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浴血十字:神佛PK(2)

[游记]浴血十字:神佛PK(2)

2009-04-19cncn.com

西方人对佛教的看法有道理吗?从历史事实纪录的角度,恐怕得承认是有道理。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宗教?先看看宗教信仰的一般理解是什么:那就是相信一个超自然的创造与管理宇宙的实体的存在。西方宗教符合这个定义。但佛教却不同。
  
释迦牟尼29岁出走寻找解脱之路,35岁彻悟,以后游走传道,终年80岁,凡45年。释迦牟尼生前没有留下文字教义,去世后200年内,教义仍然由弟子口头相传。据最早期弟子们的记录,释迦牟尼从没有说过他本人是超自然的存在。他的身份是智者,哲人,教师。佛教源于印度教,但释迦牟尼除了接受印度教中生命轮回的说法之外,拒绝了印度教中所有的神,也没有再创造新神。
  
释迦牟尼本是一个王子,他走出了王宫,因为他看到了人生的苦难,他希望能够找到解脱苦难的办法。他创造了佛教,他的教导的精髓是,人生苦难来源于人的欲望,彻底摆脱苦难的唯一途径要靠自己,靠自己个体修行而来的觉悟,觉悟的层次则取决于摆脱欲望的程度。当一个修行者摆脱了一切欲望,甚至连摆脱欲望的欲望都不再有的时候,他就达到了佛教最高境界的涅磐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一次出行,路过一个村庄。一个年轻妇女在村外树林中找到他,哭诉自己的儿子刚刚病死,求佛祖救他儿子。释迦牟尼对她说,回到你的村中,去各个人家问一问他们家庭中的生老病死,然后再来见我。村妇依言回到村中,挨家走了一遍,回来见佛祖,不再要救儿子,而是要跟随佛祖修行。她见到了无处不在的苦难,她悟出了自己的欲望(感情)实际上是苦难的根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的文献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了超自然的成分。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中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色彩,外加本土宗教信仰作为调料,使得佛教彻底走了样。
  
四年前在青海塔尔寺。
  
我没有请导游,自己瞎逛,走到了藏经殿。藏经殿不对外开放,没有其他游人。一位戴眼镜的老年僧人正在读书,我假定这是一位高僧。我走近他,站在旁边,等候他读书告一段落。他终于抬起头来。
  
请问我能不能占用您一点时间请教几个问题?
  

当然可以。
  

我向他询问了寺院的构成,但没有问他的身份,闲聊。然后我进入正题:
  
佛祖的教导博大精深,但有一件事我却一直想不清楚。我对佛学粗浅的理解是,人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而佛学则是为世人指出一条摆脱痛苦进入更高境界的道路。我想作为普通人敬佛,最起码应当做到的就是要清心寡欲。寺院作为弘扬佛法之处,应当是个清静的地方。但几乎所有的寺院,都成了拜佛者无止境的渲泄物质欲望的场所,求官求寿,求子求财,这岂不是与佛祖的教导完全背道而驰?
  

你记住这句话,他回答我,佛在个人心中。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我决定更直接一些。
  
我理解您说的佛在个人心中的意思是,进入佛门是自己要走的路,而路可能是不同的。比如那些严守佛门清规戒律,在寺院中艰苦修行的出家人,毫无疑问是在真正实践佛祖教导,以求进入自我的更高层次。
  

他点头赞许。我继续:
  
然而与此同时,古往今来,寺院内出家人对佛门外的普遍做法,几乎都是用佛祖护佑来鼓励世人世俗的欲望。作为弘扬佛法的场所,您觉不觉得这里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他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有不一致的地方。
  

我确信没有冒犯他,这正是高僧不同之处,他欢迎外来的问题;我也知道他的难言之处:古往今来,寺院内依靠寺院外的金钱。只是,当佛祖俯视跪在他面前倾泻无穷物欲的芸芸众生时,不知做何感想?
  
佛教已经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在研究学习佛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对佛教的兴趣,似乎才反映了佛教真正提倡,而又被我们这些有千年佛教历史的人所忽略的东西,那就是,佛教的根本,是精神上的超脱。
  

我赞同西方人对于佛教的理解。并不是因为外国的月亮圆,真追究起来,佛教又何尝不是外国月亮。我个人看法,佛祖教导中的“出世”态度,其实并不符合我们汉文化的特征,这恐怕是为什么,我们会利用自身的文化,对佛教之根本动那么大的手术。无非是将其变成照得中国大地滋滋润润的本土月亮而已。一旦成了本土月亮,原来我们的各路土神仙纷纷改换门庭,投靠了佛家“今上”明主。

总结一下,想旁观一场东西方诸神宇宙大战的网友,是要失望了。局部战役还是会有的,按照圣经启示录的说法,世界末日到来时,基督与魔鬼间会有一场大战。但那场大战不是在宇宙最高层之间进行,军力相差悬殊,档次明显不够。就如同假想的美国苏联之间大战与实际上的美国伊拉克之间大战的区别,后者虽然也引人注目,甚至有我们的著名军事评论家在CCTV上指点方略,到头来还是免不了个失望。

其实无须眼睛向外,描写神佛之间战争最精彩的文献,是我们自家的《封神演义》。虽然《封神演义》里面的主角们多是道家人物,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领着门下弟子们打得不亦乐乎,甚至鸿钧道人老前辈也有出场,但也涉及到了不少成名的佛家角色。尤其可喜的是,佛家人物都站在了正确路线一边。直接参战的佛家人物有:观音菩萨(慈航道人)、普贤菩萨(普贤真人)、文殊菩萨(文殊广法天尊)、燃灯古佛(燃灯道人)、释迦牟尼佛(接引道人)、菩提祖师(准提道人)。你可能要问,菩提祖师是谁?《西游记》中,在野党的一位祖师收孙悟空为弟子,给执政党领导人释迦牟尼添了不少乱子,那位祖师就是菩提祖师。

《封神演义》讲的是道家故事,自然要为道士张目,贬低和尚。第八十四回中,鸿钧老祖亲临,给正大动干戈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三个徒弟讲和,碰巧见到了帮忙打架的接引准提两位西方教主:“遂至篷上,与西方教主相见。鸿钧道人称赞:‘西方极乐世界真是福地。’西方教主应曰:‘不敢!’教主请鸿钧道人拜见。鸿钧曰:‘吾与道友无有拘束。这三个是吾门下,当得如此。’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打稽首坐下。” 这段描写中,西方如来佛(接引道人)竟然被迫在在鸿钧老道面前自认晚辈,那叫一个窝囊。

好在讲佛家故事的《西游记》,把比分扳平了。《西游记》里面笔墨最多的道家人物,是道祖太上老君,被孙悟空呼来唤去,是个受气老头。其他天尊也好不到哪去。如来佛祖殄灭妖猴之后,王母娘娘开了个天宫大会给如来庆功,“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美女飘飘荡荡舞向佛前”,而那些老道们,“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有道士们歌功颂德,又有美人美酒助兴,如来佛祖风光无限,一扫当年见到鸿钧老祖时的晦气。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出气,后来革命小将孙悟空,带领猪八戒沙和尚两个不明真相的群众,把鸿钧老道的三个天尊徒弟一股脑丢进厕所,大长了佛家子弟的威风。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3986/15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