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吴哥窟游记前言-西祠胡同 |
[游记]吴哥窟游记前言-西祠胡同 |
2007-07-30 xici.net |
没有见到吴哥窟之前,脑海中对那个名字下蕴涵的丰厚内容有着无尽的想像。而当真正面对着吴哥久远的故事、千百回廊的城堡、寺庙殿堂内那不可仰视的神圣以及四处弥漫的沉重铁青色时,却发现初时的想像是那么空洞。 第一章 往事随风未飘远,仍留余韵在人间 公元802年,国王嘉亚娃曼(Jayavarman)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将首都安在洞里萨湖的北岸,定名“吴哥”。“吴哥”出自梵语“Nagara”,意为“首都之城”。据历史记载,建造吴哥窟的是神勇善战的高棉国王苏利亚瓦尔曼二世。他于1113年即位后便积极开疆拓土,兴兵占领邻国国土,领地跨越马来半岛东海岸等地。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建造吴哥窟是为了供奉兴都教的维希奴神。由于维希奴神的代表方向是西方,所以吴哥窟是吴哥古迹里少数大门朝西的建筑。由于西面也代表死亡,高棉人还把吴哥窟称为葬庙。在建造吴哥窟期间,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出动了全国最好的工匠、彩绘师、建筑师及雕刻家。经历了37年的漫长岁月,吴哥窟终于完工。整座建筑以大石一块块砌成,没用石灰水泥,更没用钉子梁柱,充分展示出了古人的建筑巧思。吴哥王朝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孟加拉湾以及越南的部分土地。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 在公元1431年,曾经繁荣一时的王朝却随着泰人的入侵而画上句号。弃城而逃的高棉人远赴150英里之外的金边建立了新的首都。殊不知泰人的目的只在于掠夺,对于那座高棉人久居的古城并没有兴趣。当他们怀揣着吴哥的数亿珠宝返乡之后,那些俯瞰历史尘烟的神的宫殿、佛的寺庙,便被深深地埋藏在洞里萨湖畔的绿色荒芜里,成为被遗忘的过去,开始了沉默的光阴。 第二章 深埋丛林四百年,一朝面世天下惊 1850年,法国传教士布耶沃斯在柬埔寨稠密的丛林中艰难行进时,偶然发现了这座古城遗址。布耶沃斯记载道:“我发现了一座庞大的遗址,它看起来像是一座王宫。”可惜他的记录并未能引起当时人们的关注。 1861年,法国博物学者亨利.莫哈特(HenryiMouhot)为采集一种珍奇的蝴蝶标本来到了柬埔寨。他乘小船沿湄公河上溯,来到洞里萨湖。在那里下船后,雇了4名柬埔寨人,穿过丛林向纵深迸发。但4名柬埔寨人却不很情愿踏上旅途。 原来他们听说,再往前走,就是“鬼魅横行的世界,它们将会使人迷途,并用一种可怕的热风将人们全部杀死”;还听说"密林深处有一座特大的城堡,因为恶魔的诅咒已数百年人烟皆无……一时间,亨利好奇心陡起,他要亲眼看看这个神秘的大城堡,便说服那4个人同他一起向密林深处迸发。 正行进间,他们偶然看见了5个塔尖。莫哈特一行欢呼着朝塔尖方向进发。越往前行,塔的形状越清晰。待到近前,一座庞大的古城遗迹尽收眼底。这就是有名的古高棉王国都城吴哥。 吴哥王城的建筑富贵堂皇,吴哥窟的建筑可分东西南北四廊,每廊都各有城门。从西面进去,经一段长达约600米的石板路后方是正门。吴哥王城内有宫殿、图书馆、浴场、回廊等,精美的雕刻也几乎完好无损。吴哥王城方圆10平方千米,俗称大吴哥,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它由边长3千米、高7米的城墙围住,各边中央开一间,东边还多开一个“胜利门”。 王城由坚固的城墙环绕,有5个城门。王城中央有座四面塔,雕刻在塔壁上的头像(传说为国王本人)有4种面孔,饶有意趣。王城的北门前,矗立着怀抱大蛇的巨人石像,右面的是“恶神”,左面的是“善神”。王城南面1000米处,有座建筑宏伟的寺院,这是吴哥寺废墟。 吴哥城的布局与印度教中的宇宙中心说一致,巴云寺中心的塔象征着神山,位于宇宙中心,城内的其他建筑则象征着天与地,城墙是世界的边缘,而护城河则是世界之外的海洋。 莫哈特后来写道:“那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更为壮观,你无法想像在世界上一个最偏僻地区的密林深处,不知从什么地方搬来了一座座最美丽的建筑物。” 吴哥寺坐落在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820米的院落之中,周围有长5.6千米、宽20米的长壕环绕。是谁,在什么时代,出于何种目的修建了这座都城寺院呢?这么精美的建筑,为何被隐没在莽莽林海中呢?它又是怎样衰落的呢? 据考古学家考证,9世纪初,柬埔寨人的祖先、高棉族的贾牙巴尔曼二世从东南亚来到了这里,统治了相当长一段时期;12世纪初,苏利亚巴尔曼二世建了吴哥寺;12世纪至13世纪,贾牙巴尔曼七世修建了方圆12千米的吴哥王城,并挖掘了两个灌溉用的蓄水池。 据说东蓄水池宽1.8千米,长7千米;西蓄水池宽2.3千米,长8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蓄水池。从吴哥王城的规模推断,这里最繁盛时期,至少住有200万人以上。 传说,公元1171年,吴哥遭到邻国洗劫后,国王耶跋摩七世对印度教主神的保护力失去信心,于是吉高棉人全体放弃了印度教,转而畈依佛教,采纳其放弃暴力、信奉和平的生活方式。这种宗教信仰的改变导致的结果是,泰族军队在公元1431年未遇任何抵抗便占领异洗劫了吴哥。 佛教传说,古高棉国王被祭司之子触怒,便将其淹死在洞里萨湖中。天神愤怒而替祭司之子报仇,令湖水泛滥,因而摧毁了吴哥。虽然这仅仅是神话传说,但洞里萨湖在季风季节确实容易暴发洪水,吴哥城被洪水毁灭的可能性极大。 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流行鼠疫、霍乱之类传染病,没到一个月,200万居民全部死绝。 也有人说,由于发生了内讧,居民互相残杀,死伤殆尽,空留下这些伟大的建筑。 还有人认为是敌军突然占领了全城,200万人被悉数沦为奴隶并带走。 可是,即使如此,总该留下些痕迹吧?然而吴哥遗址并末见任何人为的破坏和毁灭,既没战争痕迹,也未见尸骨累累,一切都似乎消失于自然之中。 据专攻柬埔寨古历史的G .克劳斯说:“吴哥亡国原因在于奴隶的反抗。他们用各种办法杀尽了王公贵族及其子女,然后放弃 |
转自:http://www.xici.net/b281606/d52263745.htm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