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诗画江南 |
[游记]诗画江南 |
2009-05-04cncn.com |
以前写的文章没有保留好,只从编辑部的网上找到这一篇了,有些部分已经被删减,但还可以找到当时的感觉。 江南之美,如诗亦如画。终于可以踏着古人的足迹,探访诗画般的江南。 上海 这是第一次到上海,可是家乡大批“支援三线”的上海人已是我记忆中的一部分,上海人不屈不挠寻求生活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在上海停留很短,我于上海都市景观没有多大的兴趣,倒是多留意了上海人的生活。大上海和她的市民一样,坚韧地前行着,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一分钟一分钟地劳作,真可以说是一种不屈的信仰。拿上海和深圳相比,深圳算是崛起的新贵,略带爆发户的豪气和闯劲,而上海则有一种旧贵的傲气和饱经沧桑的冷静。 苏杭 西湖不仅揽山水之胜,更因众多的历史名人而生色。岳飞、于谦、秋瑾、白居易、苏轼、柳永都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杭州遇到卖“咸亨酒店”的茴香豆,我当宝贝般的买回来,路上细细地嚼着,想起了鲁迅的《社戏》和《故乡》,便觉得自己也是那乌蓬船中的一个,也曾偷了六公公家的罗汉豆,在岸边煮了吃,似乎自己也就在三味书屋念书,放学后,蹲在百草园那堵矮墙下,听蟋蟀弹琴……一时间,心里涌出了许多温馨,许多惆怅。 在苏州,我们游览了留园、寒山寺和木渎古镇。前两者名闻遐迩不必多说,仅木渎古镇也足叫人流连忘返。据介绍: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可见其山水之秀美。也许是得山水之灵气和受历史文化熏染的缘故,木渎也是名人辈出,最著名的就有范仲淹,而近代又出了一批政治家、艺术家、学者,给古老的木渎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江南之美,不仅在于她的自然风光,更多的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江南滋养了中国多少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没有江南,唐诗宋词将会黯淡至少一半的光辉。在江南,你每行一处,都会有诗句从心里冒出来,眼前的景色会变得格外生动。文化艺术在山水滋养哺育下产生,而山水又在文化艺术中得到升华。正可谓“江山也要文人捧”。 出来时旅行包里的重物多半是些吃的,沿路消灭,慢慢地就变成轻装了,但一路行程,内心却无法随走随轻。走出固有的生活本是为了释放,而这次又吸纳了许多。 江南经济繁荣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读高中时,历史课本中讲述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经济规律的体现。作为秦州儿女,当时心里很是失落,而今更是感叹历史变迁。如今,长江三角洲已经崛起,成为中国陆地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而长三角上的城市扩张也日新月异,公路、铁路、运河将城市连接成片,相成了完整的都市群。这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机遇总是偏爱这块宝地,同时也造就了精明、勤奋的江浙商人。 短暂的旅行,让我足足领略了如诗亦如画的江南风光,也深深感受了繁荣富庶的长三角经济。转眼到了扬手告别的时候,也只能像诗人那样说一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5737/1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