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旅伴 在游览过程中,遇到了北京的小M,晚上和小M还有和她同住一个Guest house的小W、小T,一块吃了在暹粒的第一顿比较正式的晚餐,可能是饿了,居然觉得还不错。晚餐后,大家还在暹粒城内的“Blue Pumpkin”买了牛角面包做第二天早晨的早餐。小W、小T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同志善于勤俭持家的优良品质,晚八点后我们买的牛角面包正好打五折,至少省下好几个美金。在国内用习惯了人民币,用人民币兑换来的美金付钱,真是不舍得。 第二天的游览,有了很好的同伴小M,小M同志已经去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有着丰富的旅行经验和适度的旅行热情。她随身携带在北京买的中文版的LP柬埔寨,每到一处,就掏出来,念上一段关于该处景点的介绍,对我这样的懒人来讲,真是享受啊。从小吴哥回来的Tuktuk车上,路旁有很多柬埔寨的小孩子在卖旅游纪念品,据小m说,当地的小孩子都是上午上学,下午出来卖纪念品。小m小感叹:从物质生活上来说,要感谢邓小平同志,否则我们的孩子,也许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但这些小朋友看上去都很开心、快乐,没有物质贫乏的一点阴影,看到游客,他们都会发自内心地微笑,那笑很真实。习惯了国内“苦大仇深脸”的我,不觉自己的心情也好起来,让人认为他们的生活虽然物质贫乏,但其实却是快乐的,而且这种快乐,还可以感染游客。 可惜小M只能同程第二天,一切又都似乎都有安排。这天中午我们吃饭的时候,旁边桌子坐着的也是一位说中文的女生。一交谈,原来小Z来自台湾,是马来西亚华侨,十七岁去台湾念大学,后一直在台资企业工作,在国内的浙江宁波和广东东莞都工作过。 事后说明,小z是在这次暹粒吴哥旅行途中遇到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女生。遇到她,是在游览吴哥窟的第二天,眼看要落单的前一天。当时,前一天遇到的北京的伴小M次日也正好要回家了。遇到她的时候,我想是在Bayon附近吧,当时我和北京的小m正在吃午餐,小z和她的中文司机兼导游就在我们旁边一个桌子吃饭。 我们的行程很接近,都是买的三天的票,都正游览到第二天,都对洞里萨湖和当地居民生活有兴趣花时间去了解。小z遇到我,很高兴,因为找到了伴;对我来说,旅行有伴没伴的,根本没所谓,区别无非是要不要避免在拍照的时候到处“抓壮丁”,然后表情加手脚僵硬地“咔嚓”上几张,回家去一般能选出几张能在框里看到人的就是成功,若还有经典照的,就简直是托福了的状况而已。 前两天我都是住的8美金一晚的Guest House,小z则一直住的是45美金一晚的Hotel(包含早餐),一番交流后,小Z很希望我搬去和她同住,因为45美金一晚也是她一个人住,然后她还强调:你可以不用付钱;但如果你坚持要付钱的话,每天付我5美金就OK了。我这种自尊心超级膨胀的人是不太可能白住的,钱是一定要付的。我劈里啪啦一算,每天不但可以省3个美金、有了免费早餐,还不用“抓壮丁”来照相 ,于是第二天早晨收拾收拾就屁颠屁颠地搬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