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闲来无事,就想出去走走,听说昆山的千灯镇是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镇,反正离的又近,家门口又有通往昆山的便捷车,就决定前往一看。我们大概11:30坐上了苏州-昆山-太仓的便捷车,半个小时到了昆山车站。说老实话,对这里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感觉有点乱,也没有人维护交通,地上很脏。昆山有两个汽车站,一个是稍微正规一点路途稍微远一点的,另外一个就是路途比较近,很不正规的。我们坐上去千灯的车(3.5元),车上已经人满为患了,可是司机还是不停地在拉人,每一停靠站都要等人,浪费了不少时间。到千灯镇的时候已经1点多了,远远地看到一个高高的塔,就知道古镇(票价30,除了景点,可以不买门票入内)到了(这里不像其他古镇,一到镇里就是到了景点了,千灯镇真的是一个镇,古镇隐藏其中,要问路找的)。
和其他古镇一样,门口有一个大大的牌坊,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商家。经过两段桥就是真正意味上的古镇了。这两段桥是垂直的,挨得很近,因为两条河是接近于交叉的。我忽然想起了绍兴的八字桥,如果把八字桥挪到这边的话,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用造两座桥了。过了桥,左右两边是石板铺成的“石板街”,狭窄,旁边也都是卖东西的,沿着右边的石板走,来到了“余家当铺”,感觉蛮小的,远没有在乌镇看到的那个当铺大。左边的比右边的“街道”要清静些,两边是高高的墙,漏出窄窄的一道青天,太阳就被定格在了这道青天的中间。两边的房屋里都住着人家,说着接近于苏州话的昆山话,听了竟然会有一丝亲切感。小道旁边有几棵百年老树(木瓜,紫薇等等),由于是初春,天气还比较寒冷,并未看到吐出新芽的迹象,也没有看到真正的木瓜、紫薇究竟是什么样子。再往前走就到了顾炎武先生的故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上学的时候不知道背诵了多少遍,我很尊敬顾老先生,但是却不喜欢他,可能是因为他反清、过于执拗吧。
正对着入口有一个庙(名字忘了),里边有座塔,叫秦峰塔,蛮漂亮的。每一层塔的塔尖上都挂有铃铛,清风一吹,叮当作响,很是悦耳。再往里边就是众生求神拜佛之处了,门前塑了一尊菩萨,不知道是哪位菩萨,究竟保佑的是什么。
景点不多,基本上也就这么几个了。在网上听说这边的奥灶面不可不尝,就到处寻找,未果。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奥灶面是昆山的,顿时很是泄气。到是在顾坚纪念馆对面老街拐角处一个不起眼的店铺很让人回味, 店铺是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雕刻作坊展示室。店内有一师傅正在认真雕刻作品。店主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女士叫芳芳,据店主芳芳介绍:店中的师傅是她聘请的专业雕刻橄榄核的技师雅风。是她店的一个招牌。在店主芳芳的热情介绍下。我们有幸得见了再现:明奇人王叔远的核舟记 在芳芳手中。一牧长不过4.5厘米、宽只有2厘米、高2.1厘米。的小小核舟,分上下两层,共有8扇窗,每扇窗都能打开。船上是共有29个人,一个人只有一粒黄豆大小,但每个人的五官清晰可见。船上还雕有牡丹等饰物。真是精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出了芳芳的店铺,再往前行是古戏台,千灯馆,因为天热的原因,我们没有继续前行就回了,回时再次到了芳芳的店铺坐了会儿,和芳芳聊了些雕刻的话题,真正做了回文雅之士,别有一种乐趣。这次千灯游最难忘的要数是有幸见到令人敬叹的核舟了,所以在走时特地留意了芳芳的店铺之门牌和店名(南大街:107号,雅玩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