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15】◇2/6◇西安:碑林-陕博

[游记]【2/15】◇2/6◇西安:碑林-陕博

2008-07-24cncn.com

【2/15】◇2/6◇7.8西安:碑林-陕博

碑林

交通:到南门站下即可,过马路就到书院门,书院门走完就是碑林了。

票价:?(介绍信)

推荐指数:★★★★★

室友向来以体力好著称,刚徒步穿越某沙漠的他谢绝我们让他先行会宾馆休息的提议,和我们一同逛碑林。


碑林在城墙的东南角。

学校的介绍信在这儿起作用了,我们从员工通道进入。三年不见,变化并不大。先看到三圣碑,有导游在讲解,跟着蹭听就是了。

碑文是《孝经》。“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自古亦然。古代统治者的思考逻辑是,在家为孝子,在朝为忠臣。子曾经曰过,孝则不会以下犯上。如果儿子都听老子的,老子都听父母官的,父母官都听皇上的,这个世界就会太平了。

联想到经常听说的,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次听到这话总是觉得挺好笑的,难道还有那个民族不是这样子的么。其实我现在不大相信民族性一说,更偏激的是觉得现在几乎任何划分人群的方法都不靠谱。每次听到有人说北方人如何,南方人如何,东北人如何,多不屑。仅以地域划分,在交通如此发达,沟通如此便利的当代,其荒谬性不亚于以星座划分人群。

碑林大致分为7个碑室,值得仔细观赏。

第一碑室是十三经,类似于古代高考或者考研的官方指定教材。找到了《尚书·禹贡》,嘿嘿,这个可是历史地理学的开山之作。看着熟悉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刻在石头上,感到了肩头的担子。想起千百万读书人曾在碑前仰头默读,和今天的我一样。突发奇想,想在这历经千年,充满智慧的碑石上找到自己的姓和名。姓很快找到,名在后面某一碑室才发现。第一碑室的石刻经书刻于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所以又称《开成石经》。惊奇的发现其对“民”缺划避讳,不知何解。

第二碑室有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就是罗马帝国了,“景教”是基督教中的一支,此碑立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还有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师姐惊叹,这不是她小时候练字的字帖么。是的,这便是母碑,可以想见,匠人们从正是从这块碑上拓下碑文,再依照碑文反刻出一副本碑,然后再从副本碑上拓下字,广为流传,成为我们小时候练字时的摹本,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这块碑这。

此外,诸遂良、王羲之与《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都是精品,碑文是唐太宗赞玄奘的,何以古人王羲之能写下此文呢。这要多亏弘福寺的沙门和尚怀仁,他是唐初的一位书法家。为了使皇帝写的碑文和王羲之的书法珠联壁合,他集字勒石成碑,历经24年乃成。所谓“集字成碑”,就是从王羲之现存的字中找到想要用的,再拼凑起来。这种精神得到了传承,中共建国初,各大学纷纷改换校名字体,毛字自然是最坚挺的。可是不怎么好意思开口向他老人家要,于是只能从他已有的发表的字中截取出。因此不要惊讶各高校的校名字体风格出于同一人之手。可惜毛公写字向来率性,不守章法,也真难为校方了。印象中,“武汉大学”的字体是从毛给武大某教授写信的信封上扒拉下来的,因此还算比较协调。“

其他碑室也各有看点,值得一一浏览。看到墓志铭,有些是正史无传,野史无名的人物,感叹,他的这一辈子就在这一面碑上面了,而又有多少人,连一块碑也没有留下呢。我们,我们又能给历史留下些什么……

最里面的一个碑室里有不少图画,这很难得,因为刻画比刻字麻烦的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关帝诗竹》,即将一首述志诗暗藏在竹叶中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此处可是实指了。还有《魁星点斗》,其中的奥妙,还是自己去现场听导游讲解的好:)可惜没有找到大名鼎鼎的《禹迹图》,据老师爆料,那是因为周公在某次视察碑林时看见此碑,发现地图上竟无台湾,觉得不妥,于是此碑遂被打入冷宫,不见天日。唉,何苦呢,中国那个时候的版图确没有台湾啊,第一次在台湾设府进行管辖是在康熙年间。读过老师的文章,从此对“自古以来”一词极为不屑,这个词完全是糊弄外行的。

