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雨中的额尔古纳 |
[游记]雨中的额尔古纳 |
2009-08-06cncn.com |
呼伦贝尔草原游记(二) 6月末呼伦贝尔草原一直干旱,我到了以后却连天下雨,没见过一个晴天。 在海拉尔及其周边独自盘桓了三天,已没有了来之前那种放飞心情、信马由缰、独享宁静的幻想。置身在空旷、一望无垠、无遮无挡的一片绿海中,乌云碧草茫茫空寂,人就变成了大草原上的一棵草,渺小而无助。离群索居那是一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为,据说草原上的狼也不是单独的活动,孤独的享受恐怕是坐在屋里臆造出的幻觉吧。 于是,我就尝试拼车出游。 1.“小鸟组合”---草原曲水莫尔格勒河 拼车成团纯属偶然。早上七点在饭店的门口,见到了刚从南方风尘扑扑赶来的小z和小y,他们来自淮南枢纽城市,那是有大禹会诸侯娶涂山氏、和氏璧等诸多名胜与历史的地方。他们俩是有备而来,订好了线路,找好了导游,而我是十几个小时前才决定搭伙出门。 来接我们的人叫小清,她既是导游又是领队还兼司机,很活泼、干练,和他的名字一样的清风送爽。后来才知道他以前曾是滑雪运动员,是个执着的“驴友”。 上了车,一个招呼和一个微笑就没有了陌生感。汽车在蒙蒙细雨中行驶,我们还没来来得及自我介绍,就出了海拉尔,径直向北。 就在前一天晚上,无聊的我上网查看呼伦贝尔风景时被一个叫做“迷失的森林”的博客吸引了,他的网页很简单,除了几篇携游客出行日记外,就是她自己照的风景照片,足足有好几百张,她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技巧能让人感觉出来他的审美格调以及对自然的领悟。她就是小清.很巧,她在线,而且正约好明天陪同南方到来的小z和小y去额尔古纳临江,一切都是那么的凑巧,都像是安排好的。。。。。 车内的CD机播放着布仁巴雅尔的《天边》“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汽车稳稳急行,沿途都是笔直平坦的公路,两侧全是空旷的牧场,远处隐约有些不高的山丘。 导游小清先给我们简略说了一下此行线路,第一站是陈巴尔虎旗境内的金帐汗部落,距离海呼伦贝尔市内约39公里,这里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腹地,电影“嘎达梅林”和电视剧”永远的马头琴”都是在这里拍摄的有名的影视基地。说到摄影,一上车我就发现导游小清的车窗前放着“厚道”的尼康D40,她做导游4年了,这个D40跟随她这么多年肯定是摄影老手,小y手里也拿着尼康D80,我身上挎着佳能500D,一种同道同好的感觉油然而生。交谈中得知小y也是个摄影新手,就像是我们拿着的中低端入门单反,尽管相机性能与时俱进,但我们的拍摄技术还都是“菜鸟”水平,小清比我们强些,她参加了呼伦贝尔市的摄影协会,有专业的人士给她指点。刚驶出海拉尔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拿着相机抓拍窗外的草原。小清听见我和小Y不停地探讨着机器上的那些自动设置图标就咯咯的笑,坐在一旁半天没有出声的小z无不揶揄的说我们这个小组就取名叫小鸟组合吧,都是菜鸟的,他手里拿着佳能卡片机。说来更巧,我们几个的名字或网名中还都是能飞的呢,小鸟就小鸟吧。张开翅膀沿着“迷失的森林”的路标自由凤翔。 我们就像是小鸟一样的出发了。 “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音箱中美丽的歌声带着我们驶入绿茵茵的草原深处。 天空阴沉沉,雨后的草地上显得更加的青翠。汽车在绵延的空无一人的坡路上行驶。 远远地在绿蒙蒙的草地上露出了点点白色的毡房,渐渐的一片碧绿的玉石一样的原野上如九曲回廊般的篆刻,苍遒婉转的大地天书,那就是传说中的莫尔格勒草原曲水,弯延千里, 曾被老舍先生盛赞的“天下第一曲水”,兴奋中的我们飞奔而至,一路小跑走近那弯曲的河畔,站在河水冲击而成的深沟曲水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因为草原水位不断下降,曲水已不似当年那样的流淌,但是那深刻在绿色漫卷画轴上沧桑灵动的划痕像是在叙述着历史变迁,仿佛那些浴血疆场的生命,穿过岁月尘烟的袅袅雾气。远远地看去山丘上金帐汗部落的蒙古包群依然壮观,低沉的乌云悠悠,好似苍天之恬淡。 看过了迎宾马队高擎着猎猎红旗,悠扬的马头琴声伴着蒙古歌曲迎接着每位游客的下马酒礼仪,小清开车带着我们驶向金帐汗部落最高处山顶,那里是蒙古族传统祭祀活动的敖包,小清低声哼唱着“敖包相会”,我对敖包的了解也就是从儿时熟悉的那首歌中体会,节日的庙会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感受的只是蒙古族的浪漫和率直。