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 关于长崎原爆资料馆 |
[游记]游记 关于长崎原爆资料馆 |
2008-06-27 sina.com.cn |
八月的长崎和广岛,人人谈核色变。 原爆资料馆?如果日本人来中国,一定要把他们都带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看...如果前几天游玩主题公园、参观孔庙和博物馆算是拉近距离的话,那么今天是打算博取同情吗? 抑或只是单纯的对战争的反思,对死亡的祭奠罢了... 长崎原爆资料馆,就建在一座被炸得只剩一面墙的老教堂上。这面墙上至今还挂着一只被巨大的力冲击而变形了的老钟,扭曲的钟面并不影响来来往往的参观者读取时钟残留的指针所指示的那个特殊的时间。和先前参观过的博物馆、孔庙一样,原爆馆内不允许拍照,不过门票很便宜,便宜到只需要一罐可乐的三分之一价格都不到。以一个学生为标准,一张大阪环球影城的门票是5500日元,相比之下这里100日元的门票则显得根本不值一提。 我们都明白这是为什么。 不忘记,是一种可怕的力量。老话说:“哀兵必胜”。 走进展厅的入口,两个由二三十个电脑显示屏一样大小的屏幕组成的大屏幕分立两旁,间错开不断循环的播放着纪录片,以便每一个人在走进这里的第一眼就能从其中的一组屏幕中看见那朵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的全过程。 第一个展厅,是展示原爆现场的遗留物。走进去,能看到小到居民家中被碳化的米粒,大到坍塌的墙体,歪七扭八的钢丝床、“S”形的自行车,还有那面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的时钟,就像是正在向你描述它们不平凡的经历的老人一样。 无声,不一定就不能震慑。 印象最深的是原子弹爆炸之后几小时的一张照片 画面上的女孩正在缓缓地吃力地朝前面爬 因为前面不远的路面上就有一个水洼 她大概是想要喝口水 即使知道这个水坑的水受到了放射线的辐射,喝了是会死人的 她还是吃力地往前爬着... 可能被毒死,比被渴死好受些吧? 第二个展区,是展示原子弹爆炸的后期影响,幸存的人不断的产生病变,渐渐消瘦到只剩下皮包骨头,十五六岁的孩子和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知道自己无力逃脱死神的阴影下一步一步接近死亡。 虽然来之前就抱定了绝对不会同情和怜悯这些人的决心,虽然觉得投放原子弹不能说是错了,虽然觉得这是日本人罪有应得的报应,虽然觉得这比起中国死去的同胞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可是是当你看到那些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遭受辐射后的器官组织,而且是对比正常人器官要大好几倍的时候,真的会受不了。 尤其是看到原爆后十几年出生的畸形婴儿就睡在眼前的玻璃瓶子里的那一刻,我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触目惊心!... 明明知道是他们用刺刀挑破了南京无辜儿童的胸膛,却还是会对眼前睡在玻璃瓶子里的婴儿心生怜悯。 明明知道是他们向东北的村民释放毒气,却还是不忍心看到那些病变的人体器官。 明明知道是他们强奸了我们无数的女同胞,却还是会同情那个爬向水坑的日本女孩。 这时的你或许会说我是妇人之仁,这是我们在世界上最不能同情的仇人。作为中国人,又是学过这段历史的学生,当然是了解当时投放原子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这对于震慑那些决心顽抗到底的军国主义分子确实很有必要,我当然也会对那个时候没有反对甚至支持本国政府侵略的日本人深恶痛绝。可是仇人,毕竟也是人吧?... 像这种对手无寸铁毫无还击能力的平民下这样的狠手,扔完了就跑的行为,多少有点不太厚道... 何况幸灾乐祸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 何苦呢? 面对这样的惨象,可以窥见战后的日本人看到的是更加满目疮痍的景象。即便做不倒也要拼命去试试,越是面对困难和不幸,日本人反而越要激励自己的国民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坚持。“哀兵必胜”这种演苦情戏的手段,日本人从祖辈开始就常用。靠这种方法,他们明治维新成功了;靠这种方法,他们甲午海战打赢了;还是靠这种方法,他们从战后失败的废墟中重新让日本的经济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只有一次,他们用这个法子没有奏效过,二战。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8280301000bq8.html5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