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吴哥自助游主题词索引之三(寺庙参观指南) |
[游记]吴哥自助游主题词索引之三(寺庙参观指南) |
2008-12-12cncn.com |
吴哥寺***** 建筑时间:1113年开始 建造者:苏利耶跋摩二世 宗教:印度教 建造目的:供奉比湿努神,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 吴哥古迹中最大保存最好的寺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修建工程历时89年,苏利耶跋摩二世为自己修建的“神王合一”的陵墓,在身后50年后才葬入其中,可见工程量之浩大。吴哥寺是唯一一个以西为正面的寺,所以下午是更好的拍照时间。 吴哥寺由一条护城河环绕,东西长 能看到十个石塔的地点:一直沿着参道向前,只能看到三座石塔,在参道两侧的圣池边,隐藏的两座石塔的面貌才得以展现,而此时池水中还有五座石塔的倒影,是最好的拍照地点。 回音壁:十字回廊北侧前端,靠墙而立,手击胸口,会产生巨大的回声。 精美的女神壁画:位于西塔门内侧和第二回廊东侧,注意寻找露齿微笑的女神(西塔门内侧)、对镜梳妆的女神(西塔门内侧)、没穿纱裙的女神(第一回廊东面外墙)、未完成的女神像(第二回廊东面外墙)、四尊有华美发型的女神(第二回廊东面内侧) 第一回廊 西面:南侧为《摩诃婆罗多》中班度族和俱卢族决战的场面,身中数箭依然坚持作战的指挥官;北侧为《罗摩衍那》的场面,罗摩王子站在哈努曼肩上射箭对抗魔王。 南面:西侧为苏利耶跋摩二世坐在战象上行军的场面,衣着破烂的暹罗人被画成雇佣军,与阵容严整露齿微笑的高棉军队形成反差;南面东侧为“天国和地狱”,18只手的阎罗王坐在水牛上,将人分入天堂或地狱,画面分三层,分别为天堂、接受审判和地狱,地狱中展现了拔舌、火刑、穿刺等多种刑责。 东面:南侧为长达 北面:西侧为“神魔之战”,众神乘坐各种坐骑集体登场,财神库贝拉(Kubera,婆罗摩神之子)站在阿修罗肩上,婆罗摩神乘坐神鸟,比湿努神骑着伽鲁达,水神婆罗那(Varuna)乘着那迦,阎罗王乘着牛战车,战神室踺陀(Skanda,湿婆神之子)骑孔雀,太阳神Surya驾着战车,因陀罗骑着神象。了解诸神众生相的最佳场所。 西北拐角处为“罗摩衍那”的场面。 巴杨寺(Bayou)***** 建筑时间:12世纪末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宗教:佛教 位于吴哥城的正中央,是吴哥城的须弥山。寺庙第一层是两重有精美浮雕的回廊,第二层是16座石塔围绕的中央平台,每座石塔中供奉着来自柬埔寨全国各地的各种不同的佛像,体现了佛教普济众生的思想。在平台上有雕刻着四面佛的石塔49座,加上塔门内的另外5座,一共54座四面塔,216张有着温和笑容,表情又略有差异的巨大石刻面容。 高棉的微笑:216张双目低垂,表情安详,厚厚的嘴角微微上扬的巨大面容,似乎太多故事欲诉还休,不如闭口不语,只以神秘而包容的微笑面对一切。漫步在中央平台,目光所及尽是这几乎一样却又有微小差异的面庞,随时都处在这微笑的笼罩之下,仿佛处于一个后现代的梦境。这些脸究竟是谁?学者们争论的结果是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本人,他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微笑留存世间,求得了永生。巴杨寺也成为吴哥唯一一座献给了人,而不是神的寺庙。