登上山顶,围绕着那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圆锥形石堆祭坛,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敬,透过风中招展着挂满蓝、黄、红色的彩布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绿野,莫尔格勒河曲水迂回婉转,似浅吟轻唱,飘动的旗幡色彩和风韵不是诗情画意更多的是写满了蒙古人的心灵史和对天、地、火的生命形态,感受到那是对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那种崇敬与天地山川神祗、祖先魂灵的原始信仰和神圣文化。一碧如海的草原,群群牛羊像云朵飘浮,似珍珠洒落让人神思归于自然。 车仍然一直向北。 许久许久还沉浸在那种似梦非梦空灵如画的影像中。 2记忆的储存卡-----雨中的额尔古纳河 (1)省道201公路 雨又开始下,下一个目的地是额尔古纳市,距离约有一个半小时车程。 小清就像是一本活地图,草原的路,草原的景,草原的故事都像是如数家珍般的清楚。听着她讲述着蒙古族的发源史,就像是草原上蜿蜒的道路脉络清晰,也像是草原的天空阴沉厚重。 车疾驰在省道201公路上,两边都是茫茫的牧场,远处黑白色点点斑斑那是奶牛在吃草,偶尔也能看到路边低洼处雨水形成的水泡子,几十只羊结队在那里慢悠悠的走过。细雨绵绵中的羊群也不那么白,有时候就会误认为是青绿草地上一排排干枯的小树枝,这里已经三个月没有下雨了,加上今年是闰五月,气温一直很低,水草还没丰茂,为了久盼的喜雨,大地的滋润,尽管阴雨连绵,不见蓝天白云朵朵,我们的情绪没有半点的受影响,仍然是十足的兴致。小清说他在这条路上走行多年,今天这样的天气和情况也是极少遇到,反而更增添了我们那种难得一遇的喜悦。 草原的天空不似城市的雨雾蒙蒙,乌云飞来飞去,密集而厚重,低矮的云你追我赶簇拥般变化用云海翻滚形容最为恰当,头顶的云层或浓或淡,远方的天空或明或暗,层云变得更有些诡异,从车窗内看着暗灰色云块密布间或透出乳白泛蓝色彩一闪即逝的流云飞渡,大概也只有草原的天空才能有如此美妙的变幻。 不知道是云低,还是我们太高,是车快还是云飞奔驰。 我和小Y不停地按动快门,那节奏就像是给正在播放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歌曲配上了打击乐。 车转过一个山丘,眼前陡然一亮,我们一片惊叫,广袤的草原上色彩纷呈,一道碧绿,一块亮黄,一条紫黑,条块分割错落有致整齐的排布在平坦的草原上,色彩感极强,小z脱口而出:油菜花!小清把车停靠在路边,我们急不可待的奔向田野,那里已有几个和我们一样下车跑来拍照的游客。走进观察,发现明黄的花叶不像油菜花,倒是小菊花般亭亭玉立,原来那那几条褐色的条块土地是刚翻耕开垦出来准备栽种作物的,而那些开满了黄色野菊花的条块地倒是纯自然的,我们就远远地当做背景权且是五月的油菜花,咔嚓咔嚓的照了好多。 120多公里还没觉得怎么就到了额尔古纳市。 草原的景色让我们的双眼不够用了,肚子似乎此时也耐不住寂寞跃跃欲试。 来到一家叫做蒙古缘的饭店,据说网上挺认可,反正我们只认小清。手扒肉和羊排是这里的招牌菜,煮肉的火候是技术关键,不大喜欢吃羊肉的我,着实的吃了不少。小清用刀切割下来一块羊腿分给大家说这块叫团结肉,有福共享的意思,小z要了一瓶50°海拉尔纯粮白酒,到了内蒙美景美餐少不了白酒,否则感受不出那种天高地阔的豪迈,过了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水泊梁山的豪爽瘾,但毕竟酒量有限,还有大半瓶子,带着下一站接着豪情。小z特别钟情东北菜的青椒炒土豆丝,而我喜欢吃那种叫柳蒿芽的山野菜。 (2)根河湿地 吃过午饭,就前往位于额尔古纳市郊(北山)的根河湿地,这里是亚洲第一大湿地,据说这里涵盖了额尔古纳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湿地物种丰富,野生维管束植物有67科227属404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4纲26日56科268种。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较稳定的水情、充足的湿地,这里成为许多鸟类非常重要的庇护场所,是全球鸟类东亚一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瓶颈”,每年在这里迁徙停留、繁殖柄息的鸟类达到2000万只,是丹顶鹤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湿地被誉为大地之肺,对自然生态的调节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雨后的砂石路有些泥泞,小清娴熟的驾驶技术,轻盈闪过周围的车辆,很快的走到山上,路上有游车不慎陷入道边的泥地中,那些游客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们徐徐前行。 