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吴哥窟游记 |
[游记]吴哥窟游记 |
2008-07-01 gotowuhan.com.cn |
言归正传,吴哥窟(Angkor Wat)是整个吴哥遗迹最精华的一部分,故常常被用作指代整体了。实际上吴哥遗迹包括了位于地图中央的大方块——吴哥城(Angkor Thom),城东南方的吴哥窟,城东方和东北方的塔高寺(Ta Keo),塔普伦寺(Ta Prohm),普力坎寺(Preah Khan),龙蟠(Neak Pean),以及地图上没有标出的在东北方较远地区的斑蒂丝蕾(Banteai Srei)俗称女皇宫等等一系列的遗迹。它们基本上建于公元九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同期于中国的晚唐到元朝),当时真腊王朝是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帝国。而在他们东南面较远地方靠近新粒河源头的罗洛斯(Roluos)遗址则建于更早的年代。这些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建筑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灿烂辉煌的文明。还是跟着我们全家参观的脚步,让我再一次去走近它吧。 #吴哥窟第二天 不过,这个遗憾在第二天得到了点弥补,我们又兴致勃勃在那里等着日出,终于算是看到了日出的一个侧影~ 风,吹自远古, 那天上午,看罢日出,咱们去爬了那很陡峭的塔梯,在塔顶上漫步,感想连连。下去之后在前面走廊发现了那个长达800米的石雕壁画,题材囊括了印度教的两大史诗《摩珂婆罗达》和《罗摩衍那》,相当精彩。然后就出了吴哥窟,进了吴哥城。去了巴扬寺,看到了著名的“高棉微笑”,49座尖塔上,100多面静穆的微笑,穿越历史,让人感受到宁静祥和甚至永恒。接着去游览了巴芳寺和象台。 我们在傍晚之前来到巴肯山下,打算上山去看日落。巴肯山就在吴哥城的南门外,虽不甚高,不过山势挺陡峭,幸好有很多盘根错节的树根交叉突起,似乎天然的阶梯。中午回去休息了一下,老爸老妈倒不疲倦,爬得比俺还快~道上遇到几个年轻老乡,也是自己来玩儿的,异国他乡听到乡音觉得挺亲切。上到山顶极目远眺,吴哥窟尽收眼底,西面还有一个大湖波光粼粼,想着待会儿日落映水一定出色。却不料天色说变就变,雨说来就来~于是咱人手拿出了一把伞,心想终于用到了~~ 一堆人在佛塔下避雨,我们三把伞把雨挡在塔外,我不安分地又开始拍照~ 是时太阳犹在天上,阳光被云层分割成笔直的一簇一簇照下来;雨又不停的下,可以看到粗粗的雨丝和阳光交叉闪耀,犹如舞蹈。地面上全湿了,古老的石塔也都泛着些微光;而那湖中的反光明亮耀眼,其中一小岛狭长,犹如光流中的小舟,但一会儿光线角度变化,美景就悄悄隐去了。这阵雨时间不长,一会儿大家就解放了,出来舒缓了一下,听到有人叫"rainbow", 抬眼果然看到一条淡淡的彩虹:) 和爸妈坐下来静静地等着日落的时光,有一只蝴蝶居然两次飞到老妈手指上8走了~~连忙抓拍了两张~ 也试着学老妈的样子希望蝴蝶姐姐也惠顾俺一下,那家伙却看也没看我一眼就拍拍翅膀飞走廖T.T 老爸首先发现了飘过来地一大票乌云,爹妈一致认为这雨短小不了,云层又厚多半看不到日落,于是咱就决定撤了。下到山下,司机已经把嘟嘟车四面的遮雨布绑了个结实,我们刚一上车,倾盆大雨就倏忽而至。让他也一起来避雨,他却没事儿一样也不穿雨衣之类,就开上车就带我们回旅店了。一路上真是大雨瓢泼,却发现人们十个九个半都不带任何雨具,风里来雨里去的。一些孩子还快乐地在路边的水潭里玩水呢~ 看来这是当地的风俗,呵呵 回到旅馆,爸妈吃不惯当地的食物想和老板商量用他们的厨房和菜咱自己做。他兄弟俩觉得很新鲜,还想学点中餐做法,呵呵。俺打下手,老爸一阵炒,整出了4个菜,问他们要了几根蜡烛,我们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吴哥窟第三天 |
转自:http://dp.gotowuhan.com.cn/Note.aspx?id=745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