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情迷吴哥窟 |
[游记]情迷吴哥窟 |
2007-07-25 ctrip.com |
一直在计划旅行,终于趁着公司开会的机会去了趟吴哥窟,作了一次真正的单独旅行。出发前,做了很多旅游的功课,了解了微笑的高棉背后还有一个血色高棉,不需要太多的图片,光寥寥几个文字的介绍已经震慑住了我这个成长在和平年代的人。直到最后看着同事们一个个的离开,我还在犹豫,我的独自旅游是不是太冒险了。 但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多余的,尽管那里没有柏油马路,没有高楼大厦,但是那里仍然有着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们。 在吴哥的日子,除了震撼还有感动。 9月15日,经过6个多小时的辗转,飞机终于徐徐降落在柬埔寨的siem reap国际机场。从飞机的窗口望去,远处只有寥寥几盏零星的灯光,完全不像以前所去过的其他旅游城市,到处灯火通明的样子。同事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可见这个国家有多穷”。我心理不禁感到一丝凄凉。下了飞机,发现机场虽然很小,但是却很干净、很有韵味。尖尖的金黄色屋顶,四周热带的植物,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热带地区的热情和豪放。出了机场,我们便坐上宾馆前来接机的面包车,我们住的酒店是 Sofitel Hotel,据说是这个地区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这么贵的酒店,我自己是承担不起的,所以最后2天自己的背包游,我打算换一家Guest Hotel,一个晚上才12美金,算算这个价钱,也可以估量出宾馆的样子了。想想最后2天要从“天堂”搬到“人间”,我不禁哑然失笑,就当是对siem reap民情的一次全方位接触好了。 9月16日-9月18日,三天会议,真正的吴哥旅行是9月19日开始。 19日这一天,公司安排我们去了Angkor Wat,就是传说中的小吴哥,是Jayavarman国王二世所建,用来拜祭神灵,建筑的最外圈是一个宽阔的护城河,东南西北四个入口,每个入口两侧都设有“乳海翻腾“的雕像,左边的是神仙,右边的是魔鬼,他们各自手中都拽着一条蛇,据说几千年前,神仙和魔鬼就像拔河一样各自拽着蛇的一头,进行较量,结果导致海水都干枯了。而这个雕塑可能为的就是纪念这个神话。老实说,这个神话故事听起来很没逻辑,我也不是特别理解,不过好像吴哥窟的每个宏伟寺庙的入口都设有这个“乳海翻腾”雕像,可见这个神话在高棉人心中的地位。 走过“乳海翻腾”以后,就到了Angkor Wat的第一圈,第一圈最显眼的是一个个石柱式的窗棂,每根石柱都呈一圈圈的蘑菇状,像是人工雕琢,又像是经过岁月的风化形成。一个柬埔寨小孩铺了张草席,就睡在其中一个窗棂前。我拿着相机拍下了他的睡觉样子,在我的眼里,这张照片也许是一个民间穷苦生活的缩影,闪光灯闪烁,但是丝毫打扰部了孩子的美梦,沉睡中的他的表情依然那么安宁和平静…… 第二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层套一层的石门,随便站在一个石门前,正面看去,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石门。泛青的石柱,发光的地面,正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从一层一层石门的尽头,仿佛可以看到远古的那个年代,时间的年轮似乎正在穿过那一个个石门向我们走来。仿佛间,我看到一个穿着古代服装的仕女,头顶果盘,袅袅地向穿过一个个回门,渐渐又消失在时光里。 第三圈就是寺庙的核心了,高耸而上的庙宇建立在高高的石阶之上,每个石阶因为时间的风化,风雨的腐蚀变得光滑而窄小,于是使得这攀登寺庙的路途变得非常险峻。石阶的周围没有保护的护栏,只能徒手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往上攀登,只要不低头看,感觉还是比较安全的,等到了顶,往下看,才发现,原来刚才经历了那么一段险峻的阶梯。可能是因为战争夺去了这里以往的辉煌,实际最核心的寺庙非常简单,空空的,只是一尊佛像而已,只是从高处往下望的感觉让人比较豁然开朗。