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7春节Nepal 游记-day7 |
[游记]2007春节Nepal 游记-day7 |
2009-03-13cncn.com |
2009-1-27深夜 前叙: 当我再次续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1月27日的深夜了,2年后的春节。思绪万千,这两年都做了些啥呢,日子过得是如此的飞快。07年因为自己转到新的岗位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取消了那年后面的所有旅行计划(曾计划去Kenya的);07年底女朋友分手了;08年忙着找女朋友未有结果,不过在找朋友过程中居然认识了一个从未见面的也经常旅行的女孩,据她说大勇已经把龙游交给别人管理,自己跑回上海结婚生活去了;08年8月精彩的北京奥运开幕式在一片谩骂无能导播的声音下开幕了,非常非常羡慕能到现场去看的朋友们和国外的电视观众们,他们欣赏到了完美的开幕式;08年10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第二大旅行计划,去了趟儿非洲只不过去的是坦桑尼亚。转眼这就到09年春节了。而09年,也许我会再次回到Nepal。突然感觉到压力很大,要攒钱娶老婆喽,30好几的人了还像小孩子那样爱玩收不住心,数数银行卡里的钱,连买房子的首付都付不起而这房价又要开涨了。
Day7 2007-2-18
早上5点就起床了,为了赶去机场匆匆的在GH里吃了一个早饭,Ganesh还特意赶过来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个摊鸡蛋,感谢感谢。
会合了我们的徒步向导和Lucky就一起前往机场等候小飞机,大概六点多的飞机。在机场偶尔一儿扭头,居然发现机场这里是一个拍照好地方,远处鱼尾峰的山峰刚好被日出染红,竖直取景的话儿,能让整个鱼尾峰充满画面,赶紧拿出相机抓拍,可惜有几根电线档在画面中,如果会PS的话儿,这里的确是照鱼尾峰的一个好地方。
机场候机室很小,我们四人机票总共218美元,向导和挑夫的机票也蛮儿贵的,顿时看候机室里当地人的眼神就不一样了,心中感叹原来都是有钱人啊。等候飞机的过程中和向导聊了聊当地生活,比如当地人买一升瓶装矿泉水要15Rs,房租要1000Rs/月等等。
等到7点钟,有机场人员走进来宣布去Jamson的飞机取消了,因为那边机场的雪没化,飞机飞不过来。前天我和老周互勉着飞过去能看到比这边徒步更好的美景,好不容易让我们自己相信并Greatly期望着,现在突然180度又去不成,Cancel了,那一瞬间可是非常失望了。从机场回GH的路上我和老周又开始找各种理由让自己相信走小环线会是多么的精彩,不过毕竟我上次已经走过了,所以还是蛮儿失落的。
在GH和向导还有Ganesh商量了下,考虑到小环线上可能还在下雪,决定原来4天的路用5天来走,楼上几位未徒步并且刚起床的同伴在旁边坏笑着。。。郁闷。
9点从GH再次出发,大概10点多到达小环线入山口,途中盘山路上我还在回忆上次来的时候看到的满眼“金山”,可惜这次出来太迟了,看不到喽。顺便提一下,徒步登山的Check point居然不是在进山口而是在出博卡拉的路上,而且也只是向导拿了我们的登山证过去办理,那边的人也不过来数车里到底几个人,完全靠自觉。怪不得以前如果很早出发的话儿,有可能逃掉检票这个说法,至少上次就是这样的。当然,考虑到LP上所说的我们所交的费用会用于保护这里的环境,如果是真的,我还是愿意付那笔登山费的,比在国内要心甘情愿得多。
有了上次徒步的经验,这次在进山口一下车,我就到处找西红柿买,40Rs/Kg这样子的,我买了1斤放在小塑料袋里系在我随身背的小登山包外。
