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偶遇梅里雪山(雨崩惊艳) |
[游记]偶遇梅里雪山(雨崩惊艳) |
2009-04-26cncn.com |
平时的雪山,不是那么容易看到。传说中,能见到雪山全貌的人是幸福的。所以我把这些幸福和朋友们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幸福,快乐安康到永远。 1.梅里雪山游记 我们是2009年3月份(为了躲开黄金周大批游客)去云南旅游。昆明——大理——丽江——虎跳峡——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茨中教堂——瑞丽。进金沙江峡谷,翻越百芒雪山,到澜沧江峡谷,过高黎贡山,经怒江。由北到南,走了半个云南,由冬到夏,经历了四季,用21天,完成我们的旅游计划。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西北,紧邻西藏,澜沧江在峡谷中奔腾,海拔6000多米,人类的足!!迹还没有达到顶峰。它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它也被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被称为卡瓦博格爷爷,常年云雾缭绕,一般来说一年能有60多天看到主峰,特别是早晨金色的阳光映照在被大雪包裹的主峰上的景致更是难得一见,其景被称为“日照金山”。我们有幸看到这一奇观,真是不负此行。 我们来梅里雪山是偶然的。原来我们是为了穿越虎跳峡来云南的,在虎跳峡碰到丽江diy自助旅游社区非常出名的小石头,他给我们一个建议:去梅里,进雨崩,那是最原始的,现在还没有通车,能看到极美的景致,也是徒步爱好者的一条成熟路线。(大家如果有什么线路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直接电话咨询他,小石头13578489240) 我们从香格里拉坐长途汽车到德钦,180公里,走了6个多小时,路很难走,翻越百芒雪山时,车速也就在20公里左右。我们还是幸运的,因为下雪,已经封路好几天了,我们赶上第二班车。没有耽误一点时间,我们后来在雨崩碰到的一队人,没有赶上车,晚到一天,没有看上“日照金山”。 飞来寺客栈很多,许多游客都在这里看梅里雪山。 早晨天气不好,我们的客栈老板说今天看不见梅里了。因此我们在房间里磨磨蹭蹭。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出来了!出来了!我们急急忙忙从房间里跑出来,手忙脚乱的掏相机,根本顾不上看景,先是一阵狂拍,然后才慢慢的仔细品味梅里的美丽。 浓密的乌云黑压压的布满天空,远远的天边矗立着巍峨的梅里雪山,仿佛傲视着乌云,金色的阳光从乌云的上方射出,给梅里穿上金色的衣服,轻柔的白纱慢慢地从山脚下被 风托起徐徐地披在它的肩上——洁白的哈达献给卡瓦博格爷爷。 威严壮丽的卡瓦博格爷爷和温柔美丽的妻子——缅茨姆露出他们的笑脸,太子十三峰依次从乌云中走来。神圣的雪山啊 !保佑我们吧!我虔诚地跪倒在地,祈求神山的保佑。我买了当地藏民敬山的松柏枝和五谷,还有清水和经幡,在藏民的指导下敬献给神山。 风吹动着乌云,慢慢地走动,月亮挂在梅里的右边,太阳照射着左边。日月同辉,阴阳暗合,真正的神奇呀。 风停了,乌云遮住了梅里,前后有四十分钟,梅里雪山又将自己掩藏起来。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曾经攀登梅里雪山,但是在登顶时天气突然恶化,只好撤回。在等待再次登顶的时候,发生了特大雪崩,13位壮士全部遇难。呜呼哀哉!你们的灵魂在梅里,梅里的人们和来到梅里的游客会为你们祈祷的。 据说,当年遇难者家属来梅里祭奠他们失去的亲人时,雪山始终藏在云后,人们看不到梅里,遇难者家属心里很难受,面对雪山大喊自己亲人的名字,他们的悲伤和亲情感动了卡瓦格博爷爷,遮挡雪山的云层犹如被拉开的大幕一样,徐徐地退去,美丽的太子十三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遇难者家属被这漂亮的景致打动了,由衷的发出祝福:安息吧!我的亲人! 2。上明永冰川 我们一行6人(又加入一个大学生,小姑娘。一个上海人。)包车去明永。梅里雪山内要去的地方冰川,冰瀑,冰湖。 明永冰川是在一条狭长的峡谷上端。峡谷植被很好,融化的雪水不停的流淌着,牦牛在高山上吃草。我们沿着栈桥往高处爬升,银灰色的冰舌就在我们的脚下,一条一条的无序排列着,裂隙中的冰面呈湖蓝色,上面的冰川覆盖着皑皑白雪。 我们第一次看到冰川,对冰川没有一点常识性的了解,只在电视节目中听过冰川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这里的警示牌提醒游客:小心雪崩。 这里海拔3000多米,由于我们空手爬山,没有感觉缺氧。 后来我们才知道中日登山队遇难者的遗物就是在这里的冰川上被当地的牧民发现的。这已经距离事发时间过去8年了。在明永冰川的山脚下给壮士们立了一个纪念碑。
