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郑州——穿越尘封五千年的殷商故地

[游记]郑州——穿越尘封五千年的殷商故地

2008-10-13cncn.com

我是在夏天刚结束的时候来到河南的。


这块土地,有着太过厚重的文化积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里浓缩。一次次逐鹿中原的刀光剑影,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无数斑斑驳驳的痕迹。

坐午夜到达的航班。飞越千里,来触摸中原大地那充满沧桑的容颜。

初秋的中原,依然是炎热的。机场大巴在呼呼地放着冷气。

省会郑州,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往市区的路上,我看见开阔整齐的新区,有非常好的绿化。我看见高楼林立的老城区,灯火通明。大商场鳞次栉比。有很响的音乐声透过密封的车窗玻璃闯进来。

街道上有很多的人。广场上也有很多人。

一下车,就有很多人围过来。要不要住宿?出租车坐吗?我摆摆手。我想一个人,在这秋夜的中原省会,静静地走一段。我要好好想想,我来这里想寻找什么。

这也许算不上是一次旅行。因为西气东输,我为写西气东输而来。这或许又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西气东输的一线工程,在五年前就已经完成。这是一条埋在地底下的管道。我什么也看不见。

或许在某个我行走着的地面下,就是管道通过的地方。或许我乘坐的那辆出租车,用的就是来自西部的天然气。又或许刚刚和我对话的那个老人,他家里用的就是西气。它似乎无处不在。它又似乎无迹可寻。我只有去走,走遍这块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去感受那样的无处不在。去感受现代与传统的交叉。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八月底了,阳光依然炽热。坐出租车去看黄河。车子快速驶向郊外。开着车窗。一路上风呼呼地响。热热的夹带着尘土扑面而来。

和司机聊天。问他,知道西气东输吗?他回答说,当然。这可是个好东西啊。他说,现在油价那么高,我真想去把车子油改气呢。可惜,气不够用。没排上。要等了。

然后他又说,你没发现,我们郑州的天蓝了好多吗?这是天然气的功劳啊。很多用煤炭企业改用天然气了,很多汽车也改用天然气了,污染少了,天就蓝了。

我抬起头看看车窗外的天,果然不再是灰蒙蒙的。

我不知道,这是天然气的功劳,还是因为已经到了郊区的原因。但我感受到了一个郑州人,普通的郑州老百姓的那种心情,那样的骄傲。

郑州郊外的三皇山桃花峪。站在高处,能够看见黄河在这里冲出最后一个峡谷进入平原,这里,是黄河中下游的交界处。

河的对岸,王村镇。西气东输三次穿越黄河。最后一次的穿越,就是在这里了。若是我在五年前来到这里,我想,我大概能够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我在网上看到过关于这段施工的介绍:

郑州黄河顶管穿越工程长三千六百米,设四个沉井,分三段顶进,每段顶距都在千米以上。工程位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黄河古老河床下二十三米深处,地址结构变化莫测,在面临摩擦力、水压、中心定位等诸多难题的情况下,将直径一点八米的钢管一次顶进千米以上,属于一项世界级难题工程,因而也被喻为西气东输主干线的“咽喉”部位。

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此次贯通的顶管穿越工程首段长一千一百六十六米,管道直径一千八百四十四毫米。在未使用中继间的条件下,用二百吨的主顶器完成全线顶进,其顶距之长、直径之大、条件之复杂,在世界管道顶管施工史上尚无先例。

五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看不见这些。我能够看见的只是黄河。平缓宽阔的河面。河水无际无涯,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而那条管道,就在这里,在河床底下23米深处,平静地与远古走来的黄河,与那些历史,交叉而过。

坐在山顶上,看黄河水悠悠地流淌。我不知道古时候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无法想象黄河泛滥时狂暴的样子。我只知道,这条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这是多么奇特的一条大河。它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冰峰雪山中发源,源头是纯净的雪水。向东流往大海时,经过一片黄色的高原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这条黄河偏偏又孕育了一个黄皮肤的民族,这个民族又把他们的最早祖先叫做黄帝。当今世界上,几乎每五个人中间,就有一个黄帝的子孙。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这条河流,暴戾无常。时不时的泛滥一下,改道一下。于是中华文明史,几乎是一部治水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便有不断的治理黄河的纪录。每泛滥一次,河堤便筑高一点。河床在一次次泛滥以后一点点地抬高,慢慢地悬在了两岸城市之上。

在山的高处,看那黄河九十九道弯的最后一湾。看看中下游分界的痕迹。看邙山那深深浅浅的沟壑。

不远处是楚河汉界的古战场的遗迹。两千多年前,刘邦项羽在这里争夺天下。一千多年前的时候,有个叫阮籍的人,来到这里,感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更早的时候,两千五百多年了,那时,有一个老人,在周游列国几十年以后的一天,来到河边。走上高高的河堤,看奔流不息滔滔东去的大河流水,悠悠地长叹一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那时候的天也一样的蓝吗?那时候的水也这样混吗?那时候的河床是没有这样高的。那时候的黄河上,是没有前面的那座京广铁路大桥的。河的底下,更没有这样一条粗大的管道,输送着搞清洁的能源。那时候的人,用柴火做饭。

上山的途中,我邂逅了一个当地的村民。他用面包车带我上山。整个下午,他都陪着我。

坐在山顶上,看黄河远去。他告诉我,他一直就生活在黄河边。他说,村里很多人出门打工去了。到年底回来,也没挣多少钱。在外面活得并不好,很辛苦。又没人看得起。

他说,他不想离乡背井的。家里有几亩地种种,平时出来挣点零花钱。我问他,河对面有个王村镇的,你知道吗?他说,当然。那里还有一条管道从地下穿越过了黄河呢。他告诉我说,这条管道输送的是天然气。他说,那边村子里有些人当上了巡线工呢。我问他你家里用天然气吗?他摇摇头,农村里还没有呢。城里居民家才有天然气用。

