写,“古来事业由人做”,他创造的是惊天伟业,他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我们今天站在他的塑像前,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伟人已逝,今天我们生在一个风云变幻的伟大历史时代,我们应该有我们的创造,无愧于这个时代。


(广州花都区洪秀全故居洪秀全像)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2624/2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