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台湾之旅——台南 |
[游记]台湾之旅——台南 |
2008-12-12cncn.com |
说起台南大家一定知道,台南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不但是那里的历史,还有台南的小吃在台湾也非常的有名。 首先我们参观了位于台南市中区赤崁街与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楼,原为荷兰人所建。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也把赤崁楼叫做红毛楼,或称番仔楼。 目前赤崁楼列为国家一级古迹,也是台南代表性的名胜,赤崁楼的文物与建筑历经荷兰、明郑及满清时代,初建于公元1650年,其建材据说皆由荷兰人自海外运来,称为普罗民遮城,系荷兰人在汉人起义抗荷的郭怀一事件后所兴建的。在郑成功攻占台湾以后,曾经改普罗民遮城为『东都承天府』,并以赤崁楼做为全岛最高的行政机构,隔台江与今安平古堡相对,十分具有历史与文化的价值。自荷据时代、郑氏治台时期,至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天灾战乱,赤崁楼除城垣外,皆倾颓殆;到了光绪5年中国式传统亭台楼阁在原有基座上慢慢取代了原有的荷式城堡建筑,大士殿、蓬壶书院、五子祠、海神庙、文昌阁都在此时出现,之后再经风灾毁坏、日本人重新修建,赤崁楼改为陆军卫戍医院,到了1935年赤嵌楼被指定为重要史迹;光复后,几经整修,将原有的木造结构,改为钢筋混泥土,将主要入口由西改为南向;后来,在民国54年、81年的重修,在旧址地基上修建文昌阁、海神关及蓬壸书院,加上台南市历史博物馆,遂成今日的规模。今日的赤崁楼已完全看不出当年荷兰人所建的『普罗民遮城』的模样,文昌阁与海神庙两座红瓦飞檐的中国传统建筑是赤崁楼的标记。海神庙位于南面,文昌阁位于北面,二者屋顶均是重檐歇山的表现,重檐之间实即为二楼部分,绕以绿釉花瓶栏杆;文昌阁前的石马后方有一个门洞,就是当年普罗民遮城的残迹。 目前赤崁楼分三层,楼上以砖石砌成,有曲折的信道;楼上飞檐雕栏,赤崁城楼下有九只大石龟各负丈余的石碑,是干隆亲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乱的御碑。此外还有别处迁来的断足石马、郑公墓道碑等古物,颇为特别。另外,赤崁楼还拥有广阔的庭园,除了可供游人散步以外,庭园中也摆设了多项历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开的御龟碑,驮着碑的其实并非龟,而是龙九个儿子之一,名为『赑屃』,传说中善馱重物,因此常被用来做为碑的底座。 接着我们前往亿载金城。二鲲身炮台,旧称安平大炮台,是对应于不远的安平小炮台而得名;又因入口城门上方有沈葆祯题额:“亿载金城”,故俗称亿载金城。二鲲身炮台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九月开工,至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八月竣工,历时只计一年又十一个月即建造完成。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琉球籍渔民因风漂流到台湾南部,大部分被牡丹社先住民杀害,幸免于难的渔民经由凤山县送到府城,再转往福州经督抚从优抚恤后,遣回琉球。居心不轨的日本,妄称琉球为它的保护国,以剿番为由进犯台湾。当时清廷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严辞抗议,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祯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防卫台湾。沈葆祯到台湾以后,勘定安平地势险峻,建造仿西洋式炮台一座,并延请法国人帛尔陀设计,以防守海口阻遏日军。二鲲身炮台的建筑,是仿造西洋几何形营垒作法建造的方形棱堡式炮台,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棱堡安放大炮,做为远攻之用;凹人的墙面,列洋枪队,以防止近扑。后来因应实际需要,改为向海一面设阿姆斯特朗前膛大炮五尊,其余各面安二十磅及四十磅小炮各四尊。由炮兵272名配以洋枪队驻守。日据时期,炮台遭毁损,曾一度荒废,后被列为府城名胜之一加以保护。光复后,大规模整修,现为一级古迹,即是今天所呈现的风貌。 最后我们去安平古堡。安平古堡位于台南市安平区效忠街、国胜路上,古称奥伦治城(Orange)、热兰遮城(Zeelandia)、安平城、台湾城,俗名红毛城、番仔城或王城,最早建于1624年,荷兰人在『一鲲鯓』建立一座简单的寨城,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是台湾最古老的城堡,因此曾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也曾经是郑氏王朝三代的宅第,旧热兰遮城分内外二部,城垣范围包括台湾最早的延平市街。清朝康熙年间,将台湾的行政中心移至赤嵌,因而没落倾颓,缺乏管理照料的热兰遮城逐渐倾毁,再加上建筑亿载金城时为撙节经费大量利用了这里的砖石,一般民家见状,更是有恃无恐,修筑屋舍也来此就地取材,热兰遮城就这么被拆得体无完肤;热兰遮城被完全铲平是日据时期的事,1930年,统治者利用原地建起了红砖平台,以及白墙黑瓦带有南洋风味的海关宿舍,新建筑的使用面积较原热遮兰城小,因此部分城墙能保留至今。安平古堡留在游客印象中的白色瞭望台是日据时期所建。 由荷兰人建筑的『热兰遮城』,也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如今只剩一堵老榕盘据、厚实而班驳的城墙,这才是安平古堡列名的一级古迹。 台南的参观就这样结束了,我们沿着安平古堡旁边的老街七拐八拐,首先看见的就是台湾随处可见的应该是道观吧。终于到了老街深处的“安平小吃观光文化馆”品尝著名的台南小吃。坐下以后,伙计给大家一人拿上一瓶“弹珠汽水”,开始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叫“弹珠汽水”,吃完以后才发现原来汽水瓶里真的有颗弹珠。一会小吃稀里哗啦的就上了桌,大家也顾不得许多,放开肚子大吃起来,很快一盆一盆就地消灭,这时大家才找来伙计一一打听菜名。 首先介绍的是“棺材板”,台南名吃,意味这升官发财。 ~ ~ ~ 还有更多的照片和小吃介绍请到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gzp_158/blog/static/420366320081112835380/edit/?mode=prev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3929/1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