除巴杨寺,四面塔在圣剑寺、塔布茏寺、斑黛咔蒂寺、塔逊寺等巴杨风格的寺庙也可看到。 复杂的构造:与简洁的吴哥寺不同,巴杨寺的构造极为复杂,穿行在中央平台的大脸之间,犹如步入迷宫。据分析在建筑之中或完工之后进行过大幅度的修改,比如在平台的一些被遮挡住的地方也有精美的浮雕,在“看不见的地方”有这样的施工,说明遮挡的建筑是后来加盖的。 佛教的兴起:阇因跋摩七世时期,因印度教长期盛行,婆罗门僧侣们的权力日益增长,甚至影响到朝政,阇因跋摩七世引进小乘佛教,并以此为契机改革官僚体系和社会结构。巴杨寺正是这一变革的象征。 表现日常生活的浮雕:巴杨寺的浮雕同样不容错过,与吴哥寺不同,这里有大量描绘平民和贵族日常生活的浮雕,尤其值得一看。 第一回廊(长 东面:南侧为军队的行进,没有发髻的是高棉人,有山羊胡和发髻的是中国人,军队的后方是运送食物的人,女人和孩子也在其中,水牛被作为供品,还描绘了中国人在柬埔寨的日常生活;北侧为战斗的场面 南面:西侧为骑大象的高棉军队与暹罗人战斗的场景,有部分壁画未完成;东侧有军队水上作战的场景,战斗中有人落水被鳄鱼吞掉,水战雕刻的下方有狩猎的场面,之后是一系列日常生活的浮雕,医院、做买卖(中国的商人)、产妇分娩、斗鸡(左是高棉人,右是中国人)、撒网、下棋、建筑、烹饪(炖猪、烤香蕉)和享用美食的场景。 西面:南侧的画面有军队在森林中行进,一个僧人被老虎追得上树逃命,人们采集石头建造寺庙;中间是战争的场面(高棉人的内战?);北侧是森林中的军队,国王似乎在沉思。 北面:东侧依然是战争的场面,西侧为杂技和魔术艺人表演和摔跤比赛的场景,似乎是在庆祝战争的胜利。 第二回廊:神话故事,出现了比湿努、湿婆神等神灵的形象。因部分屋顶不复存在,浮雕受到的破坏较严重。 东面:北侧描绘了癞王的传说,癞王杀死了义父,沾上其鲜血而患病,躺在床上等待治疗;南面:西侧为保存较好的浮雕,湿婆神和比湿努同时出现,人们献上供品,天空中有飞舞的飞天。 西面:北侧为搅拌乳海的画面;南侧出现了战斗中的比湿努神的形象,以及正在修建寺庙的场景,以及皇宫内更衣化妆的女官(皇后?)。 北面:西侧为皇宫的场景,以及人们到冈仁波齐峰参拜的场景;东侧出现了端坐在冈仁波齐峰打坐的湿婆神。 王宫及周边寺庙群 王宫(Royal Palace) 吴哥城占地9平方公里,四方形,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正中间是巴杨寺,巴杨寺往北即是王宫和其周围的建筑斗象台、巴方寺、癞王台、空中宫殿,这些建筑都被连成一个整体。 木质结构的王宫仅剩东西 值得观看:女池壁内侧有蒂巴特女神、伽鲁达和众神以及鳄鱼和鱼的形象。 空中宫殿(Phemeanakas) 建造时间:11世纪初 宗教:印度教 座落于王宫内部的一座小型金字塔型建筑,三层台基之上建有小型殿堂和小型回廊,这种造型实际上相当于在王宫内建了一座缩小版的须弥山。 传说:空中宫殿的中央殿堂中住着蛇神那迦,每晚幻化成美女与国王交欢,国王相信如果懈怠了一天就会有灾祸降临,所以每晚必往,而中央殿堂甚至连王子都不能进入。 巴方寺(Baphuon) 建造年代:11世纪中期 宗教:印度教湿婆派 五层台基的金字塔型建筑,有2道回廊,从东塔门到正殿有一条 据推测巴方寺的中央殿堂建有 传说:巴方寺是传说中的“王子藏身处”。暹罗和柬埔寨还是友邦的时候,暹罗国王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给柬埔寨国王收养,但朝臣们认为这是一个阴谋,日后暹罗王子必将夺取王国。柬埔寨国王杀掉了暹罗王子。暹罗国王大怒派兵攻打柬埔寨,柬埔寨王妃怕暹罗人杀害自己的儿子报复,于是将王子藏在了巴方寺中。 