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西欧旅游随笔---意大利篇 |
西欧旅游随笔---意大利篇 |
2011-08-30lvping.com |
西欧旅游随笔---意大利篇 2010,7 过了海关进入位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意大利国土大部在形状狭长的亚平宁半岛上,面积为30.13万平方千米,大约为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约5700多万居民,人口密度比我国密一些,但是没有沙漠等不毛之地。意大利是著名的旅游国家,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可炫耀的历史和文化。 大巴经过科莫,约1个小时后到达米兰。米兰与巴黎并称为世界时尚之都,不只有时装,还有非亚特汽车,50%的欧洲汽车专利出自于菲亚特研发中心。意大利生产的玛莎蒂拉汽车是尊贵品质与运动精神完美的融合。 意大利还是一个足球之乡,他拥有我们熟悉的尤文图斯‘热亚那、佛罗伦萨、国际米兰和AC米兰等著名的足球劲旅。大巴进入米兰,导游告诉我们:“意大利很多城市收汽车入城费。今天是星期天,欧洲人假日不是出城度假,就是在家休息。你们看看街上,鬼都不多一个。带旅游团我最喜欢假日,交通顺畅。” 第二天我们出米兰的时候很顺利,但是进城的汽车则在高速公路排起长龙。不过外国马路堵车和我们不一样,外国老城区有的马路比我们还窄,车又多,但是大家遵守交通规则,只是车速慢一点,没有堵死。在我国的十字路口,东西向的路不通,有人也要将车停在十字路中心,我走不了,南北向的车也别想走。一有堵车情况,车辆见缝插针,3车道会变成4车、5道车道,结果大家都动不得。 到达米兰,我们首先参观多姆圆顶大教堂,(图1)我相信任何人从第一眼看到这个被誉为意大利最壮丽的哥特式的建筑,就很难将它遗忘。虽然它的名字是“圆顶大教堂”,实际他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你根本看不到圆顶,135座尖塔耸入云霄,3200尊雕像布满了屋顶和外墙,中央高108米的尖顶上是一个镀金的“圣母玛利亚”雕像。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到达的时候,教堂正在做礼拜。我随其他游客在后面看了看,教堂内部空间宽畅,阳光透过窗上描绘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射入,充满庄严的宗教气氛。我没有使用闪光灯照了几张相。导游介绍,这个教堂还有一个著名的管风琴,祭台后的管风琴造于1542年,1939年扩充,成为一个有180个调音器、1.3万个音管的大风琴。 出教堂就看到对面竖立的国父骑马像,夕阳照耀下的教堂广场人很多,有跳舞的街头艺术家、拍照的、还有人在喂鸽子。(图2)我们的两个团友,忘记了导游的叮嘱,接过几个肤色较深、像是西西里人递过来的鸟食去喂鸽子。之后就脱不开身了,结果扶贫扶到意大利。各位,到了国外,遇到陌生人和你搭讪,千万别理会。 大教堂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市的中心。教堂的右边就是著名的伊曼纽尔二世拱廊,是米兰的商业中心,名牌专卖店林立。拱廊本身金碧辉煌的建筑也是米兰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穿过伊曼纽尔二世拱廊,就看到达芬奇雕像。在大巴上一开始导游(香港人)用广州话介绍达文西,我没听明白,后来他再介绍他的作品,我才知道他说的是达芬奇。香港离我们只一百多公里,还同种同文,文化都有差异,更不要说欧洲离我们一万多公里了。 想起导游告诉我们:“如果你在欧洲的咖啡馆或小食店消费,同样的东西会有三个价钱,买了后,在柜台边站着吃喝最便宜,在店里坐着吃喝价钱第二,到店外街边的桌子坐,价钱最贵。”我们的理念不同,除非店里没有座位,才会坐到外面。而欧美人,只要天气好,就坐在外面,一边晒太阳,边吃着东西边悠闲自得地看着街上的行人。我们的女士,(甚至还有不少男士)遇到阳光强烈一点,就要撑起伞。 达芬奇雕像面对像是办公建筑的就是斯卡拉剧院。如果没有导游介绍,你怎么都想不到这是剧院,而且还是著名的老字号剧院。 米兰市圣玛丽亚-德尔格拉齐修道院,有一幅珍贵的壁画--达芬奇绘制的《最后的晚餐》。不过门票要40欧,还要电话预约。每15分钟只允许25名参观者入内观赏画作,据说还要经过一些过滤装置,以减少壁画受到的灰尘和其他污染物侵蚀。一是时间不够,二是我们不是美术工作者,40欧好像不太值得,就没有去。 第二天早餐我们又打了败仗,在我们前面用餐的同胞,将鸡蛋、火腿、火腿肠一扫而光。其实他们并没吃光,在餐桌上还给后来的人“留”下不少。我一来就看到,有人吃完走过,又顺手拿了两个苹果放在包里。结果我们也没有水果吃了。好在面包、点心、牛奶、奶油、果酱还很多,够我们吃饱。欧洲人对浪费很反感,其实爱惜东西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我们的老祖宗就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早餐后,前往威尼斯观光。米兰-威尼斯285公里,雨中的大巴在意大利北部从西向东行驶,约3小时到达意大利东海岸由118个岛屿组成的海港城市威尼斯。行进中我拍摄了一些沿途的乡村风光。(图3) 如果我说这是十几年前,珠三角或是长三角地区的农村相片,我相信很多人会相信。后来到了意大利的南部,乡村的建筑就好很多。看来这里和我国的一些地方有着南富北穷一样的规律。