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黔东南,七日行走6(壮观的平场瀑布) |
[游记]黔东南,七日行走6(壮观的平场瀑布) |
2010-03-23ctrip.com |
鬼洞附近,有瀑布。 当地人称之为鬼坛瀑布。 其实,这样的叫法,和称它为无名瀑布,没有多大区别。 据小罗说,鬼洞中的那只千年老龟,始终离不开这块区域,还是拜这瀑布所赐。 最近的持续降雨,瀑布的水量,不是很小。 有点看头。 不过,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总是看不清楚瀑布的全景。 悬崖边的茂密丛林,无疑是最好的遮挡物。 对此,我们也无可奈何。 刘大叔很是善解人意。 拿着砍刀,一个箭步,就冲下了悬崖。 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就听到耳边传来唰唰声。 喂喂,刘大叔上来啊,瀑布看不清楚就算了,安全第一啊! 特种兵就是特种兵。 就算以前是特种兵,现在不是。 体力耐力等等各方面,都远远强于我们这种废人。 没一会功夫,眼前的各种植物,都整整齐齐,倒下了一大片。 这下好了,整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刘大叔回来了,连大气都没喘上一口。 夸了他几句,没想到他更来劲了。 指指对面的山,看见那高山没有? 我现在从山脚上到山顶,15分钟就够了。 这高山,让我们攀爬,没个两天的时间,到顶,想都不用想。 不过,现在刘大叔说什么,我们都信。 这人,实在是太牛! 拍照赏景,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小罗在一旁,催我们可以上路了。 按照原先计划,中午回到高酿后,换车到达黎平,晚上入住肇兴。 现在早上10点30分, 我是不抱什么幻想了。 今天能够入住黎平,我已经很知足了。 过了这段平地,接下来的路,依旧还是要上山。 没有路。 这片丛林,最近当地人都很少走。 连路的痕迹,都没有。 完全是靠刘大叔在前用砍刀,硬是开出一条一人宽的通道。 好让我们有踏脚之处。 和昨天的亚马逊突越之路,异曲同工之妙。 唯一的区别在于,昨天两边都是从林,而今天,一边是丛林,而另一边,就是万丈悬崖了。 四人行走其中,速度很慢,就怕失足。 唯独小罗步履轻松。 这么宽的路,有什么好害怕的! 这样的路,能称之为宽。 我倒真想见识一下,在小罗眼里,窄路,到底是怎样的。 太阳照在人身上,活动起来,这时,已经感觉热了。 不过,走到山的背面时,又明显有了一丝的凉意。 冰火两重天。 走完下山路,眼前见到的是一条溪流。 继续前行,只有过河。 开路的刘大叔已在对岸。 溪流之上,并没有石头,可供踩踏。 真不知他是怎么过去的。 难不成会凌波微渡? 看看水并不是很深,寻思着脱鞋挽裤脚,涉溪而过。 好象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不过,最终,还是刘大叔替我们解了围。 找来了大小不一的石头,扔在溪流之上。 告诉我们大胆放心过来吧。 要不是身边有小罗陪伴,恐怕谁都不敢谈笑风生过河。 看着刘大叔扔过来的石头,无规则地散落在溪流之中。 就怕脚下一打滑,又或是跳跃的幅度没有算准,直接坐进了水里。 那还不如当初涉溪而过,来得保险。 不远处,又是上山路。 最近依旧又是没有什么人在这里走过。 有了之前的行走经历,已经没了什么害怕。 不过,还是免不了要被小罗数落。 你们这些人,怎么连路都走不来了? 虽说是玩笑话,不过,说得,倒真是一针见血。 他接下的一句,如果这时后面有头老虎追过来,看你们还走这么慢?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也许真的能够加快步伐。 谁也说不清楚。 上山路之后,还是下山路。 上两天雨水的浸泡,路,非常得泥泞。 和上一次的下山有所不同的是, 这次,小罗在前边死命地催。 催促我们走快点,再走得快点! 湿滑的道路,最快的下山办法,就是抱着头,滚下去。 不过这也只能想想而已。 小罗让我们快点再快点, 我们也只是心有余,力不足。 好不容易到了山脚下,这时大家才想起,要一个答案。 小罗的死催,弄得大家到现在,还上气不接下气,当中差点断气。 一定有他的道理。 当时第一反应,这附近有蚂蟥出没,又或是毒蛇活动。 平时买彩票,连个末奖都中不到。 真要在这里遇上这些玩意,那倒是中了头彩。 不过小罗给出的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有蚂蚁。 蚂蚁见多了,不知这里的和别处有什么不一样? 看我们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 小罗又补充了一句: 大蚂蚁,会咬人的大蚂蚁! 这句话倒真的很有效果。 话音未落,大家就忙活开了。 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蚂蚁。 留在身上,肯定不是件很开心的事。 