雨崩村是去冰瀑,冰湖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没有通车的地方,进出就靠两只脚。 当地人有骡马出租,可以驮运背包或乘坐。从西当村到上雨崩有20多公里,上升高度1000米。我们上午9:30动身,由于雇的骡子没有按时到,我 们只好雇了一个上雨崩 的村民帮我们背包。 在高原徒步需要付出的体力是平地的两倍。因为氧气稀薄,气压低,重量增加,爬山时血液含氧量少,人的呼吸感觉更加困难,而且我们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为了保证穿越计划的完成,必须减少背负的重量。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感到比平时累,坡陡的路段还是心慌气短。我的先生要比我好。我们出发前就开始服用红景天,在路上感到不舒服时也服用,这样保证我们没有特别强烈的高原反应,保证身体健康。 去雨崩村的路在是原始森林中人踩马踏出来的,路宽1米,两边是高大的针叶林,有的大树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树上挂着一种植物,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绿色的絮絮巨绺的,随风飘荡着,无根无叶,雪花落下时,粘在上面,象面絮片似的。还有一种树开的小红花,象梅花,树很高大,不象梅树。植物茂密,有的地方都看不到天空。路上有雪,很滑,有的地方雪还很厚。 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我们的队伍成员;我们夫妻二人,北京。小强夫妻二人,四川成都,他们去过很多地方,有丰富的高原徒步经验,是我们公认的领队。体力极强,始终负重徒步。小何,广州,大一的学生,靠奖学金出来旅游。小赵,上海,第一次徒步,还没有装备,一步一滑的走到雨崩。我们的精神可嘉,这就是驴的精神,在行走中发扬“驴”的精神。 我们的攻略上没有注明去雨崩村有吃饭的地方,我们以为这20多公里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还专门带了一壶酥油茶。据说到高原一定吃本地的食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很快适应高原环境,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喝不惯酥油茶的味道,只有我们二人特别喜欢喝。其实酥油茶就是奶酪和红茶加盐的饮料。喝一碗酥油茶后浑身热乎乎的,即解渴又暖身子,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有一碗热乎乎的酥油茶真是在天堂了。在半路看到一个小店我们喜出望外,这个小店是一个叫卓玛的漂亮姑娘在接待客人,动作麻利的做好酥油茶和青稞饼,还请我们品尝了糌粑。糌粑是玉米加工而成的,抗饥饿。卓玛告诉我们:藏族人身体好就是吃这个。因为我们在小店吃饭了,我就把我的酥油茶送给替我们背包的老乡,老乡请我们喝青稞酒。青稞酒绵绵的不烈,我这个不喝酒的还喝了一大口 我们继续前进,天上开始飘起雪花,让本来就滑的路更加滑了,我们的速度渐渐慢下来。后面追上俩支队伍,其中一个是美国一个电视台的,雇了几个大学生来拍风景片 。我们的队伍立刻壮大了。一路走一路聊,得知他们当天从飞来寺过来,没有看上“日照金山”,我心里窃喜:这就是机缘。我们又在垭口休息了一次,开始下山了,我们的速度加快,在上雨崩取到背包就向下雨崩走。我们住在那里。 这一路走来,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藏区的路上可以休息的地方都挂满经幡,这些经幡在风中飘舞,还有的经幡挂在特别陡峭的沟壑上,不知道是如何挂上去的。 这里的人们特别的纯朴,热情。在路上碰到任何一个藏民都会主动和你打招呼;你好!他们还喜欢唱歌,清脆的歌声在林子中飘荡,唱流行歌曲,也唱藏族歌曲。他们开车就放磁带,特别大的声音,把歌撒向一路,而且都是那种快节奏的歌曲。 还有就是这里的藏民都长得很漂亮,五官线条清晰,高鼻梁大眼睛,修长的身材高挑的个子,唯一遗憾的是高原紫外线太强,使他们的皮肤被灼伤,脸部特有的红斑就是证据。 雨崩村分为上,下雨崩,上雨崩在山腰间,人口多,村子大,大部分游客都住在这里,站在上雨崩可以看到下雨崩,整个雨崩就象个大大的浅盘子,下雨崩就在盘子底。四周高高的山都是梅里雪山的一部分,我们更加亲近梅里,开始抚摸梅里。因为是冬天,地里光秃秃的,星星点点的白房子散落在山坡上,偶尔一两声狗吠打破寂静。村民已经习惯了游客的出出进进,我们的到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他们修建了许多简陋的旅馆,三四人一间,如果人多是不分男女的,混住。还建起太阳能浴室,吃饭在他们的大屋。我们不仅是混住,连早上的洗脸水也没有。因为天气太冷,水管都冻了,吃饭的水都是村民到山上去背回来的。洗澡是不用想了,好在我们出发前就已经做好这种思想准备,一三五干擦,二四六不洗。哈哈!其实这里不缺水,山上的雪常年在融化,雪水在小溪中哗哗地流淌着,一是我们怕冷,二是这里的所有牲畜都散养,牛啊,猪啊的在小溪中喝水。 我们第一次走进藏民家,他们的房子高高大大的,一般分三层,底层是为牲畜准备的,二层住人,所有的生活起居都在这里,最上层是放粮食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很富裕,盖一座这样的房子要30多万元。