在山口小村庄过河的铁索桥前有一个小庙,老周一定要进去拜拜,我就在外面等着,主要是怕进去就要被要求捐香油钱,嘿嘿。
我们的新向导背着我拿大登山包从后面赶上来,头儿一句话就是”what are you doing?”,我一下愣了,我还以为他在问老周干啥去了,心里正琢磨怎么跟他解释呢,他却把我的大登山包递了过来。这下我更糊涂了,和他解释说我看过LP上的介绍,出于人道等考虑,不应该给挑夫或向导背超过10Kg的包,而我上山前已经把好多东西放在GH了,现在这个包绝对不会超过10Kg。向导回答说他只能背自己的随身小包而且他特意强调他是向导不是挑夫,我心里已经开始暗火了。又不是第一次来徒步了,碰到过那么多徒步的老外和他们的向导和挑夫,我还真没见过哪个徒步向导不帮忙背行李的,一方面自己能做挣些,另一方面客户也能剩些钱(省了一个专门的挑夫)。最关键的是这个向导居然到现在才提出这个要求,你现在让我自己一下子背两个登山包,我也做不到啊,这已经不是背得动背不动的问题,而是要重新打包了。等老周从庙里出来,我们商量了,感觉早上机场一折腾,现在已经行程耽误了,我们不可能再返回GH请Ganesh出面协调了,只好要求我们的向导给我们再雇一个挑夫。村庄里劳动力倒是不少,在行走的路上,向导向路边的小屋里询问,很快就找到一个上了些年纪的人来当我们的挑夫,老人别看年纪大不过的确很麻利,什么都没拿出了屋和家里的女人打了声招呼背上我那包就走。
此刻,我对我们这次的向导印象已经很差了,我们碰上一个“贵族”向导。
我们走的方向还是和上次我走的一样,是走顺时针,这样第一天的上午到中午吃饭的2个小时中,都是平缓的小土丘,时上时下沿着山脚走,尽管我一个劲儿的提醒老周要保持体力,但他还是冲在了前面把我们大部队远远的拉在了后面,估计超前我们快15分钟这样子,同时还超越了好几群徒步的老外,吃中饭的时候甚至开始发出“这哪是徒步”的豪言,而我则已经用上了登山杖。
第一天的下午是最累的,是持续的Up,Up。走到下午3点多,我已经走得非常缓慢了,差不多是爬过一个拐弯就需要休息一下喘喘气,很困难的坚持着并一直安慰自己这次至少比上次好,上次爬到中午的时候腿就抽筋了,哈哈。向导看我体力不支,劝我们住下,我和老周商量了下,决定继续爬,主要是如果按照向导的建议住在这里,比我上次第一天住下的地方距离还好远,而且明天早上还是这样Up,Up的路线会很难受,不如今天一鼓作气把上山的路走完,心里怀念Ganesh当我向导的时候了,感觉还是当年他的安排更合理。
老周不愧是在国内经常徒步的人,别看他胖,可体力真牛,几下子就不见影了,我们的向导都追不上他。我现在基本上已经坚持不了一个拐弯就要停下来休息了(上山的台阶路是Z字形蜿蜒而上的,坡度很陡),Lucky还象上次那样在后面陪着我慢慢的爬而向导去追我们可爱的胖老周去了。
就我这速度,居然还追上了前面一个韩国女孩,蛮儿清秀的。她一个人来徒步,她的向导兼挑夫(看这个向导就可以多背一个包)是她在韩国就通过网络认识的,这次是特意来Nepal玩并看望她朋友的,有点儿嫉妒~~我们俩累得基本没说话,只不过在对方休息的时候也会停下来眉目传情兼休息下,算是一种默默的鼓励吧,感觉不错哦,心里暖洋洋的哦。
我和韩国友人正爬着呢,突然听到前面有人说话,而且是上海口音,在这里能碰上中国人实在是太高兴了。这群人是走得逆时针,这已经是他们最后一天,正下山了,所以很轻松,蹦着就下来了,和我们俩这狼狈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面那个大胖子是和你一起的吧?” “对啊,他在哪里?” “前面不远了,刚才你们的向导告诉我们的向导说,他再也走不动了。。。”
无语儿。。
等我和韩国女孩赶到胖老周休息的地方已经4点了,还是不得不佩服老周的体力,看得出他在上面已经休息了一会儿了,他走得速度太快了。我进露台来找老周商量后面怎么办,韩国女孩也跟进去坐在另一张桌子休息下,难道她是在等我?
