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暹粒游记:骑行在吴哥窟的日出日落间 |
[游记]暹粒游记:骑行在吴哥窟的日出日落间 |
2008-06-13 17u.com |
五点不到就把自己闹醒,暹粒的街道上没有路灯,借着身后零星MOTOR照来的灯光,勉强上了大路。整个城市还在睡梦中,寂静得天地里好像只有冷风存在,我只能飞快地蹬车来取暖。轻车熟路,高大的树木身影向后划过,灰暗的古墙影子一点点贴近,偶尔有大客车呼啸着超过,才半个小时就又回到吴哥窟的大门。世界渐渐在晨曦里展开,发现更早到来的人其实已经很多。 跨过护城河,人流就停了下来,人们都聚集在外墙一线守候,无数的相机伸出镜头被攥在手中,无数的三脚架支撑着占据了所有高点,我想他们是在等着复制某张著名的照片。人们总是喜欢膜拜经典,因为这样更加简单,远远地将太阳和吴哥窟全景框入镜头的确会很美,但怎比得上把自己融入到画面中去。 几乎是一个人走过陆桥,独占这天路隧道,背后是期盼等待的人群,我象是走在个仪式中。 进入吴哥窟,越过满是石雕的迴廊,直奔有五座尖塔的顶层。古代高棉人的身材一定非常矮小,所以他们通过建筑来憧憬高挑的身形,否则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里每座建筑的阶梯都如此地陡峭。每节台阶都几乎高到膝盖,但阶面即便没有破损也只能容下小半个脚掌,十几米高的阶梯爬到大半时回头去看,你感觉自己依然能直接摔到地面上。 宽阔的顶层平台的中央是最高的尖塔,四个角上的塔略微矮些,由迴廊串联着。顶上依然是寥寥数人。坐在东北端的塔下,放下包和水,静静地开始守望,脚下是平台和围栏营造的所谓三层世界。虽不见太阳,世界仍然完全醒来,冷冷的晨光照亮了远处的庙门和更远的枝涛叶海。云层看样子很厚,高高地压在丛林头顶,中天已经被染得有点昏红,但还是猜不出那团火会在哪一点出现。陆续有人坐在高台或倚着墙壁,加入进来一起等待。 最真心的等待是永远的停留,如这千年的高塔,而多数等待的人都象是停泊的飞鸟,一样都那么渺小,一样终究会飞走,迟来的太阳让我开始有点怀疑等待的意义。 天已经大亮,今天注定和任何一个阴天一样,正准备撤离太阳却从贴着丛林的天际出现,出人意料地低,没有炫耀也没有照亮哪个兴奋的脸庞,只是个例行地出现。我所想像的光影迷离,所设计的古庙配合日出的角度全部泡汤。郁闷地收拾装备,回头却见迴廊橘红的光影已洒落在中间的空场上,廊柱一根根都被拉长,我自己的影子也印在那里,年轻的生命和古老的建筑并排躺在地上,我偏执地相信那地面一定能够感光,即便只会留下亿万分之一的痕迹,即便错落在千百年亿万次的曝光里,也终于算是在永恒里留下了片刻记忆。日出的吴哥窟,是我今生只用一次的暗房。 韩国老太太团奋勇地爬了上来,接着是日本老太太们,年轻的生命看来并不差这几十岁。接下来塔寇、塔布笼一路摸去,在高耸的台阶上渐渐已是步履如飞。我还喜欢靠着粗壮的树根坐在地上,看那些自然和人工的力量持久抗争的画面,一方为了生存而激进,一方为了尊严而固守,最终的结果竟是紧紧相拥而再不能分离。 之后沿着大循环一路走下,对庙宇的兴趣逐步让位于乡间野趣。平静的水塘,白色的瘦牛,稍显荒芜的田垄,田野尽头的丛林,真实的生活让人接受起来毫无障碍。腰酸极了索性挺直身子撒开把骑行,张开双手抚弄掠过的气流,和皮卡上满塞的人们挥手,和路过的小孩儿赛车,早忘了什么奇迹什么永恒。
|
转自:http://ctt.17u.com/blog/article/148038.html3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