根河是额尔古纳河的一个支流,与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在额尔古纳市西北交汇形成一个泛洪平原,像一个三角洲,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水泡子及其支流像一条银色玉带弯曲束裹着平坦的草原,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额尔古纳绿树丛中。根河的水在茂密的绿植间穿行而过,把最美丽婉约的那段留在了额尔古纳,河谷湿地两侧的高坡上有大片的白桦、落叶松的观赏林,城市就在旁边,形成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登高远望,蜿蜒的湿地根河如一条玉龙盘踞,壮观,白桦树绿丛林环绕着河滩沟岸,展现着婀娜多姿柔软的身段非常的赏心悦目,如画。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的不停地换着位置拍摄的时候,大雨突袭,来不及躲避的我们抱头就往电视塔下面的小房子方向逃窜,还没有跑出100米,雨又停了。这里的雨就是这样的奇怪。 额尔古纳是一座城市,也是一条河,更是一段历史,富饶优美的土地上承载着蒙古族的心灵和精神的神奇大地。这里有着多民族发祥地共同的符号,曾经是人类走出森林走向文明的起点,今天从现代文明走来的人们,从喧嚣的城市走向静谧的山野湖泊、峡谷密林,记忆的回归之路,也是人类为了未来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灵洗礼之途,重返自然的回归点…… 我们继续向北,去往额尔古纳河畔边境小镇,中国俄罗斯族居住地室韦进发。 不知道是被草原山丘河谷湿地的雄壮瑰丽陶醉了,还是中午那瓶海拉尔纯粮酒起作用了,小z上车就闭目不语做若有所思状,而小清每走一会就停下车来,示意我们去照相,活动一下筋骨,同时也顺便强调,凡是遇到上车睡觉的,她就停车唤醒。而小z每次停车都会说:睁开眼睛看和闭上眼睛想草原都是不一样的美。小清和我们一样,每看到一处好景就跑下车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一根小草,一朵小花她都能津津乐道的拍几张。我很好奇,她常年在草原上行走,仍然能乐此不疲?小清告诉我们她现在每次出门都是以一种游客一样的心情感受自然,感受过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交流也是一种享受,她每两年就换一部新车,为了能让自己也轻松。 把工作变成一种娱乐,一种享受,那还有什么事情能做不好呢! 小清从路边灌木丛中上来,手中拿着几棵青草,她告诉我们这是酸梅浆能清热解毒,利咽镇喉,益肠、治感冒,我好奇的剥开皮像是吃甘蔗一样的,淡淡的酸味,慢慢的咀嚼着,感觉自己也变成了草原上的羊那般惬意。 室韦距离额尔古纳市有165公里公里,两个来小时车程。途中我们路过了一片经过修整可供拍照的白桦林,不似想象中的那么壮观和震撼,白桦树大约只有碗口粗细,不像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原始林。不过对于没有见过白桦树的人来说,那种一片白花花整洁茂密还是很有童话般浪漫的气氛,值得观赏。 (3)蒙兀室韦 车在草原上轻快奔驰,一路欢歌,傍晚时分我们到达边陲小镇室韦。 天空又下起雨来,我们没有直接进入小镇而是绕行来到村头的额尔古纳河畔,这里是室韦口岸,对面就是俄罗斯赤塔州涅尔琴斯基扎沃德区的沃落奇仅一河之隔。听说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旅游业将室韦边境口岸区域每晚向游客免费开放两小时,并开展边境口岸军营体验、界河区域内垂钓、中俄奥洛契口岸友谊大桥参观等旅游活动项目。我们只是在哨卡大门处爬着门栏照了几张照片,此时我看到正在国界大桥上方有一排水鸟在翱翔,一会儿飞到右岸,一会儿又飞到左岸,飞鸟没有国界,额尔古纳河里的鱼也是自由自在的遨游(无需护照签证)。 在这里可以领略一水分两国的特有风情。 室韦是个有近2000人居住的小村落,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声名大振。来呼伦贝尔的草原的人都会到这里体验一下异族风情,这里是“四少民族”之一的俄罗斯族聚集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蒙古民族的名称源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东岸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兀就是蒙古的最早汉文音写,室韦是个部族地名,在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山林地带,是蒙古族先民的生息地。 