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建行之十八---福州三坊七巷(全文完) |
[游记]福建行之十八---福州三坊七巷(全文完) |
2010-07-15ctrip.com |
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2009年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闽中有材,左海为盛。福州许多重量级历史名人,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诸如黄璞、张经、甘国宝、林则徐、沈葆祯、严复、林觉民、冰心,等等。三坊七巷的意义,不仅在于古建筑本身,更在于曾出入于此方水土的先贤,其间蓄含的厚重历史与人文气息,已成为福州闽都文化的象征符号。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化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 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 历史上的南后街曾聚集了花灯、裱褙、书坊等许多福州传统工艺行业。有关人士说,根据相关规划,南后街的定位是传统文化商业街,初步打算根据老字号的经营现状选择一部分予以恢复,如裱褙店、书坊、花灯等百年老字号,市民喜爱的传统灯市也初步打算每年定期举办。寿山石刻、脱胎漆器、软木画等福州传统工艺在南后街设置展示店,增加传统商业氛围。 现在,在南后街的经营商业业态规划上,出现了酒吧咖啡、奢侈品等“新面孔”。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将给传统的南后街注入现代化的因素。 南后街沿街保护性修复工程于2009年1月全面完成,2009年春节开街,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繁华的八一七路边,乘公共汽车至道山路口站下,往西侧的一些不起眼的巷子里钻便是了。以南后街、官巷最值得一观.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这里历史上居住了许多名流商贾,每条巷中有古迹,政府正把这十条街道翻新改造成休闲文化步行街。七巷的旧屋很多已在加固、装饰。步行街上遍布着许多福州有名的百年老字号,也许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走过了黄巷和宫巷,相比步行街主干道的灯火通明,这七巷在夜晚中灯光昏暗,行人寥寥。我们在黄巷中看到了沈葆桢的故居。希望在进行七巷房屋改造时也改造一下巷内的路灯。在三坊七巷,我们买了一些橄榄,品尝了肉燕(云吞)和一些特色糕点。这里已经成为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在步行街路口,还有民间表演团队,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赏。离开三坊七巷,乘车去之前路过的于山。每次乘车经过那里,都能看到古城墙和汉白玉毛主席雕像,谁知道这趟车下来后,却没找到。看来不同车次的于山站站点位置不同。只好到旁边的乌塔,这座九层宝塔被灯光装饰得金碧辉煌。附近的广场上,电视台在直播民间歌手的演唱比赛,人潮涌涌。乌塔之侧是美食街,看到了福州的夜生活景点。整体上感觉,福州除了主干道和闹市区外,其它街道都很昏暗,这与其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符。福州相比于其他沿海城市,在发展程度上还有一些差距。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福州借助海西经济特区的发展东风,呈现出一个保留着历史的遗迹和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的现代化都市。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64-r1300916-journals.html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