斗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建造时间:12世纪末,13世纪后半期改建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位于王宫前方的斗象台从巴方寺一直延伸到癞王台,长 值得观看:王宫塔门正对着的是“国王的平台”,国王平台两侧的外墙,一连串的伽鲁达和迦家辛玛(狮子辛玛和迦楼罗的合身)交替出现,举起双臂,好像在支撑着整个平台,再向两侧,则换成了连续不断的大象浮雕装饰着外墙。 在国王平台往北的一个平台,走下台阶,在一个像密道一样的空间里,有一堆保存完好的雕塑,有5头神马,玩耍大象鼻子的小孩姿态生动。这个平台的外墙,有很漂亮的三个头的大象摘荷花的雕塑。 癞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修建时间:12世纪末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宗教:佛教 高 巴肯山(Phnom Baken) 建造时间:9世纪末 建造者:耶苏跋摩一世 宗教:印度教湿婆神 独特价值:旧吴哥城的中心 巴肯山是个高约 注意:日落后山路很黑,带上手电为宜。 东部和北部寺庙群 托玛侬神庙(Thommanon)和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 修建时间:12世纪初 建造者:苏利耶跋摩二世 宗教:印度教 由王宫向东,沿路两旁各有一个规模、样子都相仿的小寺庙,北侧为托玛侬神庙,南侧为周萨神庙。两座平地式寺庙,格局与吴哥寺相仿,仿佛是苏利耶跋摩二世修建吴哥寺前的练习作品。虽然小,但是经过修复后完整而玲珑,还有不少美丽的女神浮雕(戴王冠的蒂巴特女神),加之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很适合安静地驻足一下。另外,还可以比较一下中国人和法国人的修复工程,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海外文物修复,手艺不亚于法国人。 茶胶寺(Ta Kev) 建造年代:11世纪初 宗教:印度教 独特之处:本来作为陵墓的寺庙,因建造者的去世而停工没有完成,是唯一没有雕刻的寺庙,凹凸不平的外观给人别样的感觉。 中央部分有等高的5座塔,在外围设计有两层回廊,金字塔式的寺院附有回廊是很少见的设计。台阶又长又窄又陡,攀爬起来非常辛苦。 Ta是“爷爷”的意思,塔逊寺、塔布茏寺的名字中也有这个词。 塔布茏寺(Ta Prohm)***** 建造时间:1186年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宗教:佛教,后被改为印度教 塔布茏寺被东西长 自然的破坏力:没有人看到眼前的景象而不被震惊,巨树无情地压迫着屋顶,树根在最不可思议的地方生长,顽强地插入石缝,顶开石块,四处蔓延,粗壮的如大蛇一样缠绕着石块,像巨手一样把石块牢牢抓住,细密的像毛细血管一样布满墙壁,仿佛要将整个建筑一点点吞噬。去塔布茏寺之前,没法想象柔弱的植物能将石头毁灭,去了之后,只能惊异于那些石块竟然还能勉力支撑。比人更长久的是建筑,比建筑更有力的还是自然。据说是因为对自然的敬意,在建造过程中没有对树木进行砍伐或栽培,几百年后造就了这番惊人景象。专家说这座寺庙终将因树而变成一片废墟。 值得寻找:本是阇因跋摩七世为其母亲修建的佛教寺庙,后来被改建为印度教,可以看到佛教雕像被破坏的痕迹;中央殿堂周围有众多蒂巴特女神的精致雕像。东门东北侧有关于长发妹的浮雕,传说中长发妹解救了因船只失事漂流到小岛上的国王,并嫁给了他。 