蒙古族的发源地现在成了中国俄罗斯族的代名词。 我们住在了瓦西之家,女主人叫丽莎,男主人叫刘锦茂以前是林场的干部,看上去仍是俄罗斯人的相貌特征,他们都是第三代一半的俄罗斯血缘,非常的热情朴实。正巧,在这里下榻的还有广东来的一个中小企业小老板旅游团,院子里很热闹。室韦还没有自来水,用水需要到3里外的村头打水,瓦西家有一个很大的水车拉水,供应着前来旅游的人们使用。 安顿好住宿,我们迫不及待的就到镇上转悠。也许是我们来的季节还早,很少有行人,村庄很宁静,远远看去牧归的牛群,雨后的木栅栏清晰的围圈着一块一块翠绿的草场,起伏的沙石小路增添了村庄的立体层次感,湿润的空气,消弭了我们走步的声音,只是几声狗叫,划破那种寂静,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河滩,是一片平坦空旷的公共牧场,近来的旅游热也让这开始走向商业化,不少村民在此争相向游人推荐骑马观光项目。室韦还是半农半牧的生活,在这里,感觉就像是端详一幅静静的画,凝练的景致会让思维静止,找不到描述美景的语言。 清新的空气中隐隐的弥漫着泥土和牛粪的混合的气味。 在大草原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牛羊,而在这里的牧场上,真真切切的看见了十几匹马,都是非常漂亮的三河马,现在家家都使用汽车或者拖拉机,不再使用马车,所以养马只是为了游客骑马的。我走近在河滩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的马,近距离的观察,这种马体型匀称,高大俊美、肌肉发达,胸廓深广,背腰平直,气质高贵,据说三河马是与俄国的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以及英国盎格尔诺尔曼马杂交改良而成,很想看看它飞奔时的矫健和神速那种摄人心魄的壮美,但是那些马的前两条腿被绳子拴在一起,移动时一跳一跳的往前走,我用相机拍照着,脑子里马上冒出一个概念,被束缚的自由。 室韦的景致可以用田园牧歌来形容,极具色彩感和童话般的宁谧洗练。这里也是摄影家的天堂,无论你的相机有无景深,都能拍到你满意的景象。 因为各家门口都是用桦木树桩围成的木栅栏,房屋都是差不多的木刻楞,回来的时候我们走迷了路,找不到瓦西家,和路人一提刘锦茂家就马上找回来了。 晚饭是俄罗斯族特有的烤列巴,苏泊汤,烤滑子鱼,还有葛的列克炸土豆条,牛肉饼,女主人丽莎很正式的在餐桌前举杯祝词,兴致所致把酒歌唱“。。。。。。我的心爱在河湾,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草原母亲我爱你,深深地河水深深的祝愿”,她的表情非常丰富,唱的很投入,丽莎无不自豪的告诉我们:大家现在坐在的位置就是中国雄鸡版图鸡冠上的最高点,兴奋的我们频频举杯,不由得也随着那美丽的旋律和着齐唱“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林海茫茫云雾间,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气氛一下子就到了高潮。隔壁房间餐厅请来了室韦最著名的手风琴手瓦西里还有一位俄罗斯族的女歌手,那边在开晚会更是欢声动地,琴声还有中国的俄罗斯歌曲,整个小院子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因为连续几天下雨,这里的空气潮湿而且有些冷,外面还有些小雨蒙蒙,院子里坐满了广东来的那些游客,他们似乎更不怕冷,从俄式桑拿小木屋出来还赤裸着上身,大家在院子里坐着聊天,天上没有星星,只有星星点点的雨滴,欢笑声游荡在寂静的夜晚村庄。 大概看到我们有些冷的样子,主人老刘抱来几棵劈开的白桦树桩,白桦树皮轻轻用打火机一点就像纸张那样的燃烧起来,老刘给我们烧起来火墙,暖暖的红彤彤的炉火映在老刘朴实沧桑的脸上,我们围坐在火炉旁,喝着浓香的奶茶,聊天,听老刘讲述过去的故事。。。。 床上暖洋洋,也许是白天走路太多,很快就进入梦乡。 朦胧中,出现了草原,老舍先生描述的《草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梦里总是反复出现一个名字“拓跋鲜卑”,莫名的情愫,魂牵梦绕。 (4)莫尔道嘎—恩和 早饭后,依依不舍的道别,然后新的行程,我们沿着额尔古纳河岸继续向北。 室韦(乡级设置下辖十个村屯)、临江屯,恩和这三个村落构成了俄罗斯民族村区域。小清为了让我们更多的体会俄罗斯民族风情,建议我们再宿恩和。我们知道恩和这个名字也是从一位台湾的朋友那里听说的。 室韦到临江屯也就十公里,沿途我们曾看到很多旅游标示:“寻梦临江”,很诱惑的招牌。据说是北京的旅游公司开发的地段,因小村夹在树林和草坡之间,站在高处额尔古纳界河、小村庄、白桦林一览无余,是个摄影很入镜的地方。