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柬埔寨游记—泰柬十一日自助游(十一)塔逊寺和龙蟠水池—同程. |
[游记]柬埔寨游记—泰柬十一日自助游(十一)塔逊寺和龙蟠水池—同程. |
2007-07-23 17u.com |
如果说高布思滨和荔枝山是吴哥文明的发祥地,那么比粒寺、东梅奔就是这种文明的继承和延续,而女王宫则是其发展成熟的阶段。塔逊寺却完全有别于上述建筑,它属于巴戎建筑风格,是继吴哥窟之后突然从印度教转向佛教信仰的全新建筑格局,也使它与巴戎寺、圣剑寺比肩而达到高棉建筑史上的顶峰。 由于高棉人当时还没有掌握建筑的拱顶技术,门廊修建得都很狭窄,庙塔中的空间更是狭小,走在里面,阴森感伴随潮气扑面而来,一丝丝远古的信息在庙塔里传递、回旋,使人倍感苍凉。 寺庙后面是一棵巨大的榕树,发达的根须紧紧缠绕着寺门。根须贪婪而有力地深入门墙的石缝中,深入到石头内部,分裂着、破坏着、毁灭着。树与建筑的生死搏斗时刻都在进行,彼此之间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地角逐、争斗,直到现在依然未分出胜负输赢。而且,这样的拼搏还会继续,继续到你我都不再存在的时候。 从塔逊寺出来,我们立即赶到龙蟠水池。这里原来有个寺庙叫龙蟠寺,现在基本不存在了,只剩下空荡的水池和几座孤零零的建筑。其实,在整个吴哥地区,水池不仅是单一的建筑功能,它们纵横密布,相互之间又以水管相通,业已形成吴哥平原上的水利和灌溉系统,而且还有防护城池、沐浴、防止白蚁侵入寺庙等多种功能。现在,虽然大部分水池干涸了,但从残存的皇家水池、龙蟠水池中,依旧能体验到当时的宏大规模。 龙蟠水池的对面是一个完全荒废的寺庙,当地人在里面放养牲畜。残破的石柱孤立无助而歪歪斜斜,破损的石雕被人收集起来,堆在寺庙的一角。倒是满院子的树木郁郁葱葱,显出勃勃生机,使人感到时光和生命并没有遗忘这里。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