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2010金秋“萍踪浪迹”大西南(6):安顺 |
2010金秋“萍踪浪迹”大西南(6):安顺 |
2011-08-17lvping.com |
2010年金秋,自助出游大西南,8月31日从厦门出发,首站是凤凰,然后是梵净山、镇远、荔波、贵阳,9月10日从贵阳出发赴安顺。 9月10日,上午在贵阳市内游逛甲秀楼和黔灵山,下午15:10在体育馆旁边的汽车总站乘坐大巴赴安顺,17点左右抵达安顺汽车南站,见到表弟YZ。1998年,我也曾到过安顺一次,游遍黄果树瀑布、天星桥、龙宫、旋塘等景点。因而,此番再来安顺,只是想要探望亲戚,然后继续前行,赴昆明。据YZ讲,从安顺发往昆明的高速大巴每日有两趟,另外,昆明方向的火车卧铺车票其实也并不难买。于是,当即请他托人代办9月12 日的火车硬卧,强调一定要下铺,如无下铺,就改乘高速大巴。 安顺有我一位老长辈,现今已近九旬,但身体依旧十分硬朗,一人独居三室二厅,非常热情地邀我与她同住。晚餐是表妹XM过来张罗,席间老长辈问起明日的安排,YZ说已与XM商定,自驾出游天龙屯堡、天台山以及坝陵河上的高速公路特大桥。这几处景点我倒是从未去过,在原本并未奢望旅游的情况下,算是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饭后又聊了一会,老长辈为了不影响我休息,早早地把YZ和XM打发回家。 9月11日,老长辈到街上买回早餐,刚刚吃罢,YZ和XM也陆续到来,大约9点,驱车前往“天龙屯堡”。“天龙屯堡”地处平坝县境内的大山深处,周边有“天台”、“ 龙眼”两座山脉,自古便是中原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早在元代,这里曾是顺元古道上的“饭笼驿”。明朝初年,朱元璋征集江、浙大军平定西南,大获全胜后,下令大军就地屯田,从此,这些江浙士兵及其后代就在当地薪火相传,过着亦军亦民的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汉族“屯堡文化”。时至今日,屯堡人依旧保持着明朝年间的江、浙习俗。“饭笼”之称,也从元朝一直沿用至清,只是到了民国年间,才有当地乡儒感觉“饭笼”二字不雅,于是取天台山的“天”与龙眼山的“龙”,合并而成当地的地名。这便是天龙屯堡之“天龙”二字的由来。 “天龙”镇位于安顺东北30公里处,我们9:40抵达,YZ的一位故交已在停车场守候,他为我们准备了景区门票。YZ曾长期任职平坝,在当地有不少好友,此人原本还计划陪同观光并安排具有屯堡特色的午餐,后因临时有事离去,午饭的安排也就只好作罢。 没有人陪同,YZ找来一位导游,小姑娘操一口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带领我们在镇内走了一圈,介绍屯堡故事、明代遗风。不过,说老实话,因为我此前已去过丽江,大理,和顺,凤凰,镇远,乌镇等古镇,相比之下,感觉天龙屯堡的可看性要差得多。不过,这一路走下来,也还是发现了一些独特之处。 首先,屯堡妇女(特别是些中老年妇女)的装束极具特色,一般都是宽衣大袖的右开襟长袍,颜色主要以宝蓝、绿、藏青、藕荷色为主,开襟上绣着杂色的滚边,头上包着头巾,足登翘头花鞋,看上去似乎比当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更具民族特色。然而,那却是道道地地的汉族服饰,只不过是要将时钟倒拨600多年而已。 其次是石文化,这里的房屋都是用石块垒墙,以石片为瓦,放眼看去,到处白白一片,非常有特色。附近还盛产化石,我在一家石料加工厂内看到一块仿佛是莲叶浮雕般的石板,一问才知这是古代动物“海百合”的化石,已经在地下沉睡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非常珍贵。 再有就是当地特有的“地戏”,因为演出不设舞台,采用平地围场,故而得其名。屯堡人尚武,地戏也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据研究,地戏是源自明代的军傩,用作出征前振奋军威的祭典。流传至今的地戏内容也都是与军旅生活有关,没有才子佳人、没有清官公案、也没有说妖道怪。头戴面具是地戏演出的重要特征,此种面具俗称“脸子”,是用木料刻制而成。