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2011暑假桂林游之遇龙河全程漂(金龙桥-工农桥)--一只筏,一条河,唯我的宁静。 |
2011暑假桂林游之遇龙河全程漂(金龙桥-工农桥)--一只筏,一条河,唯我的宁静。 |
2011-09-08lvping.com |
能够完成遇龙河的全程漂,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个偶然,偶然于金龙桥上的一次邂逅,而能够邂逅朱师傅--遇龙河的首漂者,这份偶然又增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 原本做遇龙河游览行程时,本打算是漂半程,徒步半程的,至于先徒步再漂还是先漂再徒步也没有明确的计划。那日早晨乘车赶到金龙桥,先徒步去游览了富里桥,再回到金龙桥码头时,已经是十点半左右了,码头上不见一个游客,也没有一个筏工,只有几个拉竹筏客的妇女在顽强地招揽着生意。不愿意跟这种中介类的人物打交道,不愿意白受一层盘剥,于是决定先徒步到遇龙桥再说。 走上金龙桥,迎面走来了一位男子,中等的身材,黝黑的面孔,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身上的一件退了色的衬衫,一看就是久经汗水、河水和烈日的考验,典型的筏工形象。果然,还没等我们走近,他就先开口到:“要竹筏吗?” 没有了中介的障碍,价格也亲和了很多,看了看顶头的烈日,回想刚才徒步富里桥的感受,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季节的徒步,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要经受如火的煎熬。于是瞬间改变计划,半程漂改为全程漂。 乘上朱师傅的竹筏,已经是11点了,朱师傅的竹篙一点,我们的竹筏慢悠悠地离开了码头,遇龙河漂流正式开始。 竹筏渐渐远离了码头,远离了岸边的人影,远离了喧嚣。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沉静于这份宁静中。两岸的青山慢慢地舞动着身姿,随着我们的游移,不断地变换着姿势,将万般的风情呈现在我们眼前。岸边的凤尾竹高高地从绿丛里窜出,梢头弯下几道优美的弧线,又给这副山水画卷添加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人在船上坐,船在画中游。”朱师傅的一番话正道出了我们此刻的感受。没想到看似普通的朱师傅还颇有不普通之处,他还是遇龙河漂流的首创者,正是他在大约十二、三年前,用五根竹子的竹筏,载着位摄影家从头漂到了尾,拍出来的照片上网后才引爆了遇龙河漂流的浪潮。倏忽十几年过后的今天,当年的首创者依然还如往昔般操着竹篙,撑着竹筏,依然还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自他恳切的话语中,也依然够感受出他对遇龙河,他的母亲河不变的深爱。 竹筏静静地前行,除了竹篙入水的声音外再无其他声音,四周静悄悄的,没有风声,没有虫鸣,时空凝滞了一般。前后张望,整个的河面上就只我们这一条筏子在漂,一条河,一只筏,一份唯我的宁静。太阳虽然正午,却丝毫没有让人焦躁的炎热,躺在竹椅上,舒服地伸展下懒腰,感觉就想入睡,可是眼前的美景实在令人不舍。 如果说宁静是遇龙河漂流主旋律,那么“冲堤坝”便是不时点缀其间精彩刺激的华彩。初次“冲堤坝”时,我们还有些紧张,双手紧紧地抓住椅背,生怕被掀进河里,冲的瞬间,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等回过神来,人已经又在平静的河面了,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吃是吃了,可是啥滋味却不知道。随着冲的次数增加,人也就渐渐放松了,也敢只用一只手抓椅背了,脑子也不是空白了,开始享受起冲的刺激和乐趣。 静与动的交融,平稳舒缓与惊而不险的结合,这正是遇龙河漂流不同于漓江漂流的独有的魅力。 漂过朝阳码头,河面上的竹筏多了起来,这时的遇龙河已经不再宁静。前面几条筏子的游客正在打水仗,粗大的水枪相互对射着,嬉闹着,欢叫着前行。他们娱乐着自己,也欢乐了其他的游客,欢乐了一条遇龙河。筏子多了,掌筏的筏工也增添了精神,相互间快乐地招呼着,打趣着。不知是被乘客怂恿还是来了兴致,身后一筏子的年轻筏公“哎嗳........”一声唱起了山歌,一曲歌罢又是一曲。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朱师傅似乎也来了兴致,急忙灌了几口水后也放开嗓子来了一曲,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这山歌并不是少数民族的专利,汉族的筏工也照样能唱。是如画的山水陶醉了人,使人产生了歌唱的欲望,快乐的歌声又点缀了游程,给静态的画卷中又增添了些灵动的韵律。 六个小时的行程,真的就在不觉间漂过,至今回望这段行程,依然充满着难忘的情怀,难忘遇龙河的宁静,也难忘遇龙河的欢乐。 行程:阳朔汽车站乘到金宝的车,金龙桥下,6圆/人。下车后沿来时公路回退30米左右有一条村道,沿村道前行进村再出村,约30分钟到富里桥。游完后再原路返回金龙桥。金龙桥--工农桥全程漂流约6小时,金龙桥附近有住宿处,可以头天晚上住金龙桥,次日晨漂遇龙河,晨雾中的遇龙河可能会更加美丽吧。 宁静的遇龙河: 牛也过,筏也过的遇龙河: 朝阳码头众筏云集: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8-r1333003-journals.html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