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冬至心祭 • 泰山 |
[游记]冬至心祭 • 泰山 |
2009-05-29cncn.com |
初冬的泰山极其静谧,行走在雾气弥漫的大山林间小路上的感觉彷佛置身于原始森林那般,只有落叶嘀嗒嘀嗒地还在延续着秋天之声,也好似在提醒那若即若离的神识紧随主人。
正一边登临一边抬头观望之际,朦朦胧胧之中前方不远处的山岗上有一座矮小的石坊,此时阵阵山风越岗而来,山风澄清着山岗也清凉着热气腾腾的头颅。走近才知石坊上写着“中天门”三字。
泰山的真容便是要步行而上至中天门后才能得以一瞻的,是突然之间在云霄里显现的。泰山主峰刺破清雾而出,直冲霄汉而去。湿润的巨体,彷佛也是一夜从阴霾的雾中昂然走来,此时正侧头遥望着东方霞光,凝视旭日东升。
第一眼仰视泰山,第一感觉便好似完成了一件使命那般如释重负。
岂能不是呢?几十年来的憧憬祈盼,总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亲临泰山,这份情感就如同对长江黄河和长城一样,皆以一瞻为今生幸事也!于是,第一个动作便是张扬地挥起双手,然后紧握双拳歇斯底里地狼吼一声,颤栗而情深。吼声冲破清雾,回荡在群山之间,转递着:泰…山,泰…山,泰…山……!
我久久凝视着,让肢体僵硬地依靠在中天门石坊柱上,而让欢呼雀跃的神识扶摇而上,让泰山来独自占据我整个的心房。
第一次知道“泰山”二字是文革读小学期间。那时的小学生都被要求能背诵毛主席语录。其中有一篇叫《为人民服务》,文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而死,应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第一次知道死还有个轻重之别。而要向一名小学生解释清楚“比泰山还重”究竟会是多重是不容易的。年幼天真的心灵常常会用动物来打比方,农村孩子会认为这份“重量”一定会比一头水牛还重,“比鸿毛还轻”就是比一根鸡毛鸭毛还轻。儿时生活在煤矿上,隔三差四就会有噩耗从矿井里传来,然后煤矿礼堂就会有追悼会。“死得比泰山还重”就会成为追悼会上一句固定的悼词来追念那些死者,挽联横幅上固定地写着黑底白字“xxx同志永垂不朽”。于是,孩提时代每每有“泰山”二字出现在脑海,就会想到追悼会和矿难,内心就会自然油生出一份悲苍,一份沉重感。
第二次知道“泰山”二字是文革读初中期间吧。“农业学大寨”是那个年代里最主要的时尚运动,而大寨精神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是“泰山压顶不弯腰”,并成为那个年代样板戏中一句使用率最为频繁的台词。煤矿礼堂也常有宣传队来演出,表演者每每念道这句台词时,都会作出“顶天立地”的姿势,即将一只手举过头顶托着天,而另一只手放下作出撑地状。
那个年代的初高中生没有今天的学生如此见多识广,但在无数次批斗游行运动中,蒙昧的心灵却也渐渐开化,知道“死得比泰山还重”,“泰山压顶不弯腰”和“稳如泰山”等皆是比喻形容,但“泰山”在心中开始有了崇高威猛的雏形了。
第三次知道“泰山”并被无声地震慑大约是在大学毕业后谈情说爱的的岁月里。闲聊之中而得知女朋友的老爸又名“岳丈”,也名“泰山”!于是,内心开始会对泰山心存一丝莫名的心虚和拘谨。
再往后,“泰山”才开始从虚幻之中明晰出来,知道泰山是一座离我很遥远的一座实实在在存在于山东境内的山,知道泰山乃五岳之首,是如庐山一样的一处旅游胜地,是悠远漫长的中国古代文明中天子们特定的封禅祭天之地。泰山在我心中的形象却也因此多添了几份仙境飘渺之韵。
我本大山中长大的孩子,对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非就是那开门即见的那些山嘛,但唯独“泰山”在心中却有着神乎其神的韵味,有着那么一丝类似于对神灵的敬仰,有着一种高不可攀之感,希望有生之年能亲抚着泰山而掂量那份“重”感,希望攀爬泰山而感受那份“顶天立地”的意境,也希望能矗立泰山之巅去学着天子那样行祭天之礼,看是否也能感应出天地河山群神显灵,看是否能感受到“而小天下”的神气十足。
不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终于有机会一瞻泰山却已是不惑之年。啊!泰山就在眼前,但却并不是那些开门见山时所看到的那些个山的样子。
从雾里看泰山,泰山很美很美!通体如玉,蓬勃出刚毅,凝聚着淡定,而淡定中却难掩少见的高贵,刚毅中却洋溢着超凡的俊雅!巍峨高耸于清雾之上,昂扬于碧空之中!