眼前是一片苍老的城堡,虽然被岁月和战争磨去了光环,但是依旧可以凭着遗留的印记,想象当年“真腊国”时代的辉煌。 离开Angkor Wat之后,我们来到了Ta Pram,那个照片中最美丽和最神秘的地方,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古墓丽影的一个拍摄点。安吉丽娜朱丽,正是因为在这里的拍摄期间,认领了2个孩子。但是这里最吸引我的倒不是安吉丽娜朱丽的明星效应,而是这个地方的神秘和美丽。这里的古树和古寺已经完全的融合,把Ta Pram打扮成了另外一种美丽,为了不破坏这自然形成的美丽,柬埔寨政府并没有像其他景点那样做一些修缮工作,而是把它按照原来发现时的样子保留了下来,这也就给了我们游客另外一种新奇的感觉。 进入Ta Pram,仿佛进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这可能就是小时候的童话故事里的神秘森林小屋,只是它有点荒废,到处是断壁残垣,青苔已经爬满了墙壁,寺庙前的古树用它粗壮的树根紧紧握住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朝代。站在这里,让我感慨万千,依稀的残留的楼宇建筑在向我们展示一个曾经时代的辉煌,而残留的断壁残垣似乎在痛斥战争残酷,而满眼的青苔和环抱的古树则更像一个时间见证人,它用自己的方式静静地看着这里曾经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 离开Ta Pram,我们被带到了船上,瞻仰了一下柬埔寨的“floating house”,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凄凉的景象,在恶劣的居住环境中,一群衣裳褴褛的孩子,坐在木盆上,天真的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他们中有些甚至是地雷的受害者,没有手臂但依然玩得自得其乐。而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他们竟然拿老鼠作玩具?! 9月20日,是我从“天堂”落入“人间”的第一天。一大早起床,享受完在“天堂”的最后一顿早餐,和同事一一告别之后,我便搭上Tutu车。不过,我住的不是Guest house,也不是任何一个宾馆,而是前几天在市区吃饭时,认识的一位华裔老板的饭馆里。这位老板出生在柬埔寨,但是在法国住过十多年,拥有着法国的国籍,曾经在著名的爱丽舍宫从事酒店领班工作,也做过一些政界的高官做过高级摄影师,柬埔寨国王,高官以及文莱国的国王等等似乎都与他有着很亲密的关系。在一次用餐的偶然交谈中,他得知我一个人将单独留在柬埔寨2天,便好心让我住在他饭馆的空着的房间,这些房间本是他用来开发作为Massage用的房间,虽然很简陋,只是简单一个席梦思而已,但是毕竟有空调和单独的卫生间,与12美元的Guest house条件相当。而我选择住这里更大的原因是,这里给我的感觉会更加安全,毕竟血色高棉的描述还在我脑海历历在目,在异国他乡,有一个同乡人,似乎会多出一些亲切和安全感。另外,他的饭店的位置很好,在Siem Reap最繁华的中心,紧挨着酒吧街和老市场,附近也有很多超市和便利店,即时最后一天一个人独自呆在柬埔寨,也不会因为太无聊而担心。 放下行李后,我便开始出发去传说中的大吴哥,这是Jayavarman国王七世所建,一个个微笑的四面佛见证了真腊国最辉煌的时代,据说这些四面佛面相是按照Jayavarman国王的面孔所建造的。可惜这天早上,天公不作美,先是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等我到了巴扬寺庙的时候,小雨已经变成了瓢泼大雨,我来不及看门口的雕像和回廊,只能一个劲向前冲,冲到其中一个四面佛的脑袋下躲雨。站在微笑的高棉的笑脸下,顺着石门向外望去,一个又一个的佛像在大雨的微笑,大雨冲刷着他们的脸庞,水柱顺着脸庞的轮廓慢慢往下流,蓦然间,觉得他似乎不是在微笑,而是在哭泣,望着这个破落的城市,他曾经的子民,是不是他的心也在淌血呢? 雨渐渐由大转小,但是多少影响了我的兴致,匆匆从巴扬寺的北门出来,出门看到一个卖椰子的小摊,来之前,看过很多游记里提到过这里椰子很可口,1美金1个。于是让导游问了一下价格,1美金2个,于是买了2个,一个给了导游,一个留给自。