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相传公元828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港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大教堂就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由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总督府、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以及威尼斯大运河围成的长方形圣•马可广场,四周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被拿破仑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客厅”。广场经常有乐队演奏。 从广场进入小巷,转了两个弯,来到码头,几艘定好的贡多拉停泊在岸边。六个人一艘,开始游览水巷中的威尼斯。这里没有汽车噪音和交通堵塞,只有贡多拉不紧不慢的桨声。美丽的建筑倒映在水中,威尼斯也漂荡在波浪中。转过水巷,眼中是那著名的叹息桥。我觉得叹息桥周围的画,有画蛇添足之嫌。破坏了这个景色。天开始下雨了,导游下车就说:“雨中游览威尼斯更是终身难忘。” 雨大起来,船夫将船尾的布蓬拉起来,给坐在后排的人挡雨,我在船头拍照,只能撑起伞来。行进到一个桥下,船夫将贡多拉停下避雨。我们的船夫居然还唱了一句:“妹妹你坐船头……” 可惜我们几个都不太会唱歌,又记不住歌词,只好笑笑,没有回应。我们团的几个女高音则在另一艘贡多拉上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又唱起:“一条大河……” 和我们擦舷而过的一艘贡多拉的外国游客,则是花钱请了歌手和乐手在欣赏意大利民歌。 雨小一点,我们继续游览。几个月前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危险的旅伴”,起码有一半镜头是在威尼斯拍的。熟悉的景色,就在眼前。有人说威尼斯很破旧,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我不理解说这话人的逻辑思维,从我拍的照片确实看得出,经过多年海水的浸泡,威尼斯是破旧了,但是把他维修一新,你还是来看古迹吗?那还不如去澳门的威尼斯赌城二楼的水城,又漂亮、又省钱。 上岸后,我们来到LUGANO水晶玻璃厂,看了制造玻璃工艺品的表演后,我太太买了几个水晶玻璃饰物,又看到一个做工精巧的挂坠。店员开价50欧元,最后降到20欧元。我建议她买下,她觉得饰物的尾巴太尖,容易碰坏,说不买。那时店里没有多少顾客,我走了五、六步,经过一个刚才在学瘸子走路的老店员身边,他看着我两手一摊、头一歪,表示很遗憾。我回头看到一直陪我太太卖东西的中年女店员也两手一摊,表示很遗憾。出来玩不就图个开心吗,你们意大利人挺乐观的,那我也跟你们寻个开心吧。于是我像演哑剧那样:比喻从口袋拿钱给她,将东西放进背包,回头指指在前面看商品的太太,再做一个揪耳朵的动作。店里的四个店员都开心得大笑,学瘸子走路的老店员笑弯了腰。明白呢,觉得这个中国老头挺幽默,不明白呢,觉得这个老头太可怜了,区区20块钱就会被老婆揪耳朵。 我走了几步回头准备和他们再见,只见那个女店员笑着从柜台后快步向我走来,老远就伸出手,握着我的手把我们送出门。 下一个游览城市是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威尼斯去佛罗伦萨路程约270公里。我们去佛罗伦萨游览的一个重点是比萨斜塔--比萨大教堂的钟楼,高54.5米,共有八层,塔内有螺旋台阶近三百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广场上散布着洗礼堂、大教堂、钟楼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用乳白色大理石砌成。 以前我听说,比萨斜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来旅游之前查了资料,世界古代七大奇迹由于地震、人为破坏等原因,除金字塔依然屹立外,其余均已毁坏。因此,随后又产生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说。所以比萨斜塔应该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图4) 比萨斜塔的成名原因:“斜而不倒”+自由落体实验。从小学我们就知道,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以前认为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进入教堂大院是免费的,上斜塔、进入教堂、洗礼堂需要买票。另外汽车进入佛罗伦萨要收费,比萨不在佛罗伦萨到罗马的路上,要绕一点路。停车场到教堂,还要乘3欧元的交通车。(单向收费)所以去比萨算自费项目,要收30欧元。 到达比萨前,导游告诉我们,你们现在所吃的批萨饼,实际上不正宗。真正的批萨没有那么好吃,你们到了比萨,应该吃一吃正宗的批萨。在教堂门前200多米的路边,他指给我们一家批萨店,告诉我们,2欧元一个,你们4个人吃一个就行了。可惜出来的时候,那家店的批萨已经卖光了。于是我们就在那家批萨店吃雪糕。2.5欧元一个双色,比广州新电视塔下25元一个双球的量要多(号称新西兰进口),味道要好。 从比萨出来,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佛罗伦萨。