这美美得脱俗,美得可以使人忘记今昔是何年而手舞足蹈出童真般的欢呼雀跃,美得可以使人一时忘记自己置身何处而歇斯底里地吼出如狼之声,美得可以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歌咏却又张口结舌,美得使人油然起敬并渐渐将自己收缩以至无形。
而其实,在泰山面前狼吼和如童真般地欢呼雀跃是失礼的,甚至于当面歌咏也是失礼的。《论语·乡党》篇中说孔子的言行:“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大意是说孔子来到宗庙和入朝面君时,态度谨敬且言语审慎,神情恭敬谦卑而态度拘谨端正,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这是圣人笃信天地道德而躬行人伦礼仪。按我的理解,泰山是中华民族祭天圣地,是全民族的宗庙,因而按儒礼的精神,在亲近泰山之时就应当压抑自己的情感而踧踖如也和鞠躬如也,这是礼仪。但那天的我却禁不住又叫又吼又跳的,近乎于是没驯化的野人。
登临泰山而歌咏泰山,似乎只能是天子的差事。朱元璋曾咏泰山,书成《岱山高》:
“岱山高兮,不知其几千万仞;盘根齐鲁兮,亦不知其几千百里。影照东海兮,巍然而柱天;益于民庶兮,兴云吐雾,神龙出乎其间。降祥则甘露垂于松柏,佳岁则滂沱遍于厚坤。冬则寒风时出,岩壑杂然而有声,百川林蔽森然而如雷。坤之所载,世之山首岱山也。至如吻谷之东方,或登峰顶,时闻天声万籟,岱山之高也哉,柱天之势,其可云乎!俄而风声万壑,云起诸峦,隐隐雷动百川,倏忽电掣,万里长虹、此岱山之神至也。至则威灵百倍,神之造化如此。少时,风静云收,电敛雷息,又百川之清泰,其泰山尤其高哉!其苍松也,始天地而生,依丹崖而长;松之所以长千寻不比,丹崖所以高万仞何量,盖由太古之岁月,以至于今,苍松扫丹崖而莓苔不秀,丹崖映苍松而五色交辉。猿啼云树之抄,鹤并日观之东,雕鹘盘旋乎深谷,虽扶摇不可得而升峰。於戏!登泰山而小天下,越大海而眇江湖,信哉!”
平民百姓难得有如帝王那般的胸襟气魄和感知领悟,也就难能如此将天地赋予泰山的那份独有的神灵天韵融入在行文走笔中。登临泰山而后拜读朱元璋的《岱山高》,会让人难掩内心的澎湃而直呼:“信哉!信哉!”,并且甘愿五体投地做小民之姿和顶礼膜拜之态。
凝视泰山可以自己使自己入神,可以让自己化育在丹崖峭壁之上而成松,可以让自己化羽在空谷中而成鹰,可以让自己化隐于高山流水中而成龙……,可以恍恍惚惚感悟到泰山在含笑,在雾里云间悄悄向我点头招手。
翻过一道山岗,便步入泰山十八盘。那高高的云天雾里,有一酱红色的屋舍,居于两山脊接口凹处,左右山脊好似龙凤展翼呈祥,宛若天宫之通天关隘。关隘彷佛总是开启的,飘飘荡荡出一架天梯,衔接天上人间,通达至我的脚下。我深一脚浅一脚地登踏着天梯而上,汗流浃背又踉踉跄跄,一步一呼:“登天真难!”