都快下午1点了,感觉自己,还是身处在茫茫大山中。 大自然的浩大,自己的渺小。 深有体会。 肚子里已经开始唱空城计了。 想着在哪里可以吃中饭。 不过,现在看来,做白日梦吧。 不明白,除了我之外,怎么所有人,都没有饿的感觉。 早饭,就是昨天的晚饭。 说具体点,就是昨晚的蕨菜炒腊肉剩下的,一早放锅里回炉再炒炒。 昨晚的米饭,肯定也有剩下的。 这两样加一起,就是今天的早饭。 其他人都吃得惯。 唯独我有点不太适应。 一早就吃那么油腻的肉食,肠胃实在是无福消受。 也许他们一早都吃太多,现在还没有消化。 不过,我的确是饿了。 要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 不知道后面还有几座山要翻? 队形一直保持得很好。 特种兵刘大叔走在最前开路。 接下来是陆姐,小唐,小蓓。 我走在最后,负责收队。 小罗,行走在队伍中间。 看看有谁需要帮忙,可以搭把手。 让所有人先走一步,我边走边吃点东西,慢慢地跟上大部队。 庆幸自己没有把大包留在高酿镇。 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埋怨自己没事找事,背着这么大的包,在山里乱窜。 恨不得找个地方,一扔了事。 现在,看来,这个大包,倒成了救命稻草。 包里有应急食品。 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一应俱全。 这次去黔东南行走,本就没想过带上这些。 看前行驴友攻略,没有哪位,提及有过饿肚子的经历。 不过整理行囊时,还是下意识把这些东西扔进了包里。 没曾想,现在,真的派上了用处。 下午1点,再次翻过一座山之后, 终于见到不远处,有一村落。 小罗告诉我们,那就是传说中的跳洞。 也就是本应该昨天晚上住宿的苗寨。 特种兵刘大叔,在这里要和我们分手了。 硬塞给他40元,说是让他买包烟抽抽。 很是感谢这一路,对我们的照顾。 跳洞对于刘大叔而言,是终点。 对于我们而言,无非是一个新的起点。 过了跳洞,离平场,就不远了。 那才是今天我们在木杉行走的最终目的地。 据小罗介绍,平场瀑布的壮观,不逊于贵州有名的黄果树。 你们来木杉,没有见到一线天瀑布的雄姿。 能够近距离看看平场瀑布, 也算不虚此行了。 如果时间宽裕,小罗本意,是让我们在跳洞略作休息调整。 还可以再去看看附近的一处瀑布。 不过,最终商议下来,还是抓紧时间赶路吧。 小罗一直强调,平场离这里不远。 我们还是要打个问号。 天知道,他口中所说的不远,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是按照他的速度,还是根据我们的脚力。 前方的路,总算是平整了。 就算是上山,也可以见到路的模样。 虽说还是非常泥泞,不过,对于今天一直在走不是路的路我们而言, 这无疑是阳光大道。 再往前走一段时间,直行的路到了尽头,有的,只是左右两条分岔道。 少了特种兵刘大叔的带路,小罗,好象也没有了方向。 磨蹭了大半天的时间,他最后蹦出一句话: 你们在这等会,休息休息。我去探探路。 他很长时间没有来过这里了。 不认路,也可以理解。 附近也不可能有什么路标,能够对我们有所帮助。 大家耐心等待,也只好耐心等待。 不过,借这机会,正好可以好好休整一下。 去也匆匆,来也匆匆。 探路的结果,小罗回来告诉我们,这两条路都可以走, 最终会汇总到一条道上。 唯一的区别在于, 左边那条是平道,而右边那条,还要再翻过一座山。 不用多说了。 大家的意见肯定是一致的。 走左边那条。 现在听到翻山这两个字,大家都有点害怕了。 今天脑中的回忆,好象就是不停的上山下山。 的确有点累了。 走左边那条路。 现在想来,不知道怎样评定这个选择。 很难说是个正确或是错误的决择。 平路,的确是平路。 至少一路走来,再没有了翻山的迹象。 虽说路非常险峻。 悬崖边的泥泞羊肠小道,想不说它险峻,都有点难度。 要是走这样的平路,可以到达平场。 哪怕是多绕几座山,大家也认了。 不过,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刚高兴没久,眼前突然发现没路了。 确切地说,路,被一块巨石挡住了。 也不知道是天生就长在这里。 还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持续降雨,造成山体滑坡导致这样的结果。 总之一句,要么回头,要么就想办法从这巨石上过。 一群疯子。 当时我能想到最合适形容这群人的最佳形容词。 大家的意见,又是出奇的一致。 从巨石上过。 说来容易,只有区区五个字。 可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 巨石整体坡度是往左倾斜。 左边就是万丈悬崖。 在这样无遮无揽的巨石上攀爬。 万一失手或者失足, 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可能,会幸免于难。 唯一能让我感到庆幸的是, 无论是用脚去踹,还是拿手用力去推。 这块巨石丝毫不动,稳若磐石。 先过的,还是小罗。 之后依次是小唐,陆姐,小蓓,最后是我。 