屯堡内专门设有一处“地戏”表演场,但待我们走到时,人家上一场演出刚刚结束,下一场还要再等很久,只好决定放弃。不过,现场还有精美的“脸子”和演出模型展示,顺便也看了看。 大约11:50离开“天龙屯堡”,驱车前往不远处的“天台山”景区。“天台”并非高山,但石崖气势险峻,状若登天之台。山上有座“伍龙寺”,始建于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山之西、北、东三面皆为绝壁,唯南面可拾级而上。一路上林木蓊蓊,浓荫蔽道,遇到一株巨大的古银杏树后,再前行不远,“伍龙寺”的高耸石墙就已出现在眼前。此庙依山就势而筑,雄峙于天台之颠,四周高墙全为石砌,墙之外沿与山崖浑然成为一体,外观就好像是一座欧洲的古堡。实际上,这座寺庙的建造也确实深受当地“屯堡”文化的影响,它既为寺庙,也曾经驻军,是一座具有军事要塞功能的古刹。 穿越两道石砌山门,攀登石阶走到山顶,纯石结构的古堡顶上却又出现了白墙青瓦、飞檐翘角的木结构寺庙建筑群。“伍龙寺”的主体建筑包括大佛殿、两厢配殿、韦驮殿、玉皇阁、祖师殿、钟楼和藏经楼等,利用山顶上非常狭窄的空间,修建如此之多的建筑,足见当年建造构思之巧妙。这座寺庙在大佛殿中供奉佛祖、在玉皇阁中供奉玉皇大帝、而且还有一座儒家书院,佛、道、儒三教共存于一寺,这也是深受当地屯堡文化的影响。 13:30离开天台山,重返天龙镇的停车场,附近有间旅游餐厅,经营屯堡特色菜肴。“屯堡”菜肴的特点是大量使用一些既耐储存、又便于携带的食材,诸如肉干、鱼干、香肠之类,这些东西过去也曾是屯堡先人外出征战时所携带之给养。YZ征求大家意见,午餐是要品尝“屯堡特色”?还是前往平坝县城?我的回答是“客随主便”,XM也说“都行!”,只有老长辈明确表示:“屯堡”菜肴不见得可口,而且,景区里的餐馆都不实惠,强烈建议去平坝。那里是YZ的“老地盘”,人地两熟,正好可以给他个机会,让他“歇了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老长辈一言九鼎,我们驱车赴平坝,YZ选择一家回民餐厅吃牛肉,菜肴很有特色,我们还把剩菜打包,准备晚上回家再吃。YZ虽已离开平坝多年,但餐馆老板娘还记得他的规矩,饭后XM打算埋单,居然被老板娘拒绝,声称她只能收YZ的钱。事后YZ解释说,他以往常带客人来此用餐,特意交代过,不能让客人抢先埋单。这顿饭大家都吃得满意,老长辈也很高兴,一再强调这都是因为她自己决策正确。 下一个目标是“坝陵河大桥”,这是唯有安顺本地人才津津乐道的景点,外地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位于安顺西南50公里,是G60沪昆高速公路上一座特大桥梁,2005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3日竣工通车。 我们15:00离开平坝,经320国道上G60高速,向西行,过安顺,再过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6:00左右抵达坝陵河特大桥。YZ将车停在大桥中部,大家下车拍照。“坝陵河大桥”是一座单跨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面悬空高达370米。大桥主跨1088米,再加上东、西引桥,全长总共2237米。其跨度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自从长桥建成以后,这里便成为安顺人节假日观光旅游的一个景点,老长辈年事已高,出游一趟十分不易,虽然也是向往已久,但却一直未有机会前来。这次正好是我来安顺,YZ与XM都在百忙中抽空作陪,她老人家也就趁此机会与晚辈同乐。 除了大桥以外,高速公路凌空跨越的“关岭大峡谷”本身也是非常壮观,河谷深达400至600米,两岸地势陡峭,站在桥上俯视,坝陵河就像是一条蜿蜒的玉带,其北端远处隐隐约约地有一壮观的瀑布,它可能正是我们脚下河水的源头。 逗留大约20分钟后,继续前行,将车停在大桥西端的引桥上,从这里回望,支撑悬索的东、西两座高塔仿佛是直插蓝天,景观更是雄伟。大家下车,正想摆个POSE拍张留影,后方却追来了鸣叫警笛的警车,大家吓得赶紧跳上汽车逃跑。幸好,对方也是只想把我们驱离,并没有紧追罚款之意。 