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西班牙的人 |
西班牙的人 |
2011-09-08lvping.com |
有太多的理由喜欢西班牙:它明媚的地中海天气;它懒散的时间表——每一天是从早晨10点开始的,自然醒变成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多元的文化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谐的融合在一个国度里,使得这个国家多姿多彩,浪漫而又传奇。 但我最主要还是喜欢西班牙的性格,而一个国家的性格可能主要来源于它的人,所以我想说说在两周的旅途中遇到的一些人。 导游小黄 我们在西班牙请了个当地的华人做导游,我们叫他小黄。我总觉得这个称呼跟他很不配,因为小黄在我听来很像一条小狗的名字,而他长得高大威猛。不过我没有别的可以称呼他,就跟着大家一起叫他小黄。 小黄是个自由职业者,平常的职业除了导游外还有演员,模特。有人找他做导游,他就开出自己的奔驰车高高兴兴的接待国内的客人;有人找他做演员,也不管是主角,配角还是路人甲和路人乙,他都接演,还叫上爸爸妈妈弟弟,邻居一起上演群众演员。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在片场看到大明星,比如齐达内和小贝,以及与他们合影签名的趣事,给人感觉就是去享受那个过程,而不是辛苦工作谋生。回国休假还被拉去走T台,模特从西班牙一直做到中国。 小黄26岁,16岁时随父母移民西班牙,在西班牙读的高中和大学。和很多国内的80后不同的是:他没有经历过国内严酷的高中三年和高考,也没有经历过大学毕业后压力重重的求职历程,他很轻松的读书,打工,毕业后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他是个成熟可爱的年轻人,具备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应有的一切教养。 小黄的家庭很殷实,然而没有一点富二代的习气。勤奋工作,彬彬有礼。他一直说西班牙的学校要求很低,也不教什么,学习非常轻松。可是他本人谈吐很好,谈起历史,文化都很有得聊。16岁就出国了,他的中文居然很文学化,常常听他说成语,诗词。有一次讨论历史,他还说了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都很惊叹,国内80后的小孩都不一定知道这句话。 小黄是朋友介绍给我们的,当时介绍的是他的弟弟,他们兄弟二人是西班牙华人导游界很出名的人物。客人们都很满意他们的服务,于是回头客非常多,以至于要找他们导游,必须要事先预约,看他们的挡期的。小黄做导游,最让人佩服的是那种快快乐乐,不卑不亢,尽职尽责的态度。他接待过国内各种各样的客人,有很多是高官,比如接待我们之前刚接了上海市副市长,他开玩笑的指给我们看我坐的是副市长的位子,老戴坐的是女秘书的位子。客人中有像我们这样受教育比较西化的年轻人,更多的是那些中国内地思想还很保守的中年人。这些人的背景与文化千差万别,但小黄都能应付自如,做到宾主尽欢。这一点我发自内心的钦佩。有一次小黄与我们谈起他接待过的“领导们”,说他们并不喜欢看我们所认为最值得看的那些东西,只是惦念着晚上去哪里喝酒吃饭,之后去哪里Casino. 说完这些,小黄说,“我有时候想想这些领导也很不容易,从小从军,没有读过太多的书,靠自己艰苦奋斗可以有现在这样的成就。”我抬起头仔细看他的眼睛,因为我不确定他说这话是否在嘲讽,然而我看到的是一脸的真诚,他发自内心就是这样想的。我想他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才能做到那样的随和,无论怎样的客人都可以服务得很好吧。 老戴和我都觉得小黄很优秀,如果在国内应该是不可能选择现在这样的职业。然而这样的职业有什么不好呢?其实很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同时能保证一份中上水平的收入。为什么在国内不可能呢?那是观念的问题。在国内这样的自由职业通常会被认为是工作不稳定,是不入主流的。因此常常是很多人无奈的选择,而不是一个优秀的年轻人自主的选择。如果大家都这样认为,那个优秀的年轻人也很难坦然面对这个选择,因此也就不再自在快乐。我在西班牙只有短短两周,不足以作出更深的判断,然而我的直觉是这个国家风气开放,人与人之间相对平等而尊重,没有很强的竞争压力,快乐和自由是这里很多人最终的追求。我有问过小黄这里蓝领与白领的收入差别,得到的回答是差不多的。政府文员与铺瓷砖的泥水匠收入很接近。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也没有高低之分,因为这种身份常常在相互转换,白天在服务别人,晚上就可能在被服务,所以只是角色的转换,而与尊卑无关。我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样的观念。从这个角度,小黄是幸运的。 餐馆老板 西班牙的食物是欧洲食物中比较接近亚洲食物的一种。但是最大的问题是点菜,这里大多数人不会英语,或只会很有限的英语。好在这里的人大多很友好,因此点菜常常变成一种有趣的冒险。 这里有很多家庭式的餐馆,男主人通常负责前台接待,女主人负责厨房。那一天,男主人不在,于是女主人负责所有的事。好在这种家庭式餐馆大多很小型,客人也不多,那天就只有我们一桌。