我们没有在临江屯停车,沿着界河的临江公路,慢慢行驶。 雨还在下,越来越密,车窗上划落的雨痕放大着公路两边的山影树林。我们顾不得窗外的雨,打开车窗感受着雨雾湿意,眼前的临江有一种横笛斜吹雨,烟霞灌木丛的意境,隐约看出天水一色的额尔古纳河畔影影绰绰的小村庄,片片油菜花、老鹰嘴山峰。相机镜头沾上了水点,画面也斑驳模糊了。 小清没有选择柏油公路,而是走了一条砂石路,路程尽管更远,但更能看到沿途的风景。我们一路走行在雨雾蒙蒙的坡路上,多了几分朦胧感。 额尔古纳河默默地流淌,它源头来自于大兴安岭西麓,沿着长长的中俄边境线,一路上静静地流入根河、莫尔道嘎河、恩和哈达河,额尔古纳河众多支流汇集大兴安岭的深处恩和哈达地区与俄罗斯流来的石勒喀河会合成为黑龙江的源头。 恩和距离室韦有68公里,我们要去看看莫尔道嘎,于是沿着额尔古纳河流入的莫尔道嘎河继续向北100公里进入了这个有名的原始森林。莫尔道嘎蒙语的意思是上马出征,我们行走在颠簸的沙石路上,有一种跃马驰骋的感觉。莫尔道嘎保存着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林景观,这里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接中俄额尔古纳界河,山峦起伏,古木参天,植被丰富,溪流密布,处处展现幽野秀新的风采。 小清的驾驶技术的确出色,轻车熟路绕过了森林公园门口(省去了入门费100元/人)径奔景区中的精华部分,这条30多公里的砂石路上,九曲松风,林海苍茫,溢彩流翠的自然品质令人怦然心动。 到达景区核心传说中的苍狼白鹿岛,我们登上那里的瞭望塔,一目九岭、翠谷流云,弯弯的河道远远地看去像一条黄丝围巾挂在郁郁葱葱的挺拔林海上,静静流淌的河水却给我一种波澜壮阔,锦绣江山的感觉。 还没来得及尽享登高远望的美景,雨突然地密集起来,在那个高塔上有些站不住,倒退着爬下来,有点狼狈。 这一段的河水名叫激流河,在与额尔古纳河汇流处,有两个小岛相偎而卧,河水呈“ S ”形回环于两个小岛之间,岛上野花丛生,树木繁茂这里就是白鹿岛,成吉思汗成名后回室韦祭祖、游猎于此,夜梦伤痕累累、奔跑哀鸣的苍狼与白鹿,随从解梦,得悟莫忘先祖劫难,大业末就,且勿高枕无忧,于是派其弟拙赤哈撒尔率兵征讨内外兴安岭的“林中百姓”。 激流河环岛,是个经典大场面,弯曲的河道不能用一张照片容下,由于连日下雨,激流河水都变成滚滚黄橙色。 我们没有在激流河上漂流,而是到了激流河大桥。站在桥上观看,这里名副其实激流汹涌,河水也不那么浑浊。恰巧此时天空出现了难得蓝天白云,桥面的雨水倒映着白云朵朵和大桥护栏,很漂亮的影像。小Y一走一跳躲避着桥面上的积水,大桥护栏很低,差点倒栽桥下河中。桥头印刻着苍劲的“激流河大桥”几个字透着一股历史苍桑感。 穿过激流河大桥,再向北就是奇乾,再经过满归可直达漠河,我们没有时间再往北走了,止步在这座桥边,这也是我们此行的最北端。 我们只能幻想着200里外与“天涯海角”齐名的“神州北极”漠河北极村那著名的“白夜”和“北极光”两大天然奇景,夏至时节,晚霞与黎明同在,午夜如同白昼的景象。留作下一次的念想吧。 雨还在下,从莫尔道嘎折回,小清走了一条地图上没有,穿越在莫尔道嘎大森林中的防火林道,100多里砂石路。路上只有我们,如茫茫林海里奔跑的小鹿。经过一个森林哨卡,我们刚想停车,忽然发现一只虎视眈眈的猎犬,黑白色,样子很像狼,眼神很凶,吓得我们赶紧提速,这时那只狼狗一个箭步就追上来,我们使劲开足马力,狼狗紧追不舍,足足狂奔了3公里。 惊魂未定间,偶然发现汽车的反光镜中后面跟上来两辆车,很快的追赶上来,北京的牌照,全是一色的三菱越野车,车上小伙子下来向小清问路,他们是自驾游,稀里糊涂的走上了这段护林路,找不到上公路的道路了,我看到车里坐着几位个个都是端着高级相机,带着大白长焦距,和他们的车一样都是高档。 越野车就是快,适合跑沙石道,一溜烟的没影了。 我们的车在前面一个岔路口转向东南方向,走了约莫十分钟,忽然看到那两辆越野车又追上来了,这回他们不超了,慢慢的跟在后面,我们停下来照相,他们也停下,然后下车在我们照相的地方跟着拍照,我见到有一位手里居然拿着佳能EOS-1Ds Mark III,他在雨中一点也不遮不挡的拍照,让我们羡慕呀。 雨也是时下时歇,我们也停停走走,路上数不清的好景色等着我们拍照,小清给我们讲解着如何微距拍摄松枝的水滴,还时常带着我们在开满鲜花的路边对着娇艳的野芍药、怪花草近拍,小Z看着后面尾随的三菱车,得意洋洋的说:“大白老黑”,“红圈头”,“超级兔子”还有三菱再怎么牛还不得跟着我们菜鸟亦步亦趋嘛。别看小Z手里的相机不咋样,对相机的了解倒都是满口专业黑话呢。 这一路上,我发现小清每到一处风景区看到有乱扔的矿泉水瓶子或者烟盒什么的他都捡起来放在一个手提袋里,开始我还不明白是啥意思,后来车开到路上有垃圾箱的地方他就把这些垃圾放到那里,让我们赞叹不已,她说这些年常在这里走,越来越感到大自然的美,同时也就更加珍惜这里的环境。 