前段时间在整理照片之类的旅途回忆时, 竟然很惊喜发现当时一段非常珍贵的视频。 是小唐拍摄的。 我们师徒四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去往西天取经。 这是小唐的话外音。 经书取到了没? 这依旧还是小唐的声音。 经书,已经在我们心里。 跟在她后面的,是陆姐。 搭话的,自然也是她。 还别说,一唱一和,没有经过彩排,没有经过商量,倒也浑然天成。 虽说,大家还耍着嘴皮的功夫。 不过,这是为了缓解紧张的神经。 那些欢乐谷,嘉年华所谓刺激的游乐项目, 现如今,放在这里,根本不值得一提。 最终,所有人有惊无险过了这道难关。 平场瀑布,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了。 喘急的水流声,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小罗还在一旁不停说, 出了平场,就可以看到水泥路了。 真不明白,水泥路,有什么稀奇的? 这两天,我们何尝不是一直在走水泥路。 又有水又有泥的路。 小罗之前已经说过,平场瀑布,不逊于黄果树瀑布。 心中有了准备。 不过当瀑布真正出现在面前时,还是感觉眼前一亮。 甚至于有些许的震撼。 层层叠叠三层瀑布,从远处倾泻而下。 壮观,的确壮观。 之前一路行走的辛苦付出, 感觉非常值得。 平场瀑布不远处的苗寨,自然就是平场。 很平常很普通的一个名字。 宁静的寨子,行走其中,吹着山风,思绪已经不知漂到哪里。 要不是急着赶路,今晚争取要在黎平住宿。 倒是很想随便找个地方一坐,发发呆,想想心事。 甚至于,在这里住上一晚。 久居于喧闹繁华的大城市,早已迷失了自我。 在这里,我想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下午3点,走出平场。 来到公路边,等车。 回高酿的中巴。 原本计划,是中午之前就回到高酿。 整整晚了大半天的时间。 昨天小罗建议我们如果有时间,可以考虑从木杉翻越莲花山,到石洞瀑布,然后回高酿。 问及这样的行走,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两天。 现在看来,真要按他的线路行走穿越,恐怕,没有一星期的时间,是出不来的。 对此,小蓓,也表示认可。 同行的人,总算知道,什么是饿了。 车迟迟不见踪影。 大家找户人家,在门口,三三两两找地方坐下。 翻包,找出吃的东西,开始享用午餐。 奥,不对,确切地说,是用下午茶。 说中饭也好,说下午茶也行。 吃的东西,汇总到一起,还不算少。 唯一缺少的是,水。 没有了水,干粮真的要成为名符其实的干粮了。 正好这户人家的主人出来。 让小罗赶紧上前去打听一下,有没有水,可以让我们喝点? 没有了他的沟通交流,当地人的说话,十句话里能听懂一两句。 我们已经要谢天又谢地了。 看来,推广普通话,很有必要。 不一会,主人拿着瓢盛满水回来了。 小罗说,你们赶紧拿壶灌点吧。 恩,不对啊,拿这样的瓢装的水,我看用来洗手还差不多。 要是用来喝的话,好象差强人意了。 倒不是说水有什么问题。 井水,干净卫生。 只是看着这几千年好象未曾洗过的瓢。 心里难免会有想法。 小罗,你肯定这水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洗手之类的吧? 小罗,也懒得和我们说什么废话了。 借来一碗,把水倒入其中,一仰脖,一饮而尽。 得,那我们也不多说什么,入乡随俗吧。 不时有当地人从眼前经过。 呼啸而过的,是摩托车或是农用车辆。 只是,一直不见中巴的踪影。 不会是末班车已经开走。 让小罗赶紧想想办法。 再这么等下去,恐怕今晚就要留宿在平场了。 谁都走不了。 小罗能想到的办法,无非就是看看沿途经过的摩托车。 如果后面没有载人,或是装货。 他就试着拦下问问,是不是顺路去高酿。 或是方不方便,把我们送到高酿。 问了半天,没有哪位是顺路要去高酿的。 唯一的收获,是找到了三辆摩托车。 车主愿意拉我们去目的地。 费用是一辆车30元。 一辆车可以坐二个人,折算下来,一个人15元。 大家一合计,觉得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那就走吧。 路非常不好走。 上两天持续的降雨,使得道路变得非常泥泞。 一路行走,感觉就象亲临了越野车赛。 摩托车的挡泥板,已经发挥不了它本身应有的作用。 坐在司机后面的那位,想不成为活体档泥板,都没有可能。 下午4点30分,终于活着回到了高酿。 两天的经历,让人终身难忘。 这次的黔东南行走,因为有了这段回忆,已经值回了票价。 要说小罗说再见了。 这两天的相处,已经成为无所不谈的好友。 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能重逢。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491-r1279221-journals.html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