在某一碑室有康熙题的《宁静致远》,据说很有名,但没见写的很好。可能重要的不是写的什么或者写的好不好,而是谁来写的。

有员工在碑室里现场拓片,过程很神奇,一幅字很快的就呈现在眼前,变魔术般。呆看了好一会才明白其原理,主要是纸张的质量,其韧性要足以顺着碑面凹下去。

除了碑文,还有一个展厅摆放着历代的石雕。主要是从墓中或墓道上收集来的。著名的《昭陵六骏》就在其中,不过有两匹目前流落海外,现在以复制品展出。真品破碎不堪,不知是人为的损坏还是发掘出来时就已如此了。

因为我们从偏门进去的,所以出来的时候才看到前面的孔庙。各地的孔庙格局大致一样,牌坊,大门,泮池,棂星门,华表,两庑。孔庙坐北朝南,但南门不开,以显庄重。为表强调,设计者居然在南门的位置立着一堵墙。碑林孔庙较特别的一是这儿的牌坊在大门内,因为大门外便是城墙了,不方便放置;一是华表呈栓马桩模样。牌坊之后有两个池子,称为泮池。在清代,中举称人泮,泮池以此而得名。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此为一种荣耀。不过现在这个池子没人洗笔了,大家都改用中性笔了。池中有很多鱼。

秦豫肉夹馍

逛完碑林出来已是午餐时间。想起上次来西安时做的功课,记得这块有家有名的肉夹馍店,当时来过两次。依稀记得是在碑林的北面,拿出地图来,看到东木头市,觉得就在那。从碑林东门前的大街向北走,第一个路口西转,再走约400m即到。其店面和上次来时一样,连价格都好像一样。普通的肉夹馍是4元一个,纯肉的是5元。

这是此次去西安第一次吃肉夹馍,咬一口,地道,正宗。在去西安的火车上遇见一位西安人,他告诉我们好的肉夹馍的馍必须要很硬,这样肉的汁水才能渗入其中,使原本无味的馍变得可口。边吃边有在西安安家的冲动,只为每天吃上这样的肉夹馍。吃完第一轮,三分饱,再去时却被告知售臻。才记起这家店是限量销售,每顿的产量是预设好的,卖完就收工。满怀遗憾一步三回头的离开。虽然有些不满,但这种做生意的方式还是值得尊重的:不以利润为唯一动力,还要考虑对享受生活的追求。

陕西省博物馆

交通:小寨站下,有很多车可以到

票价:免费

推荐指数:★★★★★

天热。于是打的去陕西省博物馆。

陕博免费,但不免票。得排队领票,上午2500张,下午1500张。我们去时门口大排长龙足够吓人,但通过介绍信我们以团体的名义直接拿到票进门。可能因为奥运,安检比上次严格多了,带进去的饮料需要试喝。

只要有时间,来趟西安都该去陕博看看。不为学什么知识,只是去感受下先人创造的灿烂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陕博比兵马俑博物馆值得得多。我就不敷述了,有机会去的同学可以跟着导游慢慢的听。第一到第三展厅是按时间序列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很羡慕在西安的小朋友,可以从小熏陶在实物构成的历史中,不像我们,都是从书上看到的,书上还有好多错的。在展厅看到有艺术系的MM们临摹古物,很有情调的场景。

汉唐是汉族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更是长安的骄傲。人在长安回顾那段历史,应该可以更真切些。唐朝板块有幅古今对照的长安城区地图,可以看到昔日的都城比今日的省城可是大气得多。

还有两个专题展厅,一个是关于古镜的,一个是关于古代体育运动的。算是长下见识。很不错。

晚上会学校招待所的餐厅吃饭。点了牛肉饺子。味道极佳,这辈子没有吃过这么鲜美的。而且价格公道,14元一斤的样子吧。早有耳闻,在西安,应该多吃点牛羊肉,尤其是牛肉。其原料,其做工,得天独厚。有去西安者一定要尝试。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3388/2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