小Z一路上都在埋怨自己的相机太小,但也不时地举过头顶看见什么就照什么,说来也怪,我们两个坐在后排,他坐哪边哪边就是空旷的远景,而我这边就是山石,每看到一处景致,他就主动地要求停车和我调换位置,能让我们物尽其用,我们刚调换位置,过了山脚风景又变,还是他坐的位置上能看到漂亮的景色,搞得我一路上没了脾气。 车过一个山坳,一片坡地上开满了红白黄三色的野百合,我们兴冲冲的跑过去,小清一个人走到很远的地方,蹲在草丛中专注的拍照,从远处看去她红色的外衣,就像是一棵硕大的红色野百合在那里摇曳, 这时天又下起雨来。小Y打着雨伞,蹲在道边的沟里拍照,顶上是 白色的雨伞配着米黄色的服装,看上去好像雨后破土而出的蘑菇。 车到了莫尔道嘎镇,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我们去了姐妹饭店用餐,象网友们帖子上评价的那样饭菜实惠又美味,还有我喜欢的野山菜。 出了莫尔道嘎镇,路就很好走了,全是柏油路面,此时天也有些泛蓝,沿途的风景变得又是另外一番摸样。笔直的公路延伸到远处整齐对称的两座山间,像是山门,路边是开满鲜花空旷的草地,草地尽头有起伏的山丘,山顶上齐刷刷的一分为二,一半是草毯般的平滑,一半是整齐并排的白桦树林,有点像“朋克”头型,小清告诉我们那个原因是因为草原气候环境向阳的山顶部分水分蒸发得快,所以很难滋养树木生长,而向阴的山侧却能积存水份,树木茁壮,这一点和我们了解的植物生长情况正相反。经过了雨后冲刷的公路更显得清洁,中央的白色分道线更加醒目,走行了一个多小时没遇到一辆车,那种爽快感只有开车的人才能享受出来,我们依然是走走停停,似乎什么都是风景画面。 小Y兴致勃勃的哼唱了一段“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我们放下相机鼓掌,小Y接着建议,这么好的有湿意的景色我们写首诗吧,我跟着就顺嘴冒出:“雨中的天雾蒙蒙,雨中的山绿葱葱。。。。”,顿时爆笑,正在喝水的小Z差点笑喷了,车都有些摇晃了,小清目视着前方,说我是在糟蹋草原,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你这两笔给涂鸦了。 小清是个真不错的导游,尽管我们都没有把她当做导游而是小鸟队的一份子,她自己也是驴友,所以很懂得游人的心理和游人想看的东西,以一个照相人的视角给你介绍景色,平淡无奇或者熟视无睹之处都会让你发现惊喜,找到感觉,这就是旅人的一个境界。有好的风景,还得有好的向导,合适的旅伴,才会更玩的欢快。 我们就是这样一路拍照一路欢笑着,不知不觉间走了近三个小时车程,天色黯淡了,我们来到地图上找不到也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恩和。小清之所以让我们到这里看看,是她感觉这里更加自然原始。 恩和村像是在一个很大的山谷间低地,远远看去,团团块块的湿地上被两条弯曲河流环抱着,起伏的草场与半是缓坡半是白桦林的绿色山丘圈围着狭长的一片木屋村庄。 还没进村,我就被一片滴翠般草坪牧场上的几百头奶牛成群漫步壮观景象吸引住了,那情景是无法形容的美,夕阳照射着雨后的牧场,纯净的空气中散发着青草的清新气息,悠闲的奶牛,点缀着色彩斑斓,忠于职守的牧狗,圈唤着散漫的牛群,一下子,好像时间都变得静止下来。 恩和正在修路,雨后的街道有些泥泞,我们来到卓娅家,非常漂亮且有点浪漫的俄式黄蓝色相间的尖顶房子,院子很大,院墙是深灰色的白桦木板围栏,房子入门处还有个回廊,院角处有一个木制的角亭,颜色和主体住房一样的呼应,一进门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迎接我们的是女主人叫卓娅,很有俄罗斯族气质,笑起来非常和蔼爽朗。小清从车的后备箱中拿出来路上采的一束野百合花,卓娅笑魇如花,很高兴的接过花束,然后热情的招呼我们,带我们进屋,客房内有一个客厅,内有一大一小两个居室,非常的干净,整洁,厅里摆着各种俄罗斯风格的小饰品,壁柜的橱窗里放着一个老式的俄罗斯小手风琴(巴扬-键钮式手风琴)。她家养着一条小黄狗,看见我们来到似乎也很欢喜,摇着尾巴,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在微笑,我进屋收拾行李时,那小黄狗在一旁眼神跟着我翻出来的东西上下动,像是很好奇,我们觉得小狗很可爱,小Y给了它一根香肠,它叼到院里,没吃,邻家的一只小黑狗走过来才一起吃掉。 安排我们住下,卓娅就忙着在厨房做晚饭,他的厨房就在他们住的房间的厅里,有两个炉灶,有一位她家的亲戚在帮忙,卓娅的老公有事去了外地,所以都要他一个人照应了。 趁着晚饭还没有做好,我们先跑去外面转了。 从她家房后有一条小路就能看到远处有条河,我们沿着两边都是木栅栏的小路,越过堆摞的桦木树桩,走下河坡,河岸是一片缓缓的草坪空场,一条石子路小径顺着河岸直通村中心的木桥,站在小木桥上,可以看到宽敞的河岸以及湍流的河水,夕阳西照,映在河面上,泛着波光,远处一长队五颜六色的牛排着队涉水过河,非常井然有序,一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我迎上前去,不断的拍照,这时,牛分成了两队,一队直线走向河坡走入一片木刻楞房子中的街道,另一队有5头牛则向我走来,我只顾着迎着拍照,听到牛叫,才发现我挡着他们的去路,我连忙让开,头牛率领着走上桥,沿着街道整齐的走去,很像学生们的路队,我跟在后面,想看看它们去哪里。