老周见面头一句话就是“这,这,这简直是在爬山啊”。老周,我知道刚才向导之间是用当地话交谈的,你肯定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过,我真得忍不住要笑了,心里狂笑啊,哈哈哈哈。
PS:难道国内徒步线路都是走的丘陵地带?我不知道。
PS again:当我们最终结束了这次徒步后,老周由衷地感叹道“这里真得是徒步者的天堂”并且他从此也热爱上了Nepal,在2007年10月再次回到Nepal走了一次安娜普娜大环线。
3个人(老周,韩国女孩和我)都喝了些饮料并休息了10来分钟,体力有所恢复,我的主意是继续走,因为我知道这上坡还没走完而且我们已经走过了大部分上坡路,最艰难的时候过去了,我还是希望走到我上次第一天露宿的那个村落,老周有些犹豫了,我们的向导则在旁边力劝今天就住在这里。
最后出于集体的考虑,我同意就在这里住下了,韩国女孩则要继续向上爬。我们俩互留mail,互诉衷肠,不,互相鼓励着在Pool hill见面。Cow,回国后发现mail地址是错的。。。一段浪漫就此打住了,向导,你罪过大了!
事后我还是认为这天的决定是错的,因为第二天早上,我们又爬了一个小时的上坡才到我第一次徒步时候住的那个村庄,耗费了经过一晚上休息后的体力还有时间。其实第一天虽然大家都累,我基本到后面是走5、6个台阶就休息的,但体力已经逐渐的发挥出来了,慢慢走是可以走下去的。那边的下午4点还是大白天的,这么早就休息下来真得是浪费,上次我小腿抽筋了都能爬上去,这次更应该可以爬上去的,感觉这个向导有些懒。
下午4点在当地还算比较早的时间,我和老周没事做,这里也没电视和广播的,我们俩就坐在露台里喝饮料聊天看上上下下的徒步的游客,陆陆续续看到一些中国人从上面下来,最后估计这天里见到过6队中国人,比我上次来的时候多了很多了。不过他们都是无一例外的走得是逆时针环线,难道他们都是严格执行游记的建议?我一直很关注Nepal的国内游记,有相当多的游记特别是早期的(99%以上)都是推荐走逆时针,从这里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潜在的“顺从性”。在我这次徒步结束后,碰到的大部分中国驴友都是走得逆时针。
但就像我第一次来过Nepal后回国写游记的时候感叹到“游记害人”,每个人写的游记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情况也只适合自己和当时的特殊环境,游记仅供参考,大家一定要灵活掌握,多和当地人交流把握最新的情况。
我们住宿的地方一间双人间要120Rs,房子里四处漏风,晚上必须要盖两层被子而且还拿包和衣服去堵风口。优点儿就是洗澡的地方热水足还有房间里可以充电。
晚饭也在GH里吃了,我们的向导英语相当不错,而且表达了一些关于世界观的Ideas,英语表达水平已经远远得超过了我,交谈下才知道他是个大学生,在Nepal这个穷国,大学生可是很稀罕的,怪不得和其他向导不一样呢。今天是第一次见我们的向导,除了在进山口他突然发难那次令我很恼火外,其他的并没有什么,所以更多得是在感概作为一个大学生也要出来卖体力吃饭,Nepal的确是落后啊。
这天晚上好像吃的是印度饼(Cepati,谐音),就是烤薄饼外加一碗热油炒的蔬菜,一直挺喜欢吃的。
2007 Nepal之行最精彩的部分已经开始,敬请关注。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0497/1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