女主人不会英语,但态度亲切而耐心,她用手势,眼神与我们交流,最后还直接把我们请进了厨房,让我们直接看着实物点甜品。那一餐虽然有一个人冒险失败,点到一份全土豆宴,但我们还是吃得很愉快,主要因为那个愉快而明媚的女掌柜。 又一天,也是一个家庭式餐馆,出来负责点菜的是老板。他先告诉我们他会一点点英语,但这一点点非常管用。我们用那几天学来的一点点西班牙菜名,加上他的一点点英语,就差不多了。最后遇到一个难题,他挠了挠头,然后在点菜单上几笔画出了一头羊,接着“咩咩”的叫了几声,我们全体大笑,非常明白。那顿饭我们都吃得很满意,食物很好吃,服务很舒服,我还要加一句,这个老板非常帅,他的脸堪比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我那天之后跟同行的伙伴开玩笑,西班牙的美男子那么多,女人的相貌倒不怎么出众,这个国家看来挺适合我。 观斗牛的大妈和老伯 在马德里看斗牛,正是一年中斗牛的最后几场。每年的这个时候,最好的斗牛士就会出场,因此全国各地的人会赶来观看。那天场内大多是西班牙当地人,我们这样的游客是很少数。场内从一开始气氛就很热烈,能看到很多女人盛装打扮,大家都兴高采烈。斗牛场的位子都不大,而西班牙人的块头倒是不小。斗牛场和罗马角斗场很象,是圆形的,简单的席地而坐。于是我们座位前的人坐下后,由于他们都是身形较大的中老年人,他们的背就直接顶在我们的膝盖上。我的前面坐着位大概五十左右的大妈,她的背脊热烘烘的顶着我的膝盖,我正在想要如何腾挪一下,她突然转过身,一把掰开我的两腿,直接躺倒在我两腿之间。我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大妈这样不拿我当外人。正不知如何是好,她转过脸来跟我说话,她一脸的天真无邪,调皮可爱的好像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可惜她滔滔的说了一通松脆的西班牙语后,我只能回答她,“我只会英语,不会西班牙语。”她朝我左右看看,大概发现我周围都是和我一样的人,无奈的看着她,才重新挺起腰杆,坐正身体。这时我才刚刚从惊骇中回过神来,反而笑了起来。这个大妈好可爱的,怎么可能这样的天真无邪,与人毫无间隙? 那天很幸运,真的遇到一位非常杰出的斗牛士,在他一段精彩表演之后,全场都挥起了白手帕。我们不知道这是在干嘛,所以也没动。坐在我们前面的老伯转过头来,一个劲的示意我们也这样做。我们用手势告诉他我们没有白手帕,他立即掏出餐巾纸,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张,示意我们挥舞,还两手捏耳朵,后来我们才明白,对斗牛士的最高嘉奖是当场割下牛耳送给他,能不能得到这样的奖励全看当场有多少人挥舞白手帕。我们也很激动地挥起了餐巾纸,那老伯才很满意的转过身去继续他的欢呼呐喊。 那天的大妈和老伯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好喜欢他们的那种单纯与热情。 早餐厅里的老年人 我原来的印象是欧洲的大多数人吃饭是很讲究礼仪的,总是静静的,不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可是有一天早上,我确实吃了一惊。也忘了是在格拉纳达还是科尔多瓦,那天早上我刚走进早餐厅,就被很大的声浪吓了一跳。就好像跑进一个养鸭场,到处都是非常大声的刮拉松脆的西班牙语,还有很多几乎不间断的大笑。定睛一看,整个餐厅满满地坐着很多老年人,这么大的声浪就是他们发出来的。我跑去拿早餐,很疑惑地发现没有什么可吃的,也没有什么可喝的。正想着这家酒店的早餐怎么这样差,服务生来加食物了,才恍然大悟是被这批人给活活吃光喝光了。呵,望着他们可真够带劲的。 他们的身上好像有无数的精力可用,更重要的,他们是那样的兴致勃勃。他们不停的说话,但同时也不耽误大嚼。有一位老婆婆,在整个进餐期间,几乎不间断的大笑,好像有笑不完的开心。看着他们,我的心情也象西班牙的晴空一样。后来我听导游小黄说,这是一些乡间的老人家,退休后就组团出来游玩。因为一辈子都生活在乡间,自由自在惯了,也不太懂得什么进餐礼仪。我好羡慕他们,到了老年,如果能有这样的心情和食欲,何愁不长寿呢? 一条叫做堂吉诃德的小狗 最后要说说一条小狗,把它放在这篇里好像不太恰当,但因为它是条有灵性的小狗,就让它插档在这里好了。我们在马德里参观塞万提司,唐吉诃德与桑丘的雕像时,刚好有一辆骑警的车把马运到马路边放下。那马高大壮硕,很漂亮。我们正在观赏那马,有人遛狗遛到附近,那条小狗不知何故,突然对着马冲了上去,大叫。那小狗好小,如果马抬起腿来给它一脚,估计得踢个好歹的。我看着它,突然觉得它很象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样子。于是自言自语,“这条小狗是叫唐吉诃德吗?”没想到,话音刚落,那条狗就突然回身冲到我的面前,吓了我一大跳。我事后一直想,是不是它真的叫这个名字,所以一听到,哪怕是中文的应该发音也差不多,所以就回头了?呵呵,总之也是条很性格的小狗。 我在这个国家只有短短两周,感受到的是一种平和,单纯,坦荡而快乐的心态,可能很不全面,但这是我认为的西班牙的性格。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78-r1333032-journals.html2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