我们首先去米开朗基罗广场,广场位于亚诺河对岸,是眺望佛罗伦斯的最佳地点,广场中央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的复制品。站在广场上可以眺望佛罗伦萨市的全景。 大巴到达广场的时候,下着瓢泼大雨,一分钟后雨小了,下车抓紧时间拍照。一会雨又大了,我们转往圣母百花大教堂。(图5) 导游介绍:天主教广场上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教堂的八角形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内径43米,高30多米,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和拜占廷建筑。 百花大教堂旁边的82公尺高的四角形高塔是乔托钟楼,设计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与但丁同时代的壁画家乔托,故名为乔托钟楼。 在教堂的对面,还有一个八角形的洗礼堂,洗礼堂最著名的就是它那三面高565厘米、精致青铜浮雕装饰的大门:南侧的青铜门的28张图样,是关于约翰传教的故事;北侧青铜门,由28张图样组成,主题表现基督的生涯及其12门徒的事迹;东侧门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堂之门”,两扇大门,每扇门有五块浮雕,十张美轮美奂的浮雕描述亚当和夏娃及旧约圣经的故事。浮雕镶嵌在铜门的框格内。现在的门上的作品是复制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馆内。 当地导游带我们穿过古老的小巷,来到被誉为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的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老宫的左侧是琅琪敞廊。敞廊里面陈列着许多精美的雕塑。其中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复制品)、切利尼的《帕尔修斯》和章博洛尼亚的《海克力斯与半人马》。许多游客坐在敞廊里台阶上休息。建筑的右边是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的《海神喷泉》。水池正中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水池四周还有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喷泉的北边竖立着章博洛尼亚作的科西摩一世骑马像。广场四周都是古老的历史建筑。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和绘画的摇篮,文艺复兴 “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曾在佛罗伦萨生活,伟大诗人但丁就出生在这里。(我们曾经从他的故居前走过。)不论你是漫步在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还是来到博物馆、美术馆或教堂参观,一定会感受到佛罗伦萨古城那浓郁的文化氛围。 第二天早餐后,前往意大利、也是我们欧洲之旅的最后一站---罗马。佛罗伦萨-罗马300KM。 午餐后先去特莱维喷泉,“特莱维”是三岔路口的意思,前面有三条道路延伸出去。喷泉的主雕塑为海神尼普顿。喷泉背后是雄伟的宫殿---海神宫,设计师萨维巧妙地使喷泉与宫殿雕塑融为一体。宫殿墙面上的浮雕讲述着喷泉的来历:传说一位少女指示了泉眼所在的位置,阿格利帕按照她的指示找到泉水。浮雕中间立着的是海神,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他最大众化的名字是“许愿泉”,许愿泉是罗马境内知名度最高的喷泉。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许愿泉和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的《罗马假日》这部的浪漫爱情片是联系在一起的,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导游说背对着喷泉、用右手从左肩上投出一枚硬币,如果能投进水中,就能梦想成真。但是许的愿不能对任何人说。投入的硬币,有人定期打捞,用于救济难民。你站在这么大的水池边,硬币还投不进去吗?既然来了,我们很多人也都投了个10或20分的硬币。 特莱维喷泉附近游客很多,热闹非凡,在水池边除了戴白色头盔的警察,路口还有3个骑在摩托车上的警察。(图6)在另一个路口,有一个人带着骷髅面具装神弄鬼。在通往喷泉的小巷,有人坐在路边听着街头艺人演奏,悠闲地吃着午餐,(图7)离他们也就是50多米,就有人跪在地上乞讨。这是我在欧洲的10天里,见到的唯一乞丐。导游说此地“钳工”很多,大家提高警惕。 从许愿泉穿过几条小巷,来到公元前27年为庆祝奥古斯都大帝的胜利而兴建的万神殿,万神殿供奉着罗马全部的神。所以在中世纪消灭罗马异教痕迹的清洗中逃过一劫,成为罗马时代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好的一个。正面的16根圆柱让我联想到古希腊建筑。神殿入口处的两扇青铜大门高7米,导游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圆形屋顶上开有直径为9米的天窗,既可采光又有类似我们日晷的计时功能。万神殿还是为意大利带来荣耀的艺术家拉斐尔和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贡献的埃曼纽尔二世、温贝尔特一世等人的陵墓。 