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长白山之行(五) |
长白山之行(五) |
2011-09-02lvping.com |
长白山之行(五) 到了旅馆,赶紧向葡萄借一房间换衣服。让我担心的事发生了,女儿吐了。赶紧让她躺下,盖上被子暖和暖和,最好能睡一觉,休息休息。我祈祷着她能坚持住今晚上,坚持到明天到家。我把房间收拾整理好了,谢过葡萄,6点20我们打的去火车站。K7380次,绿皮车,仍然只买到硬座,没买到卧铺,7点10发车。上车就去登记补卧,希望仍然有好运气。但差不多等了1个小时以后被告知:没有。我只能再一次祈祷女儿能坚持。 车上人很多,此时又庆幸买到了一张座位。迷迷糊糊的打着瞌睡。从哪一站上来一个老头,不一样的口音,很健谈,六十多岁了,香港人,退休了,一个人背着包来内地到处看看,这一次出来两个多月了,走了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当然,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不可能像驴友一样靠脚走,他还是要坐车、住宾馆,只是每个稍有名气的小地方他都会停下来,住上个一两天。这是他第一次坐绿皮车,而且是在晚上,甚至连硬座都没买着,用他的话说“想体验一次”。后来他拿出了一个苹果,并且用水果刨削皮——我们一般称为丝瓜刨。丝瓜刨引起了坐在对面的一个吉林老头(也有六十来岁)的注意,拿到手里反复观看,说了一句话差点没让我和女儿笑出声来,“这是从香港带来的吗?”可能马上发现周围的人的表情有些异样,连忙从包里掏出一支人参,对香港老头说:“你们香港有这个吗,就算有,也没有这么好。你们香港根本就吃不到这么好的参。”“好好的干嘛要吃人参”。两个老头都很有意思,有着各自的追求。提到人参,引起了周围旅客的话题,似乎吉林人对人参(还有其他药材)都能聊上几句,从种植到加工,以及销售、等级、价格,等等。一路上,周围的人听我说话口音以为我是沈阳人(这让我心里小小得意了一回,呵呵),但到沈阳北站我却分不清和沈阳站的区别时,才知道我不是东北人。 火车8点 45准时到站。坐了一晚上的绿皮车硬座,女儿的病竟然好了,“没有哪里不舒服”。我们先去买回程票,K7346次,16:55开。然后去寄存行李,竟然20元一个包,他很有理由,因为“这里寸土寸金”。 坐地铁去中街——地铁是7月1日开通的。在中街一路逛着到故宫。门票60元/人,另外还有一个《皇室后宫生活展览》,10元/人。当然,比起北京故宫来差远了,展品很少。不过看过的人都会记住一个史实:当时姑侄、姐妹是可以同嫁一人的;孝庄在4个后妃中当时是地位最低的:次西宫。另外我还注意到一个建筑:七间房,其作用相当于“档案馆”,从规模来看,我认为当时统治者对其相当重视的。 从故宫出来,一转弯,就看到了“刘老根大舞台”,晚上有演出。旁边有美食一条街,我想到那去吃点,女儿却要去麦当劳。中街麦当劳的服务员很多是50岁的大妈。 下一站计划去北陵,但问了几个人都不知在哪坐车,我们只好从街尾走回街头,问警察。213路到北陵。没想到路线这么长,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门票50元/人。北陵(清昭陵)外围是北陵公园,从公园门口到北陵我们快步走,足足走了15分钟。进北陵参观的人很少。保护的还可以。最后边的大土包(宝顶)上种了一棵榆树。因为时间紧,公园我们就没逛什么了。环境不错,是市民休闲的地方。在一个亭子里有10多个人在练歌,唱的不错,打出的横幅是“北陵合唱团”,晕。 坐220路到火车站。看到沃尔玛超市,女儿要进去,急急忙忙买了些食品。时间很紧了,一路小跑去取行李。火车站正在大搞装修,一看,二候车室离着远着呢,和女儿提着行李赶紧跑,跑出一身汗——这几天走这么多地方也没出这么多汗,总算没误事。 K 7346准时发车。我们要回家了。多么快乐的旅程,最后的目的地都是家。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68-r1332592-journals.html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