想想,也不算我请他吃,是他本地人的身份赚得了这一个椰子。我的导游是一个年轻的柬埔寨小伙子,还在念大学,本来我是打算找一个中文的导游的,但是阴差阳错,拨错号码打给他了,于是就选择了他,就当挑战一下自己的英语了。他很好,很照顾我,如果车开到一个不是特别安全的地方,他都会提醒我把包放好,有一些当地人,用很暧昧语调问我的时候,他会向我使眼色,示意不要理会他们,然后帮我解围。可能他是学生没有导游证的缘故,他的要价很低,10美金1天,tutu车9美金,但是我觉得他人挺好,而且一个人很努力的读书奋斗,所以最后给了他25美金,他很开心,让我也觉得很安慰。 吃完椰子,作了短暂的休息后,我们来到了Phimeanaakas,导游告诉我,这是以前国王用来摆放金佛的高台,佛身是用纯金做的,佛的眼睛是钻石做的,价值连城。因此为了防止盗窃,在这个高台的四周挖了很深很宽的一条防护河,如果有窃贼入侵,就必须经过防护河,水波的声音会提醒护卫入侵的信息。但是即使如此,最终它还是没能逃过战争的洗劫,金佛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Phimeanaakas看起来不过是一个臭水沟中间的一个高高的石堆而已,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禁让我想起来我们中国的圆明园。 离开了Phimeanaakas,我们就看到了2个长方形的巨型水池,但是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国王洗澡的地方,国王要在此净身后才能去Phimeanaakas,拜祭神灵,以前这水池里的水都被视为圣水,民间的百姓,都以得到圣水的洗礼作为好运的象征。但是现在的圣水没有了昔日的荷花已经是一汪死水,也已经不再被当作圣水。而周围皇室的宫廷和寝宫也已经完全没有了痕迹,作为国王的住所,它早已经在战争中被夷为平地。很遗憾,没能从一点蛛丝马迹中看出一些古高棉人的生活。同时却很庆幸,还好我们有紫禁城,还能帮我们留下一些老祖宗的故事。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Pranam寺,这里除了一个稍稍还算完整入门,其他都已经是断壁残垣和满眼的青苔。继而,我们走了象台以及巴肯山,同样都是残破的景色,但是从点点的残破中,又能解读出当年风光时的些些迹象。始终让我辉煌和落寞之间触动。 夜幕降临,带着一身的疲惫和一丝残余的兴奋,我终于搭着tutu车回到了饭馆。这里已是华灯初上,在密集的两三条马路上集中了各式各样,不同地区风格的酒吧和餐厅。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我所居住的饭馆进餐。其实这个餐馆也算是这个地区比较高级的一家,带有一点法式的情怀,可能这与老板十多年的法国生活习惯有关,餐厅内设有5个免费上网的地方,吧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酒杯和酒瓶。餐厅的窗户设计得有点像小吴哥的石柱窗棂,很有韵味。老板很nice,不断跟我讲述在柬埔寨投资的一些项目,以及他以往的一些经历。我点了有名的当地特色菜肴moak(这也是这家餐厅的招牌菜),一边享用美食,一边与老板聊天、欣赏他与柬埔寨、文莱等国家首脑们的合影。 饭饱之后,慢慢散步在酒吧街街头,随意找了一个酒吧进去坐了坐,点了一杯啤酒,在闪烁霓虹灯和激情的音乐声中享受一下这个城市的上层人生活。这里的酒吧街虽然只是条简单的胡同,但是同样布置得精致考究,很像北京的三里屯,所不同只是这里的啤酒只要0.5美金一杯。在这样的灯红酒绿之下,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身在柬埔寨,忘记了这里曾经饱经过战争的洗劫以及现在还正在经受着灾难和饥饿的人们。城市的一角是破烂的水上漂流的房屋,衣裳褴褛的孩子,以及地雷受难者们哀怨的眼神,城市的另外一角却是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霓虹灯下的酒杯交错。而在城市的两角之上,正是那让高棉人引以为豪的四面佛,他终日带着微笑守望着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342012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