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9年7月21日

[游记]2009年7月21日

2010-05-09ctrip.com

休博半年,借口是忙、没心情,出门晃悠也少。现在有两件实事基本落实了,心情也不再那么焦躁,可以抽空补这半年前之前的落下的一大堆功课了,今天算是第一篇吧。

五一世博开园,翻出去年在首博办展览时拍的照片,凑凑热闹。最主要是让老妈过过瘾,别琢磨着6月份去挤世博了,那是高强度的运动啊。

入口前是世博的吉祥物“海宝”和主题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当时从首博官网上下载的展位布置图,辩解一下可见虽未更新,可是本博还是记挂着的哈。

世博展在一层的一号临时展厅,展厅前的通道上插满了参展各国、机构的旗子,五颜六色既壮观也美观。

虽然不是周末,而且展览也接近尾声,参观的人仍然十分多。

这样的口号,恐怕只有在中国才会有了。

上海世博的沙盘做得相当的不错,现场的志愿者解说员也相当不错,专业、敬业。早在大学时代参观上海大剧院时,就对训练有素的解说员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溜进过上海电视台的演播大厅,前一分钟导演还在用上海话叽里呱啦说要领,后一分钟参演的一群普通学生就用标准的普通话排练了。

沙盘的核心区——世博轴以及两边的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世博的传统是大部分展馆都是临时性的,展后拆除,而上海世博核心区的一轴四馆将永久保留,所以以后再去看也不迟啊,何必去受累凑热闹,特别是老年人。

配套交通图,姑且可以当作区位图来看。上海世博园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黄浦江两岸布局。

规划总平面图,上海世博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围栏区(收取门票)3.2平方公里。

围栏区内共分A、B、C、D、E五个片区,其中A、B、C区在浦东,D、E区在浦西,从世博官网上截的鸟瞰图可以看得更清楚。

展览的重头是各种展馆的模型。

当然,重中之重是中国馆,不止有模型、图片,而且运用了高科技的手段,引无数参观者驻足。

另一部分就是参展的国家馆和企业馆。

中国与世博会是展览的一个专题之一,这部分没细看,不过似乎在以往的印象里,都是些土特产比如丝绸、茅台酒等等之类的得过些金奖之类的,非常农业国家的印象。

起始于世博会的很多东东,诸如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原子球、摩天轮、米老鼠等等,太耳熟能详了。

我对世博会的最早认知,是通过在现代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个建筑。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财大气粗的大英帝国决定在1851年举办一届规模宏大、有世界各国参与的国际性博览会,并在海德公园内建造一座具有恢弘气势的展馆建筑——水晶宫,这就是第一届世博会。水晶宫占地19英亩,长约606米,宽约150米,高约20米,几乎全部使用钢和玻璃建造的,在建筑史上被认为是第一个现代建筑,因为钢和玻璃只有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才可能大量生产和普及,因此它们是现代建筑标志性的材料。不过请注意,水晶宫只是第一个几乎完全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的建筑,建筑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的殊荣,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德国人贝伦斯在1908年设计的通用电气公司的透平机车间。

世博会结束后水晶宫移至伦敦南部,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建造,几十年后虽不幸被大火焚毁,但是“水晶宫”一词已经深入伦敦人的心中,不仅成了大水晶宫所在地的地名,主场同样位于伦敦南部的足球俱乐部也以此命名,这支球队曾因孙继海、范志毅的加盟而为广大中国人所熟知。

(网络图片)

另一个是建成于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它在世博会史上的名气不及水晶宫,因此在本次展览中我没有找到关于它的介绍,但是巴塞罗那德国馆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却是远远超过水晶宫的。虽然这个长约50米、宽约25米的小型建筑物在那届世博会结束后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就是这样一座只留下了几张照片而没有实物的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最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在原址重建了这个在建筑界有深刻影响的展览馆,但是真正优秀的建筑就跟艺术品一样,是不可能完全复制的。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者是德国人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年),他是现代建筑第一代四巨匠之一。密斯终极一生都致力于对于玻璃与钢在建筑中使用的研究,今天城市中无处不在的“玻璃盒子”式的建筑物就是密斯的拿手好戏。前面提过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的设计者贝伦斯,密斯就曾在他的事务所工作过4年,也是在那里结识了后来的现代建筑第一代四巨匠中的其他两位——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年)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年)。通过北京798让大家知道的“包豪斯”,跟格罗皮乌斯和密斯的关系那是相当相当的密切,我的写作计划中有798,只是猴年马月才能开写就不得而知了,呵呵。

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主厅用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光洁简单的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因不承重而可以采用薄薄的截面,‪并且可以一片片地自由灵活地互相衔接、穿插,形成室内外没有截然的分界,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引导人流在奇妙的流通空间行进,感受丰富的空间变化。

巴塞罗那德国馆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玻璃墙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这种新的施工方法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德国馆是密斯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宣言“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完美体现。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为主的装饰手法,通过对钢、玻璃、石材本身的颜色、纹理、质地十分精细选择,异常考究的搭配和比例的精确推敲,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巴塞罗德国馆内优雅而单纯的椅子,后来被称为“密斯椅”或“巴塞罗那椅”,同样是密斯最精心设计的作品。它靠背与座位交叉相反的曲线,不仅造型简洁漂亮,而且坐起来特别舒适,后来也同样成为了现代家具的经典。密斯对于工艺的重视,常常使他对每一件东西都要计算到最后一毫米。

今天重读这个学生时代顶就礼膜拜的作品,对于走在精确这条路上的信心备受鼓舞。

不知道上海世博会的德国馆里,会不会有对80年前的那个德国馆的追忆呢?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逐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了一个世纪的我们,有了更伟大更长远更高科技更……的好大喜功的追求,但是已经不会再有巴塞罗那德国馆追求的“建筑本身就是展品主题”的洒脱了。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对世博历史回顾。最让人感慨的一块展板。

能亲临世博现场固然是幸运的,而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便到现场的,看看展览有个大体了解也是不错的。

受携程5张图片所限,完整版请看我的博http://blog.sina.com.cn/shenyuxiaozhizuo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r1287551-journals.html16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