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本(19)京都祗园艺妓的大本营 |
[游记]日本(19)京都祗园艺妓的大本营 |
2008-07-01 sina.com.cn |
56个国家和地区的图文游记 日本其他地方图文游记(待续) 作者注:Geisha的正确写法为艺妓,这是日文大写,为避讳文中写作“伎” 来京都不可不去祗园,这里有京都最好的城市风貌。在这个不大的街区,一条条小巷内,传统艺术表演场地和旁边的赌场一样繁忙;花街上人来人往,艺伎、和尚、市民和游客擦肩而过好不热闹,寺庙和神社内却又宁静安详。如果说京都是日本社会的浓缩,那么祗园就是京都和日本社会的浓缩,一个充满了魅力,五光十色的矛盾体。传说中的艺伎就生活在这里,想了解艺伎的生活,可以看看《艺伎回忆录》(Memoirs 艺伎的职业地位远比妓女要高,她们受到社会尊重,通常在晚上工作,卖艺不卖身,以歌舞技艺在宴会上或宴会后取悦那些酒足饭饱的男人们。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艺伎前,她们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学徒生涯,大约到她们青春期之后,也就是十四五岁时,可以正式成为一名舞伎出来赚钱,开始了他们灿烂而独特的职业生涯。 祗园华灯初上,舞伎们用厚厚的白色脂粉盖住自己青春的肌肤,身着长袖五彩花纹的和服,头上高高的发髻上插满了花朵和缎带等饰物,在三味弦和鼓点的伴奏中翩翩起舞.......为了让自己的发型不乱,她们要整晚把在硬而高的枕头上睡觉。从某个角度说,她们是一群有极高职业素养的古代职业演员。舞伎的职业生涯不长,到了二十左右,她们的身体发育成熟,失去了那种“十八无丑女”的稚美后,她们终于可以成为一名艺伎........通常待年华老去,她们会退出圈子,用年轻时的积蓄开店为生。也有的人开门收徒,训练年轻的艺伎作为自己摇钱树。于是同样的故事在不同女孩身上周而复始,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而祗园依然莺歌燕舞、灯红酒绿。 画有艺伎头像的灯笼(图) 在去日本之前,我一直很奇怪,为何艺伎们要把自己年轻貌美的样子掩盖在厚厚的白色脂粉下,后来我才知道其中一个原因是受“能”的精神的影响,也就是一种带着假面的舞蹈,不依赖演员的五官来表情传意。.........很多人都说艺伎中只有少数幸运者能够被达官贵人选中嫁入豪门,但为什么加入豪门就是幸运的呢...... 祗园街头的年轻女郎(图) 今天的祗园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看到艺伎了......当太阳落山以后,京都运河缓缓地散发出白天吸收的热气,岸边酒家点起了灯火。河边再也看不到歌舞伎的表演,只有歌舞伎始祖阿国的雕像独自站在那里.... 阿国塑像,塑像表现了她饰演一个女扮男装的角色(图) 沿着祗园主干道两侧都是商店,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无数条小巷和主干道垂直,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小巷之间常有小型运河相隔。其中有一个叫先斗町的小巷您一定要去看看........这些河畔的店铺在河岸上用木板搭建了一些露天平台,客人们可以在平台上纳凉,一边吃东西一边听河水潺潺的声音。灯光水影,艺妓的歌声,三味弦弹奏的乐曲,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古代中国的秦淮河畔大概就是如此。 祗园内的河边的餐馆(图) 主干道上车水马龙(图) 先斗町内的烂漫夜色(图) 在河边餐馆就餐的中年人(图) 在河边谈情说爱的青年们,他们和在附近吃饭的中年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图) 祗园附近有许多小运河,市民们常常在河边嬉戏纳凉。河边的女学生(图) 先斗町内的一家小店(图) 祗园是个观察京都年轻人的好地方,很大程度上,是这里的商品和食物吸引了这么多年轻人前来消费。祗园的商品和食物十分有京都特色,而且由于消费群庞大,价格也不算很贵,所以这里也是游客们的购物天堂。如果您想购买小纪念品,吃京都小吃,甚至品尝传统的京都美食都可以去祗园看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0bb4301000b4q.html6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