从网站上的卫星地图查找泰山,如果没有标识,你无法确定哪一座山峰应是1545米高的泰山。没有人知道上古的人类远自何时开始选择来泰山祭天的。没有人知道何故天子只有登上泰山之巅才能代表人间而沟通上天。据说上古的人将天分成五方,即东南西北中。泰山地处东方,并说“东方主生,帝出乎震”。至于何时玉皇大帝来到泰山顶上安家落户的,今已不可考证了。后来中华文明里有了“五帝”之说,并将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神化,而分管五方之天,太昊帝被分派到泰山来定居了,顺便照顾一下年迈的玉皇大帝。
究竟理由是否就这么简单呢,这是个无从考证的中华文明之迷。但泰山是位于古代中华文化圈最东边的一座最高也是最早见到日出的巨山确实是真真实实的,于是为了顺应文明里的约定,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天子不远千里纷至沓来。
《山海经。中山经卷五》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有人说《山海经》这部奇书所描述的山脉是大陆板块漂移而成五洲四海之前的地球陆地之貌。无人可以说清这部书是上上古时期何人开始起草的,也不知道最后又被哪个时代的哪位作家修订并正式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但无论如何,人类到泰山上来封禅的
不知步行了多久,来到南天门,人也就如入梦般地来到 “天上” 了。南天门门侧楹联这样写道:“门辟九霄,仰步三天圣迹。届崇万级,俯临千障奇观。”我想,这里所谓三天圣迹即指一天门,中天门和这南天门了。我围绕着这南天门楼阁不停地散步,将那些多年的夙愿及不解暇逸在浩瀚碧空和茫茫雾海里。
古代的文人,凡来登泰山而上天门者,皆难掩隐内心的澎湃,于是就会挥毫作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写泰山的。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是李白写泰山的。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是晋代谢道韫写的。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是明代王世贞写的。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是明代李梦阳写的。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是清代施闰章的。
我想,我喜欢泰山的心境是一样的,只是苦于没有那份文字才气,加上前人的诗作又真 是太好了,于是就毫无愧色地拈来放在自己的游记里。
登泰山而知1545米的泰山实在是高!仅从地缘关系来看,位于齐鲁大地的泰山等于是雄踞在华北和华东这片广袤的平原大地上,在东至黄河,南至淮河长江,西至太行山,北至长城这么一片“无边无际”的平原大地上,泰山恰位于其中心偏东的位置上而辐射四方,于是便有了孟子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视觉效果和心灵感应。天下名山很多,但皆盘踞在群峰之中,因而都难得在人们心灵中产生这样的视觉和联想。
另外,这样的地理位置天然地就处在文化及商业交流和战争的中心位置上,因而人类文明就在这里过化并堆积,泰山因而就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文明里,成为中华之魂,再演绎而成群神至尊和一种精神寄托,故而李斯说泰山曰:“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泰山正是因为有了“无以伦比”的“高”和“大”的意涵,故曰“泰”,故可以引申而有“重”,而有“稳”和“安”的涵义。故而才华横溢的文人就会创作出“死得比泰山还重”,“泰山压顶不弯腰”和“稳如泰山”等等这样的文字意境,故感悟力超凡的思想家会将泰山引入精神领域,故而天子们会不远千里而来祈求“国泰民安”。
历史记载唐太宗生前曾三次做足了登山封禅的准备,而三此都未能足愿。第一次唐太宗的态度是这样的,他对侍臣说:“文武百官皆以封禅泰山为盛事,劝我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这确实有悖于我的真心。我只想天下太平,老百姓能丰衣足食,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不举行封禅之礼,也可以与尧舜比行。如果老百姓的衣食不足,国家不富强,边疆不宁,即使到泰山举行封禅,与残暴的夏桀、商纣又有什么不同呢?以前,秦始皇自认为德洽于下自称皇帝,登封泰山,挥霍无度,十分奢侈,终遭历史的唾弃。汉文帝躬行节俭,轻刑文治,不事礼泰山,而成为一代有德之君。况且《礼记》中说:扫地而祭,只是表达一种至诚至信的心情,何必非要登上高山告天,在那三尺土坛上祭地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写在《报任安书》里的一段话。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遭遇了奇耻大辱的宫刑,但《史记》尚未完成。