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初识西欧 (三,四) |
[游记]初识西欧 (三,四) |
2009-04-21cncn.com |
作者:青竹叶 4. 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 在伦敦的第三日, 一早先生就出发去办公事了。我有一上午可以利用,计划是看国家美术馆。 在Trafalgar广场下车后,我还到附近的Leiceter Square 逛了逛,这里是伦敦的影视娱乐中心,周围很多剧场和电影院。后来看到其他网友的伦敦游记中介绍这里一个售票点专门售当日的减价余票,回想起来我见过广场中有一个售票点,但不知道这样一条有用的信息,未加注意,以后再去可要好好利用。当时我只是感慨大都市的文化生活到底丰富多彩。国家肖像馆就在美术馆旁边,介绍中有不少知名人士的肖像,这里也是一个可以消磨几小时的好地方,可惜当时都只能忍痛割爱。 国家美术馆正门高高的台阶很有气势,走上去时让你觉得你正在接近一座高雅的艺术宫殿,这种感觉很好,但是正门人很多。后来看到网友介绍罗浮宫的其它进口比正门排队买票的人少得多,我才想起我曾经过美术馆边门,但是当时有几十个小学生由老师领着进场,闹哄哄的,我便没有去询问。周一被公认为是游客较少的日子,常常有中小学生来参观临摹,不是看博物馆的最佳时间。美术馆有一份介绍名作的资料,很清楚地标出它们的位置,对于时间有限或只具有普通欣赏水平的游客很有用。我就是按着这一份资料,定心搜寻,细读说明,很是享受。虽然还有一部分没看完,但是看过的就有一份收获,学习与欣赏的乐趣并存。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事先做好功课,将博物馆网站以及与名家名作相关的资料研究一番,有备而来,收获会大得多。我看到“世界风情”版中有的网友就是这样做的,自叹弗如,下一次会花更多功夫,其实做功课中有很多乐趣,是一个学习,充实,期盼的过程,到了实地,就是检验印证你的功夫了。 我们从伦敦飞抵阿姆斯特丹已是晚上8点多了,机场里人不多,很快就找到底层的火车站,买好到中央火车站的车票。到窗口买票比在自动售票机买略贵些,但是初来乍到,对机器买票还不熟,能与人对话就避免机器。欧洲大城市的火车站与机场建在一起,中转十分方便,而且直接能上火车也经济得多,但是不能带太多行李。我的这次欧洲10日行中,所有衣物都放在一个24英寸的拖箱内,我自己可以带着它上下车,也可以拖着走几个 blocks, 衣服就是三四套替换,内衣随时洗净晾干,绝对不可以还是美国做派,一星期中的衣服不重样,然后带着一大包脏衣服旅行。在欧洲旅行不像在美国旅行自己开车,行李轻便实为必要。从机场到中央火车站不远,火车20分钟,天色已晚,路上看不清窗外景色,安安静静地很快就到了中央火车站。 中央火车站是另一个世界. 去荷兰其他城市, 德国, 比利时和法国的火车从这里出发, 进来的车到这里是终点站, 还有很多短途车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小城镇. 车站里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到处可见飞奔急走赶车的人们, 便利店里的节奏也快, 人们随手买瓶水抓个三明治就去赶车, 买火车票大部分是从自动售票机上, 不过服务问讯台很多, 次序也不乱, 所以虽然人挤车多, 我们倒也不慌. 在阿姆斯特丹订的旅馆叫 “A Train Hotel”, 靠近火车站, 就是图它的位置便利. 一出中央火车站, 天下着小雨, 虽然看得到 “A Train Hotel”的牌子, 走过去也要穿过两条马路. 中央火车站在IJ 河与运河之间, 出了站就是运河,去旅馆要跨过运河,这时行李轻便再次显出好处, 稍微淋到些雨就到了, 否则一定狼狈不堪. A Train Hotel 是老式的旅馆, 一点都不气派, 绝不是对外酒店. 前台小小的, 只有一个值夜班的老头, 看上去只是打工的, 但老头英语说得挺好, 与我们交流没问题. 房间也很小, 床边有一个立式衣柜, 当打开拖箱时, 开了衣柜门就不能开房门, 反之亦然. 欧洲旅馆的淋浴是用热水器, 与大陆一样, 但加热系统与开关龙头的质量比大陆的好, 没有供水不足或冷热难调的问题. 浴室虽然简陋, 但排水畅通, 一点都没有溢出. 回想我去大陆某个中等城市出差时, 住的是五星级酒店的豪华套房, 装潢美轮美奂, 但浴室内每每水漫金山, 我住过多次, 每套豪华套房均如此. 在很多小地方, 西方还是有很多实用的东西值得中国学习改进. 话又得说回来, 从价格上来比, 这两处的绝对价格差不多, 由此可见大陆中等城市的酒店实在是便宜. 5. 独游阿姆斯特丹 A Train Hotel的早餐很精美,餐厅布置亦讲究,Booth之间的分隔板较高,保证了食客的私密空间。桌面和墙上的装饰都是以火车为主题,反映出当年那兴旺发达的火车时代。