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 建造时间:12世纪末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宗教:佛教 外貌有巴杨风格,结构与塔布茏寺类似,据说原本是印度教的寺院,阇因跋摩七世改造成了佛教寺院,因为进行过改扩建工程,内部结构稍显复杂。进入东塔门后看到的平台被称为“舞女之台”,其石柱上刻有飞天在荷花上翩翩起舞的形象。中央殿堂墙壁处有蒂巴特女神的雕像。 斑黛喀蒂东边有一个700* 唯一没有留下照片的景点,因为相机被我落在车上了L. 豆蔻寺(Prasat Kravan) 建筑年代:921年 宗教:印度教 砖制建筑,在同一平台上,5座石塔排成一排,中间最高的一座供奉比湿努神,其北边两座分别供奉湿婆神和湿婆神的妻子拉克希米,南边两座分别供奉婆罗摩神和婆罗摩神的妻子乌玛女神。 珍贵的壁画:一座结构简单的遗迹,但其中的壁画特别珍贵,中央塔内的三面墙上展现了比湿努神的三种状态,其中北墙刻画了比湿努三步跨越天、空、地三界的形象,北端塔内的三面墙有拉克希米的精美浮雕。 东梅奔寺(East Mebon) 建筑年代:952年 宗教:印度教 原本是建在东池中央的“漂浮起来的寺院”。东池是耶苏跋摩一世修建的灌溉用蓄水池,面积约1.2万平米,目前已干涸,在东梅奔寺可以看出被水浸泡过的地方颜色上的不同。一般认为是先有东池,后有东梅奔寺。 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的金字塔型建筑,3层平台,1主塔,4副塔,有围墙、藏经阁等附属建筑。东梅奔寺使用了砖、岩石和红土三大建筑材料。 相对应地,在吴哥城外以西,有一座西池,池中建有西梅奔寺。目前西池还有水。 值得寻找:西面的山形墙门楣上,比湿努神要撕裂阿修罗的浮雕;一层平台四角有大象雕像。主殿堂和东南副殿堂有卡拉的精美浮雕。 比粒寺(Pre Rup) 建筑年代:961年 宗教:印度教湿婆派 金字塔型寺院,3层平台,第三层四角各有一塔(副殿堂),中间是建在一个微型平台上的中央殿堂,还建有四个塔门、外墙、多个藏经阁和小殿堂。 比粒寺与东梅奔寺结构相同,规模更大,据说是国王(比粒寺与东梅奔寺为同一个国王所修建)嫌每次去东梅奔寺都要渡过东池太过不便,于是在东池这一侧修建了比粒寺。 据说是国王的火葬场,东塔门内的石槽即为火化遗体的地方,寺院北部还有倾倒骨灰的石槽。 值得寻找:西南副殿堂墙壁上有长着野猪脸的拉克希米和有4张面孔的婆罗摩神的妻子莎维德丽的浮雕。 塔逊寺(Ta Som) 建筑年代:12世纪末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宗教:佛教 据说是为国王的父亲而建,单塔结构的寺院。 值得观看:这里有造型各异的女神像,穿过西塔门,在西门的内外侧墙壁上可以找到戴大耳环的女神、正在梳头的女神;东塔门被大树完全覆盖。 涅槃宫(Neak Pean) 建筑年代:12世纪末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宗教:佛教 中央殿堂建筑在 值得观看:中央殿堂的平台为圆形,环绕着两条大蛇,大蛇的尾巴在平台东侧相交并缠绕在一起,涅槃宫的名字即有“缠绕的大蛇”之意。中央水池东侧还有神马瓦拉哈的雕像,传说瓦拉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圣剑寺(Preah Khan) 建筑年代:1191年 建造者:阇因跋摩七世 宗教:佛教 阇因跋摩七世为了纪念与暹罗军队作战胜利而修建的,也是国王父亲的家庙,规模较大。 