大桥西端为隧道,汽车出隧道后下高速,调头东返,沿320国道穿越关索镇,这里也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政府的驻地。小城不大,好像只有一条主街,它就是320国道。 出城后,我们沿着大峡谷的西侧边缘,一路下坡到谷底,沿坝陵河北行一段路,再经由一座普通的公路桥过河,然后,就是沿着大峡谷的东侧边缘一路爬高。17:15来到一处绝佳的位置,YZ将车停在路边,大家下车拍照。刚才我们是站在桥上看大桥,有点儿“不识庐山真面目”,现在是从下面仰望,只见大桥高悬于半空,跨越宽阔的峡谷,极其雄伟壮观。YZ说,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如此大跨度的悬索吊桥,“坝陵河特大桥”属世界首例。我们继续前行,沿着G320国道从大桥东端的高塔脚下穿过,再次停车仰望,头顶上的大桥就仿佛是一条钢铁巨龙,笔直地飞向对岸。 17:40左右离开大桥,沿320国道绕行黄果树景区,上G60高速,返回安顺。YZ询问晚饭如何安排,我的意见是吃稀饭,配菜有昨晚的剩菜和今天的打包牛肉就已经足够。不过,到家后,XM还是又烧了些菜。饭后YZ接到电话,托人代买的明日赴昆明火车票已经买到,K671次(贵阳 - 昆明),21:08经停安顺,硬卧下铺,143元/人。随后XM提出,既然我在安顺还要再逗留一天,不如明日中午大家都去她家吃饭,老长辈当即拍板定案。 9月12日早饭后,老长辈执意要带我去看看王若飞故居,然后再去XM家。我们9:15离家,沿中华南路步行,中途遇到一处楼盘正在开盘,安顺的房价真便宜,位于闹市的高楼每平米的起价还不到2500元。这只及北京、上海现在房价的1/10,也与厦门十多年前的房价差不多。安顺夏天特别凉快,周边风景又好,如果有钱在安顺买套房子,每年夏日过来避暑,应该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9:32经过位于市中心的西秀山,山顶有座白塔,是元朝年间的安顺三大建筑之一,至今保存完好。白塔为等六边锥状体,用白石镶砌,塔下有寺,名曰“圆通寺”。 10:14抵达王若飞故居,工作人员听老长辈说我是远道来客,显得非常热情,送我好几份资料。王若飞是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贵州安顺人,1945年与毛泽东、周恩来赴赴重庆谈判,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与叶挺、博古等人一道回延安,因所乘美国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五十岁。这座故居为四合院式的建筑,系由王若飞曾祖父在清代所建,木结构的小青瓦房屋,院内铺石板并建有石砌花坛、鱼池等。故居旁边还有一座王若飞事迹陈列馆,也去转了一下。 大约10:30打的前往XM家,不一会,YZ也携夫人、女儿一道过来。12点开饭,午餐主要是由XM的先生LQF独自张罗,他好像是在变魔术一般,不一会就整出了一桌子的菜。我是爱吃肉之人,对其中的清炖猪蹄以及另外一种用冬瓜片和火腿片一道烹饪的菜肴颇感兴趣。 LQF在部队上立过功,转业到地方担任某宾馆领导多年,就连公家的一碗面条也没白吃过。闲暇之余,唯一的乐趣就是种树。然而退休后,因属企业编制,待遇极低,而且,以前的宾馆已经卖给了私人,他多年辛苦为国家种的树,也都变成了别人的私产。每想到这些,就在家里骂街。在当前这种社会大环境下,LQF这类人显得极不合时宜,不过,我倒是蛮敬重他的。席间,我俩“酒逢知己千杯少”,他欺我书生,拼命叫板,但却不知我也曾经浪迹江湖,一瓶白酒刚喝过半,我还没咋地,他就早已面红耳赤。老长辈见状忙叫打住,因为LQF肝脏不好,平日里也只能喝点红酒。 饭后YZ开车送我和老长辈回家,晚餐还是XM过来张罗,主要是利用中午的剩余物资,特别是清炖猪蹄,又加入些青菜重烧,感觉很是可口。20:20辞别老长辈,YZ和XM送我去车站,安顺没有站台票,送客不准进入候车大厅,只好在安检入口与他们挥手告别。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518-r1330926-journals.html2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