中央火车站完工于1889年,想必在当时是气派宏伟的建筑,至今它的日客流量仍高达150,000人次。火车仍是欧洲大陆上最便捷经济而被大众普遍认同的主要交通工具,只是因为在美国不普及,我们还不习惯利用它。早餐有各式面包,可口的花式Cereal,各种咖啡,包括Cappuccino,还有 Ham,cheese, 最贴心的是热热的红壳煮蛋,用草编的小筐盛着,还盖上一块布保温,极有温馨的家庭人情味,而美国Chain Hotel的早餐中,煮蛋是冰冻后,剥了壳拿出来的,不要说没味道,连Serving的方式也粗糙之极。我还注意到,欧洲人早餐不吃 Bagel。 先生一早就离开阿姆斯特丹去东南面的Nijmegen 附近拜访客户,那里已靠近德国边境,当晚回不来,次日我们将各自坐火车去布鲁塞尔会合。我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天半时间独自游览。得益于事先做好了功课,我已有了计划。 首先去中央火车站前广场中的 Tourist information 买24小时公交通票,7欧元,以24小时为准,不以天计,这样很合理,然后坐5路有轨电车去梵高美术馆。中央火车站前是公交车和地铁的集散地,有好多条路线,地面上大都是有轨电车,这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是阿姆斯特丹的一道城市风景线。 梵高美术馆在博物馆广场,惊喜地发现有中文的 Audio Guide出租,这是我们的西欧行中发现的唯一一家有中文Audio Guide 的博物馆,可见荷兰的旅游管理水平之高。有了Audio Guide, 等于有了参观重点,每幅有解说的画都停留听一遍,效果很好,一方面是解说词帮助理解作品,帮助你看出它们的奥秘高明之处;另一方面是效率高,有解说的画想必较有名气或代表性,看完它们也就看到了精髓,这样有所取舍,可以掌握时间。梵高美术馆中有英文说明,这对只懂英语的游客非常重要。另外一个我喜欢的地方是馆中餐厅的价格并不离谱,可以接受,在餐厅中吃一个三明治,大玻璃窗对着博物馆广场,有一大片碧绿的草地,对面是国立博物馆,这是一座兼有哥特式与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宫殿建筑,景致宜人,休息过后,又可以接着看,稍微多花点钱吃个午餐还是很划算,所以生意很好。我的美术和美术史知识有限,也说不上有多喜欢梵高的作品,但是由于以上原因,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很美好的回忆,我将它评为我的西欧行的亮点之一,这还是缘于荷兰整个国家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发达的旅游业管理。 达姆广场(Dam Square)是观光热点,可惜到达时是凄风苦雨,真是扫兴。下面这段介绍引自www.amsterdam.info/cn “被称为阿姆斯特丹的心脏地带的达姆广场(Dam Square),是阿姆斯特丹历史的发祥地,是荷兰最具盛名的广场。广场上的战争慰灵碑,为纪念在两次大战中牺牲者而建。” “广场对面,富丽堂皇的荷兰王宫(Paleis)巍然矗立。王宫是 Jacob Van Campen依荷兰古典风格建筑而成,因盖在湿地上,所以整整用了13,659根实木架基,曾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建于15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距王宫咫尺之遥,是荷兰历代君王举行加冕登基大典的地方。” 次日上午的安排是运河一小时游览,从中央火车站前上船。船不大,可坐几十位游客,船有玻璃棚顶,开暖气,虽然室外气温只有华氏三十几度,坐在游艇里却暖和干燥, 可以舒舒服服地欣赏运河的美景。三条主要运河,自中心向外依次为绅士运河(Herengracht)、国王运河(Keizersgracht)与王子运河 (Prinsengracht),他们环绕着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游程经过IJ 河的港口,折入运河,在纵横交错的运河中缓缓而行, 两岸是17世纪建造的豪华楼房,楼房高四,五层,用料讲究,造工精细,风格各异,顶层刻有建造年代并饰有贵族家族的纹章。以下引用同一网站的介绍 “当时阿姆斯特丹富裕的都市贵族们都选择这个区域(绅士运河)作为建造新居的地点。并列于岸边的幽雅住宅都将美丽姿态倒映于宽阔的运河上,这些富裕的商人都竞相的在运河上建立最美、最大、最庄严的住宅。这是一条另人惊讶的到处充满徽章的运河,运河周围四百余户的住宅都被定为国家纪念物”。它们向人们讲述着荷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显示着当年荷兰由航海业发达带来的财富和华贵。