被破坏的佛像:在圣剑寺,到处可以看到佛像被人为凿去的痕迹。阇因跋摩七世去世后,阇因跋摩八世恢复了印度教,激进的印度教湿婆派信徒对佛教信物进行了破坏。中央殿堂建造时供奉的是观音,雕像也早已不在。 值得观看:东门进入后(圣剑寺的东门有三个门,除东塔门外,还有两个侧门),右手边有一座2层的石质建筑,由许多根石柱支撑,这种2层的石质结构在吴哥是独一无二的;由东门进入后步入一个平台,门楣上有许多精美的13飞天浮雕;东、西塔门外墙都雕刻有巨大的伽鲁达踩着那迦的雕像;通往东西塔门的道路两侧排列的石柱,下部雕刻了伽鲁达的形象,上部本为佛像,大多数已被破坏。 郊外的寺庙 罗洛士群(Rolous) 罗洛士在暹粒东南方 神牛寺(Preah Ko) 建筑时间:879年 建造者:因陀罗跋摩一世 宗教:印度教湿婆派 独特价值:吴哥古迹中最古老的寺院。 寺庙东西长 值得注意:6座殿堂上随处可见雕刻在发白的灰浆上的浮雕,可以想象当时是在石质的建筑物上整体刷上了一层白色的灰浆,然后在灰浆上进行雕刻的。 巴公寺(Bakong) 建筑时间:881年 建造者:因陀罗跋摩一世 宗教:印度教湿婆派 独特价值:巴公寺是罗洛士群中规模最大的古迹,也是罗洛士群的中心,象征须弥山。而且是公认的最早的金字塔型建筑。 巴公寺东西长 值得寻找:在第五层平台南面东侧的墙壁上,有一处描绘了战斗中的阿修罗的浮雕,保存得异乎寻常地完好,与墙壁其他地方相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罗莱寺(Lolei) 建筑时间:893年 建造者:耶苏跋摩一世(因陀罗跋摩一世之子) 宗教:印度教湿婆派 国王用来祭祀以父王因陀罗跋摩一世为首的祖先的寺院,东北侧的殿堂供奉的就是因陀罗跋摩一世。 罗莱寺建在当时的大蓄水池(因陀罗跋摩一世建造的)中央的小岛上,是东西梅奔寺的雏形。原有6座殿堂,现余四座。 值得寻找:四座殿堂中央建有十字形水槽,十字中心建有林迦雕刻。此外,金刚和女神的雕刻也值得一看。 女王宫(Banteay Srei)***** 建造时间:967年 宗教:印度教 位于暹粒东北约 女王宫很小,整个围墙长不过 女王宫有三道围墙,由东塔门进入后是一条红土参道,第三围墙内为中央殿堂和两个副殿堂,以及两个藏经阁。 红色的建筑材料:女王宫的红色是因为建筑外墙使用了红色的岩石和红土,阳光照耀的时候更加鲜艳(所以最好在上午参观,而且最好在8点以前赶到,否则人满为患)。这种红色岩石的质量也很好,所以女王宫的精美浮雕得以较好地保存。 精美绝伦的雕刻:门楣、立柱、墙壁、屋檐,女王宫到处布满精美浮雕,所见之处毫无遗漏,是吴哥古迹中最完整的寺院。女王宫的浮雕不仅精致程度堪称吴哥之最,而且与其他古迹相比独具别致风格。其中第二围墙被认为最优美的建筑和浮雕,印在了50瑞尔纸币上。 比较有名的浮雕: 比湿努神的化身纳拉辛玛扑倒阿修罗(步入东门后参道右手边的山形墙) 骑着神牛的湿婆神和妻子乌玛(步入东门后参道左手边的山形墙) 魔王诱骗悉多(罗摩衍那,参道右手边) 坐在卡拉身上的比湿努神(第一围墙大门) 比湿努神坐在卡拉身上(第二围墙大门) 大象用鼻子喷水为拉克希米沐浴(第二围墙大门) 跳舞的湿婆神和卡利拉米亚王妃(第三围墙大门),传说此王妃美貌非常,国王死后引起各地国王的争夺,忧愁的王妃祈求湿婆神让她的美貌消失,湿婆神实现了她的愿望; 魔王打扰静修中的湿婆神(南藏经阁东面),湿婆神怀抱妻子在冈仁波齐峰上修炼,魔王想要移动山峰打扰湿婆的静修,湿婆神在冥想中欲消灭魔王; 乌玛请求爱神卡玛向湿婆神射箭(南藏经阁西面) 罗摩王子帮助猴王夺回王位(第二围墙西端) 卷起的山形墙:女王宫塔门山形墙的顶端都是卷起的旋涡状,是女王宫的特色。 