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二章:第一天行程/洞里萨湖 |
[游记]第二章:第一天行程/洞里萨湖 |
2007-07-16 |
) 推薦本篇文章轉寄本篇文章 2007/03/22 第二章:第一天行程 / 洞里薩湖 洞裡薩湖是第一天正式的第一個景點,來之前,我完全沒有概念為何要參觀這個湖?我一直以為就像日月潭一樣看看風景?濫竽充數一下旅遊景點? 事實上,我錯了!參觀完這個湖,我突然很珍惜我現在的生活!跟水上人家比起來,我們太幸福了!人有時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有在你真正體驗過貧窮後,才會珍惜所有!這讓我回想到當兵的時候!當第一次放假時,我突然感覺回到家跟家人吃飯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 因此,再寫這個景點同時,也希望大家能珍惜現有的生活! 不多說 ~ 啟航了! 如果說,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吳哥窟建築奇蹟,滋潤且成就了柬埔寨人的心靈文化;那麼,東南亞第一大淡水湖的洞里薩湖,便是孕育柬埔寨人的衣食父母。柬埔寨四季如夏,沒有颱風、沒有地震,人民隨著自然的韻律,找到了屬於高棉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她更是孕育出一千年前吳哥文明的幕後功臣。 洞里薩湖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說Tonle Sap是來自希臘文「海」的意思,元朝的周達觀到這兒時,管洞里薩湖叫「淡洋」。 每當春天降臨大地,中國境內青康藏高原雪融之水,流入湄公河,到了金邊之後,水量之大,讓原本是東南流向的洞里薩河,改變水流的方向,轉為流向西北方,向上注入洞里薩湖;再加上五月至十月的印度季風,帶來豐沛的雨量,讓洞里薩湖逐漸漲大成面積為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大湖。到了十一月至隔年的四月,洞里薩湖之水,便往下順著洞里薩河,這時水流的方向轉為往東南方向流,在金邊和湄公河交會之後,續往東南方,經由越南流入大海。也就是說,在旱季的時候,洞里薩湖反而會縮小為三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所以說,要問洞里薩湖有多大、有多深,那真得要看看老天爺的意思! 而柬埔寨人民的日子貧富與否,則是靠洞里薩湖來決定。雨季的時候,碼頭離市區只有9公里;到了旱季的時候,距離就變成17公里,這兒的居民得隨季節的變化常搬家,但洞里薩湖並沒有虧待他們,反而以豐富的漁獲量來作為補償。 當洞里薩湖水漲時,碼頭離市區只有9公里;可是在旱季的時候,洞里薩湖一縮小,碼頭離市區的距離就變成是17公里遠。而其實所謂的碼頭,也不過是任何可以靠上岸的路邊,因為洞里薩湖就像是一個會隨著季節與自然呼吸的大湖,隨時都在改變她的大小。 湖底傳說 洞里薩湖,湖底有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湖底住著一尊NAGA七頭蛇神,有一天,蛇神的女兒要嫁給印度王子,於是他便大嘴一張,把所有的湖水給吸乾,轉眼間,變出了一大塊肥沃的土地,成為女兒的嫁妝。據說,因為有NAGA蛇神駐守的緣故,洞里薩湖在旱季、雨季,才會有如此明顯的不同。 生活在湖邊兩岸的水上人家,循著老祖先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住在傳統的水上高腳屋或是漁船裡,他們不需要時鐘來叮嚀時間,大自然就是他們最好的時間機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個個都是大地之子,早已與自然合而唯一。其中,越南村位於柬埔寨的右邊,因『大湖』與湄公河的流通,越南人要移民到柬埔寨來,並非難事;再加上水上人家原本就是流動戶口,管理非常不易,久而久之,有一部份就聚集成越南村了。 要辨別兩村的人,就得看他們頭上所戴的帽子,越南人喜歡戴著傳統帽、或是扁平圓帽;很簡單,一眼就能認出來了。 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在這洞里薩湖上進行著,一艘艘的水上商店,有賣飲料的、賣蔬果的、賣木柴的,看他們載滿了貨物,划著船到處做生意,服務到家的買賣方式,倒也成了洞里薩湖特有的景觀。這裡的人用不著出門,就能買到生活上所需的物品,真是方便,難怪這兒的人個個這麼悠閒了。 不同的生活環境,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水上人家以船維生,發展出高機動性的買賣市場,自成方圓的組成了水上社區。看他們家家戶戶和樂融融,大人小孩的臉上時時掛著笑容;洞里薩湖所孕育的不僅是豐富的水中生物;同時也飽滿了水上人家的生活樂趣。 發表於 2007/03/22 10:03 AM |
原始链接:http://blog.sina.com.tw/ejava/article.php?pbgid=39063&entryid=386474 |
转自:4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