从万神殿转个弯就是纳沃纳广场,纳沃纳广场广场呈长方形。广场拥有三座著名的喷泉,四河喷泉位于广场中央,四座雕像分别代表世界四大洲的四条河流——尼罗河、恒河、多瑙河、拉布拉多河,四座雕像环绕着一座方尖碑。尼普顿喷泉位于广场北端,尼普顿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摩尔人喷泉位于广场南端。圣阿格尼丝教堂位于广场北段。从广场出来,乘车往梵蒂冈。(见梵蒂冈篇) 6月9日 是欧洲行的最后一天,早餐后前往圆形竞技场。这座公元前80年建成的雄伟建筑,设计了宽敞的走廊,有80个拱门。观众、角斗士的进出、休息、死伤者从何处抬出、猛兽关在哪里,都设计得很合理,这样的设计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先进。现在竞技场只剩下半个骨架,但依然可以看出其雄伟磅礴之势。看到它,我想起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10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 在圆形竞技场的西北角上,竖立着约1700年前建立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设计、建造的。 离圆形竞技场不远就是卡拉卡拉浴场,古罗马人非常爱洗澡,他们走到哪里,就会把浴场建到哪里,因此,有人称他们为“泡在浴室里的罗马人”。卡拉卡拉浴场一次就可容纳1000人。整个浴场的地面和墙壁都是用彩色大理石铺嵌而成,大理石的墙面上,还饰以色彩和绘画。在浴场每个转弯处的上方,都立有雕像。导游说:古罗马帝国就是灭亡在浴场上 卡拉卡拉浴场的建造者是一位嗜血成性的暴君卡拉卡拉,本名为安敦尼努,卡拉卡拉是他的绰号。卡拉卡拉时期,出现了男女混浴,它不可避免地发生越轨行为。后来,主张禁欲主义的基督教在罗马兴起,他们无法容忍浴场里的糜烂之风。在公元320年,教会禁止妇女去公共浴室,并且最终在四世纪末封杀了所有浴室。公元537年,卡拉卡拉浴场由于供水管道遭人破坏而停止使用,并逐渐废弃。我们前几年的按摩场所,和古罗马的浴场,有相似之处。威尼斯广场是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广场。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是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是威尼斯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图8)纪念堂正面是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建筑物上面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代表“思想”,左边代表“行动”。第二段台阶上有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飞狮雕像。台阶下的两组喷泉,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台阶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广场左侧是威尼斯宫:在广场的西北角,这里曾经是威尼斯大使馆所在地,因此有了这个名称。铜像后面的长廊廊壁上刻有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的浮雕。1921年为纪念为国牺牲的英雄,在纪念碑基座下增建了无名英雄墓。墓前两支火炬日夜燃烧,两旁有卫兵守护在那里。 我在广场照相的时候,恰巧碰到卫兵换岗,所以相片中就不止两个卫兵了。除了换岗的两个卫兵还有带队的军官。 我在拍照时蹲下都不够低,刚坐下,警察就向我做起立的手势,我冲他晃了晃相机,照完就站起来。原来纪念堂前的台阶,不允许游客坐。 另外,在欧洲消费,你不能折成人民币来考虑,这样你的钱就很难花出去了。譬如你去买冰激凌,大约2~5欧元一个,你如果想:20~50元够在国内差不多能吃10个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2.5欧元的冰激凌的量,有我们的两个那么多,你不快点吃,就要流下来了。如果你运气好,那味道好过哈根达斯,绝对物有所值。凡事不能靠碰运气,出去前看看别人写的游记,一些游客特别注明,哪个店的商品有什么特点,你记下了肯定会有收益。再说,出国不只是看,还要体验人家的生活,吃吃他们的东西。去年我在“俄罗斯八日游随笔”中就写过,他们的果汁和我们的三精果汁的味道和口感是不同的。出国旅游,大钱都出来,小钱就不要省了。不要像广州人说的:买鸡的钱都出了,舍不得出酱油钱。 顺便说一说我们住的旅店:在伦敦、巴黎和法国第戎住的是3星级旅店;在瑞士卢塞恩、意大利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住的是4星级旅店。欧洲的酒店定级和我们不太一样,并不要求有多大、是否有游泳池等等。只要房间设施及环境达到标准就行了。我们在威尼斯和罗马住的是位于郊区的度假村,环境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反到是巴黎的旅店,不怎么样。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03-r1332240-journals.html2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