东方的蒙娜丽莎:北藏经阁东面的女神像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曾有一个作家被其吸引,将其凿下打算偷带出国,结果被捕。 高布斯滨(Kbal Spean) 到女王宫之后继续沿路向北即到达荔枝山,荔枝山是三“圣山”之一,是统一全国的阇因跋摩二世即位,拉开吴哥王朝序幕的地方。建筑吴哥那么多寺庙的石头都是开采于荔枝山。其名字来源于山上大片的荔枝林,而这荔枝据说是元朝使节,后来写了《真腊风土记》的周达观撒在山上的。荔枝山景区也是一处著名的景点,有寺庙、河水中的神像雕刻、水下林迦,但是要付20美元门票,有点黑,我们没有去,选择了高布斯滨,除了没有寺庙,同样可以看到河流中雕刻的神像和水下林迦,而且免费。 高布斯滨距离女王宫 河流中的神像:高布斯滨的古迹雕刻于1059年,据说是国王怕居住在这边的人们到寺庙去参拜不方便,而特意修建的,在长约 圣水传说:因为流经了这么多神像,这里的河水被称为圣水,而且经过了林迦雕像的水,被认为是有能量的水。 值得寻找:直径 崩密列(Beng Mealia)***** 一座没有进行过修缮的寺院,让人领会“遗址”、“残迹”最原本的味道。 崩密列安静地沉睡在距暹粒 探险之旅:崩密列本是有三层回廊的平面式寺院,而如今到处都是坍塌的石块,已经看不出结构,甚至找不到可走的路。进了南门(东西北门均已被石块堵死),找一个当地人做导游,只有他们才能轻车熟路地带你在废墟上爬上爬下,走过布满苔藓的屋顶,穿过没有光线的回廊,在没路的地方找出路来,还会将值得注意的地方指给你看,整个过程犹如探险。 崩密列的损坏,在自然更是人为,内战中的地雷炸毁了包括中央殿堂在内的多处建筑。现在中央殿堂已经变成了一个石头山,导游指给我们看一个身首异处的女神像,身体部分在山下,头在山顶。再优质的石材,再好的建筑手法,也禁不起地雷的一声巨响。废墟中,一条有着忧郁眼神的大黄狗静静地趴着,仿佛它曾经见过这片古迹的前世今生,见过它轰然倒下的那一瞬间。 值得寻找:东门平台处栏杆部分的那迦雕像保存完好,与整个寺庙的破损程度形成强烈对比;从南门进入后右手边第三回廊之内有一个十字回廊,其东面有部分浮雕保存了下来。 注意:门票5美元,不包含在通票中;曾经有地雷爆炸,所以没人带的路别乱走。 从高布斯滨到崩密列,小何走了一条小路,估计是抄了近道,路上也要开一个小时。快到的时候,车子的电瓶坏了,坚持到了门口立马熄火。好在是到了,而且门口的小商店竟然有充电的装置,我们进去参观的时候,车子也充好了电,否则在那条小路上,人都不见一个,景点看不了不说,不知道要几点钟才能回去呢。 越写越发现吴哥的游记没法写,因为他实在不只是一个景点,那些建筑、浮雕的背后,是高棉的历史、宗教、神话、世俗生活、乃至整个高棉人的精神世界,想写个明白,非得做了研究,写成本专著才行。我也就只能潦记到此吧。包括了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以及临阵磨枪地读来的,没能事先做好功课,只能在飞机上、旅馆里,甚至在参观的过程中边走边补课。 总之,最大的建议是事先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充实一下头脑,眼睛才看得有趣,才不虚此行。否则,也只是找了个拍照片的背景罢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3938/2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