不过,过些年,二线通了,或许我们也能用上天燃气了。呵呵。说完,他憨憨地笑了。

我看着河面,说黄河水真是那么混浊呢。他说,我们这一段,不混的。你看,那边,他指给我看,京广铁路大桥旁,有一块拦起来的河面。他说,那是郑州市的饮用水源呢。他说,这一段黄河,经过小浪底的沉淀,水一点不算混。

我告诉他,在我的家乡,有一条钱塘江。河水清澈。那样的水才可以饮用。

他沉吟了一会,对我说,我们这里的人一点也不嫌黄河水太混。我们都是喝黄河水长大的。

沉默了好久,他又说,生在苏杭,葬在邙山。你们那里是好地方。我们这里,也是。

那么认真。

我说,是的。当然是。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啊。他开心了。笑起来很纯真。说,走吧。我带你去看浮桥。

黄河边有很多人。在宽宽的河滩上玩。在水里游泳。游完上岸的人,用一大桶的清水在冲身体。

在浮桥上,他停下车,给我拍照。浪打过来,桥在水面上晃晃荡荡的。有车经过,水浪就很大。他就等,等车经过后,抢拍浪花的镜头,然后兴奋地给我看。说,你看,我把你拍成了凌空站在河面上的了。

他又让我下水去走走。我说,我不想脱鞋袜。太麻烦。他说,你该下去走走的。这样你才算到过黄河了。那执拗认真的样子,让人无法拒绝。

有很大一段滩涂,他把车一直开到水边。我脱了鞋袜。走进黄河。

这千古的黄河。这一刻,我是那样地亲近着它。突然很是感慨。

我站在水里,极目远眺。然后,又弯下腰,捧起一捧河水,很想尝尝。河水其实还是混的。我只是把水洒在脸上。一捧,又一捧。

回头,看见他不停地给我照相。

我走回去,看见相机里的我,与黄河融为一体。

我说,谢谢你!你让我认识了黄河,认识了黄河边的人。

离开时,我给他一百块钱。他没收。他说,你那么喜欢黄河,喜欢我的家乡。我真高兴。不要你的钱,交个朋友吧。下次带你的家人,朋友再来荥阳、来黄河玩。

他告诉我,他姓牛,是旁边古荥镇方洞村人。

通过新华社的朋友,我很艰难地联系上了河南省发改委能源处的朱世厚副处长。我需要一些官方的资料,我想正面地直接地写写,西气东输给河南带来了什么。

他几乎是不近情理地拒绝着我。他说,来采访的人太多了。写来写去,就这点内容。有什么好采访的。在我终于得到他首肯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想放弃了。我想,我能从他这里了解到什么呢?

在他的将近半个小时的介绍中,我并没有做多少记录。那些内容,我在网络上一搜,全都有了。

我站起来准备告辞的时候,看见墙上有张河南地图,上面有用红笔圈起来的城市。我问,这些,是天然气能够送到的城市吗?他回答我说是的。

郑州、焦作、开封、许昌、安阳、新乡、洛阳……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走吧,走吧。我要循着这些地名,去寻找那条地下大动脉的足迹。寻找那无所不在的涵盖。

走出发改委大楼,我突然那么想去看看那个遗址。5000年岁月的商城遗址。

中原,有太多的遗址。

五千年的。三千年的。一千年的。

寻寻觅觅。我一直在试图寻找那些逝去了的繁华和辉煌。

我看到过图片,还看过别人写的游记,有一个遗址。可以在那土墙上散步。可以看到孤独的老人在遗址旁的台阶上静默地坐着,似一尊雕像。

然而,我问了好多出租车司机,都说没有。后来一个司机说有,只是一段土墙。要不要去看?当然要去。

果然只是一段土墙。

被高高地围在铁栅栏里面。绕了好几圈,还是没有找到入口。问了旁边的人,说,不能进去。那是文物。

对于商、周时期的历史,我知道得很少。其实,史书上记载的,又有多少是确凿的?想起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写。那些对话,当事人当时的心情,那些场景,谁看见过?谁听到过?那是司马迁的想象。

我只知道,在那个时期,古老的中华文明已经相当成熟。帝王们的生活非常奢侈,讲究排场。天子的排场。出门是要六匹马拉的车子。

那个时代,有贵族,有平民,还有奴隶。

王城的建筑一定是非常恢宏的。古代的那种奢华,是追求极致的奢华。我想象着,周天子穿着锦缎华服,戴着前面挂着珠帘的王冠,在高高的城楼上,俯视一切的气势。想象着,他一呼万应的豪迈。想象着城楼上敲响那面大鼓,诸侯闻鼓声飞驰而来的场面。

眼前的遗址是宁静的。那些画面如无声电影,在我的眼前闪过。我经常自己给自己放电影,这些电影全来自于我的想象。

我在那段土墙下站了好久。

大概有二十米左右。裸露着的黄泥土墙,上面长满了荒草。青翠葱郁。

前面是柏油马路。周围是钢筋水泥的高楼。汽车快速地在马路上驶过。行人步履匆匆,几乎没有人在这里驻足。甚至放慢脚步。

也许,那样遥远的一段历史,于我们今天的生活,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找到了入口又怎么样?有个遗址公园又怎么样?我真能看到当年商王朝的繁盛吗?真能够看到当年的歌舞升平或者刀光剑影吗?

所有的一切,还不是一样被浓缩在这样一段荒草丛生的土墙上了?

岁月的尘土覆盖了一层又一层。历史的车轮载着那曾经的一切远去了。有什么能够留下呢?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9913/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