在转弯处,后面走着的三头牛来到一个木栅栏门前不走了,“哞”“哞”的叫了几声,主人打开门,它们就进了牛棚,另外两头转弯走向另外一户人家。 恩和也是俄罗斯族聚集区,人口也有2000人和室韦一样大小,在路上就听小清和我们说过:这里的俄罗斯族比例更高约占50%,大家都认为这的俄罗斯风情更加浓厚,只是因为乡政府在室韦(当地人称吉拉林),所以恩和就有些默默无闻了。我们刚到,还什么都没有接触,不过,一进村口第一个印象就是恩和更是宁静、平静、自然的没有一点装饰。 路上走过来一个小伙子开着拖拉机运牛粪土,身穿迷彩服,走近了能看清长相非常标致的俄罗青年摸样,棕发,蓝色的眼睛深陷的眼窝,前额发达,鼻梁直挺。本想和他攀谈两句,可是看这个小伙子很腼腆的。俄罗斯族的人们喜欢花,家家窗前都摆着漂亮的小花盆和五颜六色的花。一种对这里的俄罗斯族人的好奇感,让我还想多了解一下,四顾街上,静悄悄的没有行人。又走过一条街,看到一位坐在栅栏门前的老奶奶,在那里修整着家门前的台阶,不太像俄罗斯族的样子,就走过去搭讪,询问村里人怎么去额尔古纳(当地人称拉布大林),那位老奶奶却用很不流利的汉语,有点像是外国人的声调告诉我们,村政府门口每天早上有两班班车。 在村政府的后面街道上有一组房子很像是东正教教堂的建筑。主建筑金黄色的球状圆顶,顶尖上还有个十字架,很是显眼,我们连忙近前,连接的房子是灰蓝色的尖瓦顶,浅棕色桦木板小屋,(也是木刻楞)房子外面有一圈围廊,走廊上挂着装饰的花篮还有欧式吊灯很是温馨的样子,有异国情调,大门紧锁,看不到里面,我们正在探头探脑张望,从院子里出来一位老大爷,赶紧上前去打听村里人是不是在这里做弥撒什么的,老大爷说话也是声调有点怪怪的,他没听懂我们问的什么,告诉我们这里是市里修建的一个中国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里面有俄罗斯族近百年来的生活演变的图片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展览。 恩和比室韦开发的要晚,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怎么开发,在村中心街大路的尽头新修了一座长长的木桥,过了桥,那边有几处崭新高大的木楼房,像是饭店,但是门口却挂着青年活动中心就业培训之类的牌子。那里有些打扮很现代的年轻人在嬉闹,门前停着时髦的摩托车,还有轿车,不知是游人自驾车还是当地人的,桥头旁有一个小木屋建造的很别致,像是新开的餐厅,在那下面有个丝网围住的笼子,仔细一看竟然有一只狍子,总听说大兴安岭的狍子,还没见过真的,“棒打狍子瓢舀鱼”恐怕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知青在北大荒的描述,现在能见到活的狍子也不是件容易事了。走近那里仔细观看,狍子样子真像鹿,头上还有鹿角,身体草黄色,身子像羊,后腿比前腿长,长相有点鼠头獐目的,东北人叫它“傻狍子”。为什么说它傻呢?后来问小清才知道,其实狍子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它天生好奇的性格,遇到猎人它不跑不躲,想探个究竟,所以容易被抓到,在路上碰见人就站在那儿琢磨这人是怎么一回事,碰见车就盯着研究个没完,像个总爱研究事物的“专家”。据说狍子的嗅觉、观觉与听觉都很灵敏,奔跑迅速呢,至于人们觉得它是傻乎乎的那是因为抓它的人得便宜卖乖的说法吧,遇到个比他凶残狡猾厉害的,就不敢说大话了。听了小清说狍子的那些特点,我们下回不敢再好奇了。 因为尾随着牛走了一段,回去的路又找不到了,正在疑惑间,忽然发现两只小狗看着我们,这不是卓娅家的小黄和邻家的小黑嘛,那只小狗看来认识我们了,也知道我们迷路似的,反方向走去,走过几个木栅栏就停住了,我们一看还真是引领我们到家了,觉得好神奇的。 晚饭在卓娅的房间餐厅,我们一进门就有一种饥饿感了。她做的俄罗斯式饭菜确实好吃,尤其是那个苏泊汤,味道浓正,很有北京“老莫”的口感,但感觉比那个更亲切。我最爱吃那个列巴(烤面包)抹上蓝莓酱,再加些西米丹,那滋味 “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卓娅告诉我们:你们要是再晚来一个月,8月时候,可以带着上山采蘑菇,各种蘑菇还有蓝莓,红豆(一种浆果类的植物),采各种野菜。她说话特别爽快,性格也豪爽,讲了许多她们平日里的自然野趣,说的我口水直流,使劲又吃了三片面包加蓝莓酱。 卓娅给我们倒上新煮的奶茶,香味扑鼻,这时我注意到她家的餐具都是非常的考究漂亮,成套配对的花色。卓娅说这些都是从俄罗斯专门买来的,他家里有不少俄罗斯买来的用品。卓娅的女儿在莫斯科正在读大学暑假刚刚回来,接着,她就叫女儿从房间里出来和大家认识一下。