房子都是木头,是那种整根的原木盖起来的,房间里的墙壁全部是木板,手绘的各种图案把房间布置的漂漂亮亮,柱子上挂满各种图腾——牛角,鞭子,等等。宽敞的大厅正中是灶,对着灶的墙壁做成佛龛,供奉着佛像,这是全家最重要的地方。他们用木板隔开几个小房间住人。这里的米饭是用高压锅做的,馒头发粘,蔬菜很少,全部是从德钦运过来的。高原的生活环境很恶劣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现在这里有外界的沟通还是较方便的。 这里很冷,没有电热毯,被子还特短,我们没有带睡袋,只好采取包粽子的办法把自己裹起来。体验了一把“身在地狱”的滋味。 第二天我们就到天堂了。 我们从屋里出来,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我们。薄薄的云雾从山脚下升起,慢慢的飘荡在空旷的田野上,把本来就已经被白雪包裹的一切树啊,房子阿,小桥啊弄得更加蒙蒙胧胧,一条小路蜿蜒在其中,伸向山林的深处,喇嘛庙前的白塔在经幡的五彩映衬下更加雪白,尖耸的雪山顶上一抹金色,叮咚响处是硕壮的牦牛悠闲的晃荡,美得犹如仙境一般。随着太阳的升起,薄雾渐渐散去,我们开始了冰瀑之行。 到冰瀑的距离并不太远,我们二人就象逛公园似得慢慢溜达,穿过牧场开始上山。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厚,一脚踩下去,鞋里就灌上雪了。幸亏前边北京队的给踩出雪窝,否则鞋子早早就湿了。太阳出来后,雪地反光,刺的眼睛很疼,我的眼镜不合适,反而头晕,当时我很害怕,不知道是眼镜的缘故,后来换了一副眼镜,不晕了。这是一个经验,一定要带适合自己的眼镜。 在半路上过一条小溪时一个杰作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大片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摆满玛尼堆。大的没有超过5.0~60公分高,小的只有3.0~40公分高。它 ,传达给你一个信息:宗教的虔诚无处不在。我也堆了一个小小的玛尼堆,来表达我对这些转山人的敬重。 山路越来越陡,雪是越来越厚,太阳光是越来越刺眼,我们已经到海拔3500多米,一个大大的平台上,北京队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在打雪仗。这可不是普通的雪仗,是在梅里雪山的怀抱里的雪仗,他们还脱的光光的,意喻着他们接受了冰瀑的洗礼。年轻啊,真让人羡慕。我们是没有这样的年龄啦!我唯一感到自豪的是我们也和他们一样站在雪山上。 抬头遥看冰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壮观,只有短短的一小截冻住的冰柱倒挂在悬崖边,我想到天气热起来的时候,是否会形成瀑布,不得而知。不过藏民称这里为冰瀑是有他们的道理的,这就如他们将路边的大树和石头称为神一样,你们理解不了。 在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发生了一个浪漫的故事:北京队的一位小伙子向他心爱的小姑娘求婚。我们大家都衷心的祝愿他们的幸福象梅里雪山那样美丽绵长,他们的感情象雪山上的白雪那样纯洁深厚。 我们没有去冰湖,据说那里的雪更深。我们走尼农出雨崩,这条路稍微远些,35公里,不过都是下坡路,反而好走,不会太累。走在澜沧江大峡谷的半山腰上,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我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走重复的路。
这一路我们始终雇了一个骡子,一是怕体力不支,怕给大家造成麻烦,二是分担小赵的一些负担。因为小赵第一次走这样级别的路,我们倒是走过比这样还难走,距离更长的路。就是这样,到最后一个小时最后5里路的时候还是闹了一个小插曲,让我们大家着急了半天,害得小强和我的先生又来回爬了一趟山。 我们就在看到西当村的时候要爬山,这是一个岔路口。小赵没注意前边的人从哪里上山,他一直往下走,我们发现他走错了,叫他返回来,他还是走错了。这下我们大家着急了,因为路太窄,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小赵还是高度近视,我们怕他一不小心失足掉下去,我们就开始寻找小赵。幸好是有惊无险,大家平安结束了梅里之行。 前后我们用了5天时间,徒步近百公里,在梅里雪山腹地做了一次内转,饱览了雪山风光,看到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品尝了“驴子”中流传的“心在天堂,身在地狱”的箴言,检验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程度,体验了一把时尚生活,追逐了一次时髦行为,为我们退休生活打开新的一页。 拜拜!梅里!拜拜!雪山!我们有机会还要来看看你的冬天和秋天,来看看你一年四季的风花雪月。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4919/1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