几百年过去了,这些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外表整洁,色彩和谐,由此也可以看得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对文化历史的珍视。游览全程播放几种语言解说,听解说,看风景,是让人身心愉悦的享受过程。这一小时运河游览是10欧元,用了旅馆给的旅游小册子上的折扣券,可以减去2欧元,真是物有所值。后来我们在巴黎参加了塞纳河一小时游览,那游船大的似轮渡,上下两层,坐在中间的位子的游客就像在参加会议,是在了无趣味。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游雅致,安静,亲切得多,上下船时,穿制服的船长在进出口迎送。 荷兰和阿姆斯特丹给我的印象很好. 这个国家国土很小, 却很大气. 人们看上去富足, 有礼貌, 教育程度高. 旅游设施先进细致, 收费合理. 即使在公交车上用英语问讯, 每次都得到答案. 真实的阿姆斯特丹其实并不完全如此高尚优雅,据说治安混乱,毒品盛行,红灯区千奇百怪举世闻名,我单身一人,自然不敢涉足。
6. 安特卫普火车之约 接下来,是我独自坐火车去布鲁塞尔。一个人旅行的好处是遇事好商量,吃喝也简单,学着其他的行人,我也在上车前到便利店买吃的带上车。欧洲的食品给的量很少,我买的一个三明治里只有两片生菜,两小球鸽蛋大的 Cream cheese, 几口就吃完了,难怪欧洲人体态轻捷,少有大胖子,另一原因可能是国土小,资源少,人口多,生存压力大,既然生存不容易,自然各方面都要节省些。 在火车月台上等候时,不分车厢号,只分两个区,前一半和后一半。我带着行李,担心停在我前面的不是我的车厢,上去后要拖着行李走几节车厢,就有些紧张。请教一位男士后,还得知,很多短途车是不对号入座的,上去后再找座,我要坐的是 Thalys(铁路公司名, 运行于巴黎, 布鲁塞尔, 科隆和阿姆斯特丹之间的国际高速火车),是对号入座的,但是车厢号很小,不注意的话看不到。好在火车到后,这位男士指点给我看车厢号的位置,我在月台上快步赶上我的车厢,顺利地找到座位,安置好行李。 独游阿姆斯特丹的挑战过去了, 自己带着行李上国际列车也是一番新鲜的经历,接下来是迎接另一项历险. 从阿姆斯特丹到布鲁塞尔的时间是2小时40分, 途中经过阿姆斯特丹机场, 然后是海牙, 鹿特丹. 因为阿姆斯特丹留给我的印象不错, 我们也学会了在欧洲利用公交系统作自助游, 便想着以后再走这一路的话, 可以在这些城市停留一天半天, 然后继续火车旅行. 列车进入比利时后, 要在安特卫普停靠.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城市, 是比利时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欧洲第二大港。它还是世界钻石工业的三大中心之一(其他两个是纽约的“钻石区”与南非), 并且是世界公认的重要流行设计重镇. 1930年的世界博览会曾在这里举行. 这些信息是我后来查到的, 当时我关心的不是这座城市, 而是我先生能否按计划在这里上车与我会合. 我们最早的计划是他从荷兰的Nijmegen回到阿姆斯特丹与我会合,然后我们一起去布鲁塞尔, 后来发现他的时间太紧, 不如他从Nijmegen上火车, 转一次车可以到布鲁塞尔, 再用心搜索一番, 发现他再转一次车, 就可以在安特卫普追上我的火车, 那么我们在火车上就会合了, 所以到了安特卫普, 我伸长脖子搜索月台, 没见人, 心想只好用第二方案, 他可能没赶上我的车, 我们只好到布鲁塞尔火车南站等了, 会合的地方是Food Court, 是从网上找好的. 要是我在 Food Court等到下一班火车过后等不到人, 那就各自去旅馆. 他也可能坐慢车, 从布鲁塞尔火车北站下车, 去旅馆更近. 这样做了一番功课, 倒是将这一区域的交通和地理搞得很清楚了, 在这之前, 我连安特卫普都没听说过. 正在七上八下之时, 他出现了, 他上的是另一节车厢,带着行李,只好慢慢走过来。虽然时隔仅一天半,但是两人各有不少经历,我们不禁相视而笑。在两个半小时内,他坐了三列火车,其中一列只坐一站,签票转乘时碰到的办事员不会讲英语,只好鸡同鸭讲,总算是完成了这个完善的火车之约。我们在美国出发前就买好火车票,但是他的是Open票,贵一些,才能临时签票转乘,最后要坐Thalys的车,再加10欧元。 7. 布鲁塞尔印象 比利时是西欧中较不发达的国家,在地铁中人们的服饰举止上就看得出。地铁站里有一些游民,在楼道边打地铺过夜。地铁管理很差,进出自由,没见过查票的。市中心街道上有很多乞丐,据说大部分是阿拉伯国家来的难民,不少是妇女带着小孩。 布鲁塞尔旅游业“斩”游客毫不留情。旅游资料地图在其他城市都是免费的, 布鲁塞尔市政厅旁的旅游中心出售的英语旅游资料地图, 收4欧元. 