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晃悠晋中北——(十一)悠悠晋祠

[游记]晃悠晋中北——(十一)悠悠晋祠

2009-01-14cncn.com

一早从大同回太原,全高速路3个半小时就到了,赶在午饭前回到太原,还是比较快捷的。

把一大包臭衣服往朋友家一扔,吃完午饭,就在“山西医科大”门口坐804路,赶往晋祠。

804路开的是新晋祠路——晋祠公路一线,路况非常好,乘客不多, 40分钟就到晋祠了。

晋祠离终点站有点距离,但不远,走走就到,不用浪费钱去打那些说“送你到晋祠”的车。

还有上来兜揽生意,说包车去天龙山玩的,如果没有事先具体安排,那就不要临时包车去。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片郁郁葱葱、规模较大的园林前,风景还算不错,但一看就是新的。

千万别激动,别以为是“晋祠”到了就拼命找卖门票的,这里只是免费的“晋祠公园”而已。

这是会有很多“野导”上来说“这里就是晋祠了,讲解一下只要20元”,对之可一概不理。

一来晋祠里有得是正规导游,二来我们始终提倡散客就要将“蹭导”发扬光大,坚持到底。

“不到晋祠就不算来过太原”,晋祠以其悠远、浓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深深吸引着游客们。

进门就见许多游客围绕在简介栏前,听着导游的授课,也许是晋祠地方比较大、看点比较多,

很多导游都喜欢在这里先作整体介绍,让大家有个初步印象,以免待会内容太多、消化不良。

顺着人流慢慢往前挪,首先来到“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雕梁画栋,

廊回飞檐,敞面开阔,气势不凡,据说戏台基座中还埋着许多大水缸,以增强音响的效果。

伫立在台前,足以想象当年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一曲晋腔晋韵声震八荒,余音绕梁,

而今只应了“镜花水月”的“水镜”二字,落下个空荡荡的戏台,让人慨叹历史去吧。

往前便是金人台,所谓“金人台”就是四角各立铁人一尊,嗯,该叫“铁人台”才对嘛。

一眼就能发现其中西南角的一个铁人栩栩如生,威武有型,另外三个破破烂烂,呆板生硬。

原来,铁人们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当年各把一方,颇有四大天王的风范。

可惜在后来动荡的岁月里,其中的3个铁人纷纷与世长辞,造成了“孤独一枝”的惨淡局面。

为了弥补 “一缺三”的遗憾,后人又新铸3个铁人,可惜工匠学艺未精,只能滥竽充数了。

再往前穿过“对越”牌坊就是“献殿”,是陈设祭品的场所,四面都是栏杆,就像个大凉亭,

保证阴凉通风,以免那些猪头、羊头腐败变质,神仙吃坏了肚子可是要“黄河泛滥”的哦!

从“献殿”门口的“龟匾”下走出,面前就是“鱼沼飞梁”了,虽然不在“晋祠三绝”之列,

但“鱼沼飞梁” 形制奇特,造型优美,十字交叉的桥面,首尾中轴突起,两翼下斜欲张,

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鸾,故称“飞梁”,虽古籍有所记载,但现存仅此一例,可谓“海内孤品”。

站在“飞梁”上,面前就是宏伟的“圣母殿”,“圣母殿”在建筑史上同样占据着许多“头衔”,

“殿周围廊”、减柱法等等,都是很专业的成就,不搞古代建筑的就别想弄明白是咋回事。

对于大众游客来说,直观的倒是那八根木雕“盘龙柱”,工艺精巧,蜿蜒自如,张牙舞爪,

对了,说道“张牙舞爪”,大家注意了,受到礼制的约束,这里的龙爪可都只有“四个指”。

“圣母殿”虽然古老、壮丽,但仍然排不上“晋祠三绝”,不过圣母殿里倒是藏着“一绝”,

那就是殿内的宋代泥塑彩绘人像。圣母邑夫人凤冠霞帔、端庄尊贵的形象自是不在话下,

难得是那些侍女塑像,或是幽怨,或是天真,或是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又或是飞扬跋扈,

奸诈阴险,更有甚者——面对圣母的侧脸是勉强的笑容,另一侧却是黯然神伤,暗自泪垂。

这些侍女像性格鲜明,表情自然,活泼生动,传情达意,完全生活地表现了当时被禁锢深宫、

受尽役使的侍女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封建社会与阶层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侧面,实在是“绝”。

不过这些只能从导游口中听到了,因为为了保护这些年代久远的泥塑珍品,大殿内不得进入,

而且殿内也没有灯光,乌漆嘛黑的只能分辨个轮廓,只见游客们黑压压地趴在门口的栅栏上,

十分好奇地朝里面乱瞅,在导游一番滚瓜烂熟的讲解之后,还没有分清谁是谁、哪是哪之际

就只能带着一片混沌与模糊,被下一拨游客替换出来,动作快的倒还能留下一片“咔嚓”声。

圣母殿左侧就是另外“一绝”,著名的周柏,历经27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一切的苦难,

都镌刻在那皱褶的树皮之上,虽然佝偻了枝干向一侧倾斜,寻找依靠,但那苍茂的绿色华盖,

依然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荫佑着晋阳的世世代代,令人啧啧称奇、感叹不已。

圣母殿右侧又有“一绝”,晋水主要源头之一的“难老泉”,取自《诗经·鲁颂》中,

永锡难老一句,“锡”通“赐”,就是“永远获得上天恩赐而不老”的意思。

只可惜,真正的“难老泉”虽然经过晋祠小循环、全城大循环的2次大规模调水拯救,

仍然避免不了干涸的宿命,今天看到的突突泉涌,和农田边抽水机哗哗的景象何其相似。

参观完主轴线,两边还有很多景点值得一看,晋祠之大、之深,足足转上一天也是不够的。

出了晋祠,被停车场那一片戏曲声吸引,看看时间还早,便循声而去探个究竟。

原来空地上一边搭起了“百姓戏台”,票友在台上“自娱自乐”,一边则是一排小吃排挡,

刚刚开始起灶生火,估计夜市更加热闹。我们发现有一个卖“碗秃则”的摊子一直“爆棚”,

只见一个大妈,手扣一把小刀正上下翻飞地割着碗秃,上好酱料的碗秃更是绝对诱人啊。

于是忍不住,2元钱买了一碗,啊~~,我们又错了,真是难吃啊,粗粮,拿什么爱你啊?!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5952/1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