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轴线,再看东西轴线。东西轴线的最尽端(北端)分别是教谕署和训导署的讲堂和内宅,现在没有开放,教谕和训导都是古代的学官名。  东西轴线的交通路线是备弄,很有点“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味道吧。备弄是古代的消防通道,可以疏散可以救火;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主仆分明,妇女、仆人不能走正堂大厅,只能走备弄。在这种地方,没法不看到封建糟粕。
 西轴线的中部分别是名宦乡贤祠和忠义孝悌祠。
古代评定名宦乡贤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不管官职多高家产多富,为官不清为富不仁的,名字就进不了名宦乡贤祠,即“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这里供奉的其中一位就是前面提过的唐代县令房琯。 慈城自古富庶,但是却不为富庶所累,这里展示了历史上曾多次众志成城成功抗击倭寇、抵御鸦片战争英军的事迹。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tì音同剃)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孝悌是儒家的基本道德规范。慈城曾称三孝乡,历史上出过三位巨有名的孝子,前面提过的慈城名字来源的董黯就是其中之首。 综上所述,慈城就是想表达自己是各方面都符合儒教道德规范之地。  东轴线的中部依次是崇圣祠、土地祠、宰牲所。崇圣祠供奉孔子五代祖先及其家属,东西厢房则立有五位先贤先儒父亲姓名的石碑。
恰好看到一位清秀的工作人员在石质香炉上静静的续香,然后默默祝祷,并没有人监督她,一切行为发自内心,很是超然。  东轴线再往南是文昌阁和魁星阁。文昌星和魁星主功名禄位,历代文人学子对他们顶礼膜拜,祈求书山有路,学海有涯,功名有望,禄位有升。
至此出了儒学门,结束慈城孔庙的游览。  大型孔庙我到过北京孔庙和四川德阳文庙,这两位都是占地面积上2万平米的,而慈城孔庙只是将近它们的1/3,但是直觉观感却是后者比前二者的面积要大。没办法,人家就是特别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利用移步换景、借景、重重门等等手法把视觉尺度拉大,却又有怡人的步行尺度。教科书说苏州古典园林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这里就是实例。
更多精彩请看我的博http://blog.sina.com.cn/shenyuxiaozhiz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