饮食也非常贵, 一份McDonald’s的快餐是7欧元. 中国快餐店的炒饭都要8欧元。 比起当地生活水平, 旅游收费显然高的离谱. 给人的感觉是, 布鲁塞尔经营旅游事业的信念是, 今日不“斩”, 更待何时?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我发现买的外卖里没有餐具(好象你不强调要餐具, 店里就不放), 就到旅馆底层的餐馆要一个一次性的, 竟然遭到拒绝, 说跟旅馆是两家, 我们的早餐就包在那里吃, 如此小气,难以想象! 到布鲁塞尔的第二天,先生去拜访客户,我去参观位于西北郊Heysel的原子塔。原子塔的建筑很有特色, 九个巨大的圆球由钢管连接组成巨大的铁原子晶体结构模型,8个圆球位于正方体的8个角,另一个圆球位于正方体的中心. 它的9颗圆球代表9粒铁原子,也象征比利时9省。这是为1958年世界博览会而兴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下面引用百度百科的介绍: 这样独特的设计 “据说主要是考虑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寓意当时的欧洲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走出来,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创作者选择用庞大的建筑来展示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目的既表达了人们对发展原子能美好前景的一种展望,同时也象征了人类进入了科学、和平、发展和进步的新时代;另一个意思据说是当时的欧共体共有9个会员国,比利时又刚好有9个省,这样原子球塔的整个造型正好成为比利时和欧共体的象征”。游客可以坐电梯进入到几个大球中,但是介绍建造原子塔历史背景的展览只有几张大照片和些许映像,并不值得9欧元的门票, 于是我回到旅馆, 告诉访客早归的先生, 只需过去看看建筑拍拍照, 不必进去. 先生去后, 回来笑眯眯告诉我他的经历. 他在地铁上与一位原籍是匈牙利的游客攀谈起来, 老先生会讲英语, 看似知识分子,现居德国. 他们在地铁上侃侃而谈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中匈友谊,也能感觉到互相之间的一份亲近。到了原子塔, 他们下来后, 互相为对方拍照, 然后道别. 等我先生转悠一圈搭上回程地铁后, 又见到这位东欧知识分子, 想来也没进原子塔, 他们不禁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原来动动脑筋,也可以不受“斩”的。 由于任务, 行程不同, 感兴趣的景点也有些差异, 我们决定在布鲁塞尔分头自己玩, 各自设计最合理顺当的路线, 反而减少了摩擦, 提高了质量, 回来再炫耀攀比一番. 这样做的好处是两人都要动脑筋, 做好的功课要分享, 对新地方的了解程度和印象都加深了, 日后回忆起来在同一水平上. 布鲁塞尔最有名的大广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丽气派, 我的收获则是在那里找到了产生<<共产党宣言>>的天鹅咖啡馆。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知名度在西方远远不及在中国,天鹅咖啡馆并非有名景点。我习惯于 “精细游”, 还留意到了那块刻有Karl Max的铜牌, 天鹅咖啡馆在整修, 那块铜牌一点都不起眼. 先生曾熟读<<资本论>>, 却在他的 “宏观游”时忽略了那块对他非比寻常的铜牌, 懊丧不已. 我在布鲁塞尔的亮点是参观大广场东面几个街区外的圣.米歇尔教堂(St. Michael and Gudula Cathedral),而且是免费的。这座教堂宏伟壮观, 内部装饰精雕细琢, 美轮美奂. 一座座圣像, 一道道石拱门, 一处处祭坛, 一支支蜡烛, 一幅幅彩色玻璃镶嵌画, 营造出了肃穆庄严的宗教气氛, 不由不让人心生敬重虔诚. 在长凳上坐下, 静静地感受这浓厚的宗教氛围, 聆听钟声, 检视自身, 思索今生, 也许让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对待生活中的功名和不顺. 我们在伦敦撞上威斯敏教堂改变了开放时间, 而没有在网上更新,圣.米歇尔教堂可以说是一个让人惊喜不已的补偿.
要看原文其余6张照片,请点击:http://www.chuchairen.com/2009/03/wxc_54.html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4227/1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