司马迁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人之常情,没有不贪生怕死的,都会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并不如此,那是由不得已的形势造成的。如今我不幸,早年丧失父母,没有兄弟相依,孤独一人在世,少卿您看我对妻儿又怎样呢?其实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怯懦的人只要仰慕节义,什么情况下不能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但也还懂得偷生与赴死的界限,何至于自甘陷身牢狱之中去受辱呢!何况奴隶婢妾还懂得自杀,何况我这种处于不得已境地的人呢!我之所以要苟且偷生,陷于粪土般污浊的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自恨我内心的志愿未了,如果在屈辱中离开人世,那我的文章就不能留传于后世了!”他最后写道:“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据说司马迁完成了《史记》之后不久就在监狱里自缢身亡了。他认为没有完成《史记》前而为名誉贞洁去死,那么就比鸿毛还轻,而完成了《史记》之后就不想再苟且活在人世受辱了,于是这种死就重于泰山了。这就是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
孔子的话语中曾也使用“泰山”二字。孔子说:“泰山其颓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这里的“颓”是“下坠崩塌”之意。据说这段话是孔子谢世前的几天预感到自己不久将离世,而自己主张的仁义道德之学却没有在世间获得诸侯们的认同和推广,社会道德伦理之风如此萧条败落,最能继承自己“仁学”思想的颜回也死了,于是自己的死比如泰山崩塌下坠一般,叹息自己没有看到自己的学说给这个世间带来和平安定的机会。
孔子要世人去感悟“山”而理解“仁”,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有人注释这句话说:知者明了事理而能灵活施展,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智慧者的思想遵从自然的法理似悠然的流水,乐运其才以因势利导。仁德者的心性遵从自然的法理似屹立的高山,巍然不动而育万物生养;智慧者以社会自由快乐为先,故快乐。仁德者以国泰民安为本,而不为一己之私,故长寿。孔子以此概括出知者和仁者的性格特征。希望人们依据自己的个性参照江河流水和高山巍峨而修成‘智’或‘仁’的思想境界。
“靠山吃山”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大山产生水源,灌溉着下游养育一方地域,这便是简单而直观意义的“仁”。许多的大山不但调节的一方地域的气候水土,养育着周围几百里地域的生灵,它们还有其千年文化的沉淀,这些沉淀着的文化则无时不刻不在熏陶着这方地域人民的心灵,而这便是山之“仁”,是形而上之“仁”。尤其是泰山这样的山,而能怀孕出孔孟之乡,而其子民更能感悟出天地道德之理,而能言:"克己复礼为仁.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于是接受这种思想教化的民族而能知书达理而生生不息。
站立在泰山之巅而感悟泰山,你会想到齐鲁文化,会隐隐地想到那过往几千年的齐鲁文明的演绎历史。虽然我并不知道多少齐鲁文化,只知道这里的人们喜欢大葱就烙饼,知道世人会用礼仪之邦后缀在齐鲁文化里,知道世人会用聪慧和朴实憨厚来称誉这里的男人,会用贤淑豁达来赞誉这里的女人。我想这可能都是因为有了泰山而使齐鲁文化不同于别的地域文化。一方地域的大山总是在以她自己的方式养育一方地域的人民,这是真实存在却又难以被人自己所知晓的,是不可思议的。
在中华文明里,泰山走上中华文明的神坛而成为中华文明至高无上的神山,再从神坛上走下来而成为他本来的样子,泰山却不因上下神坛而高了一尺或矮了一尺。但泰山已经融入在我们的生活里,成为了我们古老东方文明的灯塔,成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寄托。因为当人们想到泰山,人们便有了“高、大、重、稳”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催化出“恭、宽、信、敏、惠”和“温、良、恭、俭、让”这样的人格风范,然后人就能表里如一,文质彬彬,行忠孝礼义,贫而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泰而不骄。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说过的另外一句话,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我想,孔子也是因泰山而如此理解“仁”的吧,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喜欢泰山,也喜欢那种一圈又一圈转悠在南天门上的感觉。又是一年的冬至要来了,故作文以祭之。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8256/1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