她的女儿开门出屋,房间一下子陡然亮丽,完全的俄罗斯金发碧眼美女,上身白色T恤,下面牛仔裤,修长身材,搭配的简练、现代,一副明星的长相和气质,她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言谈中稍稍的羞涩,浅浅的笑眸中充满纯真活泼。晚餐在一种轻松、悠闲、欢快的氛围中慢慢地飘散着温馨。有一种在拍电影的感觉,在这么个偏远的小村庄,浪漫的小木屋,异国情调漂亮的餐具,极富俄罗斯韵味的母女。。。。喝着浓浓奶茶,醇香沁人。 晚上本想看看星星,又是阴天。我坐在房门口的廻廊台阶上,看着院内的木格角亭,脑海里出现夏日夜晚,月光皎洁,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坐在廊亭上把酒对歌,男主人拉着手风琴,女主人跳着俄罗斯舞蹈的欢快场面。 温馨的房间,睡了一个舒服的觉。一大早起来,洗漱时发现客厅里铺着蓝色碎花布的餐桌下有一个立式小水泵,管线直通墙角上放着的两口大水缸,这是她家自己安装的自来水设备。水缸里的水甘冽清甜,清晨的空气更让人神清气爽。 我们几个约好一早去看流经这里的得尔布干河上日出。小Z起来了又要躺下,接着美梦。我和小Y去了河边,这里早晨不到4点天就亮了,宽广的河面飘散着雾气,河水缓缓的流淌,能听到木桥下面激流的水声。这条河是得尔布尔河的一个支流,而得尔布尔河又是额尔古纳河的分支,有点像恩和属于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但都属于额尔古纳市,都代表着额尔古纳的风情。 看不到日出,能看到隐隐约约的牛群从四面不同的地方向河对岸村口的石桥处汇集。我们赶紧沿着湿漉漉的沙石道向那个方向奔去,路过一家小院,看见木栅栏围着的牛圈里一位大妈正在挤牛奶,又来了好奇心,我们悄悄地在栅栏外偷偷的拍照,一路上见到几家都是这样,有的人家把挤过奶的奶牛牵着走出家门,路上零零散散三五成群的奶牛都向着一个方向,桥头上有两个看管的人(专业牧童)在那里等待着,牛群陆陆续续慢慢腾腾在村口的草地上排了有一里远,我们走近牧牛人,他告诉我们这是集中放牧,村东村西有两个放牧群,村东这一群有600来头牛。各家都把挤完奶的牛送到这里,带着去远一点草好的地方放牧,每头牛托管给他们每月20元,早晨送来,傍晚接回,很像是“托牛所”,我们尾随着牛群走了5里路,看看走的实在太远了,就转回来。路上看到也有三五十头牛的,一打听是有的人家自己牛多就自己家人专门放牧,也有一些牛闲散的在附近的草地上,那些是不产奶的牛,还有小牛犊,就没有上“托牛所”的待遇了。 在村口不时看到有青年人骑着摩托车挂着那种牛奶专用桶,把早晨刚挤的奶送到这里的“雀巢奶站”。 早饭卓娅给我们准备的特别丰盛,当然我还是最喜欢列巴加蓝莓酱,还有西米丹,卓娅给我们倒上新鲜的牛奶,第一次喝到这么香浓的鲜奶,“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味道好极了”这时候说这个广告词最为由衷。卓娅告诉我们她以前也养着几头牛,每天挤牛奶,奶牛认人,他的妈妈平日里细心的照料奶牛,但是挤牛奶时卓娅一头牛挤出的奶要比她妈妈多五六倍。。。。。。 恩和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的是和平的意思,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自然,悠然,普通和朴实的原始纯粹中能让你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我们计划着下一个目标是黑山头,那里历史上是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撒尔封地,有黑山头古城遗址,上个世纪初中苏关系交恶那里是边疆最前线军事要塞,90年代后中俄边贸活跃那里又是边境口岸。听着小清介绍着下面的行程,我正沉浸在历史与现实,山水与草原的时空转换中,突然,沉寂了几天的电话响了,有事要我返回,这简直就像美梦中突然被叫醒,残酷呀。想起来小时候玩的正兴致勃勃的时候被家长叫回家吃饭的那种感觉,不回去不对,回去总是感觉余兴未尽. 草原两天,惊鸿一瞥,这是个神奇的地方,是心灵的休憩地,额尔古纳是一个用生态美学注册的地方,他的山水,他的自然,无法用照片来表现,尽管相机里有两个8G的内存卡,但似乎也无法记录和装载额尔古纳的风情。这里需要用心来感受,让它走进眼睛,留在心里,心中的记忆储存卡,有时很大很大。 怅然失落,坐上恩和开往额尔古纳市的班车,脑袋里想的全是同行的他们几个下一站的悠然美景和愉快笑声。心里痒痒的。 回到了海拉尔,天完全放晴了,多多少少有点遗憾和无奈。在南归的火车上我只给他们发了七个字: 我走了,天也晴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3953/2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