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忘情于秀山丽水

忘情于秀山丽水

2011-09-21lvping.com


  山高水远,世外桃源,我与丽水这片土地,前生结缘,两两相忘。

  沿着汤显祖的足迹,伫立横渡云和湖的船头,听艄公唱一曲古老的乡谣,眼前是苍翠群山和悠悠碧水。追溯经年旧梦,这位明代戏剧大家也曾经在这里乘扁舟一叶,奔赴遂昌任上,沐浴着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构思出瑰丽空灵的《牡丹亭记》,成为人间绝唱。

  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杜丽娘的婉转演绎里流露出青春易迟暮、深闺无人怜的惆怅心绪。而丽水落红纷纷、霁雨菲菲、天旷地野的晚春时节,最是能够体现如许意境。就这样背起行囊,徒步在云和湖畔的石板小径,古樟树的枝叶向空中伸展郁郁葱葱,明澈的湖水一路相随泛起涟漪,空谷足音在群山间绵延回响。间或遥望长天,苍茫云雾里,隐现着青黛色如屏如壁、巍巍森然的最高山,我知道,那是方圆千里的王之尊者——百山祖在默默俯视着这片土地,用他的林海清泉滋养着这方水土,无数溪流奔涌而下,汇成如诗如画的云和湖,汇成千徊百转的大溪,奔流出丽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怀抱,奔向平原易名瓯江,经温州进入辽阔的东海,实现最终归宿的理想。秀山丽水,浙江绿谷,这片沃土偏处江浙一隅,藏在深闺,数千年来,群山围合、温和湿润的地理环境接纳了一批批避世厌战的迁徙子民。无论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逸客,还是乱世兵戈中为求生存的逃难百姓,都在这里受到大自然的无私佑护和慷慨赐予,在“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一代又一代的耕耘中安居乐业,也将文化的遗产薪火相传,泽被后世。今天,在云和湖下游的古老渡口,如血夕阳在山,江中洲屿萦环,一道青石筑就的唐代水利设施——通济堰设计精巧、古朴依然,背负着苍苔蔓草,默默分水灌溉,仿佛两千年前的模样依旧,连同渡口至今矗立的明代碑亭,铭文历历在目,刻述建堰功绩,遗迹与青山同老,伴碧水中流,见证着我们祖先文明的灿烂。

  这是一方包容的水土,也是一片生态的净土,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苍翠浓郁的绿色植被,守护着润泽纯净的水和空气,不为现代工业文明所侵蚀。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仿佛见惯了数千年来的风雨,早已成就了淡然自得、宠辱不惊的品格,对远方来客微笑常在,童叟无欺,心胸醇厚而宽广。在当下热门风景点饱经欺诈之苦的旅人,在这里寄情于山水之间,相忘于江湖之外,感受陶然古风,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天地山川如此和谐共生。

  苏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真切地遣怀人生感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都市中的凡人往往都在寻找自己的人生桃花源,寻求生活压力下的心灵舒缓的出口。日月物华,风雨山川,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在这里,我是一个永恒的行者,失落了红尘中的自我,找到了精神家园,忘情于秀山丽水的世外桃源。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41-r1334162-journals.html2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